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跌破6.6,與5月份(匯率還是在7.1左右)相比,人民幣升值幅度已經超過了7個百分點。未來是不是還會繼續升值呢?對此,德意志銀行(簡稱德銀)公布的預測報告認為「會繼續升值的」。
近期,德銀公布了對今年以及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認為:在投資、消費、出口等多項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經濟將會繼續實現高速增長——不僅2020年將是大國中增速最高的。
而且明年(2021年)的經濟增速有望達到9.5%,如此強勁的增長將使得咱們中國繼續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德銀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復甦,央行將把重點重新放到控制整體槓桿率以及確保金融穩定上面。
並預測到2021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由目前的「近6.6的水平,升至6.2左右,升值幅度約5.8%」。如果與今年5月份相比,那升值幅度則超過了14%。以人民幣計價資產的誘人回報將促使「2020年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其他各類形式的外資湧入呈現強勁走勢」。
雖然從人民幣與美元的購買力角度來看,當前的匯率的確是低估了,人民幣有不小的升值潛力。但有觀點認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若能實現這麼大比例的提升,這是不是太快了,其弊端有不少。
首先,全球經濟仍受到疫情的困擾,中國很多外貿企業並未完全恢復。若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會給中小出口企業帶來很大壓力。實際上,珠三角一些中小出口企業已經因為出口價格上漲而面臨訂單減少、利潤減薄的窘境。
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當前很多外貿訂單仍是以「美元計價」。同樣的1萬美元的訂單,以前能兌換7萬元人民幣,現在只有不到6.6萬,如果到明年底降至6.2萬元左右,這無疑將大大壓縮中小出口企業的盈利能力。
如果我們提高價格,那很多企業勢必要損失大量訂單。據《環球日報》的報導,當前廣東省佛山市、東莞市的部分出口企業已經因為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較長時間沒有接到新訂單了,企業的經營壓力大增。
其次,增加了外儲調整壓力。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的外匯儲備繼續超過3萬億美元,這裡面有美元、歐元、日元、韓元、英鎊等多種資產。其中美元仍佔據主導地位,如果人民幣升值較快,而美元貶值加大,那不利於我們的外儲調整。
總之,貨幣體系的相對穩定性更加有利於經濟、貿易、金融的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穩定增長,這不僅有利於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而且有利於改進金融服務,協助企業提升管理匯率風險能力。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