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隨著大尺寸不斷的滲透, 55寸替代32寸成為第一大尺寸,但55寸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三分之一,增長空間逐漸見頂,65寸作為大尺寸化的下一接力。
2018年已經悄然接近尾聲,隨著政策退出以及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轉型,中國彩電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後的平穩階段,競爭轉向存量市場。彩電的大尺寸化一直是結構升級的主旋律,但進入到2018年大尺寸化的速度逐漸放緩,根據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近年來彩電行業平均尺寸不斷上漲,平均每年2英寸的增速上升,2017年平均尺寸達到48英寸,但在2018年平均尺寸增速明顯放緩,平均尺寸只增加了1英寸達到49英寸。
55寸增長空間見頂,尺寸段內結構升級
近年來隨著大尺寸不斷的滲透, 55寸替代32寸成為第一大尺寸,但55寸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三分之一,增長空間逐漸見頂,65寸作為大尺寸化的下一接力, 2018年1-10月65寸銷量份額達9.0%,同期增長3.9個百分點,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市場規模仍處於起步階段。同時國外品牌作為中國市場大尺寸的領先者,韓系品牌的萎縮,日系品牌的戰略調整導致國外品牌的份額總體出現了下滑,也是導致中國大尺寸化進程放慢的原因之一。但在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市場在大中小三個尺寸段出現段內升級,小尺寸段由32寸轉向39/40寸,42寸轉向43寸,中尺寸段集中到50寸,大尺寸段向55寸、65寸聚焦。整體速度放緩,尺寸段內的結構調整是目前的發展態勢。
從消費端看,中國電視的尺寸仍存在增長空間
在消費者關注度上,根據2018年奧維雲網(AVC)用戶洞察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屏幕尺寸的關注度佔到8.8%,僅位於清晰度之後排名第二。針對屏幕尺寸的評價中,10.2%的消費者表示自己購買的電視尺寸過小,本應該購買更大尺寸的電視。購買者對大尺寸產品的需求,也是推進產品迭代的催化劑。從消費者層面來講,彩電市場將繼續呈現產品向上的發展趨勢,新技術、高畫質、高工業設計等產品銷量穩步提升,大尺寸化仍然是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
65寸必然將帶領市場進入到「60+」時代
從電視大尺化的發展歷程來看,上遊面板資源是主要推動力。隨著10.5線面板產能的持續增加,為了消耗增長的產能,面板廠會加速面板的大尺寸化。在產能爬坡符合預期的前提下,預計2019年65寸將在中國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會帶領電視尺寸邁向一個新臺階。同時整機企業處於產品升級和利潤的考量也會持續推動大尺寸化的進程,從今年的主流促銷期中可以看到,65寸正在逐漸替代55寸成為促銷主力,65寸必然將帶領市場進入到「60+」時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大尺寸增速放緩只是短暫的,處於階段性的調整期,未來的風向標必定仍然是以大尺寸為主,其發展潛力會持續推動彩電市場的不斷發展。
下一篇
導讀: 2013年9月,小米發布旗下第一代電視。2018年,成立剛滿五年的小米電視,即走到了中國彩電市場的第一線。 今年的雙十一,彩電業最大的贏家不是海信,不是創維,也不是T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