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四川】錦江與鹿溪河交匯處,千年水路古碼頭——黃龍溪

2021-02-17 SoulFire樂焰

黃龍溪古名"赤水",據《仁壽縣誌》載:"赤水與錦江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溪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雲"黃龍見武陽事,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

古鎮黃龍溪位於成都市雙流區西南邊緣

距離成都市區42公裡

地理位置介於

東經103°58』

北緯30°17』

東臨錦江,西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錦江自北由成都流入並貫穿黃龍溪鎮域,並在黃龍溪鎮區東面納入支流鹿溪河,組成鎮域內的主要水系。著名詩句"朝出錦官城,夜宿黃龍溪,日有千人恭手,夜有萬盞明燈"便是形容昔日黃龍溪的繁華景象。

有著1700餘年歷史的黃龍溪,是中國歷史文化古鎮和國家4A旅遊景區,是「全國十大古名鎮之一」,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水鄉古鎮」和「四川最美十大古鎮之首」,2011年榮獲"四川最美古鎮"大獎。

黃龍溪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縱覽兩千多年歷史,水,始終是它的魂。它傍水而立,因水而生。

戰國時期,黃龍溪就是扼守成都的水陸要衝和軍事重鎮。古蜀王開明十二世曾在此地與秦軍激戰,兵敗身亡。

三國蜀漢時期,諸葛亮在此操練兵馬,演習陣法。野史記載中黃龍溪「時常戰鼓齊鳴,喊聲震天,金戈鐵馬,戰船、水寨綿延百裡,雲霧飄渺,飛沙走石。」

《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這句話被作為天命象徵,諸葛亮率800大臣上言「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又曰《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有此一說:歷史把黃龍溪與蜀漢政權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黃龍溪成了蜀漢最具象徵意義的神壇。

舊時黃龍溪是一個水陸交通的碼頭重鎮

小小的古鎮

記載著南方絲綢之路數千年的變遷

古代黃龍溪是成都通往樂山的水路要衝,成都佔據歷史上最南邊的江防據點等特殊地理優勢。因而諸葛亮南徵的時候,在此屯兵牧馬。

《四川歷代文化名城》中描述:「溫江、郫縣(今郫都)、新都、崇慶(今崇州)、灌縣(今都江堰)等川西上五縣的糧食、油料、菸葉、綢緞、布匹、日用百貨、土特產品下運嘉州(今樂山)、敘府(今宜賓).府河上往來船隻,每日達千艘,日運輸貨物量在萬噸以上,上河下河千帆競發。」人聲鼎沸,十分熱鬧。這裡曾是南絲綢之路的物資集散地。

中國天府第一名鎮(圖源:@褚作遠)

宋代已發展以大宗茶葉交易為主的鄉村集市,明代更有熙來攘往的商賈,水上交通也更加繁忙,呈現出「帆船如林,旅客比肩,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的繁榮景象,成就了「千年水碼頭」的美名。

夜色下的古街人來人往

在兩千多年的悠悠長河中,黃龍溪也衍生了屬於古鎮自己的文化。府河號子便是其中的一大特色代表。作為水陸要道,這裡可見流水般的船工腳夫,他們靠體力勞作,累的時候喊喊號子,唱起來就能讓大家勁往一處使,團結、激昂還能緩解疲勞。

二胡獨奏《府河號子》

坐在船上,看著斑駁的碼頭

感受人們過去的漁船生活

看著一片大好的河景風光

仿佛穿梭在歷史的印記裡

見證曾經的繁華景象

「黃龍臥波」錦江上(圖源:@廖愛國)

無論是諸葛屯兵的歷史煙雲

還是漁樵人家的水木年華

時代如潮人如水

老碼頭見證了太多的動人故事

……

龍潭廣場全景(圖源:@褚作遠)

黃龍溪建築設計是古鎮街頭的川西民居博採眾長的建築,融合了徽派、閩南、江西以及湖廣等地的建築風格。一堵接一堵的馬頭牆,將延綿不絕的房屋隔開來。馬頭牆,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

由西寨門沿溪流往西,便是鎮龍街。這是一條非常漂亮的小街,飛簷翹角,迴廊逶迤,融入了許多"龍"的元素,溪流緩緩地從街中穿過,街的兩側全是商鋪、旅社、作坊和餐飲店。人們坐在溪邊喝喝茶、聊聊天,擺龍門陣,所有的人都透著一份放鬆,讓你能感受到四川人的生活是多麼的閒適自得。

