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記憶:影視城、江記酒莊、文人歷史與傳奇

2020-09-03 全球行業資訊

走在窄窄青石板的路上,在深冬的霧中,飄浮著不同人的聲音。他們身著青布長衫,頭上頂著薄薄的霜,急急地行走在這坎坷不平的幽深小巷。我恭敬地側旁站立,用目光向他們致敬,他們轉身回首,陳獨秀、郭沫若、于右任、黃炎培、粱漱石……他們的容顏和步履透過霜霧清晰地印在了白沙的歷史裡,留駐在白沙的記憶中。

位於重慶江津的白沙鎮被大家稱作最古老的鎮子,走進白沙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歲月。

現如今的白沙影視基地已初步形成規模。目前白沙正以江記酒莊為基礎籌建「酒城」,不久後的白沙影視基地也能聞到陣陣酒香。

2006年以來,吸引了《江姐》《母親·母親》《開羅宣言》《既然青春留不住》等80餘部影視劇前來取景拍攝。

其中電影《陌生》獲得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提名獎,範偉憑藉在白沙拍攝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獲臺灣金馬獎影帝。

白沙朝天嘴可以說就是重慶碼頭文化的一個縮影。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碼頭共有77步臺階,每一步臺階長2.3米,寬0.4米。

在明清時期,這裡一直是白沙米、鹽的重要輸出港口。到了抗戰時期,這裡作為長江上遊以及抗戰後方重要的戰略運輸港,曾經運送過大量的軍事物資出川,也曾接納了全國各地的流亡師生來白沙躲避戰亂。

由於這裡的地勢和建築風格與重慶老朝天門非常相似,因此流傳著一種說法,就叫做「白沙朝天嘴,重慶朝天門。

鄧家院子始建於清末,為江津望族之一鄧家的祠堂,後祠堂收歸集體,為江津縣工商校皮塑廠。

抗戰時期,曾做過軍政部學兵總隊炮兵第二團第三營的駐地、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辦公樓和四川省立重慶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分部住址。

大院由門廳,正廳及兩側的廂房組成四合院布局,土木石結構,正廳為中西合璧建築,一樓一底。


鄧家院子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以鄧氏家族為代表的各行各業人民在抗戰時期所發揮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夏公館又名「徳廬」,是抗戰名將、重慶民革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的夏仲實先生的舊居。建國初期為江津縣政府所辦公場所。

建於1929年,坐南朝北,建築面積2814平方米,為一樓一底土木石結構,硬山式屋頂,圓穹式封火牆,是上廳、下廳、天井及兩側廂房組成三重堂四合院,擁有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走馬轉角樓。

整個公館布局嚴謹,設計巧妙,較好的結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築優點。大量採用西式建築工藝手段,借鑑西式建築大方實用,通風、採光較好的優點,融合中式裝修風格,突出中國山地建築靈秀、簡約的風貌。

張爺廟,建於明代,為土木結構,依山形地勢氣脈構建,殿堂宏偉高大,左右廂房各一,因供奉張飛,故名張爺廟。

1922年至1926年,聚奎書院在此辦學,1931年至1950年白沙鎮區立女子初級中學校在此辦學,抗戰時期,接收許多流亡的師生並安置傷兵。為重慶市抗戰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宗教、藝術和科學價值。

2014年,白沙鎮對張爺廟舊址進行了修繕。為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2015年,白沙鎮在張爺廟設置了抗戰歷史文化陳列館。

黑石山位於江津區白沙鎮東南方,距白沙城區3公裡,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黑石山歷史悠久、人文厚重、抗戰文化濃墨重彩,抗戰遺址豐富,是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清代五十大書院之一的聚奎書院、抗戰時期川東第一大禮堂鶴年堂、七·七紀念堂、白屋詩人吳芳吉墓、于右任題刻、馮玉祥題刻、鄧鶴丹和鄧燮康合葬墓等抗戰遺址題刻群,抗戰時期,許多內遷的名人曾到此講學,傳播先進的思想和文化。

聚奎書院正中大廳為講學處,抗戰時期,白沙人文薈萃,聚奎中學每周周末都邀名人來校講學,如:馮玉祥、陳獨秀、文幼章、歐陽漸、臺靜農、佘雪曼等。

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雋永。黑石山的石,是山的載體、山的精靈。每一塊石頭,都是大自然的傑作;每一塊石頭,都蘊含著一個久遠而神秘的故事。

