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哥話生鮮:2019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達到10萬噸!

2020-12-24 八鮮過海

看了老樊前面兩篇關於三文魚的文章《樊哥話生鮮:全球三文魚市場及疫情對中國影響》和《樊哥話生鮮:疫情對歐美冰鮮三文魚市場的影響!》,想必大家都對三文魚和三文魚的國際貿易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樊接著給大家講講三文魚,題目很簡單,那就是2019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達到10萬噸!下面老樊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是如何達到10萬噸的?

2019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達到10萬噸

下面我們先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三文魚的知識,講一下三文魚的品種和一些關於三文魚的趣事。

通常我們把各種的鮭魚叫做三文魚,而鱒魚則不算是三文魚,鮭魚和鱒魚加一起叫做鮭鱒魚類,是一個大家族。上圖為各種鮭鱒魚的圖片,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以上兩圖為生活在太平洋的幾種主要的鮭魚,左面的圖為北美五種主要的鮭魚成熟以後的形態,由上到下分別為王鮭、粉鮭、銀鮭、狗鮭和紅鮭,其中王鮭和紅鮭的體型比較大。

這五種鮭魚成熟以後都各有特點,比如說粉鮭成熟以後有一個明顯的駝背,紅鮭成熟以後身體顏色鮮紅,銀鮭和王鮭成熟以後身體的顏色也是紅的,而且鮭魚成熟以後的嘴都會變成鷹鉤的形狀。狗鮭成熟以後的身體顏色變成紅黑相間的花斑狀。

右邊這張圖為北美五種主要的鮭魚年青的時候(大魚)和成熟後(小魚)的對比圖,有這張圖可知這五種鮭魚年青的時候身體都是銀灰色的特別要提到的是紅框圈起來的馬蘇大馬哈魚,也叫日本大馬哈魚,這種魚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俄羅斯和日本北海道都有產,日本人叫它秋鮭。以上5+1就是主要的在太平洋生活的鮭魚品種。

上圖為五種生活在太平洋的鮭魚和兩種鱒魚,五種鮭魚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下面我們介紹兩種鱒魚:硬頭鱒和割喉鱒。虹鱒魚是人工馴養的一種鱒魚,它跟硬頭鱒和割喉鱒在親緣關係上非常的接近。

上圖為割喉鱒的靚照,它最大的特點是渾身上下布滿著黑點,這種魚看著挺溫馴,但實際上性格兇殘,再水裡面的捕食能力非常強,會像獵豹一樣咬住獵物的喉嚨,所以人們叫它割喉鱒。

上圖為生活在太平洋的五種鮭魚加一種鱒魚的圖畫,畫裡面混進來的鱒魚是虹鱒魚的親戚:硬頭鱒,是一種野生鱒魚。

前面說完了生活在太平洋的鮭魚,但是這些鮭魚除了銀鮭和王鮭有少量養殖的,絕大部分是野生的。而真正被大規模人工養殖的是我們常說的大西洋鮭魚,但是大西洋鮭魚也有很多野生的,上圖的網站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這個網站是加拿大人為了保護野生大西洋鮭魚而建立的,並發行了一本雜誌刊登野生大西洋鮭魚的相關信息。

上圖為在加拿大魁北克水域生活的野生大西洋鮭魚,我們可以看出野生大西洋鮭魚和我們常見的養殖大西洋鮭魚有些不同,養殖大西洋鮭魚身上的斑點是灰色的,而野生大西洋鮭魚身上的斑點是彩色的。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說到過全球大西洋鮭魚最重要的市場是歐洲(100萬噸左右)和美國(40萬噸左右),俄羅斯的消費市場在下降,巴西的消費市場處于波動狀態,亞洲消費市場是30萬噸左右。

上圖為近些年來中國大陸冰鮮三文魚的進口格局圖。2019年中國大陸進口了6萬7千噸左右的冰鮮養殖三文魚,這些三文魚主要來自挪威、智利、法羅群島和澳大利亞。比2018年(6萬多噸)增長了不少,這證明了中國大陸的冰鮮三文魚市場仍保持著較快的速度增長。

上圖為中國大陸冰鮮三文魚的主要進口國家所佔的份額,我們把2018年和2019年的數據比較一下,從智利進口的冰鮮三文魚數量沒怎麼變(2萬5千噸多一點),而從挪威進口的冰鮮三文魚數量從2018年的不到1萬5千噸增長到2019年的2萬5千噸,這說明中國大陸這兩年冰鮮三文魚的市場不錯,新增的量大部分來自挪威。而在2016年到2017年期間挪威向中國出口的冰鮮三文魚很少,主要是智利在出口。而在2012年則是挪威主要向中國出口冰鮮三文魚。

