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擔群島3年內開放觀光 神秘要塞徹底曝光(圖)
大擔島 人民網6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擔群島(臺灣稱大膽群島)3年內將全面撤軍並開放觀光,臺文化主管部門負責人龍應臺昨登島實勘後表示,大擔島是全球最具「冷戰」代表性的島嶼,有著太多故事
-
大擔二擔島:戰地最前線將變身旅遊勝地
曾經是臺灣戰地最前線的大擔(上圖)和二擔島,6月30日正式從臺軍方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預計明年7月,就會對島內民眾開放。 只留數十兵力駐守 臺灣行政部門當天宣布,為促進金門觀光,大、二擔島正式從軍方移交,除留駐必要兵力外,金門縣政府將自7月1日起正式接管大、二擔島。
-
金門及大擔島法師超渡國共陣亡將士 系68年來首次
(原標題:金門大擔島法師超渡國共陣亡將士系68年來首次)這是小金門及大擔島68年來首次舉行的超渡祈福大法會。據香港中評社8月24日報導,1950年7月26日,解放軍近700人進攻大、二擔島,先在北山南端海灘登陸,進而佔領了北山高地;接著又在南山海灘登陸,佔領了南山高地一部分,與臺軍在大擔島爆發戰爭,但由於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也沒有現代化艦艇,僅靠幾十艘機帆船作為運輸主力,後續部隊受到潮汐限制,無法適時增援,導致失敗,300多位官兵壯烈犧牲。
-
金門大擔島法師超渡國共陣亡將士 系68年來首次
這是小金門及大擔島68年來首次舉行的超渡祈福大法會。據香港中評社8月24日報導,1950年7月26日,解放軍近700人進攻大、二擔島,先在北山南端海灘登陸,進而佔領了北山高地;接著又在南山海灘登陸,佔領了南山高地一部分,與臺軍在大擔島爆發戰爭,但由於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也沒有現代化艦艇,僅靠幾十艘機帆船作為運輸主力,後續部隊受到潮汐限制,無法適時增援,導致失敗,300多位官兵壯烈犧牲。
-
「大擔島」仍有戰地風情
在上世紀兩岸對峙的緊張時期,金馬一直是臺灣「戰爭前線」的代表,「大膽島」(大陸稱「大擔島」)則是「前線中的前線」,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最近的島就是該島。今天的「大膽島」上仍有駐軍,戰地風味濃,精神標語遍布,還有相傳為民族英雄鄭成功開鑿、離島罕見的淡水泉源,風光獨特。
-
揭秘緊鄰廈門的大擔島 緣何成為無法涉足的秘境
自古以來,大擔、二擔與廈門關係密切,但近幾十年來,因變成臺軍軍事管制區,大擔群島變成了廈門人無法涉足的秘境。 大擔天燈峰有廈金首座「燈塔」 據說,很多年前,大擔島上住著一位老和尚,他侍奉媽祖,祝禱來往船隻平安。那時海上沒有燈塔,每天太陽一下山,老和尚便會到島上最高的天燈峰上點燃油燈,為夜航的船隻指點方向。
-
金門大擔島正式開放旅遊,陸客除外.
但大擔島目前一半區域仍是軍事管制區,有一個加強連駐防,執行反登陸等任務。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稱,位於金門西側的大擔島距廈門港只有4400米,上世紀50年代的幾次炮戰使大擔島承受大陸數萬發炮彈,曾創下平均每平方米落彈60發的紀錄,島上為此建有堅固的地下工事。
-
開放觀光,「大擔」不敢大膽見陸客
一直以來,大擔、二擔都不準一般人登島,讓外界對其充滿好奇;來廈門觀光的遊客,也有人通過「海上看金門」活動,到大擔島外圍遠遠看上一眼,每年多達百萬人次。在馬英九任內,兩岸局勢和平穩定,赴金遊人數不斷攀升,金門縣積極運作,與臺當局相關部門以及臺軍協商開放大擔、二擔觀光,期盼可以將這兩個軍事小島打造成為金門新的旅遊勝地。
-
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的金門大擔島開放 將陸客拒之門外
位於金門西側大膽島距離大陸的廈門港只有4400米,1950年臺軍曾在大擔、二擔戰役中擊敗準備登陸的解放軍,長期以來都被臺軍方大書特書。1954年的「九三炮戰」、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與1960年的「六一七炮戰」,大擔島曾承受解放軍炮擊數萬發,曾創下平均每平方米落彈60發的紀錄,落彈密度之高在世界戰史上前所未見。因此,遍布島上的地下工事也為外界所好奇。
-
金門大擔島距廈門4400米 撤軍計劃遭民意代表反對
原標題:金門大擔島距廈門4400米 撤軍計劃遭民意代表反對 中新網9月6日電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為配合金門縣發展旅遊產業,臺灣防衛部門6日上午證實,軍方將在明年中從距離金門僅數千米的大擔島、二擔島(1951年,臺灣將其更名為大擔島、二擔島)撤軍。
