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咖評 vdailycom
宏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北部,相較於鄰國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的咖啡產業發展較晚,但完全有後來居上的架勢,在2011年咖啡產量就超過了瓜地馬拉。
前街在對比過這幾個中美國家的咖啡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的風味特性:花果香與柔和果汁調性。
有人會說不是每個國家都會有其獨特的風味特性,確實是,前街在每介紹一個國家的時候,都會先點明這個國家的咖啡風味特性是怎麼樣,方便讀者記憶,但有一點,國境是人們自己區劃的界限,咖啡豆不可能因為跨越了國界,味道就立馬改變。
有共通性不代表不特別,每個國家的側重點不同,前街就拿非洲來講,非洲的咖啡豆是以果酸調性為主,果酸調性是非洲大部分國家的共通性,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側重點,埃塞的酸透亮清澈、肯亞的酸強烈明亮、盧安達的酸不及肯亞強烈但比埃塞厚重……
說回宏都拉斯,雖說它的咖啡風味會與鄰國相似,但宏都拉斯在香氣上能夠感受到異國香料的元素,後段會帶有堅果巧克力的醇厚感,整體表現均衡有層次感。
宏都拉斯地理條件
宏都拉斯是一個多山國家,位於中美洲北部。北臨加勒比海,南臨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接壤瓜地馬拉。全境四分之三以上為山地和高原,山脈自西向東延伸,內陸為熔巖高原,多山間谷地,沿海有平原。熱帶氣候,沿海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宏都拉斯擁有好咖啡的種植環境,微型氣候、海拔高度、土壤、豐沛雨量。
宏都拉斯不但是中美洲最大咖啡生產國,若只計算水洗阿拉比卡豆,宏都拉斯甚至是世界第二大水洗阿拉比卡豆生產國。21世紀初,宏都拉斯咖啡才超過香蕉一躍而成為本國最重要的經濟作物。香蕉生產是由美國大公司主導,但是種植咖啡的都是小農,宏都拉斯目前有 11 萬個咖啡農,人工採摘咖啡櫻桃是主要的採收方式,每年11月至3月是採摘季節。
宏都拉斯咖啡發展
宏都拉斯的咖啡最初是由西班牙商人在18世紀後期引入宏都拉斯的。1804年宏都拉斯已經小規模種植咖啡了。
其實,宏都拉斯咖啡發展起步晚是有歷史原因,就在於宏都拉斯缺乏連接產地與港口的交通建設,導致宏都拉斯的咖啡產業遲遲未能起步。
不過在 1970 年後,政府特別為咖啡創立官方機構Instituto Hondureño del Cafe (IHCAFE),致力於提升咖啡品質,加上宏都拉斯全境皆可種植咖啡樹,讓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在 2011 年超越了哥斯大黎加和瓜地馬拉。
1975年,巴西霜害,咖啡產量銳減,而宏都拉斯則趁機「上位」,咖啡產量從50萬袋激增到180萬袋,而且被哄搶一空。從那之後宏都拉斯的咖啡生產才算真正的發展起來。
90年代,中美洲精品咖啡崛起,其他國家以質量取勝,而宏都拉斯在卻在咖啡品質上滯後。主要原因在於生豆處理過程中,由於山區雨量充沛且不定時,導致最後階段的乾燥受到影響。
2004年,宏都拉斯年首次舉辦了卓越杯生豆競賽,來自全國各地的21名咖啡獲得了認可,並參加了網絡拍賣。
2011年,宏都拉斯成為中美洲產量最高的咖啡生產國,也是全球第二大阿拉比卡咖啡生產國。
如今,宏都拉斯已成為世界上十大的咖啡生產國之一,世界第二阿拉比卡咖啡生產國。咖啡在其經濟和國家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宏都拉斯境內有二十八萬公頃的咖啡園,以小型咖啡園為主,其咖啡園大都小於3.5公頃,這些咖啡種植園就佔了整個宏都拉斯咖啡生產的60%。
宏都拉斯的咖啡等級
【按種植海拔分級】
Strictly High Grown (SHG):超過1200米
High Grown (HG):1000-1200米
Central Standard (CS):600-1000米
【按瑕疵率分級】
美國標準USP,US preparation;歐洲標準EP Euro preparation。
宏都拉斯咖啡生豆名稱的含義與規則:Honduras SHG EP(國家+海拔等級+瑕疵標準)
宏都拉斯咖啡產區
從 2007 年開始,宏都拉斯加強產地標籤制度,把咖啡產地主要分為六大產區:
1、科班區(Copan)
位置:位於宏都拉斯西部,與瓜地馬拉接壤,包括科潘省,奧科託佩克省、科爾特斯、聖巴巴拉省和倫皮拉省的一部分。