上圖為中國大陸冰鮮三文魚的進口價格的走勢圖,近些年來中國進口冰鮮三文魚的價格一直在9千美元每噸左右(圖中紅線部分)波動,智利三文魚和挪威三文魚的進口價格相差不多,而澳大利亞的冰鮮三文魚(圖中灰色部分)的價格則要低一些。

上圖為近些年來挪威(紅色)和智利(黃色)冰鮮三文魚進口價格之間的對比,在2012年到2014年(圖中藍色框部分)期間,挪威冰鮮三文魚的價格略高於智利冰鮮三文魚。但是從2015年到2019年(圖中紅色框部分),智利冰鮮三文魚的價格略高於挪威冰鮮三文魚。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說過全球冷凍三文魚在全球市場上並不是主流,在2019年中國進口了1萬5千噸左右的冷凍三文魚,主要來自於智利,少量來自於法羅群島和英國,來自於挪威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上圖為近些年中國大陸冰鮮+冷凍三文魚進口的總量,在2016年到2019年冰鮮+冷凍三文魚進口的總量一直處於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9萬噸左右,其中冰鮮三文魚佔了絕大多數。

由以上兩圖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近些年中國大陸冰鮮和冷凍三文魚進口量之間的比較,冰鮮三文魚的進口量這些年一直處於穩步增長狀態(2016年和2017年有一定的回調,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而冷凍三文魚的進口量則一直保持平穩。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消費升級食用冰鮮三文魚,而冷凍三文魚在二三線城市和中小餐館銷售,市場並不大。

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陸冰鮮和冷凍三文魚進口量的比例圖(上圖右半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在2013年到2014年期間,中國冷凍三文魚的比例是超過30%的,而2016年到2019年期間,冷凍三文魚的佔比不斷的下降,在2019年這個比例已經滑落到20%以內了

眾所周知,很多越南進口的冰鮮三文魚會通過邊貿和各種灰色渠道進入我國,所以要統計國內進口量的時候需要分析一下越南的進口量。在2016年和2107年越南進口了很多的冰鮮三文魚,2107年高達2萬3千噸。而在2018年和2019年期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2019年只有5千多噸,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國官方近些年大力反走私。

在越南2019年的進口的5千噸三文魚主要來自挪威,一小部分來自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由於智利和中國籤訂了自貿協議,三文魚可以零關稅進入中國。

上圖為越南冷凍三文魚的進口情況,跟冰鮮三文魚一樣,很多越南冷凍三文魚也會通過邊貿和各種灰色渠道進入我國,2017年越南進口了不到6千噸的冷凍三文魚,2018年有所減少(5千噸左右)。越南的冷凍三文魚主要來自於智利和英國蘇格蘭,挪威的非常少。

如上圖所示,我們將中國大陸和越南進口的冰鮮和冷凍三文魚加在一起的總量在2019年基本上達到了10萬噸

假設越南進口的冰鮮和冷凍三文魚100%進入中國,10萬噸是一個相對樂觀的估計,實際上可能會少一些。我們預測:到2025年,中國大西洋鮭魚市場大約15萬噸。上圖為詳細的數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下。

上圖為中國大陸和越南進口的冰鮮和冷凍三文魚進口量之間的比較,我們會看到和中國消費市場一樣的情況:冰鮮三文魚成為主流趨勢,而冷凍三文魚的進口量保持穩定。

而據某機構預測:到2025年,中國大西洋鮭魚市場大約25萬噸,我們認為該預測可能過於樂觀。理由如下:

1. 中國經濟已過高速成長期,國內消費增速同樣放緩。

2. 大西洋鮭魚國際市場價格較高,導致中國零售價格也較高。

3. 大西洋鮭魚在中國以日本料理消費為主,日本料理只佔中國餐飲市場不到4. 5%大西洋鮭魚在中國以餐飲消費為主(80%),家庭消費(商超、電商)較少。

4. 國內大規格淡水養殖虹鱒魚、深海養殖三文魚產量不斷增長。

在我們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中國香港也是消費冰鮮三文魚的大客戶。上圖為中國香港進口冰鮮三文魚的情況,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中國香港進口的冰鮮三文魚一直穩定在1萬噸左右,絕大部分來自挪威。

上圖為中國香港冰鮮三文魚的進口價格的走勢圖,跟中國大陸的有些不一樣,香港進口的挪威冰鮮三文魚(圖中黃色曲線)要比冰鮮智利三文魚(圖中藍色曲線)每噸要高出1到2千美元,這說明在中國香港的市場上,消費者非常認可挪威三文魚的品牌。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大西洋鮭魚的競品虹鱒魚,近些年中國大規格虹鱒魚養殖產業也在不斷地發展,上圖為中國各省的大規格虹鱒魚的養殖產量,2018年中國所有的虹鱒魚的產量為3萬3千噸左右,這些產量裡面有些是小規格的虹鱒魚,一般做燒烤用,不是大西洋鮭魚的競品。只有規格在三四公斤以上,肉質呈現紅色的大規格虹鱒魚才是大西洋鮭魚的競品。青海、新疆和甘肅養殖的虹鱒魚是100%的大規格虹鱒魚,其他的省份還養殖大量的小規格虹鱒魚。我們做了一個測算,在3萬3千噸左右的虹鱒魚產量中只有2萬5千多噸是大規格虹鱒魚