溪邊樹木茂盛,花草蔥蘢,漫步其間,怡然自得

小溪上有形態各異的小橋、瀑布、水磨和亭臺,溪中有造型精美的石刻烏龜、象棋和魚蝦,這些既是溪水的點綴,又可方便遊人穿梭兩岸,潺潺小溪,清澈見底,為鎮龍街平添了一份靈氣。

如果說西寨門和龍潭廣場是黃龍溪的龍頭,那麼這鎮龍街的小溪便是龍身,一直到街中段的龍潭湖後,小溪蜿蜒北向至府河,形成黃龍擺尾造型,鎮龍街那發散狀的小街巷恰似龍爪,從而呈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鎮蟠龍的祥瑞圖景。

夏季已至,夏天在你們心裡是什麼?陽光?沙灘?冷飲?西瓜?在四川人心裡,沒有去過黃龍溪耍水的夏季,就不算是真正的夏天!

夏季,是黃龍溪遊人最多的季節,除少部分是購物品嘗美食外,大多數是來這裡戲水,無論男女老少,也無尊卑貴賤,都手持一把水槍、一個水桶或水盆,逢人便瘋狂地「以水相待」。

遊客在溪水中嬉笑打鬧

驚叫聲,歡笑聲,還有吱吱轉動的水磨和水車聲,伴隨著那漫天飛舞的水流,傳得很遠很遠。有的人衣服溼透了,動作不再那麼敏捷,索性脫掉上衣,赤膊上陣,繼續在溪水中鏖戰。

在這裡,大家共享涼爽夏日

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童趣的親子時光

黃龍溪古鎮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時期的衙門,自開放以來遊客便絡繹不絕,那就是——三縣衙門。

2006年,三縣衙門便成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黃龍溪古鎮最著名的文化遺存,也是成都市內僅存的清代衙門建築。

歷史上黃龍溪隸屬華陽、彭山、仁壽「金三角」地帶,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古碼頭的繁華,導致社會治安複雜,時常困擾著三縣,遂設三縣衙門,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三縣衙門的大門上有副對聯:「黃龍穿山伸出龍爪抱雞翅,白馬臨江勒轉馬頭望虎巖」,聯上的6個地名——黃龍、龍爪、雞翅、白馬、馬頭、虎巖,巧妙地包含了三縣衙門的管轄範圍。

隱含三縣衙門管轄範圍的對聯(圖源:@搜狐)

踏進大門,在石刻照壁前能看到地上有一塊神秘的足印石。據說這就是古代華陽、仁壽、彭山三縣的交界點,踩上去就可以「一腳踏三縣」。

一副對聯「法重如山一衙三管,心平似水兩造兼聽」,橫批「為民作主」更是喻意深刻,令人望而生畏,不禁給公堂增添了幾分威嚴。

在黃龍溪,除"三縣衙門"這個奇觀外,還有一條街也讓人匪夷所思。黃龍溪的正街,一共就200多米,卻建有古龍寺、潮音寺和鎮江寺,形成"一街三寺廟,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特格局。

古龍寺的古榕樹、古戲臺、古寺廟完美結合也吸引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到此處打卡。

一抹清涼的水汽伴著夏風襲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口散發著久遠氣息的鑄鼎被一潭池水簇擁著,不禁讓人驚嘆古人的手筆。「黃龍建武陽赤水九日」之說,鑄就這一壯觀之景,銅鼎沉水,意有沉鼎醒龍的意思,所以到黃龍溪逛古鎮,就到這用銅鼎水洗洗手,添一添氣運。

「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一方水韻龍脈的遷徙流轉,盡收眼底,改造升級後的皇金路可以說是一步一景觀。

入口處的六塊碑文,講述了黃龍溪古鎮從蜀漢時期到如今的發展歷史,眼睛隨著石牆上的雕刻字緩緩移動,仿佛可以親身走進黃龍溪古鎮的每一段歷史。

皇金路上,並排規整的特色花車自帶獨特的文化氣息,華僑城引進這類全新的業態並不只是單純商業行為,旨在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改變原有單一的業態模式,以豐富的形式為千年古鎮黃龍溪注入多元的文化脈搏。

融合了市井生活、文化展示、水軸主題最多元素空間布局的街道就是川龍街。

整條街的水霧設計獨具匠心,水面上升騰起的淡淡白霧,仿佛讓人置身於世外桃源的仙境般,令人如痴如醉。在霧氣的氤氳下,聽水聲潺潺,呈現出一種自然美感,如此靜謐又夢幻的地方,是周末與姐妹一起偷得浮生的最好閒處。

