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到底有啥意義?

2020-12-20 人民日報

1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25日。

《晉察冀軍區反掃蕩戰役總結1941.8.13-10.17》對這一天發生的事,記述了這樣一句話:

「該班長乃率所餘戰士四名,先將武器破壞,跳斷崖殉國,亡三傷二(敵退後得救歸隊)。」

這5位戰士是: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他們隸屬於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1團2營7連6班。

1941年9月23日,日軍第110聯隊分多路向河北易縣狼牙山一帶撲來。7連擔負了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7連6班5名戰士負責阻擊遲滯其中一路500餘日偽軍的追擊任務。

25日拂曉,6班5名戰士在完成阻擊任務後,已來不及擺脫日偽軍追擊,為了給部隊和群眾轉移爭取更多的時間,毅然決然地向棋盤陀頂峰攀去,把日軍吸引到這條路上來。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抱定誓死不當俘虜的堅定決心,砸壞手中的武器,縱身跳下懸崖。

他們5個人,後來有了一個稱號——「狼牙山五壯士」。

2

5名戰士的英雄事跡報到軍區後,時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向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作了匯報,認為這是弘揚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宗旨,宣傳革命英雄主義,推動軍民關係建設的典型事例。

隨後,他還給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羅元發打電話說:「人民軍隊永遠為人民。我們的5名戰士為了人民而跳崖,我們就是再困難,也一定要把他們的英雄壯舉留存下來,把他們作為榜樣和典型,來鼓舞和教育我們的部隊和後人。」

1942年3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邊區軍民肩扛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五壯士跳崖之處,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朱良才在該塔基座上專門題詩,「北嶽狼牙聳,邊疆血火紅。捐軀全大節,斷後競奇功。疇昔農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戰史壯高風。」

這是人民子弟兵為人民而誕生、為人民而獻身最生動、最真實的寫照,充分體現了人民子弟兵熱愛祖國、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故事震撼人心,教育和鼓舞了好幾代人。然而,這些我們過去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跡,卻在近些年出現了一些混淆視聽的聲音。

上網一搜,諸如《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有多處不實》、《「狼牙山五壯士」的細節分歧》、《五人重於泰山,—人輕於鴻毛——狼牙山有六人》、《被吹得天花亂墜的狼牙山五壯士的真相》之流的標題充斥屏幕,有的搜索欄裡輸入「狼牙山五壯士」後的聯想詞就跟有「真相」和「跳崖真相」等字詞。

這些文章裡,有的明目張胆地造謠當年狼牙山上共有6人,其中5人跳崖,還有1人投敵;有的以考證「在何處跳崖」「跳崖是怎麼跳的」「敵我雙方戰鬥傷亡」以及「『五壯士』是否拔了群眾的蘿蔔」等細節為噱頭,試圖打著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幌子,利用歷史資料記載的細節差別,達到他們解構、歪曲乃至否定歷史和先烈英雄事跡的險惡用心。

這些,不正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嗎?

他們用「細節」質疑本質,用「野史」蒙蔽真相,用傳說消解崇高,用「人性本能」矮化醜化英雄精神,極盡譁眾取寵之心,毫無實事求是之意。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甚至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任意打扮歷史,毫無顧忌地在網上製造謠言,以「解放思想、還原歷史」的名義肆意糟蹋歪曲歷史。

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革命先烈及其後人的人格尊嚴,也嚴重傷害普通公眾的民族感情,嚴重誤導了人民群眾的歷史認知。

4

真相不能也不該被偽「真相」抹殺掩蓋。

在當年那支五壯士負責掩護並安全轉移的隊伍中,就有狼牙山鎮東西水村七十多歲村民李建國的母親王貴蘭。李建國知道的真相是,「那時反掃蕩鬥爭十分艱難,敵人封鎖根據地,八路軍一天只吃兩頓飯,省下一頓給老百姓。我母親是當時的村婦救會主任,她常說一句話:要是沒有共產黨沒有八路軍,咱們活不了!」

知道真相的還有親自見證掃蕩的日本人。

1997年7月,一個日本老兵回到河北易縣,再一次來到狼牙山,向被屠殺的村民和「狼牙山五壯士」謝罪。臨走時,他把自己當年在戰爭中使用過的軍刀留了下來,藉此獲得心靈上的懺悔和解脫。這個日本老兵名叫茅田幸助,當年,作為一名小隊長,就是他帶領日軍追擊「狼牙山五壯士」。