2019年中國進口10萬噸左右的大西洋鮭魚,再加上2萬5千多噸的大規格虹鱒魚的量,由此可推測出目前中國商場上三文魚加大規格虹鱒魚的消費量在12萬噸到13萬噸之間

中國大西洋鮭魚(三文魚)市場展望

截止2019年,中國大約進口10萬噸左右大西洋鮭魚,80%冰鮮、20%冷凍,煙燻和其他種類的產品很少。

國內大規格虹鱒魚養殖產量不斷增長,部分替代進口大西洋鮭魚。

中國國內深海大西洋鮭魚養殖,正在不斷探索中。

中國國內陸基循環水RAS大西洋鮭魚養殖,正在前期規劃中。

目前三文魚主要在餐飲市場消費,短期內受疫情影響較大,未來會逐漸恢復。

目前中國三文魚的消費主要以日本料理為主,沒有真正進入中餐、簡餐、快餐等市場。

目前三文魚零售渠道佔比不高,超市、電商等渠道有待開拓。

大西洋鮭魚中國市場,未來謹慎樂觀

原創聲明

本文為八鮮過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樊哥話生鮮:疫情對歐美冰鮮三文魚市場的影響!
    上次老樊說了關於《全球三文魚市場及疫情對中國影響》,這次老樊就來跟大家說說這次疫情對歐美冰鮮三文魚市場的影響。全球三文魚的主要消費市場均受疫情較大的影響上圖為全球航班的分布圖,從上圖可以看出最密集的部分是在美國國內,其次是在歐洲各國之間。
  • 樊哥話生鮮:全球鱈魚品種及主要鱈魚漁業
    在前面的視頻中老樊跟大家講了講巴沙魚、三文魚和對蝦的主要品種全球貿易的那些事的專題,今天老樊就來跟大家說一個新的主題:鱈魚。老樊個人非常喜歡講關於鱈魚的話題,因為鱈魚可講的內容太多了。這次老樊就先給大家講講鱈魚品種及全球的主要鱈魚漁業。
  • 2020年1-9月中國大豆行業市場分析:累計進口量達到7453萬噸
    9月份,黑龍江國產油用大豆平均收購價每斤2.10元,環比跌6.0%,同比漲21.1%;黑龍江國產食用大豆平均收購價每斤2.52元,環比跌4.1%,同比漲34.3%;山東國產大豆入廠價每斤2.76元,環比跌3.8%,同比漲31.0%;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主力合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2021年1月)收盤價每斤2.25元,環比跌2.8%,同比漲30.5%。
  • 樊哥話生鮮:全球巴沙魚市場及疫情對中國影響!
    近些年中國成為了越南巴沙魚最大的出口市場。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市場對巴沙魚的需求降低,2008年以後巴沙魚的產量開始下滑,然後逐漸恢復。近些年東南亞國家的巴沙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除越南仍然保存產量最高之外(2017年約120萬噸), 柬埔寨和印尼的巴沙魚產量也在迅速擴大,另外中國南方也有少量的巴沙魚養殖。
  • 2018年全年中國大豆行業分析:進口量超8800萬噸
    2018年全年中國大豆進口量超8800萬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2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明顯增長,2018年3-4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下降;2018年2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波動幅度最大,相比1季度增長29.34%。
  • 三文魚事件下,中國日料店營業額暴跌80%,短時間內或難翻身?
    日料的三文魚產品約佔整個三文魚產品線的50%,而中國是世界上日本料理店數量最多的國家。2018年,中國日料市場規模已達8000億元。《中國餐飲報告2019》指出,2019年,中國的日料店多達6.5萬家,一二線城市佔比最高,年增幅達到20%以上。如此龐大的數額也就意味著,在此次三文魚風波中,中國日料店的損失巨大。
  • 樊哥話生鮮:全球鱈魚主產國及捕撈加工
    的國家及捕撈的漁場,在2017年這10個國家的鱈魚捕撈總量為500萬噸左右,近些年的平均捕撈量為400萬噸左右。上圖為和我們密切相關的西北太平洋捕撈真鱈的漁業,我們很多鄰國和我國都在捕撈這種鱈魚,然而這種鱈魚的漁業並不樂觀,從1988年到2000年鱈魚的捕撈量一直在下滑。在1988年和1989年總產量超過了160萬噸,到了2011年和2012年期間下滑到了不到40萬噸。
  • USDA參贊:2019/20年度巴基斯坦大豆進口達到170萬噸
    原標題:USDA參贊:2019/20年度巴基斯坦大豆進口達到170萬噸   12月9日消息: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的最新參贊
  • 2019年越南煤炭進口量同比大增91.9%
    越南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越南煤炭進口量為4384.97萬噸,較2018年的2285.56萬噸大增91.9%。越南是傳統的煤炭出口國,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需求,尤其是電力部門的需求,越南正在積極向煤炭進口國轉變。
  • 2019年,越南出口橡膠169萬噸!中國是最大的買家?
