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灌木傻傻分不清?來看茶葉基本分類之【樹型篇】

2021-02-18 大益茶
市場上普洱茶的分類可謂是五花八門,茶小白們喝茶時經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我這個普洱茶是南糯大樹生餅,已經存放有十年啦!」簡單一句話道出了一餅普洱茶的「身份簡歷」。確實,我們在未喝到茶湯之前分辨一餅茶的品質,是需要依據它的種質、原料、工藝、形態等客觀條件來綜合確定的。

從今天起益信君將分三期內容,從不同角度梳理不同的普洱茶分類方式。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茶葉基本分類之「樹型」說。


關於茶樹的樹型,通常我們最普遍聽到的就是「喬木型」和「灌木型」。事實上,最初的野生茶樹都是喬木型的,未經過人工的幹預。野生茶樹經過上千年的繁衍和廣泛的傳播,經受過不同生態條件和生產條件的長期影響以及人工種植後,才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品種資源。

野生茶樹逐漸向兩極延伸、分化,向著溫暖、溼潤方向發展的,逐步形成大、中葉種的喬木型茶樹、小喬木型茶樹;向著抗寒、抗旱方向發展的,就成了中、小葉種的灌木型茶樹。



早在晉武帝(公元265-290年)時,就有安徽宣城人秦精在今湖北鄂城縣武昌山採集大葉種茶樹的記載。在唐代陸羽《茶經》、宋代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中,都有有關茶樹選種和茶樹品種性狀的記述,還流傳著許多古人發現、馴化、利用野生茶樹的軼事和傳說。

隨著時間空間的變遷,現代我國的茶樹品種主要劃分為三種類型,這也是市面上普遍認可的區分茶樹樹型的主要標準:

喬木型茶樹具有明顯的主幹,樹形一般較高大;結實率低,抗逆性弱,特別是抗寒性差的特點;芽頭粗大,芽葉中多酚類物質含量高;品質上具有滋味濃強的特點。這類型茶樹大多分部於雲南、海南、廣西一帶。


小喬木型,也有較明顯的主幹,但樹形不如喬木型高大,葉片為中葉型,但同樣具有結實率低,抗逆性弱,熱別是抗寒性極差;芽頭粗大,芽葉中多酚類物質含量高。

 

以雲貴高原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的適宜,使得這地區的茶樹長期以來保持較原始或半原始的系統發育特性與生態類型,存在著不少的近於原始或半原始的茶樹群落,基本為喬木或者小喬木樹型。


灌木型,沒有明顯的主幹,樹形矮小,葉片也較小,茶多酚含量通常較低,但胺基酸含量相對高。這類型茶樹大多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南北區域。


我國西南地區,主要是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茶樹,同時有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混合存在。但就外形來看,我們通常所見的規模化栽培型茶園基本以「灌木形態」居多,即原本是喬木型的茶樹,但通過後天的人工幹預,使茶樹人為「矮化」,於是顯現出類似灌木的特徵。雲南的許多茶園,茶樹看似整齊低矮,但如果完全去除人為因素的幹預,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類喬木型小茶樹是可以生長成為標準的喬木大茶樹的哦。

 

知道了灌木、喬木、小喬木的區別,你又是否分得清不同葉片大小的大葉種、中葉種和小葉種呢?乾貨太多容易消化不良,有關「葉種」的話題,下一期我們再來分辨!


(本篇內容根據上海文化出版社《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講》、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科技出版社《雲南普洱茶》,以及部分網絡資料彙編而成,謹以致謝!)

 

