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地震預測史」

2021-01-09 四川省地震局

地震會對社會、人類

造成巨大災害

而在各種自然災害當中

尤其是站在引發人員傷亡的層面來看

地震可以說是

眾多自然災害之首

地震預測

是公認的世界性科學難題

存在著不可入性、小概率性、

以及地震物理過程的複雜性等困難

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宏偉的研究目標

在地震災害大國--日本

地震預測是社會要求最高的學術領域之一

他們在地震預測方面的經驗

尤其值得借鑑

日本地震預測歷史

>>> 1995年以前:

世界上第一個地震學會,日本地震學會在1880年誕生。

在第二屆日本地震學會年會上約翰·米爾恩做了題為「日本地震科學」的報告,提出地震學家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夠找到方法預測出地震的發生,並且他也給出了許多地震前兆的例子。

1891年濃尾地區發生M8.0級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引起了日本政界和學術界震動。

被濃尾地震所激勵,明治政府在1892年立即成立了帝國地震調查委員會。

它遠遠早於1906年的舊金山地震,所以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地震研究的開端。

然而,儘管明治時代的科學家具有昂揚的遠見,地震預測在當時仍然是個禁忌的話題,這種狀態持續了幾十年。

根據日本大地測量學理事會的建議,日本地震預測研究計劃自1964年開始運行。

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有許多政府機構開始進入地震預測行列。

其中許多項目實際上只是地震研究,並不是地震預測。但這些項目的預算卻比國家計劃要多出很多。

許多同時執行國家計劃的地震學家也作為地震學會的委員或者顧問,參與在這些計劃中。

>>> 1995年~2011年:

1995年神戶發生M7.3級地震,約有6450人在這次地震中遇難。

由於地震發生前沒有任何預測,國家地震預測計劃受到各方面的指責。

經過社會各界長期的討論,最終決定短期預測正式放棄,轉而致力於地震學「基礎研究」--即建立更多的地震臺站。

差不多與此同時,整個國家的地震機構發生了一個大的調整,監測地震的經費由4億日元調整為110億日元。

由於項目的成功展開,高功率的GPS網絡覆蓋全國,地震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但是,地震預測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2011年至今: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M9.0級大地震,史稱「3.11」大地震。

這次地震引發的海嘯,對整個日本臨近太平洋一側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造成了超過20000人遇難,各種爆炸,以及福島1號核電站熔化。整個國家瞬間陷入危機。

「3.11」大地震之後,地震學中有人產生了很大的疑惑,逐漸喪失了對預測地震的信心。

他們認為,地震預測屬於「不可解之謎」。

隨後,他們想公布地震不可預測的觀點,甚至準備解散日本地震學會所屬的地震預測研究組。

2012年11月28號,一份提議指出,要將神戶地震之後建立的「地震預測和火山噴發觀測研究計劃」重建為一個國家計劃,而在這之前該計劃只是過去國家計劃中的一部分。

重建之後的新計劃--「用於減災的地震和火山觀測研究計劃」完全擯棄了「預測」這個詞。

然而,最近,來自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們在地震短期預測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和私營部門的合作,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正在出現。

