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鄉旅行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去當地的學校看看?就像有些人來北京,會到北大紅樓,未名湖畔走一走。
去廈門,特地瞞過保安進入廈門大學,看看那所全國最美麗的校園。
去韓國首爾,與大部分各懷目的男人女人一樣,坐地鐵到遠離市中心的弘大梨大看出色的校園建築和韓國帥哥美女。
冬天,到了日本北海道札幌,從JR車站步行不遠就溜到了北海道大學,想找找日本的大學與國內大學的異同。
大學,是一個國家,一種意識形態,一個社會的縮影。
學校對國家年輕人的培養模式,可以從某個角度反映其所處社會的未來走向。
去過的幾個國外的大學,氣氛都屬於親切開放式。
沒有國內的門衛,也不需要進門出示學生證,更沒有學生證用身份證登記的傳統。
記得之前去廈門大學,在門口門衛攔著不讓進,編了個找XX老師的藉口,捏造了一個老式的電話號碼,門衛才放行。
北海道大學的圍牆、大門好像虛無的空氣,我並沒有注意到。
只記得走進去,立馬沒了身後JR站前的繁華市場、步行街及車流人海。
北海道大學創立於1876年,前身為札幌農學校,推出了北海道那款有名的餅乾。
大學內有很多地方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農學部第二農場、克拉克塑像、白楊林蔭道等。
也因為此,這座日本北方最好的大學,已然成為札幌景點之一,不少遊客到札幌都會想著去這所大學看一看。
北海道大學有著融合歷史與自然於一體的校園,到處可見哈爾榆樹、銀杏、白楊等大樹,所以這裡又被稱為「榆之校園」。
冬天在校園裡走,漂亮的樹木看不出名堂,白雪覆蓋下的北海道大雪,觸目可及一片純淨,與高校學子單純的生活別樣呼應。
道路上的積雪沒有太深,不過白雪厚厚的埋住了學生停放的自行車、小溪與樹叢。
看看已經快被白雪覆蓋了的自行車,就知道積攢了一冬天的北海道雪有多大規模了。
這要是雪化了,車還能騎麼
日本大學此時正在放春假,校園裡學生不多。
偶爾見到幾個,穿戴的相當成熟。
想想,當時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剛脫掉高中的校服,也絲毫沒有像成人的裝束髮生轉變。
日本少男少女到了20歲,會舉辦隆重的成人禮。
這樣一個被定義化的節日,也敦促這個年齡的日本年輕人在心智與身份上的社會化轉變。
所以,過了這個年齡,他們自然而然穿戴成熟起來。
作為成長在北京這樣環境下的我,心智成熟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標誌。
進入社會後若干年,經歷了一些變故,內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後,才成熟了一些。
北海道大學的創辦人、首任副校長——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克拉克博士在離開札幌之際,給學生們留下了「Boys,beambitious!」少年啊,要胸懷大志!
的寄語,現已成為北海道大學的校訓,也是當代日本年輕人印象最深刻的名言。
校訓原版被懸掛在百年講堂內,在這裡還能參觀到見證札幌大學歷史上重要時刻的老照片。
校園主路的兩旁栽種的大樹,樹枝在空中相握。
想到春暖花開,白雪化盡,綠芽芽冒出來,花朵兒競相開放,大學的美麗換上了春裝,一定特別的漂亮。
接下來就該食堂啦,據說北海道大學一共有6,7個食堂。
我們也無意中找到一個食堂,體驗下學生待遇,吃的種類不太多,都是各種咖喱,丼還有各種拉麵。
據說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一些期間限定,比如廣島風的拌飯還有大阪燒之類有特色的。
這間餐廳分上下兩層,在櫃檯付款,然後會告訴你在幾號窗口取餐,拿好託盤排隊等候,不一會就能取到。
角落裡擺放著有微波爐,同學自己帶飯或者買便當也非常方便加熱。
這裡的日文菜單全然沒有翻譯,我們就隨便點了三種,最後上來分別是拉麵、豚肉飯和漢堡肉套餐。
漢堡肉套餐稍貴,500日元左右,裡面除了一大塊醬汁濃鬱的漢堡肉,還有一顆水波蛋和一份土豆泥。
醬汁是肉汁和洋蔥炒在一起的,拌米飯非常美味。
大家猜猜我們一頓多少錢?1000日元還有找。
在東門內,有一處北大咖啡廳,這裡有巨大的落地窗也有由學生兼職擔任的服務員。
買了好吃的鹽味冰淇淋,稍作休息。
知道自己身處北海道大學,但走到校園深處,踩在軟綿綿的雪地上,倒像是在一座公園中。
看到老建築前的石碑,寫著綜合博物館,才確信自己是在大學的校園裡。
說是來找異同,果真還找到了在國內也見過的站名:北大正門前。
這裡是北海道大學的縮寫,與北京大學站牌名剛好巧合。
又想遇到了時空穿梭機的引子,嗖的一下,大腦恍惚如回到了北京。
北方的城市,總是早一些迎來夜晚。
校園的路燈亮起,我也要走了。
Tips:怎樣抵達札幌北海道大學?從JR車站出來,可以坐bus,也可以步行。
步行需要時間15分鐘左右。
在校園裡遊覽,2個小時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