茅田幸助所在的日本步兵第110聯隊戰友會,在他們後來編纂的《岡山步兵第百十聯隊史》裡,就有其當年參加掃蕩的「狼牙山、棋盤陀附近戰鬥」的詳細記錄。這次戰鬥被日軍收錄至供普通士兵學習所用的「勇戰奮鬥戰例」中,在具體時間、地點和作戰細節上也與中方史料記錄基本一致。

5

鬱達夫曾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那些為國家民族敢於犧牲、甘於奉獻的人不被尊敬、漸被遺忘,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危險。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民族的精神脊梁;守衛崇高,就是守衛民族的精神豐碑。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那些用生命鐫刻精神高度,用奉獻譜寫精神廣度的英雄人物。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黨和人民軍隊誕生以來,無數英雄先烈在炮火硝煙中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在本職崗位上無私奉獻、鞠躬盡瘁。他們的偉大事跡,凝聚成我們精神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而「狼牙山五壯士」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不能忘卻,英雄不容抹黑。仰望星空、感懷英雄,能為一個人、一支軍隊、一個國家帶來無窮的勇氣和力量。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關節點上,我們尤其需要銘記「狼牙山五壯士」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不屈精神,因為這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內核。

這,是我們今天紀念「狼牙山五壯士」更重要的意義。

作者:胡小康,系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辦公室參謀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到底有啥意義?
    我們的5名戰士為了人民而跳崖,我們就是再困難,也一定要把他們的英雄壯舉留存下來,把他們作為榜樣和典型,來鼓舞和教育我們的部隊和後人。」1942年3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邊區軍民肩扛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五壯士跳崖之處,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朱良才在該塔基座上專門題詩,「北嶽狼牙聳,邊疆血火紅。捐軀全大節,斷後競奇功。
  • 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 對「狼牙山五壯士」英雄事跡的再尋訪
    雖然當年的英雄已無法親身講述自己的傳奇經歷,但我們每個人都有忠實面對歷史、傳承英雄精神的責任和義務。今天起,本報開設「認識英雄·關愛英雄·尊崇英雄」專欄,探訪英雄事跡,還原英雄原貌,感悟崇高精神,弘揚浩然正氣,讓璀璨的英雄精神之光為我們導航引路,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磅礴力量。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記者日前重訪狼牙山,還原70多年前那場血戰和壯舉。在這片傳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慷慨悲歌的土地上,五壯士的錚錚鐵骨嵌入巍峨狼牙山,頂天立地。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僥倖生還的葛振林和宋學義。
  • 狼牙山五壯士---中國文明網
    1941年發生的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拍成故事片,並被收錄進小學課本,成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徵之一。 這是《狼牙山五壯士》油畫。    1941年9月25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5位英雄、「狼牙山五壯士
  • 《狼牙山五壯士》經典片段
    片名:《狼牙山五壯士這是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為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題的詞。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戰士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子彈打光,就用石頭拼命的砸下去,最後,這五位英雄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吧!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倖免於難的葛振林和宋學義。 血戰狼牙山 「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015年5月29日,記者追尋著英雄的足跡,來到了易縣狼牙山。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發生地舉辦大型文藝演出緬懷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壯舉發生地舉辦大型文藝演出,向英雄獻禮。 高紅超 攝  中新網保定9月25日電 (高紅超 呂子豪)24日,在「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壯舉的發生地——河北易縣狼牙山,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舉辦大型文藝演出,與楊成武上將之子楊東勝等革命後代、狼牙山五壯士後代、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閱兵方隊代表、紅一團狼牙山五壯士連代表及各界人士2000餘人共同緬懷英雄,向英雄獻禮。  9月25日將迎來狼牙山五壯士跳崖74周年紀念日。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記者日前重訪狼牙山,還原70多年前那場血戰和壯舉。在這片傳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慷慨悲歌的土地上,五壯士的錚錚鐵骨嵌入巍峨狼牙山,頂天立地。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僥倖生還的葛振林和宋學義。
