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這裡申明,小編這裡表達觀點並非有意詆毀某品牌手機,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表達一點個人觀點而已。
曾經作為蘋果的「粉絲」,從iPhone4—iPhone7,我曾經是蘋果忠實的用戶,幾乎每一次蘋果發布的新品手機自己都會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來嘗鮮,大致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iPhone4-iPhone4s-iPhone5s-iPhone6s-iPhone7,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在iPhone7的時候更換為安卓手機呢?更換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且聽小編徐徐道來。
首先,作為一個曾經的「果粉」來說,拋卻國家情懷而言,對於蘋果產品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記得到手第一步iPhone4的時候,那種與眾不同與驚豔相信每一個蘋果老用戶都能夠感同身受,也因此曾經無可自拔的喜歡上了蘋果的產品。在這4-5年的蘋果手機實際使用體驗中,蘋果手機的做工、屏幕以及系統的流暢度確實可圈可點。於是我跟著蘋果一直走到了2016年,更嚴格的來說是2017年年末,我才開始接觸我弟第一步國產安卓手機小米6!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最終導致我走向安卓陣營呢?
首先,小編特變厭惡「陣營」這兩個字,手機對於每個人來說,說到底只是一個集娛樂、生活以及工作的一個輔助工具,根據一個工具給人貼上各種標籤,什麼果粉、米粉、花粉什麼的,甚至於安卓、ios連個陣營之間的口水戰,小編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手機嘛,自己用得開心就好,完全沒有必要在乎別人的觀點。所以呢,這裡僅僅談一點個人體驗。
我的最後一部蘋果手機,iPhone7,確實是一款不錯的產品;尤其是線性馬達下的電容home鍵的設計,真正解決了強迫症以及手殘黨對於機械home鍵的擔憂。使用將近兩年之後,一次意外中,屏幕摔到漏液,去售後更換屏幕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蘋果配件價格竟然如此昂貴;心想,與其如此,還不如買一部安卓手機湊合著用,剛好附近商場裡有一家手機店,從此接觸到了我的第一步安卓手機小米6。
當時上手小米6,確實有被驚豔到,陶瓷後蓋,圓潤的邊角,恰到好處的厚度與手感;撕開保護膜,啟動手機出現小米logo的那一刻,腦子裡一片空白、畢竟使用了將近5年的蘋果手機,手機屏幕上突然出現這麼個標誌,確實有點不太適應;但除需要調整一下home鍵的使用習慣之外,進入系統之後,其實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不適應的地方,要說有什麼不太方便的地方吧,也就是資料需要通過第三方軟體進行轉移,太費事兒,而且你在蘋果應用商店定的那些個視頻會員什麼的,必須通過蘋果系統才能夠取消掉,這一折騰,就花了我將近2個多星期的時間,對於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在換機的過程中,確實是挺煎熬的;你既需要逐漸的去熟悉新的系統,有需要將自己之前的手機資料帶回來,一來二去,除非是像我這種對於軟體比較熟悉的手機發燒友來說,否則真正上了年紀的中青年真的用了一天就直接退貨。
到了你們所謂的安卓陣營之後,使用到現在,從小米6,到華為榮耀系列20,再到小米10 ,一路用過來,並沒有遇到你們說的卡頓的現象,可能夠我比較幸運吧,每次更換手機都會挑選配置高的手機,平均1-2年一換,並且也充分地享受到了國產手機廠商在硬體上的福利,譬如雙卡、高刷以及快充什麼的,這也是我一直在使用國產安卓手機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使用國產安卓期間,也是有在關注蘋果手機的,但是自蘋果7之後的產品,就再也沒有提起過自己的興趣,尤其是最近蘋果12出來之後,那個號稱18w的快充以及裸機空盒子的智商稅,作為旁觀者以及曾經的蘋果用戶都有點憤憤不平,不過手機這東西,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哪個廠商有誠意,哪款手機好用,憑自己的判斷選擇就好,沒有必要太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