相關焦點

  • 喬木、灌木傻傻分不清?茶葉樹型分類話你知
    茶資訊銳觀察、深報導,見證茶行業發展[導讀]:市場上普洱茶的分類可謂是五花八門,而我們卻對各種茶葉分類懵懵懂懂
  • 山裡常見的野樹,品種不同,長得都差不多,我也傻傻分不清
    我們區分一種植物,首先是看葉子,葉子相同基本可以認為是同一種植物。櫟樹,又叫作橡樹,是山裡十分常見的一種野生樹種。在我們的印象中,櫟樹一般都是矮小的灌木,很少有長成樹的,因為這種植物長得比較慢,而它又非常適合用來當柴火,而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改用液化氣,用柴火的越來越少,山裡的野樹植物也得到了喘息之機,肆意生長,很多以前的山路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植物覆蓋。櫟樹這種人們心目中的灌木,也抓緊時機生長,有的經過十幾年生長,已經長成樹了。
  • 紅綠白黑黃烏龍茶傻傻分不清?說說茶葉的分類
    #湖南黑茶#許多人說起茶感覺像一門高深的學問,除了我們常見的綠茶,很多人對五花八門的茶葉種類往往分不清楚比如耳熟能詳的西湖龍井、蘇州的碧螺春、安溪的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雲南普洱,還有新貴金駿眉,但還有紅茶、綠茶、黑茶、烏龍茶等叫法,不是懂茶的人,還真是弄不清楚。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中國的茶葉到底是怎麼分類的。其實茶葉的分類並不複雜。
  • 高大喬木型古茶樹群現身茶陵
    圖為專家首次發現的高大喬木型古茶樹。受訪者 供圖株洲日報記者 王軍株洲日報訊 11月2日,茶陵縣副縣長羅智勇向記者透露,經湖南省茶葉研究所專家實地考證,在茶陵縣嚴塘、桃坑、湖口、雲陽山等地發現高大喬木型古茶樹,總數預計上百棵,屬全省唯一,具有重大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
  • 茶是什麼,茶葉怎樣分類,為什麼我國的南方適合茶樹生長
    廢代陸羽在(苯經)中說:茶之為飲,發平神農氏.在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會把一切與農業、植物相關的事物的起減歸功於神農氏,苯也不例外。 茶是神農在野外尋找可以解毒的植物時發現的,他由自身反應判斷茶是一種解之藥。所以茶最早城發現的是由於它的藥用價值。
  • 灌木和喬木的區別 灌木和喬木有什麼不同
    一般來說,世界上的樹木主要分為灌木和喬木兩大類。平常花園中多常見這兩大類樹木,其中灌木叢尤為多。那麼,灌木和喬木有什麼不同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灌木和喬木的區別  1、高度不同:喬木類,樹體高大,一般在6米到10米之間,具有明顯的高大主幹。
  •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這3類茶樹的茶葉各有千秋,你了解多少?
    茶葉自然是出在茶樹身上,不同的茶樹品種栽培出的茶葉,其口感也各不相同,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呢?茶樹的品種數可達一百多種,但大致可分為3類,茶樹的這三種分類,也可以看作我們對茶樹從野生到人工栽培的培育改良史,了解了這些茶樹的習性特點,有助於你準確選擇出你所喜歡的茶葉品種。
  • 油茶樹,茶葉樹還有茶花樹有什麼區別?
    更多知識點請關注茶人老武視頻號~據十三夷了解,在生活中對油茶樹、茶葉樹、茶花樹三種植物傻傻分不清楚的大有人在葉子形態:油茶樹植株形態為常綠灌木或中喬木,葉子呈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花朵形態:油茶花的花瓣單葉互生,花瓣顏色是雪白雪白的,中間還有淡黃的蕊,外形上和茶花樹的花瓣有明顯區別;油茶花花期在冬春間,而且潔白的油茶花和緋紅的油茶果可以實現「花果共存」,堪稱人間一絕。
  • 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而在介紹中國紅茶大類的時候,經常出現「功夫紅茶」和「工夫紅茶」兩個名詞混用的情況,叫人傻傻分不清。 大葉工夫茶是以喬木或半喬木茶樹鮮葉製成,小葉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製成。 功夫茶,多指泡茶的技巧,講究的是品飲方式,也可延伸為茶人泡茶的修養與造詣。在潮汕和閩南地區方言中,「工」念音為「剛」,指力氣時間。而「功」念音為「攻」,指武功、本領、火攻。這些都是品飲「功夫茶」的主要地區,二者含義的不同由此可見一斑。
  • 創富江蘇:灌木變喬木 風吹錦帶開
    原來,這滿樹錦帶花會變色,花苞時帶點嫩黃,初開為白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逐漸變深,如同一個絢爛繽紛的「彩球」,煞是好看。   其實,這錦帶花原產於我國北方,屬忍冬科落葉灌木。一般在五六月份開花,因其花團錦簇,花色豔麗宛如錦帶而得名。不過,這裡的錦帶花可不僅僅會變色這麼簡單。最為神奇的是原本在北方低矮的灌木,竟然在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主幹明顯的喬木。
  • 幸福樹和富貴樹傻傻分不清 兩者究竟有何區別?
