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1月10日訊(通訊員 李苑君 韋峰)1月7日18時許,南寧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南寧市武鳴區兩江鎮大明山上有3人因迷路被困,請求救助。接警後,指揮中心立即調派武鳴中隊迅速趕赴現場。
消防人員到達大明山後迅速與當地派出所、政府、森林消防救援人員匯合,商定救援計劃。由於大明山下雨,濃霧很大,能見度不足5米,而上山道路複雜、危險。經多方救援力量協商,決定1月8日天一亮立即入山搜救。
1月8日8時30分,由多方救援力量組成2個搜救小組攜救援裝備入山開展搜救。此時,天還在下著濛濛細雨,山體被濃霧環繞,上山道路崎嶇險惡,不時還有懸崖峭壁、河流阻路,給搜救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近8個小時的搜救後,救援隊終於在16時45分成功找到3名被困人員(三名男性,一名73歲、一名65歲、一名46歲),由於被困人員被困時間過長,體力不支,暫時無法下山。救援人員立即為他們生火取暖,並將身上所帶食物交給被困人員補充體力。18時,救援隊伍在恢復和休整後,為體力不支的一名老人繫繩子腰結作保護準備下山。1月9日3時15分,全部人員終於安全回到了出發點,除一名老人有輕傷外,其他2人並無大礙。
據了解,三名被困人員於1月4日入山去查看墓地,由於下雨起霧,方向辨別不清導致迷路,萬幸的是進山時帶有乾糧,夜晚在懸崖下的山洞過夜,就這樣熬了幾天,終於等來了救援隊。
評論:
近日廣西南寧有父親帶著兒子一行三人的風水愛好者在1月4日進入大明山尋古代明師留題的天子、皇候、神仙地。不知是迷路還是福德不夠被守地鬼玩弄,在山裡迷路出不來。
直到1月7日下午14點左右,家人報警求助,報警後搜救人員馬上開始搜救工作,到1月8日17時三人才被救援人員找到。找到他們時他們已經吃完了乾糧、全身溼透、饑寒交迫、體力透支不能行走。
這個大明山為什麼對風水愛好者這麼有吸引力,明知山高林密,路途險惡也要冒險而進?呵呵!~這裡可真不簡單,古代不少風水明師都認為這裡能出天子,並對這裡的穴位作有留題。
大地龍脈,巽龍,
九龍朝宗之大貴之地。
鏌鋣山上好風光,龍頭龍爪世無雙。
六千粉黛迎送遠,八百煙花遮半天。
五星歸垣明堂現,龍樓鳳閣到面前。
大地日日有神守,龍真穴的待英賢。
福人有緣點得對,代代當出王與侯。
好一個大地日日有神守啊!古賢師就已經點明,但凡大地都有鬼神(兩廣稱為守地鬼)守護,無福之人別說去葬,就連見也見不著。
風水界也有傳說,大地必須要待到地花開才能點得著,如果地花未開,任你有多高的本事也沒辦法,這個地花開是什麼意思?無非不就是等到有福之人、有緣之人的到來才行。
常聽有人說,風水師這麼有本事,為什麼不點塊好地葬自己的祖宗,讓自己的後代兒孫發達,非要點給別人呢?其實真龍大地往往早有定數,非人為的思想就可以改變。
不過話又說回來,風水界有句話說:大地靠福,小地靠勤。真龍大地必須要有福之人才可以居之,勾搭小地只要肯勤走,也能葬到一點的。
所以風水師的後代不一定要多發達,但找點勾搭小地葬祖,後代生活應該不太差才對。所以想子孫後代順利發達,除了請到高水平的風水師之外,平日還必須得多行善積福才對。
古人之前有說過,一個合格的風水師必須要精通形、理、法、課四大項,形是指形巒,理是指理氣,法是指法術,課是指日課。有不少人對所說的形、理、課三者表示認同,但卻覺得我說要懂法術是故弄玄虛。
其實並非如此,你得想想古代風水明師趕龍往往一入山中就數月,步行幾個省,除了精通風水之術外,沒幾下散手防身,迷路了你怎辦?遇到猛獸你怎辦?遇到土匪你怎辦?遇到山精鬼魅你怎辦?
那時可沒有衙差會進山去救你。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法術化險為夷,或向山神土地借路,或請祖師出兵指路等等……
好了,先別扯遠,我們再來看看宋代風水明師賴布衣所作的大明山留題:
山中年年結霧煙,陣勢巍峨插碧天;
山高日夜生明遠,大平南寧降橫州;
金雲生定半天吹,歸結祖宗萬筆榮;
五山無極山,鼓響勝天邊;
乾山乾向水流乾,合山合水胸中立;
三百六十龍神足,三十六公朝天子;
千水萬水歸一水,水曲迢迢又灣灣;
廣東大海作明堂,洪福滔天作聖君;
固是天子地,萬世著帝襲。
賴公還說:此地結三穴,上穴出神仙,中穴出帝君,下穴出臣相,只有九代陰功大福之人方葬得著,無福之人勿需強求,謹記。
更有明朝蕭公大明山留題:
老龍年年結霧煙,降勢巍峨掛碧天。
高山日夜生明月,萬裡來龍到此眠。
九宮八卦朝天子,五嶽四靈鎮山川。
明堂廣闊堆金浪,獅象隨護舞翩翩。
橫洲南寧作朝案,遷江來賓降波氈。
粉黛嬌娥居左右,文臣武職振喧喧。
鏌鋣山真遙望主,洪福滔滔萬萬年。
若有九代積功德,土神送與祖宗眠。
大仁大義配天地,無仁無義鬼無傳。
大家看上面留題不知發現問題沒有?宋代賴公與明代蕭公所作的留題在朝向上有點出入,賴公說:廣東大海作明堂,洪福滔天作聖君。這裡指明此地應該向廣東大海。蕭公則說:橫洲南寧作朝案,遷江來賓降波氈。這裡指明此地應該向南寧方向。兩都到底誰是非,這裡不作評論,又或者兩人所指的地各有不同,任憑各位看觀猜測。
其實此地留題中點得已經很明,不過只待有福之人,賴公已經說明此地的理氣是乾山乾向水流乾,合山合水胸中立;更說:千水萬水歸一水,水曲迢迢又灣灣。
在地圖上要找到那個朝向是千水萬水歸一水並不太難,雖然地圖不能定穴,但朝向已定,找個穴只要是有福之人應該不會太難。當然,我在這裡也就純當吹水,隨便說說,真正要下手的話也就看大家的福份,靠大家各自努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