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去年四季度GDP萎縮6.3% 今年經濟承壓 面對疫情挑戰,日本重申東京奧運會不取消
摘要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萎縮6.3% 重申東京奧運會不取消】2月17日,日本內閤府公布數據顯示,經季節因素調整後,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季環比初值萎縮6.3%,創2014年三季度以來最低,也是日本經濟五個季度以來首次下滑。(21世紀經濟報導)
陳子雷指出,安倍內閣希望日本經濟能在奧運會前實現平穩過渡的可能性正在不斷減小,甚至可能影響安倍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他指出,一方面是日本經濟走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國內對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動作滯後不滿。「對於安倍政府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2月17日,日本內閤府公布數據顯示,經季節因素調整後,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季環比初值萎縮6.3%,創2014年三季度以來最低,也是日本經濟五個季度以來首次下滑。
此前,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調查的34位經濟學家平均預期該季度年率下降3.55%,而上述數據比預期更差。
在此之前的16日,日本討論新型冠狀病毒對策等問題的專家組舉行首次會議。專家組組長、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表示,日本國內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早期階段,可以預期將會進一步發展。
分析認為,一方面,中日經濟聯繫緊密,中國經濟受疫情拖累難免將對日本經濟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日本本身內需增長乏力等問題較為突出,如果疫情在其國內進一步發展,將會令經濟承受更大壓力。星展銀行(DBS)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警告,日本經濟正處於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負增長)的邊緣。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也指出,日本今年一季度經濟走勢不容樂觀,不排除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颱風、暖冬以及年初這場疫情,都是安倍政府預料之外的不確定因素,對經濟衝擊比較大。但他也強調,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中國和日本經濟有望迎來較大反彈。
消費稅拖累去年四季度GDP負增長
根據日本內閤府發布的數據,在剔除物價變動影響之後,2019年10至12月日本GDP初值比上季度下降1.6%,換算為年率下降6.3%。時隔5個季度轉為負增長,而當年7至9月的GDP換算為年率增長0.5%。
從其去年四季度GDP構成來看,內需貢獻度為負2.1%,外需貢獻度為正0.5%。具體項目來看,個人消費實際下降2.9%,時隔5個季度下滑。設備投資減少3.7%。住宅投資減少2.7%。公共投資增長1.1%。受全球需求疲軟拖累,出口減少0.1%;進口減少2.6%。
為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日本去年10月開始將國內消費稅稅率從8%上調至10%。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稅率上調後,消費增稅前搶搭末班車需求的報復性減少,同時大型颱風和暖冬導致的消費增長乏力,都成為了拉低經濟增速的沉重包袱。
陳子雷向記者指出,儘管安倍政府去年增稅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補充預算,部分用於刺激個人消費以減少消費稅上調對經濟的影響,但又受到颱風衝擊,加上今年暖冬,日本滑雪場冬季消費明顯下降。消費稅、颱風、暖冬三大因素影響下,私人部門消費下滑了2.9%,但他指出,與2014年二季度那次上調消費稅相比,政府的託底政策還是起到了一些效果。
除了消費下滑以外,陳子雷指出,少子老齡化現象等因素導致企業國內投資下降。在他看來,現在日本基本是靠政府加大支出,包括投資和消費方面的支出在支撐經濟。現在來看,「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形勢嚴峻的,不排除負增長的可能性」。
在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日本經濟會在今年1-3月有所反彈,預計一季度GDP將增長0.54%。但關鍵的問題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不確定性,給日本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NLI研究所執行研究員Taro Saito認為,經濟極有可能在1月到3月遭受另一次收縮。他指出,疫情主要影響旅遊行業和出口,但也可能嚴重影響日本國內消費。如果不能在東京奧運會之前遏制疫情擴散,那對經濟的破壞將是巨大的。
目前,距2020年夏季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還有5個多月的時間,東京奧組委方面17日已再度重申,東京奧運會絕對不會取消,也「沒有B計劃」。
陳子雷指出,安倍內閣希望日本經濟能在奧運會前實現平穩過渡的可能性正在不斷減小,甚至可能影響安倍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他指出,一方面是日本經濟走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國內對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動作滯後不滿。「對於安倍政府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疫情應對是個大挑戰
2月16日,日本就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等問題舉行首次專家組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和專家組組長脅田隆字均出席了會議。脅田隆字在會上表示,日本國內現在處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早期階段,可以預期將會進一步發展。安倍晉三也表示,事態時刻在發生變化,要大幅強化疾病檢測體制,全力擴充和強化治療和諮詢體制。
日本政府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東京15日和16日分別確診8例和5例病例,和歌山縣和愛知縣等地也有新增病例。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17日宣布,在對「鑽石公主」號郵輪新一批受檢人員共540人的檢測中,有99人確診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至此,該船上共已有454人確診,其中189人為無症狀感染者。由於感染者近日持續增多,加上部分地方報告的病例無法確定感染途徑,令各界擔憂。
經濟大臣西村康俊(Yasutoshi Nishimura)在GDP數據公布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已經準備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並正在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可能對經濟尤其是旅遊業造成的影響。「政府希望日本經濟繼續溫和復甦。但是我們必須對疫情對國內外經濟的影響保持警惕。」他說。
另據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2月10日發布的一項估算,如果到3月約40萬名中國團隊遊客全部取消,那將意味著損失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以上的遊客消費。另外,疫情還將通過產業鏈和出口拖累日本經濟,一方面日本從中國進口大量的汽車零部件在內的一系列產品;此外,日本對中國的出口以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及汽車為主,若疫情影響中國國內消費,那麼也將影響日本對華出口。
陳子雷指出,中日兩國經濟已高度融合。目前約有33000多家日資企業在華投資生產,兩國進出口很多是產業鏈上各類產品,包括中間產品、原材料和最終產品。另一方面,如果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走弱,對部分日資企業的收益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儘管如此,不少分析人士擔憂,日本政府和央行可動用的政策「彈藥」已經不多,一旦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可能缺乏足夠有效的應對手段。Norinchukin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Minami Takeshi說:「日本政府已經採取措施應對銷售稅上調和奧運會後的經濟放緩,因此難以寄望在財政方面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同時,他認為日本央行可能也無能為力,「對日本經濟而言,進一步寬鬆可能弊大於利。」
陳子雷也指出,日本央行政策空間已經很小,只能依靠安倍政府去年公布的規模達26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如果加大財政政策力度,日本公共債務負擔又會進一步增加,在經濟形勢較為嚴峻的時候,財政政策能否起到預定效果也是個問題,這「就是一把雙刃劍」。
星展銀行目前已經下調了對日本2020年GDP的預測,從此前的預測的增長0.5%下降至0.2%,但同時將2021年的增速預測從0.9%調整為1.1%。
但星展銀行的經濟學家Ma Tieying認為,如果一季度經濟數據繼續令人失望,則存在技術性衰退風險,屆時日本央行不得不再次作出回應。她預期,日本央行可能在3月/4月的會議上,將上半年短期政策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2%。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