最後我們期待

日本未來在地震預測方面

可以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參考:《日本的地震預測》上田誠也;《日本的地震預測研究》吳忠良,王瑀,蔣長勝,孫振凱;《日本地震預測與預警系統》饒芳。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7級大地震後,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地震可以預測嗎?
    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 當然這個確實不好回答,自從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確實發生了多次地震,所以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 不過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說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而說「首都直下地震」是由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的。
  • 日本預測未來可能有9.1級、9.3級大地震,地震可以預測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在4月,我們看到日本是連續發生了幾次的強震,雖然沒有給日本帶去多大的影響,但是日本也是越來越擔心可能在未來發生更強的地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數據顯示,在4月18日和4月20日,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分別發生了6.5級和6.2級強震。
  • 日本九州島地震 日本地震怎麼就那麼多?
    我是米君說史,揭露各國秘史和世界文化,點擊上方關注,跟我一起談文說史 5月10日,北京時間7點48分,日本九州島附近海域發生6.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0公裡,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當地也未發布海嘯預警。米君感覺日     原標題:日本九州島地震 日本地震怎麼就那麼多?
  • 預測日本九級地震:中美研究學者「比拼」見分曉
    誰都不願看到地震災害的發生,但科學界權威人士的預測又不得不讓人緊繃起敏感神經!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個關於「日本上半年會發生九級以上地震嗎」的消息,被很多人密切關注。
  • 預測2020年日本有大地震?到底真的假的
    在4月25日,以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發生了地震,從22號開始,三天內,長野縣共發生了38次地震!四月份開始,日本的專家就預測出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3月21號,熊本縣發現了鯨魚擱淺事件,附近的居民表示稱,上次發生這樣的行為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地震。在福井縣發現了兩隻皇帶魚,皇帶魚是生活在深海的魚,約四米左右。早在日本311大地震時,有網友說,地震發生前發現過一隻皇帶魚。而如今是兩隻皇帶魚,按皇帶魚推測的話,日本很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 日本發布全國地震預測地圖: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外媒稱,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10日發布了2016年版的《全國地震震動預測地圖》,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遭遇震度6弱(日本標準)以上級別地震的機率分布。從靜岡縣到四國海域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區域附近,發生震度6弱以上級別地震的機率較2014年版地圖基本持平,上升了1到2個百分點,其中高知市和靜岡市的機率分別高達73%和68%。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11日報導稱,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平田直說:「沒有一個地區的機率是0,哪裡都可能發生大地震。」
  • 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地震真的可以被預測嗎?科學和民科結論不同
    今天,「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成為熱搜。具體來說是這樣: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很多人對9級,30米高海嘯可能沒有概念。簡單對比一下,1920年12月6日海原大地震(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強度芮氏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17千米,接近三十萬人死亡(28.8萬),要知道,當時全中國人口約四億五千萬,震區位於西北內陸的寧夏,遠遠不算人口稠密。
  • 日本發布地震預測圖 首都圈發生概率85%
    中青在線北京6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26日公布了2018年「全國地震動預測地圖」,這一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在日本全國各地發生6弱震度(日本標準)以上地震的概率。其中,位於首都圈內的千葉市發生6級弱以上地震的概率為85%,為全國最高。
  • 日本氣象廳:難以預測九州地震趨勢 沿用"熊本地震"說法
    4月18日下午出席記者會的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課長青木元。(圖片來自共同社) 人民網4月19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課長青木元日前表示,日本九州地區的地震活動趨勢「難以預測」,因此在至少一周內需要警惕發生震度在日本標準6級弱以上的餘震。 日方稱,此前日本以熊本、大分兩縣為中心發生連續地震,自當地時間14日晚9時26分發生芮氏6.5級強震以來,截至18日晚7時已觀測到545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
  • 專家預測南海海溝大地震 或波及日本多個行政區
    原標題:專家預測南海海溝大地震 或波及日本多個行政區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以來,日本進一步加強對未來地震的預測,南海海溝地震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地震專家近日分析預測稱,南海海溝大型地震發生後,將帶來嚴重的海嘯和火災,波及範圍將包括日本23個一級行政地區,預計達到270起。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日本預測9.1級大地震,死傷超過32萬人,民眾對未來很恐慌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災難一直在不斷發生。不久之前,日本就再次拉響了災難預警。
  • 日本「神預測家」:東京首都圈6月或將發生地震
    【環球網綜合報導】北京時間5月25日下午1時30分左右,日本崎玉縣北部發生了芮氏5.6級地震,茨城縣土浦市的最大震度為5度弱(日本標準)。日本《產經新聞》旗下ZAKZAK網站5月27日報導稱,雖然此次地震被視為「3·11」日本大地震的餘震,但據相關專家推斷,恰好位於「地震之穴」的東京首都圈地區今後可能還將發生芮氏7級左右的直下型地震。
  • 日本公布最新版地震預測 南海海溝大地震發生概率上升
    人民網東京4月28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27日公布了最新的「全國地震預測地圖」,對今後30年6級以上的地震概率分布進行了預測。 關於9級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等的發生概率,與2016年版相比,從東海地區到四國的概率上升了1個百分點。
  • 震驚,專家預測,日本將發生9級地震,想活命只能跑
    眾所周知日本地震頻繁,全世界10%的地震都發生在日本周邊,不過大部分都是小地震,所以經過每年1000多次地震洗禮的日本人對待地震及其冷靜,沒事晃一晃,日本人早已習慣。地震不過最近日本專家的預測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據說千島海域將發生最高9.3級地震,這是什麼概念呢?假如真的發生,想要活命,只能逃離。
  • 日本政府發布預測 稱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緊迫性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本月19日發布預測(長期評估)稱,北海道東部太平洋近海發生伴隨大海嘯的芮氏9級超巨大地震「很可能具有緊迫性」。預測稱,在道東近海約400年前發生過被認為每隔340至380年發生一次的超巨大地震。北海道大學的研究推算當時的海嘯超過海拔20米,從沿岸起4公裡的內陸地區均遭水淹。據報導,委員會還發布了日本四國地區的主要活斷層的長期評估。評估內容修改為從近畿地區往西延伸的「中央構造線斷層帶」橫穿四國地區,延伸至大分縣。斷層帶的長度從360公裡改為444公裡。
  • 掌握預測地震方法 日本最多可提前60分鐘預警!
    掌握預測地震方法 日本最多可提前60分鐘預警!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歷史上也曾多次發生高級別地震,比如2011年的3·11地震以及去年的熊本地震等等。因此,日本更加渴求一種可靠的地震預報技術。而科學家們的努力終於取得突破!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
    所以地震預測預報是地球科學中的一門前沿學科。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渴望找到一種準確預測地震的方法,以減少可防止地震造成的損失,但是直到現在這個願望還沒有真正實現,問題是現在預測天氣很準,但地震還預測不準確,相比之下為什麼地震那麼難預測?發生地震的跡象是什麼?
  • 日本預測南海道或有9級地震 海嘯將襲江浙城市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據日本新聞網3月31日報導,日本內閤府的地震專家委員會31日舉行會議,對日本南海道大地震發生情況作出了進一步的預測。預測報告稱,南海道大地震的震級比原先預想的8級還要高,會達到9級規模。一旦這一次大地震發生的話,引發的海嘯將會波及中國江浙沿海地區,並直接襲擊上海等大都市。
  • 來自未來,精準預測兩次日本地震:2ch論壇大神:2062
    2010年11月,日本2ch論壇出現一個自稱來自2062年的人:2062。剛開始的時候他發表言論就像在自言自語,人們也都以為他是在胡說八道,沒幾個人相信他。直到他說:「我來是為了通知大家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夠提前做好準備。」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