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引熱議 移民火星未來能否實現?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3月14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登上熱搜。上述照片顯示的地形地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有人開始討論「移民」火星的相關話題。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高爽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也一直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

  高爽提到,在太陽系中,類地行星按照與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資料圖:3月5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到的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照片。圖片來源:NASA官網

  「類地行星的大小尺寸都很接近,內部結構也很類似。」高爽解釋,最裡面有一個鐵的核心,中間一層是地幔,外面一層很薄的是地殼,也很堅固,「看起來有點像一個蘋果,有蘋果核、蘋果肉和蘋果皮三個組成部分。」

  當然,火星和地球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高爽介紹,火星上不光空氣稀薄得多,也缺少水,「火星比地球小一半左右,距離也很近。每兩年時間,會有一次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時刻。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好機會,我們叫『發射窗口』。」

  「理論上講,金星的尺寸更接近地球,也有濃密的大氣層。但問題就出在它的大氣層太過於濃密,像蓋著一層厚厚的棉被,讓金星成為太陽系裡溫度最高的行星。」高爽說,而且金星上的氣壓極大,到處都是火山爆發的景象,環境十分惡劣。

  火星因何成為太空探索關注焦點?

  雖然都是類地行星,但在太空探索中,火星總是能吸引人們更多關注。

  究其原因,高爽說,首先,空氣稀薄、一直晴朗的火星,比較容易被人類派出去的探測器「親密接觸」;另外,火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軌道,和火星自轉的平面之間有一個夾角,地球也有這個夾角。

資料圖:此前NASA公布的火星高清圖片,展示了火星南部巨大平原及沙丘的面貌。

  而且,二者這個夾角的大小非常接近。所以火星的溫度也和地球一樣,可以有一年四季的循環變化。高爽提到,更巧合的是,火星自轉一圈的時間非常接近地球的自轉時間24小時。

  「也就是說,火星上一天的長度和地球非常接近。這樣說起來,在火星上開展工作,就非常接近在地球空氣稀薄的戈壁灘的工作環境。當然火星的環境要嚴峻得多。」高爽總結。

  其實,火星之所以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還和歷史上一個小誤會有關。高爽講了一個故事:當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夏帕雷利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發現火星表面有很多溝溝坎坎,縱橫交錯,他說這是火星的「canali」。這是義大利語「溝渠、河道」的意思。

  「但後來翻譯時,有人把它錯誤翻譯為canal,這個詞是運河,暗含著人為開鑿的意思。這個誤會傳播開後,大家誤以為真,掀起了對『火星人』的好奇。」綜合上述種種原因,高爽覺得,火星一直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火星上會存在生命嗎?

  實際上,有關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相關話題,也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比較確定的結果是,火星上曾經富含水,而且空氣也比現在要濃厚得多。」高爽說,科學家們推斷,那裡在幾十億年前是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環境。

  「現在火星上看不到地球上常見的動植物,也看不見特別豐富的水流、風霜的衝刷、腐蝕的痕跡。」高爽說,火星上一些痕跡很像河流或者湖泊的樣子,徒有其表,那是幾十億年之前曾經存在過的水源,現在已經乾涸了。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羅馬,科學家召開新聞發布會。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稱,研究發現,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而且,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並不等於「有生命」,這是兩碼事。高爽說,「我們只能猜測,一種可能是火星曾經有生命,隨著環境變化,完全消失了;第二種可能是,即使有合適的環境也沒有誕生過生命。」

  「這兩種可能,背後是兩種對生命的認知。前一種相信生命是普遍的道理,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是必然的結果。後一種認為生命是偶然的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珍貴恩典。」高爽表示,「我個人相信前一種。」

  移民到火星是否靠譜

  由於火星和地球的眾多相似性,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移民到火星,有可能嗎?高爽的答案是否定的。

