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僑聯發布《關於確認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通知》,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航天博物館作為全國93家機構、單位之一,成為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航天博物館建於2016年,展廳分為序廳、長徵火箭全家福模型、中國航天歷史文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深空探測展區、衛星應用區、載人航天、航天AR體驗1059飛彈、C611艦載飛彈實物及模型等15個區域。集中展示了我國航天事業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衛星導航為代表的輝煌成就。館內有飛彈發動機、國產C611飛彈、紅旗7飛彈、飛船返回艙、降落傘、無人機渦輪發動機等航天航空實物20餘件,長徵火箭系列、探月工程系列、北鬥衛星系列、深空探測系列、遙感系列、中國航天員系列、中國航天歷史系列、宇宙飛船系列、航天育種等9個系列模型80餘件,學校校旗、郵票、紀念章等飛船搭載物38件。VR技術設備4套,可現場直觀體驗神州十號交會對接、中國登月、長徵火箭發射等場景。其中,「東風」1號飛彈(代號1059)的發動機實物是館內「鎮館之寶」,1059飛彈是我國製造的第一代地對地飛彈。1960年11月5日,「東風」1號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向掌握飛彈技術方面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據了解,該館現在是河北省科普基地、河北省科普示範基地、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我市科普基地,已連續四年免費對社會開放,至今接待訪客6萬餘人次。同時,該館作為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育人陣地,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開展的一系列主題科普品牌活動,「實而活」地開展航天主題展覽,增強參觀者的歷史傳統自信、優勢特色自信和文化精神自信,深化中國航天科普教育,促進科普工作縱向發展。(記者吳瓊 通訊員陳豔紅)
來源:廊坊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