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旗下兩貸款APP被點名:不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無法使用

2020-12-21 開甲財經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顯示,截至目前,共有「快狗打車」、「良品鋪子」、「永安行」、「萬達普惠」等131款APP尚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工信部指出,後續將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相關企業,採取全面下架、停止接入、行政處罰以及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措施,依法嚴厲處置。

探長讀財注意到,除「萬達普惠」APP之外,萬達旗下另一貸款APP「快易花」也被點名。根據工信部披露,萬達普惠和快易花分別隸屬於廣州萬達普惠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兩款APP均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索取權限。

截至發稿前,用戶進入「快易花」APP首頁首先需同意相關《隱私政策》和《用戶服務協議》,授權快易花APP訪問用戶通訊錄、相機、存儲、語音,以及相冊,如果點擊不同意,頁面提示「快易花僅會將您的信息用於為您提供貸款相關服務,同時我們將保障您的安全信息」,但無法進入下一步。這也意味著,如果不同意快易花隱私政策,用戶將無法使用「快易花」APP。

「萬達普惠」APP與「快易花」APP的情況類似,用戶在打開「萬達普惠」APP時,頁面提示用戶需同意其《隱私政策》和《用戶服務協議》,除要求用戶授權「萬達普惠」APP訪問通訊錄、相機、存儲、語音,以及相冊之外。「萬達普惠」APP還集成了相關外部SDK的服務,具體如下:

人臉識別(用於授信實名認證及提現安全)、證卡識別(用於授信資料的填寫及身份安全校驗)、百度地圖(用戶地址的填寫及異地登錄安全校驗)、Jush雷射推送和小米推送SDK(用於推送應用消息)、ShareSDK(微信\新浪微博\QQ,用於分享萬達普惠APP活動連結)、同盾指紋(獲取萬達普惠應用設備信息)、博納通客服SDK(提供幫助諮詢及人工答疑)、Qqbugly(手機萬達普惠APP異常報錯日誌)、神策埋點(提供由於系統原因造成逾期證明)。

同樣的,如果不同意以上隱私政策,用戶將無法使用「萬達普惠」APP。

根據萬達集團官網顯示,萬達金融是萬達集團旗下四大業務版塊之一(其他三大業務集團分別為商管、文化、地產)。而2018年萬達的「年終總結」似乎對金融版塊沒有了以往的「熱情」。1月13日的年會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指出,2018年,萬達金融集團收入433.6億元,完成年計劃101%,同比增加28.6%。2019年,萬達金融集團的收入目標為496.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林並未過多提及金融業務,這與曾經高調成立萬達金融集團形成鮮明對比。

1月8日,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公司9億股股份轉讓給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佔百年人壽總股比11.55%,轉讓後萬達將不再持有百年人壽股份。

此外,萬達金融板塊旗下的快錢將被出售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萬達欲出售快錢支付業務」、「萬達徵信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在各個媒體上廣為傳播。

目前,萬達金融最核心的業務是網絡小貸業務。然而,因為不具備大數據風控優勢,萬達旗下快易花APP、萬達普惠APP在聚投訴被大量投訴,涉及暴力催收、高額利息等問題。

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顯示,曾經的中國首富,將賺1個億定為一個小目標的王健林,2020年在中國財富排名跌至30名,字節跳動張一鳴排名與其並列,拼多多黃錚、小米雷軍、美團王興、京東劉強東均排在其前面。榜單同步列出的歷史數據顯示,王健林在2013年第一次當上中國首富,2015年、2016年,王健林家族蟬聯中國首富。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17年上半年,王健林還是風光無限的首富。彼時,萬達集團坐擁10座萬達城、80家五星級的酒店、200多家萬達廣場,還在海外大舉投資,併購了一家英國的遊艇公司,買下了不少世界名畫,海外投資總額達到了2500億美元。

讓王健林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被「叫停」了,再加上之前涉足文旅產業、足球產業,步子邁得太快,企業實際上是在高負荷的狀態下運營,因為投資計劃被打亂,萬達也因此遭遇了債務危機,負債高達4205億元。