  「最直接的原因,目前看火星的環境,要比地球環境惡劣太多了。與火星環境比起來,地球簡直是『天堂』。」他舉了一個例子,「地球表面大約70%的面積被深深的海洋覆蓋。」

  這些海洋成為一個巨大的穩定溫度和控制溼度的「調節器」,而且孕育了大量的海洋生物。高爽說,這些因素火星永遠也不會具備。

  「目前來看,即使移民火星,也只可能在小範圍內建造實驗室,實現室內的局部氣候調節,而門外就是沙塵暴、缺氧、低溫、無限乾燥的荒漠。」高爽說。

  不過,高爽介紹,「對待火星,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態度。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瞄準火星,先建立先頭基地、形成小環境……也許有一天,移民過去就水到渠成了。」(完)

相關焦點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分享 NASA火星全景照片高清圖下載地址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分享 NASA火星全景照片高清圖下載地址 3月12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公布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爐 超震撼!
    NASA於本月4日公開了史以來最為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照,它是由好奇號於去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拍下了1000多張照片後拼湊而成,且為了保持照片的光影一致。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爐,超震撼!  傳奇來了!
  • NASA公布18億像素高清全景圖 移民火星成熱議
    本文信息來自:騰訊新聞、中新網 騰訊新聞援引Fstopper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網公開了有史以來最為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照,這幅全景照是NASA火星計劃的成果之一,由火星車「好奇號」於去年感恩節花費近十天拍攝而成。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引熱議,網友,地球太危險,我要回火星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到的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照片。讓那遙遠而又神秘的異度世界再次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同時再次引發了移民火星的計劃的可能性。所以未來如果移民火星的話不用倒時差,也不會引起強大的水土不服。其次 「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羅馬,科學家召開新聞發布會。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稱,研究發現,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
  • 史上最清晰火星地貌全景照 畫質高達18億像素
    美國NASA公布18億像素火星地貌全景照網驚:超震撼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不曾停止,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好奇號」,近日傳回一張史上最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圖,畫質高達18億像素,引發網友熱議。NASA也上傳火星影片,短短一周已累積400萬觀看次數。
  • 美國公布的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引發網友熱議:這確定不是地球?
    人類對於未來其實是比較擔憂的,所以其實一直在探尋宇宙,並且試圖找到下一個宜居的星球,當然很顯然這是為了未來的人們而考慮的,畢竟地球上的資源其實對於如今地球上的人類來說是完全足夠的,但是從整個人類延續的角度來考慮。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爐」,網友:像極了荒蕪的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日前拍攝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將火星荒涼表面清晰地展示於世人眼前!據NASA網站近日報導,這張圖像由「好奇」號在2019年感恩節假期期間拍攝的1000多張圖像合成,高達18億像素。
  • NASA發布18億像素火星高清全景圖:荒涼 壯闊!
    日前,NASA發布「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的18億像素火星地表高清全景圖。該照片由一組長焦鏡頭拍攝的地形照片和一組中景鏡頭拍攝的火星車自拍組成。合成全景圖的所有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期間,共包含約1200張獨立照片。
  • NASA發布18億像素火星高清全景圖
    美國宇航局(NASA)在3月4日發布了「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的18億像素火星地表高清全景圖。該照片由一組長焦鏡頭拍攝的地形照片和一組中景鏡頭拍攝的火星車自拍組成。合成全景圖的所有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期間,共包含約1200張獨立照片。
  • 18億像素火星高清圖來了!網友:這明明新疆戈壁灘
    火星上到底是什麼樣子?超高清全景圖來啦!全景圖像(來源:NASA)美國宇航局3月4日公布了一幅紀念性的火星全景圖,由好奇號探測器在2019年拍攝的超過千張圖片製成,高達180億像素,這也是美國宇航局製作的火星景觀最高解析度的全景圖
  • 18億高清像素!美國宇航局發布火星地表全景圖
    第一眼看到這些照片,你會認為這是哪裡呢,科幻大片的場景還是遊戲場景的真實版?不不不,都不是。實際上這些都是是由NASA(美國宇航局)的 "好奇號"探測器拍攝到的火星地表。據英國《鏡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4日,NASA發布了這張像素為18億的高清圖全景圖。
