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快遞最後100米」的藍店起風波:加盟商爆料代收包裹服務費不...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涉足「快遞最後100米」的藍店起風波:加盟商爆料代收包裹服務費不能提現 公司稱到帳比以前慢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9 23:19:21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實習記者 唐宗全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有加盟「藍店」的小超市經營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他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到錢了。

「1800塊,4毛錢一票,我們要辛苦錄入4500~5000個快遞,才能掙到。一天60個快遞,3個月的血汗錢……」這是某超市店主發給藍店客服的一席話。

洪振業,一個90後,作為藍店創始人兼CEO,他的創業故事被看好,2017年登上福布斯榜單的時候還不到30歲。而這一次,他再次獲得關注,是因為惹怒了不少超市小老闆。

加盟商:帳戶裡的錢看得見拿不到

記者也是喜歡網購的「剁手黨」,幾乎每周都要去小超市取快遞。往常,報上自己的取件碼之後,就能取上快遞愉快回家。而當下,這位「好鄰居」便利店的店主(以下簡稱好鄰居超市店主)心情不大好,究其原因就是代收包裹掙的辛苦錢無法提現。

這位好鄰居超市店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她帳戶上有8000多塊錢取不出來,這是她一件掙0.3元,累積了兩年多積攢起來的收益。「我帶著兩孩子,守著這個小超市,每件3毛錢。你算算我要代收多少個包裹才能積攢下8000多塊錢?」

「藍店,取現超過800元就要收取20%的服務費」,這位好鄰居超市店主還表示,所以她每次提現金額都不大,就是想節約一點。記者看到她的最新一筆交易記錄是「750元」,帳戶顯示「申請中」。

這位好鄰居超市店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9年5月之後再也沒有提現成功過,帳戶裡面的約8500元,看得見拿不到。

天眼查數據顯示,藍店是廈門市藍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個提供社區生活服務的網上平臺,以快遞代收發為切入口,業務涵蓋藍店快遞代收發、藍店實體商戶網上平臺及藍店輕物流同城配送。

藍店創始人兼CEO洪振業曾獲2016年福建省網際網路優秀人才、獵雲網2016年年度最佳90後創業者、2016年度廈門新經濟領軍人物新銳獎、2016年Asia Beat創業大賽優秀獎。2017年入選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廈門市第九批「雙百計劃」領軍型創業人才。

相信多數通過藍店收取快遞的人,都會關注其微信公眾號,通過公號獲取取件碼然後前往社區超市取件。

上述好鄰居超市店主告訴記者,「收件人取件不需要支付額外費用,報一個取件碼就可以領取。不過,便利店會建議你關注藍店的微信號,下次就可以不用發簡訊通知了,便利店就可以節約幾分錢。」

記者打開其公眾號發現,更新於7月19日的藍店公眾號內容:頭條是「補習班」,二條是「NCT膠原蛋白療法」,第三條是「液體牙膏」,第四條是「頭屑脫髮」,第五條是「洗衣機清潔劑」……可以說廣告霸屏,點擊率最好的10萬+,普通的1萬~2萬,最少的有8500多。

網際網路經濟有個著名的段子:「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即實質講資源整合,一個優秀的是商業模式可以獲得資本青睞,創業者從此飛黃騰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藍店最近一輪融資發生在2018年4月20日,具體金額未披露。藍店官網顯示,其成立於2014年,先後獲得過賽富亞洲基金、行早金融、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的投資。

上述好鄰居店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快遞員的錢是給了的,他們不欠我們的錢,錢都在藍店公司的帳戶上,我們每個便利店加盟之後都有一個帳戶,每錄入一件快遞,就有0.4元充到藍店帳戶上。以前,我們每個月都從帳戶上提現,現在幾個月都提不到。找公司客服,公司各種推脫。找公司業務員,業務員現在連電話都不接。」

記者隨即以「快遞員」的身份註冊了「藍店快遞員」APP,體會了一下流程。登陸後看到了一個針對快遞員的充值套餐列表:

記者按照上述套餐價格計算發現,小額體驗套餐的成本是0.54元/件,套餐E折合的成本是0.40元/件。而在成本構成方面,每家便利店每個月需要支付平臺服務費(即正常的軟體使用服務所收取的費用),用於伺服器維護等,最高每月60元,根據商戶業務收入不同動態調整,最低每月6.67元;通知收件人的簡訊是5分錢/條,給藍店平臺繳納押金500元。

上述好鄰居店主表示,扣除費用後大概掙0.30元/件,以錄入和發出的簡訊條數結算服務費。收入存在藍店提供的APP帳戶上,需要錢時就申請提現,「鑽石」級客戶提現是7個工作日到帳,「金牌」級客戶是8個工作日到帳,「其他」客戶是10個工作日到帳。金額超過800元,公司扣20%的手續費。

一位自稱是「鑽石」級客戶告訴記者,除了京東、天貓的快遞員偶爾用以外,百世、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的快遞員都在用藍店。

從整個商業模式來看,廣告商看上了「剁手黨」,精準投放廣告「有利可圖」;而藍店看上了廣告商,因為廣告商喜歡找精準的客群,「流量變現」再一次成為法寶。

據超市店主反映,藍店還自營商品批發,為鼓勵小超市從藍店進貨,藍店還出臺了「1000元抵扣300元」的促銷措施。便利店加盟商帳戶上的錢最多可以抵扣採購款300元。不過多名店主無一例外地向記者表示,沒有進過貨,理由就是貴,成本上沒有優勢。

藍店:能提現,是到帳比之前慢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藍店的加盟商無法提現使得店主們對其信任度降低,幾經交涉無果,好鄰居店主告訴記者,她選擇了停交平臺費。

記者看到,在加盟商客戶端,「推薦專區」「供應商」兩個區域一片空白。好鄰居店主表示,「此前都是有的,只是從來沒有買過。現在什麼都看不到。」

記者看到,好鄰居店主兩年多以來累計收益是25000多元。現在帳戶上取不出的加上申請提現的合計金額有9700多元。

這或許不是個案。記者還看到一個店主4月2日的提現申請,「947元」扣除手續費後可實際到帳「907.20元」,顯示狀態則是「提現中」。

記者在這些超市店主的溝通群了解到,多數人都是3月、4月申請提現直到現在都沒有到帳。群裡面喊「上當受騙」的人,被凍結的資金少則一兩千元,多則四五千元。

一位自稱是藍店「鑽石」級會員表示,「一直提現很慢」。不過,他在7月19日還收到了公司提供給「鑽石」的獎勵500元。其提供的提現記錄顯示,最近的一筆「成功提現」發生在6月12日;而6月27日提現的1500元,現在依然為「提現中」。

該會員還稱,其隨即聯繫藍店業務員,但對方電話無人應答。

為什麼幾個月都取不出來?「快遞員是預先充值,這不是快遞公司的問題,是保管這筆錢的藍店公司的問題。」加盟商們沒有將矛頭指向快遞公司。

那麼,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書面方式向廈門市藍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送了採訪函,並收到了該公司的正式書面答覆,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澄清。

藍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書面答覆中表示,「不存在不能提現情況,是到帳比之前慢。不可否認,我們這一兩個月的提現進度沒有之前的快,期間的確資金鍊有出現緊張的狀態,我們也抓緊制定機制進行調整。目前就後臺核實,正常合作商戶的提現進度正常進行中,藍店每天都有在向全國各個地區商戶打款,這方面可出示銀行打款憑證作為證明。我們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能提現商戶,也就是一些負面帖子的商戶,這些商戶在合作過程中違反藍店商戶合作協議(包含違規籤約競對平臺、丟件後惡意不賠償等行為的商戶),基於合作規範,藍店運營人員會直接鎖定帳號並終止合作。」

而在7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訪超市店主,其反饋的信息是他們依然沒有提現成功。不過到7月29日,上述「鑽石」加盟商向記者確認,他已經收到了款項。