世間煙華,寂寂匆匆。

途徑一個地方,感受一場歲月時光,

目光所及,是眷念過去的時光。

走過的城市街鎮,走過的角落,

任那時光流逝,回憶過去歲月。

這就是白沙一個記憶之城,

在這裡看見過去,

回憶過去。

相關焦點

  • 江津這個文藝復古拍照勝地,江記酒莊帶你一秒「穿越」時光...
    初秋,十月在江津,怎麼可以逛到記憶中的老重慶一秒穿越到民國分分鐘拍出文藝復古風大片? 當然是去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了~這裡人少還免費隨便一拍都文藝範兒十足而且,行走其中,說不定一不小心你就成為了「劇中的人物」 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 都說秋天,大概是最適合拍照的季節了。
  • 香港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品評大賽,江記酒莊斬獲特等獎及金獎
    其中,來自重慶的「江記酒莊手工精釀高粱酒508」產品,從25款參賽中國酒中脫穎而出,奪得了大賽最高獎項特等獎及大賽金獎。江記酒莊再獲世界頂級大獎,不僅彰顯了其世界級的品質功底,也促進了中國酒與世界味道對話,走向主流國際市場的進程。
  • 十個「都市治癒系」小鎮,江記酒莊產地白沙古鎮上榜
    白沙古鎮 山城重慶的西南方向,有一座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的千年古鎮。 青屋黛瓦的十裡老街,巴山夜雨的亭臺樓榭。曾經,名人志士在這裡建功立業,發揚人文傳統;如今,眾多平凡人在這裡追求夢想,講述生活故事。而今白沙建有酒城、影視城,老重慶影視拍攝基地、江記酒莊、聚奎書院等景點都位於白沙。
  • 尋找舊時光——江記酒莊的白沙記憶
    這裡發展歷史悠久,興於唐宋;這裡人文厚重,曾是抗戰大後方著名的「抗戰文化四壩」之一;這裡歷史資源豐富,迄今保留著堪稱重慶市最大的巴渝山地民居建築和抗戰遺址群落。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白沙的面貌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回首過去,總有一種回憶留存在心中,展望未來,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勤勞勇敢的白沙人,正在白沙大地上譜寫著新的篇章。
  • 【美麗中國長江行】千年古鎮煥發新活力 江津白沙打造特色文化休閒...
    位於長江上遊的江津區白沙鎮,是通達渝、川、黔的水陸交通樞紐,自公元987年建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裡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小鎮。
  • 江記酒莊帶你雲旅遊:中白沙的由來
    「水碼頭數不過中白沙,旱碼頭數不過李石壩」,這是上川江老諺語。它的出現時間,是在「湖廣填四川」之後、白沙商業航運進入鼎盛時期。有中白沙,當然還有上白沙與下白沙。上、中、下白沙,顯然是以川江為參照的說法,可證此說起於川江航運,是來往川江的船工的命名,唯有這些江裡來浪裡闖的漢子,才是川江真正的地理專家。
  • 江記酒莊的願景——一個時代的記憶
    重慶地區擁有釀造高粱酒的悠久歷史,在中國酒的大家族中一直保持自己獨有的釀造技藝和口感風貌,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津燒酒釀造技藝」的正宗發源地。坐落在重慶江津白沙鎮的江記酒莊,想讓傳統的重慶味道被更多年輕人喜愛。如何讓高粱酒重新回到年輕人的餐桌上?
  • 押注米酒,江記酒莊會再造第二個江小白嗎?|雲酒觀察
    而向來瞄準增量市場的江記酒莊,則開始「淘米」。據悉,近日,江記酒莊正式推出了研發5年的米酒品牌「蓑衣米酒」,並號稱要打造「第一款米酒快消品」。對此,有業內人評價道,江記酒莊已經成功地將重慶高粱酒賣到了國際市場,而在米酒這個藍海市場上,有可能複製「放棄存量找增量」的打法,試圖再造一個「江小白」。
  • 江記酒莊帶你雲旅遊——初秋的白沙
    可我想說,為何要比呢,江南柔情我毫不懷疑,可白沙的秋,定有她在大江南北裡獨樹一幟的美。這石階承載著比它們自己重千倍萬倍的歷史,已經數不清多少雙堅實的腳掌從他們身上踏過,有普通的老百姓、到前線浴血奮戰的士兵、離家遠行的學子、搬運抗戰物資的工人……那時的白沙在好多個初秋日夜不停的吹著鼓舞勇士們的號角;你聞到了嗎,那空氣裡瀰漫著高粱酒的濃香,深褐色土地裡的紅士兵們揮舞著顆粒飽滿的高粱穗旗幟,在白沙的初秋奉獻給勇敢善良的白沙人民,
  • 江記酒莊帶你雲旅遊——千年白沙
