長沙城郊現摘正宗靖州楊梅!放肆吃過嘴癮!敞開摘過手癮!

2020-12-11 雅河灣仔子

長沙城郊現摘現吃正宗靖州楊梅!放肆的吃過了嘴癮!敞開的摘,又過了手癮!

楊梅園位於嶽麓區坪塘,導航大衝楊梅園,老闆是個50多歲的大叔,性情溫和,待人和氣。

種植這個楊梅園花了不少心血,花巨資從湘西南著名楊梅縣靖州引進楊梅中的極品——烏梅樹苗上千棵,細心栽培。

靖州烏梅,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曾經的朝廷貢品,培植過程中,對土壤氣候要求高。烏梅色豔、肉厚多汁、品質優秀,不僅營養豐富,還有提神開胃功能。

烏梅的成熟時期就在6月初,黃金成熟期只有15天,而成熟期唯有少雨水多晴天才會甘甜得沁人心脾,這幾天剛剛好!

這裡的楊梅園裡可以敞開的吃,盡情的摘,帶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自然,再好不過。

從市區過去,走瀟湘路一路往南,到花溪路走038縣道。

進楊梅園有個簡易停車場,個人建議新手和底盤低的車子不要開進山上,步行50米就進園子了,裡面路窄,很是考驗新手會車。

老闆想得很周到,進山會給客人一個籃子,防止過度擠壓導致破壞楊梅外形,過稱時還會拿塑料盒子分裝,完全不會擠壓到楊梅,客人回市區過程中也不會破壞楊梅,如此細心,讓人暖心!

我是全家出動,愛人抱著小小寶在馬路邊給我們加油鼓勁,大寶則敞開的在楊梅園子裡撒野,我和老太太一人提一個籃子專挑最甜的楊梅樹上摘,不到半小時就各摘了一大籃子,暢快!

