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區內第14個高鐵無軌站——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網在巴馬瑤族自治縣正式開通,巴馬成為全國首個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網縣,標誌著巴馬宣告無高鐵無軌站的歷史,無縫銜接的高鐵無軌站運輸網絡。
長時間以來,受交通基礎設施落後制約,廣西大部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雖坐擁豐富的旅遊資源,卻無法轉化為經濟優勢。2013年底進入「高鐵時代」以來,廣西高鐵總裡程已達到1751公裡,動車通達全國16個省市、區內12個地級市。廣西旅遊發展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廣西自2013年開通高鐵後,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總收入連續三年增長率超過17%和25%。
2016年12月19日,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與地方政府立足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率先創建「高鐵無軌站」模式,全國首個高鐵無軌站在國家級貧困縣廣西凌雲縣開通運營,讓不通鐵路、不通高鐵的凌雲縣也融入了「高鐵生活圈」,高鐵紅利惠及凌雲縣及其周邊縣鄉鎮近40萬群眾。
高鐵無軌站指的是在沒有高鐵線路經過的城市開設的具有「購票、取票、候車」功能的專門站點。據了解,目前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內已有凌雲、樂業兩個縣開通了高鐵無軌站,加上本次開通的巴馬縣和通過巴馬高鐵無軌站聯程聯運的東蘭、鳳山兩縣,已有5個縣納入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網,形成了以百色火車站為中心,5條高速公路相連,通過高鐵無軌站運輸體系相銜接的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網。
2017年8月19日,廣西容縣、北流、陸川、博白、融水、德保、靖西、樂業、田林、隆林10個縣(縣級市)同時開通高鐵無軌站,連同既有的凌雲高鐵無軌站,11個站點之間時間票務、車輛運力統一調度管理,這標誌著廣西高鐵無軌站初步實現成網運營。
高鐵無軌站從點到線、從線到網,讓眾多沒有修通高鐵的地區分享到高鐵「紅利」,尤其是處於偏遠的縣級城市或未納入旅遊線路的旅遊縣區將轉變為面向全國和海外市場的旅遊前沿地區,暢通將高鐵網的大通道優勢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一大批極具特色旅遊產業極不斷湧現。
與以往高鐵無軌站一對一的運輸結構不同,巴馬高鐵無軌站創新實施一對多運輸,即以廣西百色站為中心站,通過開行無軌站大巴車,與巴馬縣境內的國際旅遊集散中心、坡月長壽村世紀養生園、武周大酒店、巴馬汽車站4個分站點無縫對接,實現高鐵與景區、酒店、公路客運站直連直通,進一步打通旅遊的最後一公裡。南寧到巴馬的旅途時間將由原來乘坐大巴出行的4.5個小時壓縮至2.5個小時;廣州到巴馬的旅途時間將由原來乘坐大巴出行的14個小時壓縮至7個小時。
巴馬國旅區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網的開通,解決了巴馬國旅區(除凌雲、樂業兩個縣外)未通高鐵百姓搭乘高鐵列車「最先幾公裡」和「最後幾公裡」問題,助推巴馬國旅區直接融入高鐵經濟圈,分享到高鐵帶來的經濟紅利和發展動力,將有效整合巴馬國旅區的旅遊集散資源,通過「高鐵+多種交通出行」與高速公路無縫銜接,將客流引入高鐵,讓巴馬國旅區群眾、遊客也能快捷出行,實現快捷換乘高鐵列車的方式。(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