    幸福樹和富貴樹傻傻分不清 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時間:2017-07-28 14:10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幸福樹和富貴樹傻傻分不清 兩者究竟有何區別?幸福樹和富貴樹的區別 形態區分 幸福樹 可長至10米,花期為5至9月,果期為10至12月; 富貴樹 可長至15米,花期為7至8月,果期為8至10月。 產地區分 幸福樹原產地為南方,臺灣、雲南等; 富貴樹原產中國,南   原標題:幸福樹和富貴樹傻傻分不清 兩者究竟有何區別?
  • 棲霞山現奇觀:真假菩提樹同時開花 傻傻分不清
    (圖片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攝影:徐遠) [原標題]棲霞山上真、假「菩提」樹開花 傻傻分不清 真假菩提樹,你能分清嗎?近日,從棲霞山風景區獲悉,景區內的珍稀糯米椴開花了,串串小花掛在枝頭,隨風搖曳,糯米椴又被稱為「菩提」樹,是棲霞山的一個特色樹種。驚奇的是,棲霞山上另一種被稱為「假菩提」的植物也開出了黃白相間的花朵。
  • 臺地、灌木、喬木、小樹、大樹、古樹
    常有人說臺地就是灌木就是小樹,也有人說高大粗壯的就是大樹,更有人說這樹這麼大這麼粗肯定是千年古樹,這顆千年古樹肯定能做十幾斤茶。(一棵樹做十幾斤茶估計都要死掉了)    有學術性解說部分  臺地:密集型種植方式  灌木:樹種、沒有主幹  喬木:樹種、有主幹  野生型:原始型茶樹,天生天養沒有人工栽培。  野放型:人工栽培後,天生天養的茶園。  無性種殖:無性葉即是扦插種植方式,在有一定樹齡的茶樹上剪下枝幹並插在將要種植的茶園上。出品穩定,香型單一。
  • 「漲知識」史上最全的茶葉分類知識大全!
    如果你從不喝茶,或者你喝茶卻從沒有去了解過茶葉知識,那麼你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理解。例如,茶葉中油綠茶和紅茶之分,顏色偏綠的就是綠茶,偏黃色或黑褐色就是紅茶。花草茶,是指將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衝泡,而產生芳香味道的草本飲料。從以上的兩個定義來看就很容易分辨出花茶和花草茶的區別了,花茶在於茶葉,混有植物的花參與;而花草茶從來都沒有茶葉的參與。
  • 喬木和灌木的區別 喬木和灌木怎麼區分
    一般來說,樹木主要可以分為大喬木、中喬木、小喬木、朱蕉類、松柏類、針葉類、闊葉類、灌木類、藤木類、匍匐類等,最主要的兩大類就是灌木和喬木。但是,大家知道該如何來區分灌木和喬木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石市灌木野生皂角嫁接喬木皂角樹納入新造林面積
    張學軍 攝  長城網石家莊7月17日訊(張學軍 記者 解哲琳)記者17日從石家莊市林業局獲悉,近日河北省林業廳批覆同意,石家莊市密度不低於56株/畝的野皂角嫁接成的喬木皂角樹面積,將計入本地組織實施的新造林面積(中央造林資金暫不用於野生皂角嫁接皂角)。  野生皂角是灌木,廣泛分布於石家莊市西部太行山區。
  • 六大分類?帶你讀懂茶葉的謎之分類
    茶葉不僅分紅綠黃白黑,還有名茶?各種茶葉傻傻分不清!飲茶早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但大多數人們雖飲茶卻不知道茶葉的分類。首先能成為「名茶」的茶葉,自然就需要有以下的基本特點:它們有獨特的風格,主要在茶葉的色、香、味、形四個方面。茶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個特色而聞名。簡單點兒來說就是,色香味俱全。
  • 茶葉分類(二):是不是有一千種茶葉,就有一千種分類
    今天接著講茶葉的分類。看了昨天文章的人,如果有看我上傳的分類導圖,應該可以發現,茶葉的分類雖然多,但大致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為了照顧新來的朋友,今天咱們把導圖再上一下,大家看看。昨天從茶葉的樹形,採摘的嫩度講到了加工。到加工這裡,基本就觸摸到茶葉現在市場上通用的常規分類了。因為市場上茶葉的分類大概就是紅、綠、黃、白、黑、青、花。
  • 10年科技耕耘「灌木」變「喬木」 句容300畝五彩錦帶花長成「致富...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灌木」變「喬木」,花兒會「變臉」,原本幾塊錢一棵的灌木苗「巧身一變」為喬木樹之後,售價竟達到上萬元。在句容邊城鎮,有一位苗木種植戶,十幾年來依靠科技創新,精心培育的喬木型五彩錦帶成為市場搶手的「香餑餑」。
  • 三角楓、五角楓、紅楓、羽毛楓、雞爪槭……別再傻傻分不清
    三角楓、五角楓、元寶楓、紅楓、雞爪槭、羽毛槭、茶條槭均為槭樹科槭屬的色葉類喬木或灌木,因形態特徵相似,生活中我們通常都稱之為楓葉樹,但實際上它們都是不同的物種。葉片通常3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或有不規則鋸齒,葉片深綠色,背部有白粉,秋葉暗紅色或橙色;翅果棕黃色,兩翅呈鐮刀狀,展開成銳角,果核凸出,果期9-10月。產地分布:為中國原產樹種,久經栽培,華北地區以山東、河南、河北較多,華中、西南地區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