回家後,分裝了十餘盒。大寶讀一年級,無數次麻煩鄰居幫忙接送,剛好給鄰居們送點,大家一起嘗嘗新鮮的楊梅。

相關焦點

  • 你可曾記得自己小時候摘楊梅、吃楊梅的搞笑模樣?
    山裡的楊梅實在太多,而且味道各異,那時還不興拿到外面去賣,任由我們精挑細選。於是,我們上山摘楊梅,不會只摘一棵樹的楊梅,另一簍的楊梅往往要選擇其他楊梅樹的。這棵樹試試,那棵樹嘗嘗,上躥下跳,左挑右選,當玩盡興了,吃不了就兜著走,我們滿載而歸……摘楊梅的樂趣不僅在吃楊梅的滿足,還有在山上玩耍時的開心。有時,由大人帶著去,他們往往還會教我們一些苗族的絕學技藝,更是玩得盡興。
  • 一節特殊的勞動課:摘楊梅!
    來自高一年級14個班的同學們摩拳擦掌,大家已經搭好樓梯,拉開架勢,擼起袖子,準備上樹——摘楊梅。平日在教室裡斯斯文文的學生,在勞動課上都想上樹過一把摘楊梅的癮。老師的注意事項剛講完,已經有身手敏捷的男生僅用2分鐘就爬上了樹梢,有的伸手採摘,有的用網子兜,還有的用長竹篙專門敲打高處伸手夠不到的楊梅;更有甚者,抓著楊梅樹使勁一搖,熟透了的楊梅果便像下雨一樣譁啦啦灑落一層,惹得樹下草叢間負責撿楊梅的女生們一陣歡呼。熱火朝天的摘楊梅引來了初二的學生們,他們在老師的陪同下也趕來助陣,摘楊梅的隊伍瞬間龐大了。
  • 長沙這所中學厲害了!老師帶著學生上課摘楊梅
    本報長沙訊 除開文化學習,校園裡還會學習摘楊梅。5月30日,長沙市實驗中學校園內熱鬧非凡,一節特殊的勞動課在這裡上演。來自高一年級14個班的同學們摩拳擦掌,大家已經搭好樓梯,拉開架勢,擼起袖子,準備上樹——摘楊梅。
  • 賣「梅」說丨苗侗阿妹唱起歌 靖州楊梅天下名
    周湘、楊尚瑛、鍾雅靈、吳忠玉和她們的老師一起品嘗楊梅、講述楊梅的故事。紅網時刻記者 袁思蕾 長沙報導6月,是畢業季,也是楊梅成熟季。空氣裡有離別傷感、有青春昂揚,也有楊梅酸甜沁人的氣息。來自靖州縣江東鄉的苗家阿妹楊尚瑛的二伯伯家種有楊梅樹,她說,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在這個時候可以和姐姐一起去山上摘楊梅,和楊梅之間有太多美好的回憶。「是啊,我就是吃著靖州楊梅長大的!」家在靖州縣平茶鎮的苗族姑娘周湘接過話茬聊了起來,「我家就種著兩棵楊梅樹,有時懶呢,我和弟弟就去家裡的梅樹下摘楊梅,要是來了興致,就叫上一大家子人去梅林摘楊梅。
  • 一節特殊的勞動課:摘楊梅!
    來自高一年級14個班的同學們摩拳擦掌,大家已經搭好樓梯,拉開架勢,擼起袖子,準備上樹——摘楊梅。平日在教室裡斯斯文文的學生,在勞動課上都想上樹過一把摘楊梅的癮。老師的注意事項剛講完,已經有身手敏捷的男生僅用2分鐘就爬上了樹梢,有的伸手採摘,有的用網子兜,還有的用長竹篙專門敲打高處伸手夠不到的楊梅;更有甚者,抓著楊梅樹使勁一搖,熟透了的楊梅果便像下雨一樣譁啦啦灑落一層,惹得樹下草叢間負責撿楊梅的女生們一陣歡呼。熱火朝天的摘楊梅引來了初二的學生們,他們在老師的陪同下也趕來助陣,摘楊梅的隊伍瞬間龐大了。
  • 靖州楊梅走進長沙
    懷化新聞網訊 6月10日下午,靖州楊梅走進長沙,在湖南省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成功舉辦推介活動。此次推介活動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懷化市農業農村局、靖州人民政府主辦,靖州農業農村局承辦,以靖州楊梅推介活動為契機,助力靖州楊梅產銷對接,為靖州楊梅市場開拓牽線搭橋。
  • 靖州楊梅在長沙「揚眉」!
    紅網時刻6月11日訊(記者 王義正)「六月楊梅紅遍靖州,千年美味引領江南」,6月10日下午,靖州楊梅走進長沙,在湖南省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舉辦推介活動。嘗楊梅鮮果、飲楊梅汁、品楊梅酒,一場楊梅盛宴現場吸引了大批採購商和消費者,靖州楊梅「揚眉」星城。
  • 童年最開心的回憶:摘楊梅!
    這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勾起了青少年時光中一段摘楊梅的回憶。小時候和母親一起,隨建設水電站的父親來到英德長湖。在大山大水的山野裡長大,雖物質貧乏,生活條件差,但也擁有城裡孩子缺少的自由的快樂。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好開心,窮是窮,但是過得很快樂、充實,都是自給自得。
  • 6月楊梅豐收季,長沙地鐵帶著最好吃的靖州楊梅來見你啦
    每個夏天,滿滿一碗渾圓鮮豔、止渴生津的楊梅,是人們記憶中甜絲絲的風景。在「中國楊梅之鄉」靖州,漫山遍野的楊梅園裡,上好木洞楊梅已沉甸甸壓下了枝頭。今年,「靖州楊梅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活動」走進長沙地鐵,地鐵燈箱海報、新鮮發車的靖州楊梅專列將「梅中之王」——靖州楊梅的超高顏值展現無餘。
  • ​摘楊梅 當羊倌 爬名山:白龍山上有驚喜