    具體數據來看,2019年,越南橡膠出口量達到169萬噸,出口額為22.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此外,數據還顯示,2019年,中國成為越南最大的橡膠進口國!那麼中國到底進口了多少越南的橡膠?此外,2020年,越南橡膠出口情況又會如何?據越南農村農業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越南出口橡膠18.1萬噸,出口額為2.38億美元。
  • 大豆進口又見大單:8月158船運往中國 到港量近1000萬噸
    但是,「9月份後中國很難繼續從巴西大量進口大豆,需求將轉向美國。」上述大豆專家稱。近年美國和巴西一直都是國內最大的大豆進口來源國,2019年佔總進口量的84.3%。預計從今年9月到2021年1月新季巴西大豆上市前,中國將以進口美豆為主,巴西大豆角色轉換,在供應淡季中成為進口大豆的補充性來源。
  • 挪威三文魚受關注!
    8月26日,「2020中國·第三屆三文魚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該論壇由海鮮指南、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主辦,挪威海產局、全球水產養殖聯盟協辦,來自全球各地近500名三文魚產業從業者共聚一堂,圍繞後疫情時代三文魚產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 中國汽油進口量創新高,中伊達成「石油換基建」?
    受益於此,中國國內的油價也傳來好消息。暴漲93626.1%!中國汽油進口量創新高,國內油價還會漲嗎?10月23日,中國相關部門公布最新統計數據,據其顯示,9月中國汽油進口3.3555萬噸,同比增93626.1%,以人民幣計價15533萬元,同比增20028.0%,年累計汽油進口20.967萬噸,同比增72.7%。
  • 要防範「三文魚焦慮」
    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一時間,三文魚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熱議:「三文魚會感染新冠病毒嗎?」有專家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已知的宿主基本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中國牛肉產業 2019年回顧及2020年預測
    對於2019年中國牛肉產業的精準數據分析,以及未來牛肉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2019年我國牛肉產量667萬噸,同比增長3.5%。2015—2019年我國牛肉產量逐遞增,從616.89萬噸增長至667萬噸,平均每年增長約10萬噸。
  • 專訪鮮有匯聚:讓三文魚擺脫日料標籤,消費升級是品質食材平民化
    2017年下半年開始,生鮮電商易果、每日優鮮相繼完成新融資,規模達到數億美元,與此同時主打生鮮概念新零售實體店的盒馬鮮生曾一日之內就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和貴陽等地十店連開。生鮮電商,曾經被譽為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現在似乎正在經歷著由藍轉紅的趨勢。不過這仍然是一個快速擴大的市場,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增至1402.8億元,同比增長58.8%,預計2018年可到達2066.3億元。在生鮮電商市場需求的擴容支撐下,渠道、產品、平臺的潛在空間都在相應放大。
  • 冬季冷鏈肉類進口加大國內防疫壓力,豬肉、雞肉、牛肉進口量集體下滑
    月份我國豬肉進口量為33萬噸,環比下降13.16%,同比增長85.99%。10月豬肉進口量再度下滑,是截止目前為止除1、2月份以外進口量最低的一個月。 2020年10月中國禽肉進口量為12.53萬噸,環比下降5.13%,已連續下降3個月
  • 5000億方冷水團,國產三文魚「上位」?
    挪威一家漁場的工作人員在評價三文魚的外觀指標2018年,挪威三文魚的出口量達到了110萬噸,創下的外匯高達82.3億美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出口到了中國市場。面對挪威的「三文魚大軍」,國內的養殖企業幾乎沒有招架之力,只能任由外商搶佔市場。
  • 2019年中國大豆市場分析
    2019年國內供求分析(一)大豆生產情況2019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繼續增加,單產同比提升,大豆產量同比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1.40億畝(93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382萬畝,同比增長10.9%。
  • 中國今年或將進口300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誰在買入?
    過去幾個月,美國大豆正在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促使對華出口量屢屢出現暴增。據聯合早報11月底報導,僅今年10月,中國買家向美國發出340萬噸的大豆訂單,同比去年的114.7萬噸增長2倍。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進口商正在大力進口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