相關焦點

  • 藍店起風波:加盟商爆料代收包裹服務費不能提現 公司稱到帳比以前慢
    原標題:涉足「快遞最後100米」的藍店起風波:加盟商爆料代收包裹服務費不能提現 公司稱到帳比以前慢   近日,有加盟「藍店」的小超市經營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
  • 藍店惹惱超市小老闆:「快遞最後100米」起風波
    藍店惹惱超市小老闆:5000個快遞、3個月的血汗錢,「快遞最後100米」起風波每經記者:任飛實習記者:唐宗全每經編輯:肖芮冬近日,有「藍店」小超市經營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他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到錢了。「1800塊,4毛錢一票,我們要辛苦錄入4500~5000個快遞,才能掙到。
  • 藍店惹惱超市小老闆:5000個快遞、3個月的血汗錢,「快遞最後100米...
    每經記者:任飛 實習記者:唐宗全 每經編輯:肖芮冬近日,有「藍店」小超市經營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他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到錢了。「1800塊,4毛錢一票,我們要辛苦錄入4500~5000個快遞,才能掙到。
  • 多元化代收服務能否打通快遞最後100米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期,豐巢快遞櫃宣布向用戶收取超時費,引發不少爭議和討論。為方便居民隨時取件而安放的快遞櫃,有償使用到底是解決快遞服務的痛點,還是加劇了痛點?各快遞公司間多樣的投遞方式,能否妥善解決「最後100米」難題呢?帶著這個問題,5月19日,《西海都市報》記者走訪西寧各個社區尋找答案。
  • 藍店完成A+輪融資 快遞代收還能怎麼玩?
    目前為止,快遞業的「最後一公裡」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快遞上門時間不確定、快遞員和客戶互相等待、計費難估計等等,因此第三方快遞代收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藍店的預計服務費有1100萬元,廣告收入近2000萬元。   代收只是藍店的切入點,核心在於整合門店資源的附加價值。
  • 藍店完成A+輪融資,快遞代收還能怎麼玩?
    目前為止,快遞業的「最後一公裡」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快遞上門時間不確定、快遞員和客戶互相等待、計費難估計等等,因此第三方快遞代收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而近期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藍店,看準的也是這個機會。1便利店取快遞,一箭三雕?
  • 快遞代收告別野蠻生長 「藍店模式」正當時
    就本質而言,快遞代收行業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快遞「最後100米」配送的問題,其主要呈現兩種形態,一種是以豐巢、速遞易為代表的快遞櫃形態,另一種則是以菜鳥驛站、媽媽驛站、百世鄰裡等為代表的快遞代收點形態。怎樣解決快遞代收野蠻生長、雜亂無章的問題,已然成為快遞行業面臨的新挑戰。在此背景下,國內領先的第三方代收及社區便利店平臺藍店快遞異軍突出,以其獨有的集約化快遞代收社區服務模式迅速獲得消費者青睞。
  • 深耕快遞代收業務,藍店快遞異軍突起
    有研究表明,2020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預計可達771億件,業務收入預計超8984億元。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作為快遞末端服務的快遞代收,成了快遞產業鏈的重要角色。快遞代收行業出現的本質,其實是為了解決「最後100米」的問題。
  • 藍店以快遞代收社區服務模式迅速獲得消費者青睞
    就本質而言,快遞代收行業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快遞「最後100米」配送的問題,其主要呈現兩種形態,一種是以豐巢、速遞易為代表的快遞櫃形態,另一種則是以菜鳥驛站、媽媽驛站、百世鄰裡等為代表的快遞代收點形態
  • 快遞代收新模式,藍店快遞受青睞
    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區或者是社區會出現這些快遞代收的機構,但是往往管理比較粗獷,容易出現物品損壞以及丟失等情況。而藍店快遞整合了快遞行業的優勢條件,將服務顧客的宗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過與社區的超市、便利店等合作,藍店快遞提供了一套方便信息管理的Saas系統,立足社區居民實際生活的需要,擴展了服務空間。通過藍店快遞的系統服務,消費者除了收取快遞之外,還能夠獲得諸如家政、維修、配送等相關的服務,既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便利,也為代收點、便利店主提供了更多的贏利點,一舉多得。
