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上午,由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聯合美國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第十屆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西安歐亞教學周」正式開幕。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艾米·西蒙斯(Amy Simons)副教授和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環球交流項目中心中國項目部主任章於炎博士將在本次教學周中帶來「媒體融合新聞發展的新趨勢和傳感器新聞的實戰意義」以及「媒體融合型新聞報導的原則和操作」等主題內容。西安歐亞學院校長劉瑾教授,華商網總經理、《華商報》常務副總編輯畢詩成先生,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高昱老師、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樊榮老師以及部分師生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開幕式首先由西安歐亞學院校長劉瑾教授代表學校致辭,她從西安歐亞學院辦學特色和教育理念談起,充分肯定了過去十年中文化傳媒學院與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在課程設置、教師發展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成果,還就傳媒業界的重大變革和趨勢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並預祝本屆「密蘇裡教學周」圓滿成功。
作為密蘇裡教學周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章於炎博士在致辭中表示:「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在過去的十年中發展迅速,在多次的學習和調研中也體現出了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創新融合的突破,密蘇裡教學周每年都致力於給大家貢獻新的話題,希望能夠幫助文化傳媒學院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隨後,為感謝章於炎博士在過去十年間為兩校合作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劉瑾校長為章於炎博士頒發了「傑出貢獻獎」並送上鮮花表示祝賀。同時,章於炎博士和艾米西蒙斯副教授也代表密蘇裡新聞學院分別表達了對西安歐亞學院和文化傳媒學院的感謝與祝賀。
開幕式上,華商網總經理、《華商報》常務副總編輯畢詩成先生從當下傳媒業的熱點話題引出分享內容,他對比了十年前的媒體與當今的媒體,講述了這十年來自身的所見所聞,同時也見證了媒體時代的變遷。
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高昱老師簡要回顧了十年密蘇裡教學周的內容,並從專業發展、課程建設、師生成長、資源拓展、空間與硬體提升等角度,分享了與密蘇裡新聞學院的合作對文化傳媒學院落實學校「國際化、應用型、新體驗」辦學理念的促進作用,也希望能借鑑密蘇裡的寶貴經驗,為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貢獻力量。
章於炎博士在題為「再談媒體融合新聞和人工智慧新聞:創新新聞在美國新聞實戰和教育運用的回顧和現狀」的講座中提到,媒介融合在新聞實踐中延伸出了多種不同形式,如傳感器新聞、數據新聞可視化、無人機新聞、移動新聞、虛擬實境和人工智慧新聞等,並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了多種技術在新聞報導實踐中的精彩應用。
下午,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艾米·西蒙斯副教授分享了題為「Convergence Journalism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How to Do Convergence Reporting in Principle & Practice」的主題報告。西蒙斯副教授引入了一個在美國新聞界的熱詞「VINCE」,它包含了「visual(視覺)、interesting(興趣)、new(新奇)、conflict(矛盾)、enterprising(進取)」等五大含義。同時,西蒙斯副教授也提醒大家對決定新聞價值的八大要素應格外關注。最後,西蒙斯副教授給全程參與此次教學周學習的同學們布置了課程作業,並對作業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同學們將在分院多位專職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此次媒體融合新聞報導的小組作業,於本周五上午進行展示和分享。
此外,本次教學周活動也吸引了來自網易陝西、中國教育在線、中國青年網、騰訊大秦網、澎湃新聞等媒體行業的代表,他們將與文化傳媒學院的師生一起交流學習媒體融合新聞報導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