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國際政治稍有了解,一定會聽過布希這個姓氏。從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這個姓氏在美國政壇上留下了太多的影子。如果追溯這個在美國政壇上呼風喚雨的家族歷史的話,還要從一個叫塞繆爾·布希的人說起。
塞繆爾出生在美國的一個平民家庭,他的父親和爺爺充滿了冒險精神,一次次地隨著淘金者的腳步,拋棄妻子去追求遠方的財富,塞繆爾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畢業以後還在一家鐵路公司做學徒,後來成為了技術工的領頭。1894年他和一名銀行家的女兒結婚了,妻子來自於謝爾登家族,而這個家族和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那位羅伯特·斯通所在的利文斯通家族有著莫大的關係。通過這次聯姻出自平民的布希家族與美國的政治界搭上了邊。
只是此時的塞繆爾還沒有投身政界的打算,還繼續在商場中奔波。1901年他來到了屬於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的七葉樹鋼鑄件公司擔任總經理,並在其後取得了這家公司的控股權,布希家族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家族的產業。一戰中塞繆爾和洛克菲勒家族一起進軍軍火市場,他的鋼鐵公司和洛克菲勒的雷明頓軍火公司之間有莫大的利益往來,他也因為在軍火市場重要地位,於1918年被美國政府任命為美國戰時工業委員會新武器及槍炮彈藥供應的負責人。無論如何這可能算是布希家族踏上政途的第一個職位。
塞繆爾的兒子普雷特斯科特·布希於1913年考入耶魯大學,在這裡他加入了極度排外的秘密社團組織骷髏會。因而結識了兩個朋友,埃弗裡爾·哈裡曼和珀西·洛克菲勒,前者出自掌握著美國鐵路事業的哈裡曼家族,後者則出自布希家族的老東家石油大王洛克非勒家族。這絕不是簡單的友情,他直接促成了哈裡曼家族和布希家族的合作。塞繆爾的鋼鐵廠因此成為全國規模的公司,他也加深了洛克菲勒家族和布希家族的友誼,乃至珀西後來將家族裡的軍火事業交給塞繆爾,這才有了塞繆爾在一戰後的名聲和地位。
1924年可能是普雷特斯科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首先是他與父親好友華爾街著名的金融大亨沃克之女結婚,這又是一場增進家族勢力的聯姻。童年他的兒子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誕生了,這就是後來人們習稱的「老布希」。也是在這一年他和哈裡曼家族,德國的弗裡茨·蒂森家族一起成立了聯合銀行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趁著德國重建的浪潮狠狠的賺了一大筆錢,完成了布希家族的原始資本積累。同時這個公司讓布希家族、哈裡曼家族、蒂森家族徹底結成了利益同盟。在此後的幾十年裡,這個同盟在美國以哈裡曼家族為首,出入政商兩界,頗有所向無敵之勢。
可是到了五十年代,隨著哈裡曼在政治上的數次失利,這個利益集團的政治加持逐漸減弱,為了增強集團的政治影響力,必須有另一個人代替哈爾曼進入政壇。1950年50多歲的普雷特斯科特帶著集團的希望,第一次參加康乃狄克州共和黨參議員的競選。雖然這次競選以失敗告終了,但是選舉中獲得的支持讓普雷特斯科特看到了從政的希望。布希家族的運氣總是不錯的。
兩年以後,普雷特斯科特在高爾夫球場交到了好朋友,艾森豪成功競選美國總統,這讓布希家族在政治上一下子有了資本。普雷特斯科特也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康乃狄克州的參議員。此時布雷特斯科特的兒子老布希在商界正春風得意,老布希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可是二戰爆發他和父親一樣選擇了參戰。二戰之後他在父親的鼓勵下開始獨自創業,到了50年代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他的近海石油業務也提上了日程,如果沒有意外,他可能會繼續隨著商海沉浮。
可是意外發生了,1956年美國的反天然氣限制法案遭到了參議院部分議員的反對,遲遲不能通過。這其中就包括老布希的父親,無數的石油商人試圖通過老布希向他的父親溝通,老布希的生活被打擾,還要經常面對同行尖酸刻薄的指責和來自行業領頭羊摧毀他事業的威脅,這讓他產生了對權力的渴望,當然對於父親的反對他也是不贊成的。通過這件事他看到了父親的落後,認為父親無法適應新形勢,無法保護布希家族的經濟和政治力量,於是他決定棄商從政。
196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成為了德克薩斯州哈裡斯縣共和黨的主席,這是他進入政壇的第一步。此後他不斷參加競選,1968年成為國會眾議員,但在參選參議員時以失敗告終,幸運的是此時來自共和黨的總統尼克森上臺,於是老布希被認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這是老布希在與國家外務活動的開始,本來評估這個職位給他日後政治活動帶來的影響,因為老布希在之後的總統任期內內政平平,卻在外交事務上頻頻攪動風雲,大概從那時起就註定了老布希的施政策略。此後老布希歷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美國駐中國大使,中央情報局局長等職位。直到1997年來自民主黨的卡特上臺,這位共和黨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很自覺的退位讓賢,重新回到商海中去。
不過在經商之餘,老布希也沒閒著,他開始籌劃1980年的總統選舉,但是因為在競選過程中的一些失誤,讓他自感無緣總統之舉,於是轉而和另一位共和黨候選人裡根達成了政治同盟,在裡根的兩棲任期之內,老布希一直擔任副總統,並且和裡根合作得非常默契,他們甚至被稱為美國政治史上罕見的融洽組合。
1989年在裡根的支持下,老布希再一次參與總統競選,此次他如願以償成為布希家族第一位入主白宮的成員。總統任期內他帶領美國攪動風雲,中東、前蘇聯局勢因之變幻莫測,但在內政方面他政績平平,無力對付財政赤字,失業率陡增。因此在1992年的連任大選上,老布希以失敗告終。
老布希的時代落幕了,不過他還有兒子長子喬治·沃克·布希是他在政治上的接班人,小布希的人生軌跡和父親如出一轍,耶魯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參軍,參軍歸來,在商界白手起家,積累起一筆財富,然後商而優則仕步入政黨,並在1995年擔任德克薩斯州州長,2000年參與競選第54屆美國總統。上臺之初,小布希的民眾認可度高達90%,可是在他在任期間美國大事不斷。
2001年911事件震驚世界,同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挑起的伊拉克戰爭,一度將美國拉入戰爭泥潭。戰爭結束後,美國又陷入了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到2009年小布希兩屆總統西門下臺,他的民眾支持率跌到40%,幾乎成為有史以來認可度最低的總統。認可度從最高到最低,數字說明了小布希註定是一個備受爭議的政治家。
如今的布希家族人丁興旺,在美國商業圈依舊春風得意,只是在小布希之後,布希家族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不過畢竟有雄厚的家族資產和祖傳的政治資源作為依託,很難說布希家族的後代是否會像祖先那樣出商入市,繼續打造一個美國的「宦海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