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2377字,閱讀約5分鐘
他曾是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的學生,他有雄才大略,以他的雄才大略,統一了希臘,然後橫掃中東,然後又佔領了整個埃及,而且用和平的手段沒有損失一兵一卒。
在佔領埃及後,他入侵並擊敗了波斯帝國,帶領他的軍隊到達了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大帝是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323年的馬其頓國王。在他統治期間,馬其頓王國也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的徵服使帝國空前擴張,亞歷山大帝國成為歷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的第二個帝國,其疆域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
亞歷山大大帝在位13年,在這段時間裡他不僅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而且繼承和創新了許多制度,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的歷史呢?
亞歷山大三世
由於亞歷山大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種族眾多,為了穩定社會穩定,各地總督中既有馬其頓人,也有希臘人,許多當地人也擔任總督。
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他的徵服中,他擴張了帝國,而面對帝國的擴張,他又忙於打仗,所以他沒有時間去改變各個地區的統治機構,這些機構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上馬其頓王國的制度。因此,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呈現出東西方因素的混合。
亞歷山大三世
東方宮廷的盛況和禮節令人仰慕不已,他身著波斯國王的服裝,要求人們向他行禮,像崇拜神靈一樣崇拜他。然而,東方禮儀只是一種形式,他的最終目的是擴大統治基礎,贏得民心。
為了克服被徵服地區的反抗心理,亞歷山大大帝採取了宗教寬容政策,他相信對每一種宗教的寬容都是為了獲得他們的支持。同時他還促進民族融合,為了擴大統治基礎,他採取鼓勵各民族之間通婚、招募其他民族的士兵組建軍隊等手段,試圖打破民族界限,籠絡各地方貴族,為他們支持自己的統治,並廣泛包容各民族士兵也可以解決力量來源不足的問題。
至於帝國中的一些希臘城邦,名義上恢復獨立,給予自由,實際上卻經常幹預其內部事務,防止其相互爭鬥,損害其實力。
對於一些偏遠地區,如小亞細亞、印度和中亞的一些地區,他只要求該地區的統治者承認他的統治權和賦稅權,而沒有過多的要求。
亞歷山大帝國的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以報復波斯的名義發動戰爭,建立帝國,他本人也成為歐洲歷史上著名但有爭議的人物。
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迎來了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而帝國的建立也為絲綢之路的建立起到了基礎性作用。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有效地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於是誕生了一種由西方和東方混合而成的新文明。亞歷山大帝國只存在了十三年,非常短暫,卻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遼闊,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打通了東西方之間的通道,帝國建立了許多新的城市進行商業貿易,因此大量的希臘人和商人可以前往東方進行貿易。
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統一帝國的建立,加強了東西方不同文化、藝術、科技的深刻交流,擴大了帝國內部的知識範圍,拓寬了人們的思想境界,從而使東西方文化相得益彰,促進了帝國內部一段時期內科學與藝術文化的繁榮。東西方文化在亞歷山大帝國融合,同時將希臘文化與當地的社會特徵相結合,形成了希臘化文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亞歷山大東徵的影響
4世紀中後期,希臘地區被新崛起的馬其頓王國所徵服。亞歷山大大帝進行東徵,在戰爭的催化下,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融合,古希臘文明進入"希臘化"時代,希臘文化在東方文明的深刻影響下得到新的發展。亞歷山大的遠徵在這些方面對希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其頓王國
在經濟發展方面,東徵建立的帝國形成了希臘化的歐亞非世界,對帝國內部商業貿易的溝通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在文化藝術方面,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迎來了東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規模碰撞與融合,對帝國內部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之,亞歷山大的東徵雖然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是一次以掠奪為目的的遠徵,給被徵服地區帶來了沉重的災難,許多人在戰爭中流離失所,但客觀地說,它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與發展。
這裡是《靜待空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