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吉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 郎爽醫生)
狂熱的健身愛好者和胖友們總是喜歡應用高蛋白飲食輔助增肌減脂,短期效果確實明顯有效,但對於遠期效果,我們更應該辯證著去思考。近日,郎醫生接診一名胖友:BMI27.5 kg/m(BMI是體質指數,一般大於25就屬於超重了),體脂率27.6%,健身1年有餘,自行應用高蛋白飲食模式1年。每日飲食中,碳水類食物2兩,蛋白類食物有肉品1斤+雞蛋5個+牛奶2袋,蔬果也非常多。#百裡挑一#
這種飲食方式讓我們營養科的郎醫生很震驚,所以今天就來聊聊高蛋白飲食的利害關係吧。
蛋白質在減重中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在減重過程中,蛋白質飲食發揮的作用。
b、延緩胃排空,增加進食飽腹感。
c、平衡鈣質吸收利用。
d、有助於平穩血糖。
蛋白質類食物益處多多,但一般建議應該控制在佔膳食總供能的15%左右即可。一般來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建議每天平均攝入水產類40-75g,畜禽肉類40-75g,蛋類40-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此外還應攝入碳水類食物(谷薯類)至少250g。即為平衡膳食飲食模式。
高蛋白飲食模式優勢
先來說說高蛋白飲食比較好的一面。
一般認為,當蛋白質所提供的能量超過膳食總能量的20%即為高蛋白飲食。有大量的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對肥胖者有減輕體重的作用,同時也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對血糖控制,所以很多人把高蛋白飲食作為治療肥胖、糖尿病等的一種方式。
高蛋白飲食遠期不足
再來說說高蛋白飲食的弊端。
其實,一般情況下的高蛋白低碳水飲食也是低能量飲食,進行這種飲食的人逐漸尿中會出現酮體。這是因為低碳水飲食後血糖下降,糖異生加強,脂肪分解過多,導致酮體產生增加。當尿酮體陽性時,會致患者頭暈、精神不振、酮症中毒等情況。同時,由於大家自行降低碳水類食物的攝入,導致腦部供能不足,易出現情緒暴躁、暴飲暴食等情況。長期高蛋白飲食對機體易造成消化不良、腎臟代謝負擔過大,腎臟受損、骨質疏鬆、氧化應激等不良影響。因此,若出現肝腎功能異常或腎病等情況,患者禁止自行應用高蛋白飲食。其餘人群也儘可能在醫生的監督和定期指標監測下選擇應用。
由於機體結構及內環境協調,長期高蛋白飲食的安全性還存在遠期證據不足的情況,像文章開頭那樣的超高蛋白飲食更是大可不必。因此,推薦各位胖友,安全有效的減肥模式還是首選限能量平衡膳食,畢竟平衡的膳食才更能有助於各營養素之間的協同和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