  • 快遞代收新模式 藍店快遞保障利潤最大化
    而在代收點方面,藍店快遞異軍突出,以快遞+便利店的形式實現了各方利益最大化。總體而言,藍店快遞是以「集服務、商品的中央化供應鏈+LBS營銷支持」模式服務社區便利店,完成了快遞代收之外的賦能增益。在操作中,藍店快遞先將快遞包裹批量送入店面,再由便利店店員進行收錄,最後系統通知客戶到底提取。
  • 藍店是什麼?快遞代收增收新模式
    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購物習慣的改變,快遞正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收發快遞在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之外,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對於快遞企業來說,如何解決最後100米是決定企業能否實現業務高速增長的重點,也是快遞企業一直在致力於解決的問題。目前解決最後100米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智能快遞櫃,另一種則是快遞代收發。
  • 藍店快遞代收網點怎麼開?能賺到錢嗎?為什麼?
    成立於2014年,藍店自主研發的快遞信息管理系統與多款末端配送綜合服務APP(包括藍店-綜合服務APP、藍店快遞員-包裹派送APP、藍店LITE-專業快遞站點APP、藍店Zonda-地面協同APP),與社區商戶籤約合作,賦能合作商戶,為快遞企業、社區住戶提供快遞代派功能/服務。
  • 消費者促代收市場熱情高漲,藍店成末端快遞代收主流平臺
    藍店整合的「快遞端+社區店」的邏輯是,藍店和社區店展開合作,為他們提供一套SaaS系統,將這些存在於社區中的門店加上了快遞代收的功能,快遞員在藍店app端操作後,可以在門店中放置這個社區居民的快遞,門店端收到快遞後在系統上通知用戶
  • 快遞「最後100米」:收件方式多樣化 市民不喜 「被投遞」
    小區內入駐多個不同企業快遞櫃  解決「最後100米」問題,快遞櫃和代收點成主流 提供代收包裹服務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  隨著快遞業務的迅速增長,從目前來看,在解決「最後100米」的問題上,快遞櫃、代收點等多種方式並行成為現在的主流趨勢。
  • 搶佔社區經濟,藍店如何在快遞代收末端脫穎而出
    為了搶佔社區經濟,國內許多企業在不同方向做了很多嘗試,其中藍店快遞以獨特的盈利新模式,通過「便利店+快遞代收」的方式切入社區經濟,在社區經濟中脫穎而出。 與一般的快遞代收業務相比,藍店快遞嚴格保障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快遞到店的及時性和快遞配送的效率性。
  • 2020年快遞代收選擇藍店還賺錢不?
    在快遞代收服務已成為重要社區服務的市場環境下,藍店以社區快遞代收業務為突破口與眾多社區便利店合作,深度且高效獲取社區便利店與社區用戶資源,現月服務超2000萬人次、月沉澱微信平臺用戶超100萬名社區用戶,基於渠道及用戶高頻次、高粘性及長生命周期等特點,未來在社區廣告、社區電商和快遞增值業務等模式都具有足夠廣闊的想像及變現空間。
  • 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難題,杭州藍店招商會帶來答案
    這樣的數據並不算大,一來是用戶在智能快遞櫃消費習慣尚未完全形成,第二個原因是設備覆蓋率仍有待提高,因而在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這個難題上,快遞櫃依然無法有效解決。藍店快遞社區便利店的加盟模式,讓這一問題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 「快遞代收+便利店」,藍店快遞合作模式強勢切入
    其中,第三方快遞代收平臺藍店快遞獨闢蹊徑,以「快遞代收+便利店」的藍店快遞合作模式強勢切入,在社區經濟百業謀生的競技場中脫穎而出。和其他快遞代收平臺相比,藍店快遞最大的特點在於並沒有滿足於快遞代收這一淺層服務,而是深入挖掘快遞收發之後的潛在價值,將社區便利店作為延伸載體,實現了「人、快遞、社區」的「點、線、面」三重提升。
  • 第三方代收平臺藍店加速跑馬圈地,累計服務人次超3.9億
    快遞代收形式一般分為兩種,自提櫃+代收點。自提櫃由於投入資金大、成本高、體量小等特點,並不適用於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初創企業。網際網路巨頭和快遞巨頭們都與藍店一樣,更傾向於採用快遞+便利店的形式:包裹批量進店——店員系統錄入——用戶進店自提,一個站點日處理包裹量達300多件,極大地提高了快遞員的妥投率,同時帶動了社區店的銷售,從結構上提升了行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