為了擺脫困境,萬達也從之前的「買買買」模式轉向了「賣賣賣」,把酒店業務賣給了富力,文旅產業賣給了融創。就連重金投資的海外業務,王健林也陸續出售了。今年10月16日,萬達宣布正式通過了芝加哥項目的權益議案。至此,王健林正式清空了海外的地產項目,累計已經套現35.93億元。

進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萬達集團再次迎來考驗。4月1日,萬達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截至3月30日,包括楚河漢街在內的武漢市4座萬達廣場正式復工,至此,全國30省市區、201個城市的324座萬達廣場以及丹寨萬達小鎮已全部恢復營業。

5月5日,萬達集團再次發布消息稱,5月1日到5月5日期間,全國萬達廣場實現客流和銷售的大幅回升,和去年同期比,萬達廣場累計客流回升度達到93%,累計銷售回升度達到95%。

受益於國內疫情控制有效,萬達國內業務漸入佳境。然而,由於美國疫情始終沒有得到很好控制,王健林2012年收購的美國AMC院線正遭遇滅頂之災。2012年,王健林斥資26億美元收購AMC院線100%股權,並於之後投入不超過5億美元的運營資金,整筆投入超過200億人民幣,為萬達電影補全了海外院線的一塊拼圖。

4月14日,萬達集團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網上個別自媒體炒作「萬達控股的美國AMC院線申請破產」純屬謠言。

雖然萬達集團否認AMC院校破產傳聞,但10月13日,AMC發布公告稱,公司現存的現金將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消耗殆盡。不久前,標普將AMC信用評級從CCC+降至CCC-。種種跡象表明,萬達集團的AMC院線正遭遇嚴重的經營困難。