海拔:1,000 - 1,500米
溫度:11.5-22.5℃
降水:1300-2300 mm
收穫:11月 - 3月
宏都拉斯雙生花莊園
產區:科班(Copan)
莊園:雙生花莊園(Las Gemelas)
海拔:1250
品種:紅卡杜艾
處理方法:日曬
風味:紅糖、莓果、提子、發酵酒香
2、歐巴拉卡區(Opalaca)
位置:位於聖巴巴拉、因蒂布卡及倫皮拉區域之間。
海拔:1100-1500米
溫度:11.5-22.5℃
降水:1400-1950 mm
收穫季節:11月 - 2月
品種:波旁,鐵比卡,卡杜艾,巴爾
風味:有著非常細膩的酸度,整體表現平衡,帶著明顯的葡萄和黑莓等熱帶水果風味。
3、蒙德西猶斯(Montecillos)
位置:位於宏都拉斯西南部的薩爾瓦多邊境的拉巴斯,科馬亞瓜,聖巴巴拉和因蒂布卡。
海拔:1200-1600米
溫度:12-21.2℃
降水:1300-2300 mm
收穫季節:11月 - 4月
品種:Bourbon,Catuai,Typica
風味:酸度明亮而活潑,帶有橙子和桃子的味道,回味悠長,天鵝絨般的口感。
4、鞏瑪阿瓜(Comayagua)
位置:位於位於宏都拉斯的中心的科馬亞瓜,弗朗西斯科-莫拉桑。
海拔:1,000 - 1,500米
溫度:14.0 - 22.0℃
降水:1350 - 1700 mm
品種:波旁,卡杜拉,鐵比卡,帕卡斯
收穫季節:12月 - 3月
風味:以檸檬風味為主,明顯有甜甜的水果香氣,口感更如奶油般濃醇,同時亦帶有柑橘的甜味,並散發出甜味和巧克力氣息。
5、阿卡塔(Agalta Tropical)
位置:位於宏都拉斯的東南部奧蘭喬,約羅。
海拔:1000-1400米
溫度:14.5-22.5℃
降水:1300-1950 mm
收穫季節:12月 - 3月
品種:Bourbon,Catuai,Typica
風味:蜂蜜的香味和香氣,它有一個強烈的柑橘味和微妙而明顯的酸度。
6、帕拉索(El Paraiso)
位置:位於宏都拉斯南部的埃爾帕賴索,與尼加拉瓜接壤。
海拔:1100-1500米
溫度:16-22.5℃
降水:1000-1400mm
收穫季節:12月 - 3月
宏都拉斯月桂莊園水洗帕拉伊內瑪種
咖啡產區:El Paraiso
種植海拔:1400米
咖啡品種:帕拉伊內瑪 Parainema
處理方式:水洗處理
咖啡等級:SHG
風味:柑橘、莓果、西柚皮、冷下來帶堅果、黑可可餘韻、莓果酸質明顯、茶感
除了以上6個主要的咖啡產區,還有一些小產區,接下來前街會介紹到,來自宏都拉斯西南部的拉巴斯 La Paz產區的甜橙莊園。
宏都拉斯·甜橙莊園·卡杜艾
產區:馬卡拉 Marcala
海拔:1425米
品種:卡杜艾
處理法:水洗
風味:柑橘,香瓜,花香,蔗糖,橙子皮,堅果,茶感
甜橙莊園El Naranjo
甜橙莊園 (El Naranjo) 位於馬卡拉 (Marcala),屬於 La Paz 產區,產出的咖啡可以與宏都拉斯另一個產區聖塔芭芭拉齊名。
莊園命名的方式以遮陰樹的名字命名,甜橙莊園的遮陰樹是高大的野生橙子樹。
目前莊園種植的品種有卡杜艾Catuai、卡杜拉Caturra、波旁Bourbon和瑰夏 Geisha。本次嘗試的豆子是卡杜艾Catuai。
卡杜艾Catuai是一種卡杜拉Caturra和Mondu Novo人工雜交的咖啡品種,有比較好的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是抗風抗雨。卡杜艾樹種比較低矮,相對其他咖啡樹,卡杜艾的果實長的更結實,不易採摘。
烘焙建議
烘焙機機器來自臺灣的楊家飛馬800N,投入量300克。前街採用中烘的烘焙手法。
入豆溫:200℃
轉黃點:5'15",154℃
一爆點:9'11",186.5℃
一爆後發展2』00」,192.4℃出爐
咖啡杯測和衝煮報告
幹香:香料、烤花生、巧克力
溼香:草本清香
入口:橙皮、堅果、奶油,檸檬茶
【衝煮建議】
前街使用的衝煮參數是:
濾杯:Hario V60
水溫:90℃
粉量:15克
粉水比:1:15
研磨度: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80%
【衝煮手法】
前街採用分段式萃取,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衝煮風味】
酸質明顯,莓果,柑橘,香瓜,花香,蔗糖,橙子皮,堅果,茶感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評 vdailycom 」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咖評 vdailycom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