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還是追風箏?

2021-01-11 海南版歐陽寒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唐 高駢《風箏》

最近有復讀的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牽著全書的一根線,是一隻風箏。

不由得讓人想起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德勒.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雖然看過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電影也搜來看過,不只一遍。風箏更是一直飛舞在全書故事情節之中的隱秘精靈。

據說法國是寫作人數比例最多的國家,很多普通國民都喜歡自己寫故事、寫回憶錄,並且自費印刷。

同為暢銷書的《追風箏的人》和《偷影子的人》,我十分不喜歡那些在宣傳材料、腰封上動不動就給某本書貼上「溫情、療愈」等等標籤的人。一個好故事、一本好小說,一萬個人讀過,也許會有一萬種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為什麼你要自作主張先入為主的誤導讀者?並且不署名?若是標明此為個人觀點,那又另當別論。

《偷影子的人》是一個好故事,即使是翻譯過來的文字,閱讀時你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感覺到作者是講故事的好手,流暢而引人入勝,帶著法國人特有的隨性和浪漫氣息,也有他們對於生命、生活本身所特有的熱愛。有時不免羨慕他們敢愛敢恨敢於付諸行動的勇氣,那是與生俱來的,文化和環境賦予的,不需要那麼多的流血犧牲和抗爭。你看他兒時去海邊度假,和那女孩子玩耍,看他後來上醫科大學,甚至和醫院的同事談了一場戀愛,又勸說麵包店的主人允許兒子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走自己喜歡的路,他做得自然而然,沒那麼多糾結痛苦,他只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然,因為他的特異功能,他還能偷聽到別人內心的聲音。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的影子可以和別人的影子交換,並因此聽到別人內心深處的聲音。他聽到學校保衛室看門人的心聲,並因此而在火災中救出了他,聽到恃強凌弱的同學的外強中乾的心聲,也聽到自己一見面就深深為之迷戀的克蕾兒的心聲,直到漸漸長大成熟,卻唯一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兩個十來歲的少男少女怦然心動的暑假,一個老式的老鷹風箏,一個屬於兩個人的海邊燈塔裡的秘密,「聾啞」的少女克蕾兒可以用風箏在空中優雅流暢的跳舞,劃出整齊的8字形。

一別十年,中學、大學、工作,甚至戀愛,可是那風箏一直封存在記憶裡不曾褪色和離開,當他在燈塔裡找到那隻風箏時,發現了克蕾兒留下的話:「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裡,我都會一直想著你。」於是修復風箏、練習,尋找那個已經治癒的美麗女孩子,在音樂學院的宿舍外面把風箏放起來,劃出美麗的圖案,和她在飛舞的風箏下面重逢,互吐衷腸……也有波瀾,但終於圓滿的法式浪漫。

令人愉悅的故事,讀完忍不住截了封面的照片放在朋友圈,以志紀念,配一張遠在柏林街頭的影子,隱隱還有照片中無言的心聲:「將影子託付。」

但無論如何,在讀完《追風箏的人》之後很久才讀《偷影子的人》的時候,心中常常不由自主的有抽離感,會暗自審視。又因為都有一隻重要的風箏存在於故事中,便也常常不自覺的兩相對比:馬克.李維的故事讀來輕鬆自如,我會意識到作者的匠心獨運和流暢敘事,但也明擺著這只是故事,設計出來的故事。也許是因為中東那片熱土一直以來的神秘面紗,也許是因為太少的了解,還也許是因為教育體系中從小教給我們關於文學作品的審視鑑賞標準,在讀胡賽尼的兩本小說時,會被吸引得更深入,會在不經意間便意識到作品的宏大敘事風格和時代意義以及並沒有隱藏得多深的人文關懷。

當然,這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密不可分,童年時期在阿富汗生活的胡賽尼,使得他對主人公的童年生活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的工作經歷,以及良好的家境和成年後在美國的生活工作經歷,又使他跳出阿富汗本土的圈子,既有對故土的懷念和熱愛,也對那個國家所存在的種種問題有更清醒的認識,但最終他的作品,在愛和救贖裡歸於安寧。《追風箏的人》如是,《燦爛千陽》亦如是。

