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風千名幹群 雨夜搶築舉東堤血防圩

2020-12-20 直播黃岡

記者 聞逆:現在是晚上九點半,我現在在團風縣舉東大堤魏家灣段,從今天凌晨兩點鐘開始,團風縣1000餘名幹部群眾就來到子堤上加固。大家可以看到我身旁的子堤已經加高了半米高,雖然現在風特別地大,還下著雨,但是我身後的幹部群眾依舊在加固子堤。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水位陡漲,截止7月12日,我市沿江全線超警戒1.13至2.47米,其中長江羅家溝段水位27.18米,超警戒1.68米。

12日凌晨4:00,團風舉東堤血防圩洪水的水位距離大堤不足10釐米高,險情危急。接到報告後,該縣立即組織武警、消防、公安和縣直部門搶險隊上堤培土加高加固,加打防浪樁。同時還抽調總路咀、馬廟、杜皮等10鄉鎮200餘民兵前來增援。到晚上22:00點鐘,全長5公裡的子堤,已全部加高到80釐米,部分低洼地段也已鋪上防水彩條布,高度與其它堤段齊平。目前,血防圩上的搶險人員仍冒雨堅守大堤,確保在13日24時前完成階段性整險戰鬥。

(黃岡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劉蘄武 吳佑喜 向勇 聞逆 團風臺 陳利 )