  • 揭秘狼牙山五壯士:日軍脫帽敬禮 軍官磕頭謝罪
    後來知道就是五位英雄掩護我們的。」   西水村村民李振玉說:「我父親李懷林1938年參加遊擊隊,我嶽父黃彩雲是當時晉察冀一分區的一名偵查排長,他們都是那次戰鬥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我從小在狼牙山長大,聽父輩講『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沒人能否定歷史。」指著上山的一條小路,他大聲說:「雖然現在上山方便了,可當年這裡幾乎沒有路。聽到有人質疑五壯士我就來氣,他來過這兒嗎!他有發言權嗎!
  • 專家:把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說成"溜崖"有違歷史真相
    二、在烈士犧牲地點,建碑紀念,並命名為狼牙山三烈士碑。三、決定馬保林等烈士作為一團模範七連的榮譽戰士,每逢紀念日點名時,首先應從榮譽戰士點起。四、對光榮負傷的葛振林、宋學義二同志,除通令嘉獎外,並各贈榮譽獎章一枚。」狼牙山五壯士的壯烈舉動,很快在邊區傳開了。  1941年11月5日,《晉察冀日報》刊發了前線記者沈重採寫的通訊《棋盤陀上的五個神兵》。
  • 登頂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袁軍】2020年9月24日,在保定市川渝商會楊大軍會長親自安排下,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的狼牙山,瞻仰了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而且成功登頂狼牙山主峰——棋盤坨。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就發生在這裡。
  • 紅色經典《狼牙山五壯士》影視研討會在文津書院舉行
    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古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傳統治學理念。在傳承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基礎上,紅色經典《狼牙山五壯士》影視作品,賦予了時代的偉大意義: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原則;堅守正道、追求真理,為民眾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樹立了榜樣。書畫藝術家汪國新委員擔綱《狼牙山五壯士》影視劇的藝術總監,他還現場抒懷,題寫片名。並祝新版3D電影和38集電視劇 早日公映。
  • 熱酒敬英雄,狼牙山五壯士,揮淚灑戰場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抗日戰爭,但是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有很多熱血的英雄就犧牲在了戰場上,就像《亮劍》裡的一句歌詞一樣,「喝了這碗家鄉的酒,壯士一去不復返」。很多軍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這樣的,寧死不屈,和敵人拼搏到底,致敬我們偉大的英雄。
  •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為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題的詞。以共產黨員、班長馬寶玉為首的八路軍5位英雄,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馬寶玉,1920年生,河北蔚縣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參加了八路軍,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作戰勇猛頑強,在阜西莊一戰中,用一把鐵鍬劈死一名日軍,繳獲一支「三八大蓋」。
  • 巍巍狼牙山 永駐壯士魂
    至五壯士跳崖時,突圍人員已轉移到了安全地區。 在狼牙山戰鬥中,五壯士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掩護任務,成功牽制、迷惑了日軍和偽軍,使其一時無法辨明狼牙山上八路軍的多寡,為向外線轉移的根據地部隊和群眾爭取了時間,使日軍合圍狼牙山的行動無功而返,為第一軍分區乃至晉察冀軍區的「反掃蕩」勝利作出了貢獻。
  • 新版3D《狼牙山五壯士》民族英雄教育滋養青少年成長
    2016年1月10日,新版3D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新聞發布會在保定市紅園文化廣場隆重召開,公布電影的拍攝情況,並宣揚紅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八路軍研究會會長陳知建委託會長助理徐菲給發布會發來賀電:「謝謝秦燕的邀請!因日程原因不能赴會,敬請諒解。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海報裡的英雄》首期震撼開播 張國強、王挺演繹《狼牙山五壯士...
    ,每晚19:30在CCTV-3(綜藝頻道)連續五天播出。在即將播出的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強、王挺、邢佳棟、姜宏波等將全新演繹經典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紅高粱》的相關故事。陳建斌則作為特邀主持人與電影專家張會軍、軍事專家孟祥青、《紅高粱》副導演楊鳳良、音樂專家王黎光等人,從歷史、影視、音樂、美術等各個方面,探尋電影背後的故事。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吧!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倖免於難的葛振林和宋學義。血戰狼牙山「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2015年5月29日,記者追尋著英雄的足跡,來到了易縣狼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