哈桑是阿米爾的兄弟,也是他的僕人,因為父親對哈桑不同普通僕人的態度,阿米爾對哈桑有著又愛又恨,還有嫉妒的感情。因為父親在哈桑生日時送給他的禮物,他也嫉妒,一個少年少爺的感情總是任性而激烈的。哈桑卻因為不能說出口的出身,因為對阿米爾的甚於親人的愛,對他忠誠始終如一。即使看到他慘遭強暴而不敢出面相救,即使少爺陷害他導致他最終離開那個家,他從不曾背叛和抱怨阿米爾。他總是陪他放風箏,陪他參加比賽,為他追回被割斷線而落地的風箏,為他做早餐,煮茶,陪他上學,為他做任何事。直到少爺終於有一天因為戰爭離開了阿富汗。

種族衝突和歧視,戰亂,貧窮和物質缺乏,山河破碎,但總有些東西一直在。哈桑去世,留下的孤兒被送進孤兒院,似乎也遭受著父親兒時同樣的痛苦,阿米爾帶著回去看看的心情出發,到最後決心不畏艱險解救並收養哈桑的兒子,溫暖耐心地對待那個身心受傷已然極度自閉的孩子。某一天,夫妻倆帶著孩子在公園裡放風箏時,他問那孩子,「要我幫你把風箏追回來嗎?」孩子終於開口回答,高興之餘,他脫口而出的,正是哈桑兒時去為他追風箏時常常說的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是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相關焦點

