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讀書計劃:讓未來的旅程有書籍相伴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讓未來的旅程有書籍相伴

  書籍是超越時空的,只要您愛書,即使是在漫天飛雪的季節,春天也會留駐在您的心中。圖為北京牡丹園的一間書店的內景。本報記者歐陽 攝/文

  【編者按】

  新年伊始,我們給讀者呈現幾份職工的讀書計劃:有自我素養的雕琢,讓書·人散發出和煦的陽光;有讀書方式方法的探索,讓閱讀更有效率;也有親子閱讀謀劃,讓下一代愛上閱讀;當然也有職業閱讀,對熱愛的行業、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您在新的一年對讀書有規劃嗎?

  汲取陽光 溫暖身邊人

  任蓉華 女,80後,山東省金鳳包裝有限公司職工

  在新年伊始制定全年的讀書計劃,我已堅持5年了。列一份擬購書單、新建一個電子文件夾、騰空書架上的一行格子,僅僅是準備好這些,心裡就有了滿滿的幸福感。

  過去一年,我共閱讀書籍25冊,多為人文社科類圖書,這不僅滿足了自己的求知慾,還讓我成為了身邊人眼中的「知心者」。

  「媽媽,地球的家在哪兒?古代人穿什麼衣服?」我不慌不忙地搬出《給孩子講宇宙》和《中國服飾史》,給兒子大講特講;「華華,我好笨呀,總是幹不好工作。」我把《能力是逼出來的》精要部分灌輸給同事,鼓勵她掌握系統知識體系;「這家沒法待啦,一個個的都要氣死我!」樓下李阿姨心眼小,與家人相處得格外緊張,我用了好幾個周末,講了大半本的《生活心理學》,才讓她摔門而出的頻次由一天兩次改為兩天一次。

  書籍,猶如冬日暖陽。我如飢如渴地從一本本書中汲取陽光,再用它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新的一年,我的書單仍以人文社科類圖書為主,提升自己,且讓自己和他人更幸福。

  兒子就要升四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父母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依戀,所以我的書單中必須有「如何與孩子相處」這一類的書。當然,也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兒子所在學校開設有家長講堂,定期邀請家長分享教育經驗,等我夯實了知識基礎,也就有了底氣與更多的家長探討交流,共同守護好孩子們的成長。

  由於組織架構調整,我所在單位的業務範疇發生了很大改變,同事們無不憂慮重重,所以我的書單中必須有「職場心靈雞湯、業務技能提升」這一類的書。心態,對工作而言尤為重要,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帶領自己的小團隊順利走出迷茫期。

  我堅持開導李阿姨並獲「成功」的事兒,也不知怎地被傳到了社區居委會。居委會苗大姐專程登門硬是讓我加入她創辦的「家長裡短調解團」,所以我的書單中必須有「人際溝通技巧」這一類的書。原本為李阿姨疏通心結,主要是受不了她屢爆粗口的大嗓門,但現在騎虎難下的我,只能惡補一番溝通甚至談判知識,隨時準備好衝鋒陷陣。

  這世上,最不稀見的是陽光,最需要的也是它。只有發自內心地去感受它,讀懂它,傳播它,才算得上真正擁有它。書籍亦是如此。

  知「入」知「出」,擁抱讀書

  周慧虹 女,70後,中國人民銀行長治市中心支行職工

  新的一年,我準備「換個姿勢」讀書。

  想想,儘管我熱愛讀書,可令我甚感鬱悶的是,2019年讀過的書中有不少與我只不過是「臉熟」: 讀完一部書,約略記得書中人物、個別片斷,對書的來龍去脈、細微精妙,卻終究有些茫然。

  南宋陳善曾言,「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細究起來,我的問題大約就出在「不知出入」。我平時讀書,只是一路往前趕,讀得痛快,但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缺的是慎思明辨,結果不解書中三昧。

  既然找到了問題癥結,那就不妨借鑑他人所長,讓自己知「入」知「出」。

  去年,我微信好友中多了一位堪稱「牛人」的書友,她每天讀書、寫公眾號文字,還出版了一本書。她的讀書方法是每本書讀三遍,第一遍從頭到尾初讀一遍,將碎片筆記記在書上;第二遍做思維導圖筆記,只讀在第一遍閱讀時做標記的地方;第三遍是寫讀書文章時,需要寫進文章裡的部分反覆閱讀、領會,只讀對自己啟發最大、自己最看重的部分。「三遍,輸出三種類型的筆記,我的一個讀書流程走下來,一本書基本就被我吸收得差不多了。」這種辦法不乏可操作性,今年再要讀書時,我得有意識地試試,沒準就能「入」得書去。

