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按:五一收假,日本奈良的小鹿終於不用被迫「營業」了。幾乎每個旅遊黃金假期,小鹿們都會被遊客熱情地餵撐。任由鹿仙貝在地上玩起「疊疊樂」,小鹿依然無動於衷。其實,吃撐了癱在地上尚好,就怕這小鹿還會亂撞人。到時候,「 你和鹿」將會成為奈良最受矚目的觀光點。
「吃不完的仙貝,能攤到平日該多好」
鹿本來是種很溫順的動物,再加上奈良縣的鹿都處於放養狀態,所以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但根據日本時報報導,隨著遊客的增加,奈良小鹿咬人事件也不斷增多,已多到破了歷年紀錄。
鹿追人、鹿撞人、鹿咬人,兇殘程度和它們的外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活在奈良的鹿大約有1200頭,它們散落在街道的各處向人們索要著食物
小鹿難以實現真正馴化
為什麼這些天天與人打交道的小鹿們,依舊充滿了「獸性」?
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未被真正的馴化。絕大多數鹿都有強烈的應激反應,是他們無法真正被馴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和鹿相似的羊,之所以容易被馴化,是因為它們是一種群居生物。只要有頭羊在身邊,羊群就完全不會被外界環境所幹擾,可以放心的吃吃睡睡。
但鹿不同,作為一種食物鏈底層的食草動物,鹿有強烈的警惕性。在野外環境下,鹿對聲音、光線和氣味都格外敏感,被圈養的鹿,也很容易因為人的靠近或噪音幹擾而陷入驚慌失措的狀態。
在對許多鹿進行馴化的嘗試中,人們發現它們特別容易衝擊圍欄,或者不吃不喝。在繁殖季節,它們不會像野外的種群那樣正常發情,即便偶爾有交配成功的個體,也容易受到驚嚇而流產。
現如今,人類嘗試馴化鹿,唯一成功的只有馴鹿。而鹿總有四亞科——43種。它們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大多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
小鹿的總數量巨大
鹿屬季節性情動發物,發情季節在每年9-11月份,它的繁殖年限平均為12—13年,發情周期平均為12.5天,發情持續時間為18-36小時。一胎平均一至兩個,多的一胎可以有三至四個。
如果鹿群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其繁殖能力是很強的,其總數量也會「蹭蹭」地往上漲。
但這種可愛的生物一直受到保護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梅花鹿更是我國一級國家保護動物。可是當年羅斯福——狼和鹿的故事也在提醒人類,我們可能被它們溫順的外表欺騙了,低估了鹿的攻擊性和傷害性。
各國都會有飼養鹿的地方,飼養鹿被用於醫藥(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食品(鹿肉可食用),商業(鹿皮製品),還有專門研究梅花鹿配種的(以防梅花鹿滅絕)。
統一飼養的鹿尚有監管,但野生鹿和人類生活可能已經太近了。它們隨時隨地就能與我們來個「親密接觸」。
再加上一些「禁獵法令」,鹿群所生活地方,無論是捕殺他們的獵人,還是他們的天敵(如狼群、獅子)的減少,都成了它們種群數量擴大的助推器。
小鹿「亂撞」事件屢見不鮮
開頭提到的奈良小鹿撞人事件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但是還有更「慘烈」的呢。
2015年4月,美國威斯康辛州42歲居民羅根(Michael Rogan)開車送待產妻子和七名孩子到醫院途中,廂形汽車被野鹿撞到,羅根當場死亡。友人通過網絡募款幫助其妻子繼續在家教育八名子女。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名執法人員在查爾斯頓外的聖喬治高速公路上駕車時突然撞上一頭白尾鹿,由於撞擊猛烈,這頭鹿直接從前擋風玻璃中飛進了駕駛室,好在它只落在了副駕駛的位置,該男子得以倖免於難。
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發生在美國的600多萬起交通碰撞事故中,有1/6是與野生動物有關,而白尾鹿則是這些碰撞事件的主角。
在碰撞記錄最多的賓夕法尼亞州,汽車和白尾鹿的碰撞次數高達每年11萬次之多。
而在西維吉尼亞州,每41名駕駛者就有過一次與白尾鹿的意外碰撞經歷。
相對其他動物,鹿的力氣和奔跑速度都是不容小覷的。就拿美國「小鹿亂撞」肇事者——白尾鹿來說,其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就很強。
不但在力量、觀察力和機敏程度上都優於很多肉食動物,其奔跑速度更是驚人。在逃命狀態下,白尾鹿的時速可達到60千米每小時。
而獵豹雖然時速最快可達到90千米每小時,但是它的耐力卻是不及小鹿的。如果獵豹保持極速奔跑時間過快,那麼它的心臟很有可能受不了。
「從前有一隻鹿,跑的太快,就成了高速公路…..」,這冷笑話其實還有點道理。
對不起小鹿,不可以再放縱你了
一隻全速奔跑的小鹿「撞入」懷中,真的不是誰都能頂得住的。
早在1985 年,日本文化廳就示意除了重點區域外的小鹿都可以被捕獲,不再享受政策保護。不過當時迫於輿論,有關部門並沒有提出這一申請。
而後,由小鹿引起的事故和被損毀的農作物都在不斷地攀升。
時間一晃 30 多年,奈良縣終於走出了這一步。從 2017 年 7 月 31 日下午開始,對指定農作區域的小鹿準許捕殺。
8 月 17 日,第一頭被抓住的小鹿出現了。捕捉陷阱是在 7 月 31 日設下的,當地獵人在確認陷阱時發現了這頭載入史冊的小鹿。
小鹿在被處死後被送往解剖,並調查其胃中的食物。目前奈良縣每年可以捕殺的小鹿名額為 120 頭。
同時生態學家們也開始考慮要在鹿群多的地方適量地引入一些他們的天敵,在達到生態平衡的情況下解決小鹿猖獗的現狀。美洲獅一生可以捕食上百頭鹿,許多專家提議讓美洲獅重新回到19個鹿數量龐大的州,這樣可以有效預防汽車撞鹿的交通事故發生。
而有學者就在《保護快報》中指出,如果恢復美洲獅原來的活動生存範圍,在過去三十年裡就能有效挽回155起死亡事件、21400次受傷事故,並減少2.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放獅歸山」將是另一個隱患,畢竟美洲獅也是會攻擊人的。
相信小鹿並不是故意的要「撞上」人類,來這麼一場「可愛慘劇」的。但數量龐大的小鹿,對整個社會的安全性確實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這個問題也要重視起來。
最後希望奈良依舊有溫順可愛的小鹿,畢竟我還沒去看過呢。
*參考資料
美國馬路上的鹿每年致200人死 ,專家:該讓美洲獅回來了.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2015
執法人員夜間開車突然迎面撞進一頭鹿,誰在「謀殺」誰?.騰訊網.2018
王連鑫,鄭東,楊斯昱.淺談鹿的養殖經驗[J].吉林畜牧獸醫,2017,38(10):53+55.
白尾鹿,鹿,百度詞條
Takeshi Honda. A technique for preventing wildlife intrusion via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rainage ditches and fences: Deer, macaque, raccoon dog, fox, and badger damage management[J]. Crop Protection,2018,113.
內容為【SME】招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關注並置頂,每晚一起漲知識
你的朋友圈,很久沒有好看的文章啦
分享這篇,我知道你愛看
SME正在有償招募優質科普作者
公眾號後臺回復「投稿」,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