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有機會真的要去走一次,去看看世界現代的八大奇蹟,其中有:古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國的萬裡長城、中國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義大利的羅馬大鬥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印尼的婆羅浮屠佛塔、柬埔寨的吳哥窟。
去了幾次的吳哥窟,還是覺得美不勝收!今天就跟著小魚一起了解、感受一下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柬埔寨吳哥窟的魅力吧!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暹粒省,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遺址是一整個古建築群的統稱,其中有大吳哥、小吳哥、女王宮、十二生肖塔、巴方寺、塔布蘢寺等。
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鬱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與中國萬裡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亞的千佛壇一起,被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
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溼奴的神殿」,吳哥窟最初是為敬奉印度教神靈所建,但是今天已演變為佛教寺廟。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是為供奉毗溼奴而建,吳哥窟是吳哥古蹟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
公元802年,國王賈亞瓦曼二世統一了高棉王國,在洞里薩湖北岸興建首都,定名為「吳哥」。歷代國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與寺廟,使吳哥逐漸成為整個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國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離開吳哥,在金邊建立了新的首都,從此吳哥湮沒在叢林之中,被世人遺忘。直到1860年,法國植物學家亨利·莫哈特為了收集植物標本來到暹粒,吳哥城才得以重見天日。從那以後,吳哥古建築群的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直到現在也沒有結束。
提到吳哥窟,人們自然會想起《花樣年華》的最後一幕:一個男人將無法對人傾訴,甚至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一段情感秘密講給吳哥窟的一個石洞聽,再把它蓋上,讓發生在花樣年華的故事從此留在吳哥,這裡的一切,包括他的秘密,都會被自然帶走,成為永恆的回憶。
還有在「塔普倫寺」這裡拍出來的《古墓麗影》更顯得神秘而有韻味!
這就是「高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