相關焦點

  • 團風衛健:大汛大戰 大疫大考
    在抗疫面前,「白衣紅心」是人們對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大愛無疆"的最高褒獎;在抗洪前線,「人在堤在」是群眾對白衣天使最美「點讚」。一、建好隊伍。防洪抗疫,團風縣衛健系統一盤棋、一體行動、一致應對。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制訂方案預案;第一時間傳達貫徹上級會議精神及省市縣各級領導講話要求;第一時間成立由局「一把手」為組長、其它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機關職能股室、縣直衛健單位、各鄉鎮衛生院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專班,明確職責分工,做到聞汛即動、見汛即行、遇汛即搶。二、做好值守。
  • 「招商地圖」系列報導:團風|三大產業揚起武漢東 · 新團風
    素有「鄂東門戶」和「小漢口」之稱的團風,地處鄂東、大別山南麓、長江中遊北岸,是鄂東連接武漢的重要支點。團風區位獨特,處於武漢「1+8」城市圈核心層,也在長江經濟開發帶主軸線上,350公裡半徑範圍內有合肥、南昌、長沙、鄭州、武漢5座省會城市,與多條交通主幹線緊密相連,形成了水陸聯運、鐵空並舉的立體交通網絡,是北上南下、承東接西的交通要塞。
  • 沅陵北溶幹群齊心搶秋糧
    這是該縣「四支隊伍集村部,幹群同心收秋糧」的一個真實寫照。秋雨綿綿,秋收在即。9月18日,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鄉鎮、各後盾幫扶單位、各駐村扶貧工作隊抓緊組織幫扶幹部幫助農戶搶收秋糧,要求將搶收秋糧作為當前「四支隊伍」的緊要工作來抓。
  • 肥西縣派河水位仍超警戒 巡河幹群高溫中24小時堅守
    剛剛送走暴雨的肥西,又迎來烈日高溫,8月6日肥西派河水位已退至12.59米,仍超警戒水位1.19米,在派河兩岸有數千民兵、幹群和專防人員仍堅守防汛一線,經受「烤」驗,作為專防人員肥西縣派河圩堤管理所20名幹部職工在大堤上、機房內24小時堅守已整整21天。
  • 漢江洪峰平穩過境 巡堤幹部三天三夜不敢合眼
    7日8時,全省超設防堤段長1400公裡,其中漢江1136公裡、東荊河264公裡;超警戒水位堤段長641公裡,其中漢江512公裡、東荊河129公裡。高峰時上堤防守人員達3萬人。10月6日下午3時,襄陽蠻河鄭集鎮王崗村的島口閘閘門破損,洪水向堤內倒灌。倒灌洪水與內澇雨水疊加,將導致附近兩個村5000餘畝的農作物受淹,情況十分危急。
  • 頤和園東堤上的二龍閘
    在東堤北部,有一座重要的洩水閘——二龍閘。二龍閘又稱「二孔閘」,是昆明湖東堤上惟一的一座洩水閘,因砌成八字形分水式暗洞,有兩個出水閘口而得名。它由前閘後橋兩部分組成。二龍閘主要用於調節昆明湖東部地區的用水,可用於洩洪、調節水位、灌溉園外農田,還可接濟圓明園、暢春園等園林用水。
  • 新洲祝賀中惠旅集團董事長來團風實地考察並籤約團風特色旅遊項目
    這次該集團的董事長親自來團風考察,說明團風紅色文化可以在旅遊行業的支持下發揚光大。昨天一同在團風縣考察的還有市人大常委副主任、縣長、書記等。最終的目的的發揮中惠旅的最大優勢,加上團風當地的文化色彩,這樣才可以建成具有團風特色的現代化旅遊景區,不僅發展了經濟而且還宣傳了團風文化。最終的考察結果非常好。
  • 安徽和縣:雨夜鏖戰
    7月19日2時許,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石跋河埂堤上,連續奮戰近6個小時的解放軍陸軍某部的戰士們,用塑膠袋遮擋著雨進入夢鄉。7月19日凌晨時分,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石跋河埂堤上,替換下來的一組解放軍戰士在雨夜中進行簡短的休息。
  • 黃石:守百裡湖堤 護一城安寧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轄區各企業、村(社區)全面參與巡堤排險、應急搶險等各項工作。黃石開發區·鐵山區232名黨員幹部主動請纓,組建12支防汛搶險突擊隊,輪流巡堤,24小時嚴防死守。這是一次幹群同心的勝利。在洪水面前,黃石開發區·鐵山區把防汛指揮部搬到大冶湖畔,眾志成城,未垮一壩,未倒一堤,無人傷亡,實現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核心區安瀾」的目標。7月31日,大冶湖磊山水位降至警戒水位以下,大冶湖保衛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 團風新籤約能人回鄉項目111個
    趙家寨村是典型的「空殼村」,被團風列為村級經濟「消薄村」。2020年,在鄉情感召和政策吸引下,在外能人曹林元回到家鄉淋山河鎮趙家寨村成立藥材種植合作社,可幫助40餘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增收。在團風,越來越多像曹林元這樣的在外能人,回到家鄉投資興業,為家鄉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與洪水搶時間,空降兵某旅官兵搶築洪湖垸圍子堤
    「裝填組呀嘛吼嘿,加把勁呀嘛吼嘿,趕進度呀嘛吼嘿」……洪湖圍堤三八堤段子堤搶築現場,300餘名空降兵某旅官兵喊起了整齊而響亮的號子,官兵們揮汗如雨,鐵鍬翻飛,一袋袋沙土被肩挑背扛,一路小跑著壘進高高的堤牆。「防洪任務不容有失,一定要像我們挖炮陣地掩體一樣修築子提!」
  • 《農民日報》報導資陽區防汛救災「搶」字當頭
    汛期前期搶險,汛期後期搶種;白天種田,晚上巡堤,這成了7月汛情以來劉玉蛟生產生活的常態。從家到資江邊走路只有幾步,到田邊走路不到10分鐘,今年大汛半個月來,劉玉蛟卻跑了近千趟。 正是這近千趟,讓劉玉蛟第一個發現了管湧,被幹群一起合力堵住,從而保住了大堤,保住了垸區12萬群眾、14萬多畝稻田的安全。
  • 幹群連續奮戰12小時,成功排除新塘湖堤壩險情
    幹群合力處險情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彭曉)桃林寺鎮新塘湖防汛值班人員在巡查時發現一處坍塌險情,立即上報市防指。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陳培宏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指揮搶險。情況十分危急,陳培宏與該鎮主要負責人現場查看險情後,迅速拿出搶險方案,緊急調集砂石、編織袋、挖掘機、搶險車趕赴現場,組織幹群群眾全力搶險。搶險現場,挖掘機揮舞鐵臂將砂卵石倒入大坑中,50餘名鎮村幹部和民兵應急隊員分工合作,大家鏟沙石、裝沙袋、填坑加固,開展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險戰鬥。
  • 團風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投資吸引力
    「公司決定將生產基地建在團風,是這裡的好環境吸引了我們。」7月22日,位於團風產業新城的湖北百家放心食品主體廠房即將動工建設之際,公司董事長黃健由衷感慨。作為湖北早餐市場首家實行規模化物流配送、集中食品加工生產的股份制企業,湖北百家放心食品看好團風絕非偶然。
  • 羅甸:搶晴天戰雨天,幹群合力確保顆粒歸倉
    「收割、脫粒、打包、運送……」連日來,羅甸縣境內陰雨天氣好轉,為搶抓水稻收割的有利時機,全縣各鄉鎮幹部群眾搶晴天戰雨天,在全縣上下掀起搶收熱潮,田間一派幹群合力搶收的農忙景象。為抓好搶收工作,確保糧食安全,羅甸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在全縣廣大幹部群眾中開展「搶秋收·助脫貧」活動,按照脫貧攻堅結對幫扶現有架構,實行「縣級領導包片、鄉鎮和部門包村、結對幫扶幹部包戶」方式,廣泛發動幹部群眾到田間地頭,開展「搶秋收·助脫貧」活動,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天氣帶來的經濟損失,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切實打好搶收攻堅戰。
  • 光緒年間54萬兩白銀修建黃河堤,起於東明止於梁山,被稱障東堤
    鄄城境內有一處古黃河大堤,清朝修建的,叫做障東堤,還有一個名稱是南金堤,它橫穿鄄城全境,我去的地方是富春鄉的那一段,大堤早就沒有了以往的痕跡,現在呈現給我們的是一條大堤上修建的柏油馬路,兩旁種植的綠化樹,但是它在我們菏澤歷史防汛上起到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
  • 人在堤在 家園在——長沙東岸街道防汛救災紀實
    此刻,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全體黨員、志願者們堅定地回答「我們在救災的最前沿,我們在離危險最近的地方,人在、堤在、家園在!」洪水來襲,他們挺在前面7月3日凌晨6點左右,巡堤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京珠西輔道與濱河路交叉口又出現兩處塌陷。接到險情報告後,街道黨工委書記韋進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度,短短十五分鐘內集結了200餘人的應急搶險隊伍,絲毫沒有顧及自己一周前才動過手術的身體狀況,就和應急隊員一起扛沙袋、堵裂縫。
  • 一節一會|團風:亮特色 秀絕活 展精彩
    咱們一起去看看咱團風的名優產品展館和地道的特色美食吧!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團風荸薺。團風偉利家庭農場的黃牛肉讓廣大市民零距離了解團風地標產品。    團風的狗腳狗腳是團風的特產又沒有汙染屬於綠色食品有300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