  「入」得書,還須「出」得來。去年末,單位為每位員工發放了一張某網讀書會的會員卡。該讀書會創始人曾經認為「讀書很苦」,然而如今通過講書學會了讀書、愛上了讀書,並且把引導更多人走進書香殿堂做成了事業。通過聽其講書,我對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書有了較深的了解:再找該書來讀,有時確有醍醐灌頂、靈光乍現之效。這位創始人鼓勵讀者閱讀之後,大膽地去講,「你會發現自己在講書的過程中需要旁徵博引,而這種引證來自你現在的知識庫。不斷地積累和練習,會讓你的知識庫越來越豐富,而且所有的知識連接都會逐漸建立起來。」

  在我,今年沉浸式讀書的同時,也要嘗試著找家人、朋友,去微信朋友圈、讀書群中,或開口講一本自己讀過的書,或付諸筆端形成文字與人交流。我覺得,以這樣的「輸出」形式檢驗自己的讀書效果,應該差不到哪裡去。

  和孩子同步閱讀

  楊偉 男,70後,秦川工具機集團漢江工具有限責任公司職工

  今年我納入閱讀計劃的有三本書。一本是石黑一雄的《長日留痕》,一本是《毛姆短篇小說選》,還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想再次領受一下路遙的渾厚質樸。另一因素是上初中二年級從來不讀大部頭著作的女兒,在我的鼓動下,終於答應要在寒假期間讀一讀《平凡的世界》。趁她有興致,我在網上又買了一套,並許諾要和她同步閱讀,以便更好地交流。畢竟,書中的艱苦環境對女兒來說是陌生的。一旦讀進去,相信她會入迷。因為無論時代怎樣變遷,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對我來說,寒冬臘月,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圍爐讀書,是極好的享受,會覺得格外溫暖。

  三國時有個學者叫董遇,他談到讀書,有「三餘」之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相對於生計讀書自然是閒事,用「零餘」時間來打發,再合適不過。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但僅有溫飽是不夠的,冬天的陰霾,需要心靈的陽光去驅散。想起曾經的冬日,暖陽和煦,我坐到樓頂上,邊曬太陽邊看書。更多的時候,我會泡一杯茶,圍爐讀書,鬥室雖小,卻可暢遊日月乾坤。如果是雪花飄飄的夜晚,靠在床上擁被讀書,也是很美的享受。萬籟俱寂,一點螢光,而戶外的北風呼嘯,更襯託了家的溫暖與安寧。

  我希望從這個新年開始,讓孩子拿起「大部頭」,她有寒假,可以集中精力閱讀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然後,逐漸地愛上「大部頭」,愛上讀書。我要上班,自然只能抽空讀,回家後和女兒圍爐共讀。如此這般,不僅自有一番樂趣,而且,盼望,也相信這個「短期」的初始計劃,可以照亮未來之路:即是孩子的,也是我的。

  在我看來,讀書就是旅行。即便是重讀,我也會用心去讀,傾聽女兒的感受。

  讀好鐵路人的書

  孟慶慶 男,70後,哈爾濱工務段職工

  新年伊始,整理書櫃時發現了兩本報告文學:《青藏鐵路》《守望天路》。這兩本書早先粗略地翻過,前者是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之際付梓發行的,後者是2016年青藏鐵路通車運營十周年的時候,幾位鐵路作家在重走青藏線實地採風後的合力之作。

  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需要乘坐火車奔波在路上,我喜歡在火車上閱讀,旅途枯燥難捱,正好用讀書來消磨時光。讀書累了,可以欣賞車窗外的景色。一望無際的草原、莽莽蒼蒼的林海,夕陽染紅的山巒,朝霞映襯的溼地……都是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路上的閱讀,會讓人更多幾分思考和感悟。時空流轉,鐵路已經步入到高鐵時代,車上的讀書時間少了,多了「幸福的煩惱」。

  雖然如此,然而鐵路厚重的歷史、沿線美好的風景以及鐵路人的精神風貌,無不是宏篇巨製。正因為這樣,作為「鐵路人」,當再次看到這兩本書的時候,心中湧起了對那些人、那些事的心緒。

  所以,今年,我給自己訂的閱讀計劃是好好讀一讀反映鐵路和鐵路人的書,首先就從讀完這兩本講述青藏鐵路的書籍開始,這不僅是「職業閱讀」,也有傳統精神的學習和承繼。如今,我離開了一個工作過9年的工程建設單位,開始了相對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在過往9年的那些個日子裡,我走過許多地方,看到了許多鐵路的歷史遺蹟,也對背後的人文歷史和滄桑往事有所了解,我曾在濱洲鐵路穿越大興安嶺的百年隧道中徒步走過,在博林鐵道線旁的侵華日軍飛機場的遺址上流連過……

