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個特別的字,三十六幅特別的畫
講述了一個特別有愛的故事……
本片於1986年獲南斯拉夫第七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獎。
激發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
漢字記錄了古人對世界的觀察和探索,學習漢字是孩子必修的文化啟蒙課,但面對如今數量龐大的漢字,孩子們學起來往往會很吃力。這部動畫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激發孩子的興趣,對一筆一划的方塊漢字產生興趣和親近感。
認識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演變
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依照事物的樣子,創造了象形。每一個文字同時又是一幅圖畫,每個漢字都有其鮮活的內涵。讓孩子看動畫片的同時也了解文字的起源。
不但有樂趣,還有智慧
進入正文後,三十六個象形字迎面而來,亦圖亦文的方式講述了漁夫打漁落難,得到烏龜相助;老爺爺被老虎追趕,得到漁夫相助;老爺爺送給漁夫一隻羊,人想要用船把羊、虎、花都運過河,虎會吃羊,羊會吃花,問最佳方案的怎麼運輸,引發孩子動腦思考。
這樣一部有趣而形象的漢字動畫,能把一顆熱愛漢字的種子埋在孩子的心中。
徐景達,阿達,中國美術片導演。19歲時進入上海美影廠,在這裡工作了三十多年,這個過程正是中國美術片從弱到強走向世界影壇,而被人們號稱為美術片超級大國的過程。在這個艱苦創業的歷程裡,阿達是披荊斬棘的勇士,是鏖戰沙場的驍將。……」
阿達參與執導的《哪吒鬧海》、《蝴蝶泉》,執導的《三個和尚》、《三十六個字》、《超級肥皂》、《新裝的門鈴》,多次獲金雞獎、文化部獎和百花獎,並九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