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燈塔」構成的星光大道已經初見雛形
青島新聞網7月20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張海鐸 王春華)美輪美奐的「星光大道」是青島金沙灘啤酒城的標誌,也是眾多海內外遊客對西海岸承辦兩屆啤酒節的經典記憶。在今年第27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上,這條曾讓人嘆為觀止的經典景觀大道將以嶄新姿態亮相。
小青島燈塔位於膠州灣口的青島灣內小青島上。該燈塔始建於1890年,1915年啟用。該燈塔是船舶進出膠州灣、青島灣的重要助航標誌。
據啤酒節組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第27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一大亮點是要更具「國際範兒」,為此組委會在金沙灘啤酒城的景觀設置上也進行了充分考慮。其中,最重要的改造便是將「星光大道」兩側的燈柱造型進行了更換,兩側的18個燈柱全部參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同風格的著名燈塔造型建設。
奧斯坦德燈塔(比利時)位於比利時海濱小城奧斯坦德,最初建於1771年,現存燈塔重建於1947年,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
7月20日,記者在金沙灘啤酒城看到,由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燈塔」構成的星光大道已經初見雛形,全部燈柱已經安裝完畢,正在進行燈光調試。據介紹,這些燈柱全部新安裝了絢麗射燈,並將在8月4日啤酒節的開幕式上上演美輪美奐的燈光秀。
拜倫灣燈塔(澳大利亞)於1901年建造,位於新南威爾斯州,是澳大利亞最東端的燈塔,這裡海景優美,是看海豚和觀鯨的好地方。
18座燈塔造型有兩座來自中國,分別是小青島燈塔和南海的赤瓜礁燈塔。赤瓜礁燈塔的建成填補了南沙水域民用導航設施的空白,開創了中國燈塔建設從大陸沿岸、沿海走向深藍的新紀元。
印尼的三寶壟燈塔始建於1872年,是一座十二邊形椎體的鑄鐵塔,整個燈塔漆成白色,三寶壟名字和「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有關。據傳,鄭和於明永樂四年六月三十日抵達爪哇島中部海港,當地人為紀念鄭和,遂將其船隊的登陸地命名為「三寶壟」。另外,其他國家的燈塔故事也十分精彩。其中,亞歷山大港燈塔位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法洛斯島上,始建於公元前281年,燈塔上的火焰日夜不熄地燃燒了近千年,毀於公元796年的一場大地震,被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
北點燈塔(印度)位於布萊爾港入口北側的一個海角上,始建於1887年。現在的燈塔是1972年建的,北點燈塔是安達曼群島上最著名的燈塔。
據啤酒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海上絲綢之路」北線起點,正在積極創建「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這次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燈塔造型構成的星光大道,既充分凸顯了青島及西海新區的開放性、國際性特點,更寓意著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中國與其他沿線國家正一起邁入前途光明的康莊大道。
赤瓜礁燈塔位於南海赤瓜礁,於2015年5月26日開工建設,2015年10月9日投入使用。燈塔的建成填補了南沙水域民用導航設施的空白,開創了中國燈塔建設從大陸沿岸、沿海走向深藍的新紀元。
東爪頭燈塔(斯裡蘭卡)位於斯裡蘭卡最南端的東爪村,建於1890年。這是一座八角形的磚塔,斯裡蘭卡最高的燈塔。
海角燈塔(英國)紅白相間的英國東薩塞克斯郡海角燈塔坐落在英格蘭海面中,建於1902年,是海岸文物之遺產。
虎尾岬燈塔(韓國)位於浦項市南區虎尾串,建造於1903年,1908年12月發光。燈塔是一座八角形的錐形塔,混凝土結構,燈塔漆成白色。這裡現在已是韓國的國家燈塔博物館,全年對外開放。
加通湖北閘燈塔(巴拿馬)位於巴拿馬運河大西洋一側的船閘西面,燈塔建1914年,混凝土塔體,塔身漆成白色,塔座用藍色修飾。
林道燈塔(德國)位於德國最南端,建於1853到1856年間,它的特點是塔身上有一個時鐘,廣闊的水面就是康斯坦茨湖,東臨奧地利,西南連瑞士。水面上的燈塔和石獅就是這座小鎮的名片。
馬爾默港燈塔(瑞典)位於馬爾默港一個碼頭的十字路口,建於1878年,八角形的鑄鐵塔燈和迴廊,安裝在一個八角形石基座上。
瑪格達萊納燈塔(智利)位於蓬塔阿雷納斯東北約四十公里海峽中心的瑪格達萊納島上,建於1902年,是智利重要的國家歷史遺蹟。
帕利斯爾角燈塔(紐西蘭)位於紐西蘭惠靈頓區知名旅遊勝地帕利斯爾角,建造於1897年,站在燈塔的頂部,遊客可一覽無餘地欣賞帕裡斯灣和南島的美麗風光。
佩姬灣燈塔(加拿大)於1868年建造,位於佩姬灣切布託半島。它是佩姬灣的招牌,每年吸引數以百萬的遊客來此觀光。
三寶壟燈塔(印度尼西亞)位於三寶壟港口東側的一個海角上,始建於1872年,重建於1883年。燈塔是一座十二邊形椎體的鑄鐵塔,整個燈塔漆成白色。三寶壟名字的由來,鄭和於明永樂四年六月三十日抵達爪哇島中部的海港,當地人為紀念三寶太監,將其船隊的登陸地命名為三寶壟。
維基亞燈塔(義大利)位於威尼斯以東約11公裡的皮亞韋河下遊河口西岸。燈塔始建於1853年,二戰期間被德軍摧毀。1950年得以重建,圓柱形石塔,塔身繪灰色和白色橫條。
亞歷山大港燈塔(埃及)位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法洛斯島上,始建於公元前281年。燈塔上的火焰日夜不熄地燃燒了近千年,毀於公元796年的一場大地震。被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現存古蹟遺址。
伊夫堡燈塔(法國)位於馬賽西南的伊夫島上,始建於1863年,毀於二戰,重建於1948年。重建的燈塔為圓柱形石塔,塔身漆成白色,上覆紅色的燈籠。伊夫島上的伊夫堡因大仲馬的著名小說《基度山恩仇記》中的基度山伯爵關押在此而聞名於世。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