  作為一名閱讀者,看到反映鐵路和鐵路人的書籍,我總想著自己對之能夠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尤其是行業的發展歷史和人文往事。因之,在新的一年裡,深入、有計劃地了解鐵路,講好鐵路故事,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閱讀選擇。

相關焦點

  • 我的讀書旅程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是莎士比亞眼中的書;對我而言,書是我成長旅程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媽媽說,我從小就對書感興趣,在床頭找到一本書,用拳頭「砸」開,望著滿頁的字傻乎乎地笑。後來我上了幼兒園,認得一些字了,媽媽便給我看繪本或童話之類的書。
  • ...工力量」職工讀書分享會暨縣第八屆「書香三八」讀書活動表彰會
    11月19日上午,漢壽縣召開2020年「湘閱讀·工力量」職工讀書分享會暨縣第八屆「書香三八」讀書活動表彰會。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總工會主席周政懷參加。活動現場此次活動旨在落實省、市總工會關於職工主題讀書活動精神,激發職工閱讀熱情和創新創造活力,響應「書香湖南」全民閱讀倡議,在全縣職工中掀起「以讀書強素質、以讀書傳文明、以讀書築夢想」的活動熱潮。
  • 繪本來相伴,閱讀「悅」快樂——漢峪小學一年級讀書月活動
    芳菲四月,春風送暖;春光美如斯,正是讀書時。4月,全民閱讀月,不僅送來了陣陣書香,也為同學們們送來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孩子們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遊,靜靜享受著閱讀的樂趣。一年級的老師錄製了四節閱讀微課,每節課都以一本書為例,滲透讀書的方法。如在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時,藉助圖片讀懂人物想法,藉助圖片想像語言和場面,發現主線外小老鼠一家的故事……學生懂得讀書不僅要讀文,還要會讀圖,這樣才能逐漸探索與深入故事。
  • 世界讀書日|讓心靈隨書籍去旅行
    >能像一本書帶著我們遨遊遠方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詩行如此歡悅飛揚即使一貧如洗它也可以帶你走上無需路費的旅程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全世界的猶太人只有一千萬人,但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當中,竟然有18.7%是猶太人;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也佔了一半。馬克思、愛因斯坦、貝多芬、畢卡索、海涅、弗洛伊德、基辛格、巴菲特……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都是猶太民族的驕傲。猶太人為什麼如此傑出?
  • 廈門首場「職工書屋 工悅領讀」讀書分享活動舉行
    8月7日,恰逢立秋,閩南褪去了酷夏的燥熱,有了一絲絲涼意。在「全國職工書屋」示範點——廈門公交集團公司職工書屋,廈門市總工會舉辦首場「職工書屋 工悅領讀」讀書分享會活動。廈門市總工會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陳幼萍,廈門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義平,廈門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呂金獎,廈門公交集團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曾添福,廈門市服務業工會聯合會負責人及一線職工、勞模代表一同參加讀書分享會活動。
  • 關於開展東陽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
    「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活動圍繞「快樂閱讀和諧成長」這一主線,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重點,結合「做文明有禮東陽人」、中華經典誦讀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讀書感悟文章(讀後感)徵文和「親子朗讀」2項比賽,共分6個階段進行。
  • 「冬至有約」讀書分享會展示南寧市職工風採
    職工穿漢服誦讀《嶽陽樓記》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本報訊(記者宋延康)昨日,2020年南寧市「我們的節日——冬至有約」讀書分享活動暨「職工誦讀」成果展示活動在南寧市工人文化宮三樓多功能廳舉行
  • 棲說讀書:怎麼培養讀書習慣和五月的閱讀計劃和書單
    新的開始,假期的開始也是五月的開始,今天回顧自己四月閱讀的情況,並介紹一下五月份閱讀計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評論,共同讀書。總結:四月加入一個付押金的讀書打卡群,目標是促進自己精讀,慢讀。自己一直以來存在讀書太快,容易走馬觀花。所以四月的目標就是改變這一情況,養成每天精讀的習慣。雖然並沒有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但是目標很明確。
  • 讀書是一場循序漸進的心靈旅程
    讀書跟自己的人生一樣由簡單到複雜,從幼稚到成熟,從七情六慾到世間百態 ,慢慢成長成熟,由朦朧的初始到正能量的價值觀,從遠古野蠻到新時代的文明。讀書呢要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層次,由現象到本質,由淺到深,有表入裡,最終改變自己的認知,價值觀,去掉自己的執念,找到人生最中的信仰,積極快樂的面對世俗的一切無常,即諸葛孔明以處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 國網句容市供電公司開展職工讀書活動