  • NASA發布18億像素火星高清全景圖
    IT之家3月5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NASA)在周三發布了一張巨大的火星全景照片,這些照片是好奇號探測器在2019年末拍攝的,這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為止製作的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圖。IT之家了解到,這張由超過1000張高清照片拼接而成的合成圖片展示了蓋爾隕石坑中火星格倫託裡登地區的全景圖。照片由好奇號火星車拍攝,高達18億像素,整個圖片文件的大小達到2.25GB,但你也可以在瀏覽器中放大查看。在圖像中你可以看到隕石坑邊緣、蓋爾內部的一個小隕石坑,以及探測器留下的車輪痕跡。
  • 視覺盛宴,超清晰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網友和地球荒漠太像了
    2020年3月4日,好奇號火星車拍出了一張高達18億像素的全景照片,這張照片像極了地球上的額荒漠,那麼好奇號火星車是一個怎樣的火星車?18億像素的照片好奇號是NASA研製的一臺火星探測車,在2011年11月發射,於2012年8月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是NASA的第四臺火星車,也是第一臺採用核動力的火星車,它的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生命的存在
  • 在火星超3000天,好奇號探測器曾傳回全景圖,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此前我們有分享過,好奇號探測器曾經傳回一張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火星照片,達到18億像素。這樣的全景照包括超過1000張遠距照片,耗時很長,一般很少會拍攝這樣的全景照,所以這一張18億像素的火星全景照真的很難得。現在好奇號探測器再次傳回新的火星全景照。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很多人都知道,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可能最「宜居」的星球。移民火星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現實。在眾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創作者們都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對人類探索火星、移民火星做出過描述。棍哥今天就把那些有關火星探索的電影和劇集做一盤點。
  • 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其實中國智慧可以告訴你!人類飛出地球之後,首先將目標放在了月球身上,雖然對其展開一系列的調查,本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它的時候,突然爆出「月球上有外星人」,「月球是空心的」等這種奇怪理論。有事實依據嗎?
  • 怎樣實現火星移民?怎樣打造星際艦隊?馬斯克給出答案!
    星際艦隊是美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出現的名詞,那麼想要在未來使得星際艦隊夢想成真,我們該怎樣做?現在看來那似乎遙不可及,但是馬斯克則是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馬斯克認為只有可回收火箭才是在未來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只有可回收火箭才是未來星際旅行的門票,不得不說,能夠將小說情節聯繫現實生活,並且將之轉變為行事宗旨的恐怕只有馬斯克了,小說,影視作品往往是最具啟發性的東西,只要敢想,未來都有可能實現,幾千年前,人們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我們能夠日行幾千裡,所以說,思維決定眼界,而開拓思維,往往需要的是想像力,只有敢想,才會敢於去做,才會有行動的方向,以前古人都是說讀萬卷書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你的第N代會移民火星呢?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著陸場景(上)阿西達利亞平原真實照片,圖源NASA(下)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傳回的真實影像,阿西達利亞平原並不像電影中那麼平坦。它的地形相對崎嶇一些,地表密布大量土堆和石塊,給人危險而神秘的感覺。
  • 美科學家推出三色火星國旗 人類千年後或移民火星
    該協會目前已經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改造火星計劃,而且計劃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實施這個驚世駭俗的移民計劃,也許1000年後,當溫室效應最終摧毀我們的家園的時候,這一移民計劃會成為人類的「諾亞方舟」。對於火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火星上生成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對於這一目標,很多科學家認為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因而是遙不可及的。
  • 《火星救援》引熱議 專家解析火星生存可能性
    自1969年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以來,火星就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籌備踏上火星之旅。近日,電影《火星救援》無疑將大家對載人火星探索任務的熱情推向高潮。電影講述的是太空人踏足火星後,面臨種種生存風險,最終獲救返回地球的故事,它被稱為「可能是目前最全的火星生存指南」,這也側面印證了這部電影不完全是脫離科學的想像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