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文化將添新名片,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要來了,具體選址在這裡!
6月25日,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發布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建築與景觀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招標預公告。
向全球優秀團隊徵集設計方案,共同打造具有獨特意義的深圳城市文化新名片。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為大型專題類自然博物館,是國家林草局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依託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立。
「紅樹」是深圳市的市樹,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徵。紅樹林博物館集紅樹林生態保護、陳列展覽、收藏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與娛樂休閒為一體,是深圳市未來重要文化及公共服務設施之一。
該博物館位於福田與南山兩區交界,選址未來即將修建的「塘朗山-安託山-竹子林-深圳灣」南北貫通山海連廊與深圳灣濱海休閒帶的交匯處,緊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圳灣公園、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華僑城及福田交通綜合樞紐等重要的城市設施與特色片區。
該博物館在空間格局、區域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對於強化深圳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設施修復與再利用、城市公共空間營造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為高標準建設該項目,建設方將於近期開展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建築與景觀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招標),以國際化視野、前瞻性思維、創造性設計,完成本項目的高水平規劃和高標準建設。
該項目的規劃範圍總面積約13萬㎡,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築3萬㎡,配套停車場、園林及小型商業建築0.95萬㎡),配套景觀面積約9.2萬㎡。博物館主體建築的建設場地位於僑城東車輛段上蓋東側(含東南角的未利用地),上蓋以下的物業已經建成,博物館主體建築的設計範圍不涉及上蓋以下空間。
該項目是山海連廊建設的啟動項目,需進行多層面的綜合設計。本次競賽(招標)共劃分三個設計與研究範圍,分別是核心設計範圍、概念設計範圍以及城市研究範圍。
第一,核心設計範圍的設計內容包括:博物館主體建築及配套景觀(含停車場、園林及小型商業建築)、景觀廊橋、道路出入口及通道、車輛段上蓋結構沿主要道路立面改造等,範圍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核心設計範圍需開展詳細的建築及景觀設計。
第二,概念設計範圍。博物館作為山海連廊與深圳灣濱海休閒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統籌考慮與相鄰公共項目的相互關係。概念提案需從項目定位、公共空間、建築體量、交通流線及功能組合上相呼應,並提出相應策略。
第三,城市研究範圍,作為博物館建築設計競賽(招標)的區域性範圍,旨在以城市角度綜合統籌,範圍總面積約83.3萬平方米。
本項目即將面向全球設計團隊進行競賽(招標),具體招標程序以近期將發布的正式發布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