古樹參天(圖源:@搜狐)

固土遮陰的「諸葛樹」(圖源:@搜狐)

一年一度的火龍節是黃龍溪最馳名、最具民族傳統民俗活動。火龍節源於東漢民間韻味的,盛於南宋,到元朝便是廣為流傳開來。

為大力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瀕臨滅絕的傳統習俗能得以保留、流傳,1994年,黃龍溪鎮成立了「黃龍溪火龍隊」,1998年黃龍溪古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二至十五,是黃龍溪的火龍燈舞大放異彩的時候。舞龍人頭戴草帽,身穿短褲,腳蹬草鞋,持龍柄到陣擺成舞龍姿勢。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德高望重的地方名人給龍「點睛」,先點左眼再點右眼。

火龍舞燈盛景

舞龍者齊唱:「一點金,二點銀,三點風調雨順,四點吉祥太平。」之後,龍身隨龍頭起伏搖動做出相應的飛舞姿態,表演精彩的舞蹈動作。與此同時,鞭炮鳴放,觀眾手持煙花噴燒舞動的龍燈和舞龍人。

五塊錢一個的燒餅,是由黃龍溪川江村江水灌溉的麥田產的地道小麥粉製作,選用自家產的菜籽油,入嘴的每一口都綻放著原滋原味的香脆。

賣餅的大叔也是趣味十足,一身店小二打扮,化著"精緻"的妝容。一邊趕著麵皮,一邊在音樂聲中烤餅。不時和圍觀的群眾打趣,扭扭屁股,一會兒又拋個媚眼,既滑稽又可愛。

火遍抖音的一根面,有多少來黃龍溪遊玩的人都是為了一睹拉麵哥的真容。

一根面顧名思義,下鍋時由面藝師捏住一根面的一頭遠距離的拋入鍋中,就像猛龍過江般,甚是精彩。靠著獨創的拉麵舞,拉麵哥將黃龍溪的「一根面」推向了全國。

石磨豆花有一藝名,叫做「珍珠豆花」。黃龍溪的街道上各種店鋪,在這裡行走過,你一定不會忽略它。

珍珠豆花因其色澤白潤,富有彈性,又有益氣,補虛的功能而出名。可是平時卻十分低調(價格便宜),得到廣大粉絲的追捧。

她,古樸又熱鬧

猶如它在歷史長河中扮演過的角色

她,是我國重要的影視拍攝基地

曾拍出過《芙蓉鎮》、《海燈法師》等經典電影

她,清涼又歡樂

每年夏季,是人們親水、戲水、鬧水的勝地

夏遊黃龍溪

一定要在這住一晚

古鎮的夜才是寧靜安詳的黑

伴著溪水與蟬鳴

入睡前是窗外朦朧的橘黃燭光

用古鎮的一個夜治癒塵囂

成都-黃龍溪古鎮1日遊線路推薦

1、自駕遊:成都-劍南大道南段-X062-黃龍溪古鎮,全程42公裡。

2、自由行:

①雙流客運中心-S18K大站快線-黃龍溪客運站-黃龍溪古鎮。

②華陽客運站-541路-黃龍溪客運站-黃龍溪古鎮。

③天府廣場站-地鐵2號線-中醫大省醫院站-地鐵5號線-回龍站(H1口出)-地鐵回龍站-S18K大站快線-黃龍溪客運站-黃龍溪古鎮。

未來幾天實時天氣預測數據(APP軟體:windy)

本文創作團隊

文案編纂:呂萌萌

選題策劃:褚作遠

美術編排:呂萌萌

審核統籌:褚作遠

監製出品:王  乂

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其餘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P.S. 主要參考文獻:

