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人在骨子裡大概都有一個越野夢,嚮往藍天,白雲,閒雲野鶴的生活,或是駕駛著一部車奔馳在遼闊的大草原亦或是廣闊廖無人煙的大沙漠,但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得有錢然後買一部可靠又硬派的越野車,但好多人越野夢卻敗給了現實,不過,有這麼一輛車,它的野外適應能力可以和牧馬人、路虎衛士以及奔馳G級相抗衡的,而價格卻與吉姆尼相近,來自一個金髮碧眼的國家,銷往全世界各地,被廣大越野愛好者所熟知,它就是來自俄羅斯的拉達·尼瓦。
17款俄羅斯拉達尼瓦 配置:1.7升自然吸氣動力 機械全時四驅(高速四驅,低速扭矩放大四驅),中央差速鎖,前雙叉臂懸架 ,後整體橋懸架,鋁合金門,前加熱座椅,空調,電動玻璃,電動後視鏡,側飾板,日間行車燈,助力轉向,防盜系統,ABS,5速變速箱 車門數:3門 壹捌柒貳貳零陸叄貳叄柒 長/寬/高(ММ):3640/1690/1640 離地間隙(ММ):205
拉達尼瓦則是在2101底盤和動力的基礎上,拉達汽車聯合工廠自行研發的一款小型越野車,於1973年前開始研製,原型車很多地方能看到前蘇聯軍用吉普嘎斯69的影子,但車身和動力系統更多的與國民轎車拉達2101通用,1977年形成批量生產,隨後銷往東歐國家,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以以貨易貨方式進入中國。
最初的尼瓦裝備了一臺1.6排量的4缸汽油機,最大功率54kw,最大扭矩126N·m,這在1980年前後是個相當不錯的參數,搭配4速或者5速手動變速器,它能達到130公裡/小時的最高車速(這對於同期的北京212是不可以想像的),而以90公裡的時速巡航時,它的百公裡油耗為8.25升,這在當時也是很經濟的。
此後,拉達也對發動機進行了不斷的的改進,最大的變化就是引入了一臺來自通用的1.7排量單點電噴汽油機,這臺發動機也在拉達身上服役了相當長時間,此外,尼瓦的後備箱開口也有所降低,有助於搬運大件行李。直到2004年,由博世提供的多點電噴系統才出現在了尼瓦的上面(依然為1.7升排量),另外,在部分地區,尼瓦也採用標緻的1.9升柴油機
大膽的前蘇聯工程師在尼瓦那小小的車身下面安裝了一套純機械結構的全時四驅系統,前、中、後三個差速器讓尼瓦的驅動能力在各種路況下都能得以發揮。同時,尼瓦的高、低速切換和中央差速器鎖定也都由機械手柄操控(無論中央差速器是否鎖定,低速擋都可以使用),這賦予了它完善的越野性能和極高的可靠性。
拉達尼瓦的車身空重只有1210公斤,加上3.74米的車長、2200mm的軸距,無論是林間小道,還是沼澤雪地,都能應付自如。這個小傢伙的最小離地間隙達到了220mm,而未經改裝的涉水深度更是達到了510mm,具備了超強的適應能力。
尼瓦的輪距較寬(前後均為1420mm,比類似定位的鈴木吉姆尼寬了近7釐米),短軸距寬輪距使得它獲得了越野通過性的同時,也具有較好的公路穩定性。即便駕駛拉達尼瓦加速到130公裡的極速,它的抓地力和循跡性也不錯。
17款拉達涅瓦內飾簡陋慘不忍睹,內飾件粗放無比,簡直是懷舊到爆。雖然內飾LOW到爆但是開起來那種爽歪歪的感覺誰開誰知道啊!
尼瓦在越野車裡是被歸類在「硬派」一欄,緣故起因是它的底盤。尼瓦行使的是轎車承載式底盤,而並非剛性更強的非承載式車身。但聲名它不足硬,舉個很大略的例子,折斷兩根長度差異的木頭,短的那一根必然要吃力些,同理尼瓦嬌小的車身反而成了越野時的好協助。底盤吊掛起頭變得硬朗,前雙叉臂布局自力懸架,後橋授與團體橋式,在短小的底盤裡塞進了一套純機器布局的全時四驅體系,而且擁有前、中、後三把差速鎖。奔走頂級越野車G級也是三把鎖。
鳴謝車輛提供:天津國信誠國際
電話:15122343234(同微信) 王經理 更多配置/報價信息可自行聯繫體驗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保稅區天保大道210號太平洋國際汽車城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