    摘楊梅        一晃,已是七月。相信對於大多數樂清人而言,關於夏天,少不了楊梅。在我的記憶裡,楊梅和暑假是相互相生的。學生時代放了暑假,一身輕鬆,吹著電風扇追著電視劇,一口一個的往嘴裡塞楊梅,好不愜意。  工作後,此番閒情逸緻難能再有,還經常在繁忙中錯過了短暫的楊梅季。今年也不例外,雨季剛過,楊梅便已成了稀罕貨。  好在上周途經白龍山間的東田村,驚喜地發現,白龍山上的楊梅竟然正當紅。這裡的楊梅果實碩大,外觀烏黑髮亮,入口柔軟多汁。
  • 食令:楊梅樹上的6月,「摘楊梅方法二」你絕對想不到
    連「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蘇東坡也轉投了楊梅的懷抱。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更是在其《楊梅頌》中稱讚楊梅「寶跨荔枝,芳帙木蘭。懷蕊挺實,涵黃糅丹。」對於每個杭州人來說,沒有吃過蕭山杜家楊梅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我們杜家楊梅,是老祖宗打下的招牌。」與楊梅打了五十多年交道的杜順法說。
  • 鄉土散文:摘楊梅
    楊梅這東西我不咋喜歡,是純粹的談梅生津型,朋友們都笑我是愛喝酒的人都不喜好吃酸的,但每每妻特地從集市上買了些回來,或親戚朋友老大遠送些過來,我也會陪他們吃上幾顆嘗嘗鮮。雖然我不愛吃,但喜歡去採摘。也許是從農村長大的緣故吧,覺得摘楊梅也是一種難得的樂趣。所以,每到這個時節,只要有空閒,朋友邀我去摘楊梅,我基本上不會拒絕。
  • 楊梅熟了,那就上一節摘楊梅課吧
    本報長沙訊 除開文化學習,校園裡還會學習摘楊梅。5月30日,長沙市實驗中學校園內熱鬧非凡,一節特殊的勞動課在這裡上演。來自高一年級14個班的同學們摩拳擦掌,大家已經搭好樓梯,拉開架勢,擼起袖子,準備上樹——摘楊梅。
  • 科技澆甜「致富果」 靖州楊梅走四方
    靖州新聞網·紅網靖州站7月19日訊(分站記者·劉傑華·何嫘 )好味道源自大自然,好楊梅越吃越香甜。7月19日,靖州縣城郊後山溪的楊梅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科技能人」吳長春又在忙著給楊梅樹做「產後護理」了。吳長春說,今年楊梅節,他家的楊梅是「俏貨」,一經成熟就銷售一空。  靖州楊梅果大汁多、色豔香濃、營養豐富,清光緒年間被列為貢品,有「神州第一梅」的美稱,楊梅產業是該縣農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
  • 長沙150個社區可直購靖州楊梅
    用楊梅提取出的酵素研發的面膜和玻尿酸等美容產品。紅網時刻6月18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祝繼冠 何嫘 黃旭庭)長沙人有口福啦!又到一年短暫且美味的楊梅季,酸甜可口的靖州楊梅將「襲擊」你的味蕾。而你今年想吃到新鮮的靖州楊梅,在長沙150個社區內就可直購,且是順豐24小時內新鮮抵達。
  • 楊梅摘下來直接吃?老果農:不經過這一道工序,我們從來不吃
    楊梅酸甜多汁,尤其是個大的,整個往放嘴裡,輕咬一口,滿嘴爆汁,果味充斥著口鼻之間,超滿足! 為了吃新鮮,很多人都喜歡直接去果園摘,順便在果園吃飽再出來。看果樹上,哪個又大又熟,摘了就直接吃,雖然這很過癮,但很不衛生。
  • 遊客摘梅子用盡"十八般武藝" 路邊楊梅或含鉛
    記者 伍霞 攝  長沙市民王先生6月22日來電:在湘江中路臉譜廣場的風光帶裡種著一些楊梅樹,最近正好是楊梅成熟的季節,很多市民都去採梅子,把風光帶的綠化都踩壞了。在這巡查的管理人員去勸阻還被打。  摘梅子用盡「十八般武藝」  徐平興負責沿江風光帶的巡查維護任務。
  • 農村趣事之摘楊梅,這個活動讓家裡堆滿了楊梅酒楊梅幹
    摘楊梅的社會活動開始了!廣闊的農村,絕對不是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棵楊梅樹的,樹的數量簡直是可以讓所有人吃個飽。於是大多數人都會去摘一點,一來為家裡添點乾貨,二來是享受收穫的感覺,特別是沒什麼事幹的老年人,更是對摘楊梅的活動情有獨鍾。
  • 端午最值得去的浙江小城,摘楊梅、吃大餐
    來到仙居,頭等大事是吃楊梅,甚至有本地朋友說可以把楊梅當飯吃!但這裡不僅楊梅好吃,楊梅入菜也很精妙。楊梅仔排、楊梅三黃雞、楊梅羮和楊梅炒時蔬,都是當地人心照不宣的時令菜。 在這裡,吃楊梅基本是不用洗的。枝頭上摘下的東魁楊梅,直接送到嘴邊,微酸清甜,一口爆汁!
  • 你還記得小時候去摘楊梅吃的情景嗎?
    當它落去,一顆顆青色的楊梅探頭而出。青楊梅雖然酸得掉牙,但嘴饞的我們還是虎視眈眈,蠢蠢欲動。這點小心思大人都看在眼裡。為了怕自家小孩去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並特意叮囑現在還吃不得,不要去浪費,要等到紅了才能去摘來吃。別任性手癢,好好忍著,否則言語之罵皮肉之苦是少不了的。楊梅樹雖然是阿姑家栽的,但到成熟時誰想吃都可以去摘。每天都來瞅瞅,看看變紅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