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有一種說法認為,一旦人類突破了三維空間的限制去到四維空間,那麼整個人類文明的等級將會實現質的飛躍。然而有科學家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高維度空間往往意味著更多未知和危險,甚至還可能是「變態」。
經過科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宇宙最高存在十個維度。而人類僅僅是三維空間的生物,我們充其量能夠感受到第四維度也就是時間的存在,但是五維、六維甚至更高的空間就很難被人類直觀地理解。人類科學發展到了上個世紀末,「超弦理論」被提出來了,它被認為是用來解釋宇宙空間維度較為合適的理論。而該理論似乎也表明了宇宙中存在十維空間,但是另外六維空間是人類無法觀察到的。
超弦理論認為,宇宙中所有物質都由基本粒子組成,而基本粒子實際上是一種猶如弦狀的物質構成,它們通過不同形式的振動形成了不同的粒子,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中子、質子和原子等。五維及更高維度的空間蜷縮在用普朗克尺度來衡量的空間中,而構成基本粒子的弦則在這個緊緻的空間中不斷地震動著。很多網友表示超弦理論聽起來太玄乎了,人類幾乎不可能去更加微觀的層面證實它的存在,因此一般人也不會對它深入了解,只是知道它提出了剩下六個維度的空間是由一種名為「卡·丘」的空間組成。
有科學家認為,卡·丘應該是目前人類所有科學理論中最為微觀的空間結構了,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固然是無法察覺它的存在,但如果將這樣的結構放大到普朗克尺度,那麼我們眼前所見將會十分「變態」。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變態」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指的那種帶有貶義的意思,而是它最原本的意思,即形態變化。當然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聲稱自己觀察到卡·丘空間的真實結構,大多數對卡·丘空間的描述都基於人類的想像力。
下面這幅圖就是卡·丘空間的其中一種想像,整體上看它更像是一團被揉得皺皺的紙,但它的褶皺看起來似乎又遵循著某種規律。如果仔細觀察該想像圖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根本無法尋找到該空間結構中的起點和終點,一道道「溝壑」穿來穿去。這讓有些人聯想到了同樣是靠人類想像力而創造出來的四維空間物體克萊因瓶,但兩者明顯的差別就是,克萊因瓶的結構尚且可以理解,但卡·丘空間就根本無從下手。
如果要找到一個詞語來形容卡·丘空間的話,筆者相信沒有任何詞語能比「變態」更加適合了。變態一詞既可以直觀地描述出人們看到該空間時第一印象,又可以將它的動態變化包含在內。對於如此奇特的空間,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人類有幸進入到卡·丘空間,會經歷些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也只能夠通過想像力來加以解釋,或許你會發現在這個空間裡周圍都是自己的鏡像,或許在該空間裡又會發生自己的身體部位發生極度扭曲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