    人高山 清晨從白沙出發往鵝公方向途經 白沙歷史悠久,擁有四面山愛情天梯,江記酒莊,高粱博物館,白沙影視城等豐富的現代文旅資源,同時也有諸如聚奎書院、陳獨秀故居等歷史文化產物。
  • 江津:依託江記酒莊、四面山、白沙古鎮等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江津是重慶歷史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區縣之一!」江津區副區長吳曉琳表示,江津地處長江要津,古時就因「扼瀘渝、控涪合、接滇黔、通藏衛」而成川東重鎮,千帆匯集,商肆林立,文人騷客、商賈走卒往來於此。因此,江津早在1800年前就已建邑,1500年前就已築城,築城歷史悠久。
  • 百年酒鎮白沙的歷史(之一)——江記酒莊的傳承
    江津白沙在嘉靖年間已經成為釀酒重鎮,經久不衰。驢溪燒酒經四代傳承,於近年被江記酒莊保護性收購,作為一門市級非遺技藝,萬幸沒有在歷史的波瀾中被蕩去。浸潤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烤酒匠王河川,釀造燒酒四十餘年,積攢下的不僅有嫻熟的技術和寶貴的經驗,還有對於白沙燒酒的一份熱愛和責任感。「我是酒廠長大的娃兒。」因為父親在酒廠工作,王河川很早就對燒酒「情有獨鍾」,小時候光著腳聞著酒香,在釀酒桶之間捉迷藏,是他最珍貴的童年回憶。
  • 古鎮上下已千年,為何這些在江記酒莊、在白沙的人們從未離開?
    白沙古鎮地處渝西南長江之濱,五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創造了燦爛的「先巴文化」,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正式建鎮,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如今的白沙,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文化教育特色小鎮,是江津西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在文旅融合發展導向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具有廣闊前景,相當值得一探。
  • 國際大賽評委造訪江記酒莊,江小白國際化口感受肯定
    吳教授一行先後參觀了江記農莊的糯高粱種植示範區、江記酒莊手工精釀車間、智能化包裝生產車間以及陶缸儲酒庫。江記農莊是江小白全產業鏈的上遊源頭,對這種通過布局全產業鏈,來把控產品品質的做法,吳教授十分贊同,並建議繼續培育種植適合江小白口味的高粱品種,以釀造江小白獨特的品質口感。
  • 昔日「川東第一名鎮」、今日「重慶第一大鎮」,小鎮白沙有多牛?
    供圖/江記酒莊歷史上的白沙,更是小鎮中的王者:一個世紀之前,她是名震大西南的「川東第一鎮」「四川巨鎮」,繁華程度甚至超過江津縣城數倍。攝影/dashiyiyuan,圖/圖蟲·創意重慶擔任陪都期間,不少文人名士如陳獨秀、馮玉祥、梁漱溟、文幼章等紛紛來到這裡講學。歷經滄桑,白沙留下了抗戰歷史遺址50多處、明清歷史街區1萬多平方米。
  • 江津區渝中區攝協攜手白沙古鎮江記酒莊採風
    11月21日,江津區攝影家協會組織文藝攝影志願者,與渝中區攝影家協會創作骨幹近30人,攜手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抗戰歷史名鎮白沙古鎮採風。江津區攝協和渝中區攝協攜手走進白沙古鎮 通訊員 李順林 攝2019年12月,江津區攝協與渝中區攝協建立友好協會關係。今年以來,兩個協會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黨100周年兩大主題,合作開展一系列攝影創作活動,多次組織攝影志願者共200多人次到兩地山區和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攝影採風活動,舉辦脫貧攻堅攝影大賽展覽等。
  • 江記酒莊:既以酒香亂芳華,重慶燒酒讓白沙
    白沙的酒,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白沙人。驢溪水、紅高粱、曲藥在這一片歷史厚重的土地上日復一日地發生著神奇的化學反應。是大自然的垂青,讓這片土地擁有得天獨厚的釀造優勢,是白沙人勤勞的雙手,讓這杯中物沉澱出綿長的味道,是前赴後繼的百年老字號和行業新秀,讓白沙燒酒在萬物快速迭代的當下依然屹立一隅,經年不散的酒香,飲在嘴裡,留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