    5月21日,「國網句容市供電公司職工讀書成果展示暨第八屆職工書市啟動儀式」正式開啟。 近年來,國網句容市供電公司持續加強職工書屋建設,定期舉辦職工書市,常態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學習、培訓交流活動,營造了「多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書香企業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優秀精神文化愉悅了廣大職工的生活
  • 書籍與麵包一樣重要 看外國人怎樣讀書?
    俄羅斯:書籍與麵包同等重要網易教育訊 據上海熱線報導,4月23日,我們將迎來第14個「世界讀書日」,今年也是深圳讀書月十年。書籍是積累了人類無窮智慧和想像力的傳承媒體,它也給予了人們眾多情感的交集。無論你何時捧起略帶油墨味道的書籍閱讀的時候,此時此刻在世界各地,還有很多人和你一樣。因為在閱讀面前,世界很大;在閱讀面前,沒有國界……俄羅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奇的民族。讀書是這個民族的悠久傳統和民族習慣,今天已變成了他們生活內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這些「最美職工書屋」讓莊行書香滿溢!
    以普及知識,傳播先進文化為目的,具有實行網絡化管理、圖書資源共享、圖書採購配送、流通服務等特點,以優質的借閱、管理制度,更好地引導職工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利用「職工書屋」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生活常識,引導職工養成「愛讀書、讀好書」良好習慣,開啟職工智慧,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 金鵬信息「世界讀書日」讀書漂流活動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 ,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有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金鵬信息推出了「閱讀悅精彩暨讀書漂流計劃」,通過雲端+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大家「互動分享」、「線上換書」、「讀書漂流」,開啟你與書本的一段奇妙旅程。閱讀分享 暢聊感悟活動伊始,金鵬信息領讀者們在線上推薦經典好書,暢談精彩而深刻的讀書感悟。
  • 四月天清風徐來,讀書相伴,風雅自來!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餘生請多讀書,讀書好似交朋友,徜徉於世界各國與作者交流,通過一個個文字了解風土人情,品味各異的民俗菜餚,探索未知的發現,你是人間四月天,春風拂面柳絲絛絛,尋一幽靜處泡上一壺茗茶,手捧古卷,悠哉遊哉!
  • 讀書,是一個人的朝聖
    文/裳裳者華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01有一本書叫《一個人的朝聖》,講述了一位退休老人為探望病危的友人,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而朝聖的字面意思,就是對一項具有重大的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朝聖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的體力和時間去完成磕頭朝聖的壯麗之舉,但我可以推薦你一個簡單而又可以隨時隨地自我救贖的方式,那就是讀書。
  • 推薦一個實用到哭的讀書APP,收納所有書籍
    好了,先來了解大家平常都用什麼軟體讀書吧。據我所知,微信讀書,掌閱讀書,豆瓣讀書,前兩年貼滿地鐵公交的樊登讀書。當然了,還有很多的平臺,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少讀書軟體我也使用過,不過最後都沒一條心走完全程。今天,推薦一個我用了4年的讀書APP。「圖書館」。
  • 臼田捷治&秋山伸談書籍設計:讀書這事,質感與觸感是重要的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邀與會專家共話書籍設計,從中也可發覺不同國家的書籍設計師,對書本的不同思考和見解。來自日本的書籍設計史領域評論家臼田捷治和日本著名設計師、東京大學教師的秋山伸從東方視角剖析了書籍設計的過去和未來。
  • 頭條| 民航職工「娘家人」,戰「疫」的堅強後盾
    非常時期,民航有大愛;危難之時,民航有擔當。湖北有需要,民航人挺身而出護送醫護人員、運送戰「疫」物資;復產復工有需要,民航人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海外華人回國,民航人守在最前方,確保旅客平安、國門防疫一線安全。可愛可敬的民航人將信念化作勇氣,將責任化為動力,在戰「疫」進程中,充分弘揚和踐行了當代民航精神。
  • 首家「智匯職工書屋」揭開「神秘面紗」!不僅能讀書還能聽書喲~
    首家「智匯職工書屋」揭開「神秘面紗」!不僅能讀書還能聽書喲~ 2020-12-16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州市梓潼小學召開青年教師「致遠計劃」讀書分享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5日訊 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打造學習型的教師團隊,創設校園濃厚的書香氛圍,2020年12月11日中午,崇州市梓潼小學開展了主題為「梓沐書香幸福閱讀」的青年教師「致遠計劃」讀書分享會。隨著兩位主持人登臺,活動拉開帷幕。閱讀一本書,需要對書的整體結構有一個通篇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