相關焦點

  • 旗下兩款小貸APP被工信部點名 曾被寄予厚望的萬達金融將走向何方?
    來源:和訊近日,工信部公布通報了新一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其中萬達金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的產品「萬達普惠」及「快易花」在列。在第三方投訴網站上,兩款產品被用戶投訴暴力催收、收取擔保費、晚間無法還款導致逾期等問題。 萬達曾對於金融板塊寄予厚望,先後拿下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保險經紀、保險等金融牌照。
  • 因「過度」催收被法院判道歉,萬達快易花剛被工信部點名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31款APP尚未完成整改,萬達旗下兩個貸款APP被點名,分別為「萬達普惠」(運營主體:廣州萬達普惠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快易花」(運營主體: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 萬達小貸旗下「快易花」遭通報下架:違規未整改,王健林不重視?
    其中,萬達集團旗下關聯的萬達普惠及快易花均被點名。 由於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工信部於11月10日通報下架60款侵害用戶權益APP,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小貸」)旗下快易花、廣州萬達普惠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萬達普惠」)旗下萬達普惠位列其中。
  • 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被點名一年後仍未徹改:平安旗下壹錢包被發現未經...
    13日,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組織成立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發布關於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通告。兩家支付機構旗下應用,包括壹錢包和嘉聯支付立刷被點名,要求在30天內反饋整改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壹錢包在2019年12月即被APP治理專項工作組點名違規使用個人信息。
  • 優信二手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點名」 被用戶投訴陷「套路貸」風波
    魯網11月20日訊(記者 王雅茜)近期,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通報了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優信二手車APP因存在收集用戶身份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未同步告知用戶其目的等多項違規行為被通報。
  • 關於81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通告
    將targetSDKversion值設置小於23,要求用戶一次性同意開啟多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用戶不同意則無法安裝使用;5.未建立並公布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在App中無法找到隱私政策;2.將targetSDKversion值設置小於23,要求用戶一次性同意開啟多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用戶不同意則無法使用;3.未提供註銷用戶帳號功能;4.
  • 網信辦擬規定貸款等金融類APP必要信息收集範圍不涉通訊錄、位置信息
    徵求意見稿提及,必要個人信息是指保障App基本功能正常運行所必須的個人信息,缺少該信息App無法提供基本功能服務。只要用戶同意收集必要個人信息,App不得拒絕用戶安裝使用。在金融應用產品方面。針對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切實治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存在的亂象,四部門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7月25日,網信中國官微消息,四部門啟動2020年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
  • 網信辦擬規定貸款等金融類APP必要信息收集範圍 不涉通訊錄等
    徵求意見稿提及,必要個人信息是指保障App基本功能正常運行所必須的個人信息,缺少該信息App無法提供基本功能服務。只要用戶同意收集必要個人信息,App不得拒絕用戶安裝使用。
  • 網絡支付、借貸、理財、手機銀行等金融APP信息收集將被圈定
    同時,App超範圍收集、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普遍存在,用戶拒絕同意就無法安裝使用。近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關於《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 糗事百科、soul、墨跡天氣等40款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遭點名整改……
    《通知》顯示,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接收網民舉報,對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進行評估。經查,共40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的問題,且未公開有效聯繫方式,被工作組納入整改名單之內。現在我們還能繼續使用嗎?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上,開發者又會容易犯下什麼樣的錯誤?用戶在保護自己個人信息時,又應注意哪些內容?經過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的評估,這一次有40款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的某一版本被要求在30天內完成整改。那麼,這些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的版本具體涉及什麼問題呢?
  • 小贏卡貸、有錢花等40款App遭監管點名 存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
    中國網財經7月16日訊 今日,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下稱「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關於督促40款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的App運營者儘快整改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小贏卡貸、有錢花、及貸等40款App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問題。
  • QQ音樂、攜程旅遊等14款APP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被點名
    千龍網北京1月2日訊 1月2日,記者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官網上看到,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部署下,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在京召開手機APP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情況專家評議會。
  • app收集個人信息是怎麼回事?哪些app收集個人信息真相嚇死人!
    今天上午,中消協發布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金融理財、郵箱雲盤類App評分相對較低。在收集個人信息方面,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其中過半App涉嫌過度收集「位置信息」;在隱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其中34款沒有隱私條款。中消協為此建議,各應用商店應履行平臺審核責任,對於沒有隱私條款的App應及時下架。
  • 物美強推「多點APP」:不下載就無法解鎖超市手推車
    款app被通報並要求整改,其中多款APP涉及「用戶不給權限就不讓用」的問題。而中國網財經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物美超市存在強推購物軟體「多點app」的現象——超市購物手推車從「壹元硬幣開鎖」變為「多點APP」掃碼開鎖,如用戶未下載該軟體,連超市購物手推車都無法解鎖使用,堪稱「不下載就不給用」,這使得物美超市的主要用戶群體老年人在購物過程中備感困難。
  • 平安好醫生因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涉嫌隱私不合規被通報下架...
    其中,《平安好醫生》(版本7.2.0)因未說明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規則被點名。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將對這些App進行通報下架處理,同時提醒廣大手機用戶謹慎下載使用,避免個人信息受到安全威脅,打開手機中防病毒移動應用的「實時監控」功能,對手機操作進行主動防禦等。
  • 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目的等 驢媽媽旅遊App遭監管部門...
    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目的等 驢媽媽旅遊App遭監管部門「點名」 評論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21 16:31:03
  • 萬達小貸APP快易花遭下架:近半月未有效整改 王健林系實控人
    金融虎訊 11月11日消息,因被通報違規且時隔半個月未進行有效整改,萬達旗下網絡小貸公司運營的貸款APP快易花慘遭下架。昨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的通報,近日組織對60款APP進行下架。
  • 145款APP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金融、教育、出行和娛樂成重災區...
    其中,金融違規APP包括交通銀行旗下的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的「買單吧」,天弘基金旗下的天弘基金APP、博時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時基金」微眾銀行旗下的小鵝花錢,展恒基金銷售公司旗下的展恒基金,匯添富基金旗下的「現金寶」,華夏基金旗下的「華夏基金管家」,分眾小額貸款公司旗下的「還唄」,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公司的「飛貸」、上海好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儲蓄罐」。
  • 因侵害用戶權益和安全隱患問題 東莞銀行等30款金融類App遭點名...
    順德農商銀行也包含四類侵害用戶權益問題,分別為:App首次運行未經用戶閱讀並同意隱私政策前行為監控發現獲取GET_TASK檢索了應用程式、Android ID、MAC地址;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明確拒絕非必要權限後再次打開app會再次索要權限;未在隱私政策等公示文本中逐一列明APP所集成第三方SDK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
  • 30款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 北京交通等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據「App個人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北京預約掛號、北京交通、探探、人人等30款App因違反《網絡安全法》關於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規定,被通報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