1、黃龍溪古鎮景區官網

2、雙流區黃龍溪鎮人民政府

3、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世人皆知黃龍溪,卻不知這千年古鎮背後,藏著古蜀國的過去
    黃龍溪從古鎮建造起來至現在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以古街、古廟、古樹、古建民居、古碼頭、古佛洞、古佛堰、古衙門、古風民俗、古崖墓「十古」而著稱,以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燒火龍而聞名,所以黃龍溪算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古鎮。黃龍溪鎮古名「赤水」,地處雙流、彭山、仁壽三地交界,在錦江、鹿溪河匯流處。黃龍溪鎮是古蜀王國的軍事要地。
  • 成都對外黃金水道上的黃龍溪 中國好萊塢古風古韻猶存
    四川成都雙流區有個黃龍溪古鎮,從機場過去最近,這裡是赤水和錦江交匯之處,古人說這個水裡面藏著真龍。這個是黃龍溪廊橋,高大的牌坊上四個字,黃龍臥波,就像成都的安順廊橋一樣,是個賞景的好地方。黃龍溪明清古建築很多,有鹿溪碼頭,有菩提許願廊,水車古橋,還有古磚牆等等,這個就是水車古橋,兩個大水車,就像麗江古城入口的水車一樣,晝夜轉動,譁譁流水,橋上有一串串紅燈籠。菩提許願廊,掛著很多的許願木牌,像麗江的東巴許願風鈴,都是木牌子,掛著紅綢,上面都是遊客寫下的,祝願家人健康,家庭美滿,婚姻幸福一類的字句。
  • 四川這座古鎮號稱「天府第一名鎮」,處處體現千年古韻,太美了
    四川省成都雙流縣的黃龍溪古鎮被稱為「天下第一邑」,是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悠久的歷史賦予黃龍溪深刻的文化內涵,四川這座古鎮號稱「天府第一名鎮」, 處處體現千年古韻,太美了!老鄰居:村子裡原封不動地留著正街、新街、橫街、上下街、哈哈哈街、等街、胡同等7個明清時代的老鄰居,街道總長度為1140多米,平均寬度為3,只有44米,街道都是用青石板鋪的,街道兩旁有飛簷的欄杆型腳手架,是古蜀民家「柱子」文化的體現,獨特的古風使許多電影電視製作組來到這裡拍攝外景。
  • 成都黃龍溪古鎮,風景優美的小眾景點,因規劃千年水碼頭又要火
    黃龍溪,中國的「好萊塢」,蜀文化的「龍門客棧」,在這裡可以飽覽天府第一名鎮的風光大片,暢享蜀文化的饕餮盛宴,破譯成都人樂觀、包容、閒適性格的密碼。黃龍溪,有一座經歷2100年的水碼頭,它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不僅僅保持著古樸的顏值,也留存著千年的文化。
  • 市區將有這些碼頭→
    ,圖:小米春規劃的7個碼頭群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黃龍溪碼頭群川西最大的千年水路古碼頭之一——黃龍溪沿著錦江一路下行,水面突然變得寬闊而寧靜。地處錦江與鹿溪河交匯處的黃龍溪,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古鎮。>記載著南方絲綢之路數千年的變遷見證了千年水運碼頭的繁華與興盛圖:@黃龍溪古鎮著名詩句:
  • 一起走進四川最美古鎮:黃龍溪古鎮
    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裡,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 2011年榮獲「四川最美古鎮」大獎,有著1700餘年的歷史,是有濃鬱特色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
  • 四川最「好耍」的古鎮,1700多年歷史,一到夏天大人、小孩都愛去
    即將引來酷夏,出行的首選地以避暑、納涼、玩水為主,而四川有一座古鎮每年酷夏都迎來一大波遊客,你們知道嗎?它就是川西平原之南立於鹿溪河與錦江交匯之側,坐擁1700餘年的歷史——黃龍溪古鎮,這裡水網密布,古樹參天,每到夏天不論小孩、大人都愛往這跑。
  • 這個川西小鎮古色古香 有千年古樹 是《芙蓉鎮》等影視拍攝地
    :中國四川旅遊、四川成都雙流黃龍溪、古色古香和諸葛亮有關小鎮、中國古鎮風情遊、旅遊散文隨筆遊記見聞都說成都人愛吃愛耍、生活安逸,最顯在的特色就在於大街小巷裡各色的火鍋店、小吃店,還有掩映在大梧桐樹、大榕樹底下好乘涼的茶館、麻將館。
  • 漫遊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古鎮的遊玩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下開始的。 這一次我在古鎮是獨自一人遊玩。進入古鎮我就先補充體力,吃了一碗米線。飢餓中的美食會令美味加分,而且成都的美食就像有特殊魔力般徵服了眾多的味蕾。我就在美食的誘惑香味和古鎮醉人花香隨性遊玩著。
  • 成都周邊千年古鎮,各種小吃眾多,景區免費就對了
    黃龍溪地理位置非常好,地處成都平原的核心地段,鹿溪河與錦江交匯穿鎮而過,川西壩子地肥水美,也造就古鎮的獨特風貌,黃龍溪距離成都不遠,客運站到黃龍溪古鎮的班車,下車就是古鎮,交通很是方便,物價也算是平易近人吧,因為古鎮的面積很大,就算人多也不太擁擠,這一點相比成都寬窄巷子要好點。