-
開放觀光,封閉60多年的金門「大擔」不敢大膽見陸客
其中,大擔島面積0.79平方公裡,距金門島約12000米,距廈門島約4400米,目前隸屬小金門(烈嶼鄉)。大擔島上戰地風光一直以來,大擔、二擔都不準一般人登島,讓外界對其充滿好奇;來廈門觀光的遊客,也有人通過「海上看金門」活動,到大擔島外圍遠遠看上一眼,每年多達百萬人次。
-
金門大擔島正式開放但排除陸客 島上仍有臺軍駐守
大擔島目前一半區域仍是軍事管制區,有一個加強連駐防,執行反登陸等任務。
-
大擔二擔移交金門 戰地最前線將變身旅遊勝地
曾經是臺灣戰地最前線的大擔(上圖)和二擔島,6月30日正式從臺軍方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預計明年7月,就會對島內民眾開放。 只留數十兵力駐守 臺灣行政部門當天宣布,為促進金門觀光,大、二擔島正式從軍方移交,除留駐必要兵力外,金門縣政府將自7月1日起正式接管大、二擔島。
-
臺軍方拒絕「被觀光」 將從大、二擔島全面撤軍
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配合金門縣發展旅遊產業,臺灣防衛部門6日上午證實,軍方將在明年中從距離金門僅數千米的大擔島、二擔島(1951年,臺灣將其更名為大膽島、二膽島)撤軍。 臺灣防衛部門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大、二擔島將移交金門縣府管理,未來由警察機關或海巡部隊,負責島上與周邊海域治安與守備任務,戰時再由陸軍金門防衛部全面接管。 據報導,金門縣府曾要求,大擔島原守軍應繼續留駐,成為島上戰地特色與觀光資源;但臺灣防衛部門反對讓官兵成為觀光對象,索性要求全數撤軍。
-
金門大擔島二擔島即將開放 劃定為文化景觀區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縣大擔島(臺灣稱大膽島)、二擔島(臺灣稱二膽島)即將移交縣府,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昨日實地勘查後決議先劃定為文化景觀區,調查報告出爐後再對細節進行規劃。大擔、二擔島作為原先的駐防地,預定2014年6月30日完成全面移交,2015年6月30日完成基本設施整建,2015年7月1日到8月31日試營運,2015年9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正式對臺灣青少年團體、學校學生或曾在島上服役的退役官兵項目開放,2017年9月1日起檢討全面開放的可行性。
-
臺文化部門已批公文遲未送辦 龍應臺三度致歉
臺文化部門已批公文遲未送辦 龍應臺三度致歉 龍應臺兩周前表示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鄭麗君12日說,「文化部長」龍應臺兩周前表示「已送辦」的圍標案,至今還沒送到臺灣「廉政署」。龍應臺三度道歉並說會立刻徹查。
-
馬英九首登金門大擔島 距大陸廈門僅三公裡(圖)
馬英九一早搭行政專機抵達金門後,在海上7級風浪下,穿上救生衣轉乘兩棲偵察營飛龍快艇登上大擔島,並在北山心戰牆前遠眺廈門。 這是馬英九就任以來,首次踏上大擔島,在距離大陸廈門島只有不到3公裡的最前線,巡視第一線部隊。 馬英九在大擔島巡視南山炮兵部隊,並慰勞大擔官兵後,轉往小金門視導烈嶼旅東崗炮兵部隊,並致贈加菜金向官兵賀節。
-
龍應臺主各縣市文化主管會報 談林青霞下鄉體會
龍應臺人民網4月9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8日上午與全臺22縣市文化首長齊聚華山藝文特區,舉行2013年文化機關主管會報,龍應臺在致詞時,特別以今年1月與知名影星林青霞到臺東部落替兒童閱讀為例
-
馬英九首登金門大擔島視察防務 隔海遠眺廈門
馬英九一早搭行政專機抵達金門後,在海上7級風浪下,穿上救生衣轉乘兩棲偵察營飛龍快艇登上大擔島,並在北山心戰牆前遠眺廈門。 這是馬英九就任以來,首次踏上大擔島,在距離大陸廈門島只有不到3公裡的最前線,巡視第一線部隊。馬英九在大擔島巡視南山炮兵部隊,並慰勞大擔官兵後,轉往小金門視導烈嶼旅東崗炮兵部隊,並致贈加菜金向官兵賀節。
-
臺軍方高層不認可軍方從大擔島二擔島撤軍之說
中新網香港6月28日消息:臺北訊,臺灣當局「國防部長」湯曜明今天表示,軍方將配合金門縣將大擔島、二擔島開放觀光之事,但「絕非」撤軍。 據悉,金門縣正計劃進一步推動開放大擔島、二擔島的觀光業。縣當局與金門「防衛司令部」日前召開接管協調會,後者「原則同意」明年元月展開接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