  • 千年古鎮今年遭遇洪水,現在已經正常,成都最大的免費4A景區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市的雙流區,距今已有大概兩千年的歷史,這個古鎮最大的特點就是川西民居特色,也有江南水鄉的影子,這裡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古鎮沒有設置大門的門票,現在不收費的古鎮已經不多了,今年的特大洪水令古鎮千瘡百孔,如今洪水已經褪去,已經完全恢復以前的樣子,九月初正好去成都,特意去看看黃龍溪,當天有點小雨,但是不妨礙參觀遊覽,雨中逛街更有味道。
  • 四川成都:黃龍溪古鎮潮音寺本是尼姑庵,現供觀世音大士和彌勒佛
    四川省成都市南面約40公裡處有一個2100餘年歷史的黃龍溪古鎮,該鎮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火燒場。古鎮上不僅有古街、古樹、古民居、古碼頭「十古」等景觀令人流連忘返,更有「一街三寺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圖為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正街上的「三寺廟」之一潮音寺。(王子瑞 攝)
  • 乘著歌聲的翅膀,遊四川岷江,這裡美到了極致
    岷江流經面積這麼大,覆蓋了四川,也就構成了許多岷江流淌穿過的城市。⑵樂山大佛前流淌的岷江: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漢朝時黃龍溪屬武陽管,武陽所轄範圍大概在今天的新津、彭山沿牧馬山一帶。 赤水河,就是今天與府河交會的鹿溪河。每遇洪水季節,由於鹿溪河的上遊源自龍泉山,流下來的多為山澗溪水,水中裹挾著大量泥沙,水色赤黃;而來自府河的錦江水,源於岷江,清澈透明。當兩條江水在今黃龍溪會合時,清、濁二水,涇渭分明。
  • 黃龍溪古鎮,中國天府第一名鎮!
    去黃龍溪古鎮的路上,導遊不厭其煩地強調,我國四大名菜之首是川菜,我國四大名秀之首是蜀繡,成都有比「茶馬古道」還早的「蜀身毒道」,而黃龍溪古鎮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那裡古色古香,那裡夜不閉戶,民風素樸……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市雙流區西南部邊緣,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據說,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 拼車去西藏,第二站遊樂山大佛、黃龍溪古鎮
    站在佛足處仰望大佛,高大偉昂,反襯自己多麼渺小。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雙流區黃龍溪鎮,距離成都駕車50分鐘左右,交通十分方便。古鎮不僅風光秀麗,景色迷人,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拍攝基地,有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囯家4A景區,免門票!!!
  • 你肯定不知道,古詩詞裡的雙流黃龍溪竟是這麼美!
    情暗種,撩撥心弦,尋尋覓覓千百遍,平常陌巷王謝燕,煙雨濛濛似斷難斷,似曾相識一眼萬年,水墨山水一段接一段……這是人們心中的詩意黃龍溪。那麼,在古代詩詞裡大家眼裡的黃龍溪,又是怎樣的美倫美奐呢?公元762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好友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
  • 黃龍溪、來時寄情山水、歸去春暖花開
    去黃龍溪之前,久聞大名如雷灌耳。 歷史悠久有2100餘年歷史。 天府第一名鎮。 十大水鄉古鎮之一,四川最美古鎮。 有著名的「十古」,古街、古樹、古廟、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崖墓和古衙門。 嚮往已久。黃龍溪名稱的由來,錦江水,清澈透明。
  • 黃龍溪:溪水淙淙 泛舟戲水
    黃龍溪東面與涪江接壤,北面與木馬山接壤。群山被河流環繞,滔滔訴說著古鎮的滄桑。古鎮歷史悠久,容滿了秦漢至今的史情風韻。還是一處令遊客流連忘返的夏日戲水耍水地。流水歡快在這裡放慢了腳步,當它穿過古鎮的時候,變成了歡快的溪流,清爽了古鎮......
  • 四川「天府第一名鎮」,風光堪比大理古城,關鍵是門票免費
    四川省會成都是古代蜀國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市區眾多歷史古蹟和文化景觀在海內外聞名。此外,在成都附近還有許多古鎮也值得一遊。其中最值得一遊的是位於雙流區的黃龍溪古鎮,距市區只有4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