  • 《偷影子的人》書評:每一次偷影子,都是在點亮一盞生命的燈火
    【序】 「什麼樣的一本書,會讓你看完想靜靜淌著淚回味一下,同時感到溫馨、詼諧、愛、喜悅和哀傷,這麼複雜卻又纖細的情感交織出這本《偷影子的人》。好想知道我的影子會說出我的什麼秘密?」 這是知名藝人吳佩慈讀完《偷影子的人》的感言。
  • 《偷影子的人》書評:每一次偷影子,都是在點亮一盞生命的燈火
    【序】「什麼樣的一本書,會讓你看完想靜靜淌著淚回味一下,同時感到溫馨、詼諧、愛、喜悅和哀傷,這麼複雜卻又纖細的情感交織出這本《偷影子的人》。好想知道我的影子會說出我的什麼秘密?「這是知名藝人吳佩慈讀完《偷影子的人》的感言。
  • 《偷影子的人》偷了誰的影子,誰的故事?
    最近在看一本書,名字叫《偷影子的人》,對於作者我一點也不了解,也沒有去做更深刻的研究。《偷影子的人》大概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有交換別人影子的」超能力「,他用交換影子的方式讀取別人藏在影子背後的秘密。每當他的影子和別人的影子重疊,交換就在一瞬間產生,神不知鬼不覺。有這種「超能力」讓他感到驚慌、害怕和無助,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男孩有和影子交談的本領。
  • 由影子串聯的溫情故事——年輕人必讀《偷影子的人》
    今天推薦一本好書——《偷影子的人》。影子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只是實物的虛幻的陰影,無思想無意識,隨著實物的行動而行動,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視覺感知。但是在《偷影子的人》中,作者馬克·李維別出心裁地將虛無的影子化為能與主人公說話的,有思想意識的個體,再以影子為媒介串聯起來,由此展開一個個溫情動人的故事。
  • 《追風箏的人》:風箏是脆弱的美,但我們還是要追
    為了幫阿米爾取得老爺的愛,他不遺餘力幫助阿米爾在風箏比賽中大獲全勝。他是追風箏的高手,為了得到對阿米爾意義重大的那隻藍風箏,竟然遭受惡少阿塞夫的奇恥大辱,也默默忍受……當身為少爺的阿米爾背叛了他,他知道但不說穿,一個人默默忍受,而且努力挽回友情。終於阿米爾承受不了良心的譴責,不惜栽贓陷害,為了阿米爾,他不揭穿,一個人默默承擔。
  • 《偷影子的人》: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
    而讓我回憶起一切的,是馬克·李維的小說:《偷影子的人》。故事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而日益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口中不願說出的秘密。這個能夠偷走別人影子的男孩,或許也偷走了我的影子,悄悄地讀懂了我的心。
  • 放風箏的人成為追風箏的人,是選擇逃避,還是踏上救贖之路
    小時候到現在,第一次一口氣閱讀完了一本書以及看完了小說改編的電影《追風箏的人》。我不知道從哪裡看到了這部本,並且決定要去讀一遍它。在網上搜索的時候,我看到了這一本書。他在網上和《擺渡人》以及《偷影子的人》都被稱為治癒系的書。
  • 每周讀完一本書:《偷影子的人》——我也可以偷影子嗎
    偷影子要滿足什麼條件呢?「我」偷了警衛伊凡、童年班霸馬格、媽媽、初戀克蕾兒、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蘇菲、好友呂格、醫院裡的小男生、老太太艾麗斯等人的影子,當「我」偷到他們的影子時,影子會將他們的秘密告訴「我」。其中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影響的有警衛伊凡、初戀克蕾兒、好友呂格、醫院裡的小男生,產生了影響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效果的有好友呂格和醫院裡的小男生。
  • 《風箏》中,影子韓冰為什麼和風箏鄭耀先會糾纏一輩子?
    很多人看完《風箏》都會對寒冰死盯著鄭耀先不放很不理解,看完全集再回頭想想,或許就能明白其中的緣由了。如果說六哥是我們黨最堅定的信仰者,刀山火海志不改,身處逆境心不迫;那麼影子韓冰就是黨國最忠誠的追隨者,她的潛伏壞境一點都不比六哥好,危險程度不相上下,生活條件更是差的不是一個檔次。最後委員長都發話說影子潛伏多年,受苦受累,一定要接回去。影子作為戴笠最器重的特工,自然有其的過人之處。
  • 偷影子的人-大眾日報數字報
    □ 王若馨   馬克·李維向來都鍾情於在創造出奇幻的空間之時,同步加入自己對於生命驚鴻一瞥的溫情,在《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中,他就毫不避諱自己對於生命變故的坦然,而在《偷影子的人》中,他賦予了「影子」讀心的神秘,在他立下的「能力與使命成正比」的公式中,細膩的關懷、精妙的洞察、缺陷的包容
  • 這是與《追風箏的人》一樣經典好看的巨作!值得你一看!
    看過《追風箏的人》不妨今天看看這部法國巨作。如果說前者是成長路上的良心救贖,那麼後者就是人生溫情治癒。《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說。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偷影子是上天賦予主人公的超能力!主人公不僅幸運地擁有這種超能力,還秉承一顆善待他人的仁慈之心去傾聽、去觀察身邊的哪怕是狹路相逢的仇敵亦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並付之真誠的關心。通過和對方的影子的互動,聽到他們心裡想卻不敢說出口的話語,通過事態的表象推求事務的真相,幫助對方解開心結直面自己的內心。
  • 館藏推薦丨追風箏的人
    頃刻間,割線開始了,第一批被挫敗的風箏斷了線,迴旋著落下來。它們像流星那樣划過蒼天,拖著閃亮的尾巴,散落在鄰近的街區,給追風箏的人帶來獎賞。我能聽得見那些追風箏的人,高聲叫嚷,奔過大街小巷。有人扯開喉,報告說有兩條街上爆發衝突了。 我偷眼望向爸爸,看見他和拉辛汗坐在一起,尋思他眼下在想些什麼。他在為我加油嗎?還是希望我的失敗給他帶來愉悅?
  • 《追風箏的人》——心靈的救贖
    當你說謊的時候,你偷了別人了解真相的權利;當你殺了某人,你就偷了一條生命;當你作弊的時候,你就竊取別人公平的權利。有時我想,過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感覺?每本書都讓我過著不止一種生活。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本書,我會把這些人物活下去,就像永恆一樣。《追風箏的人》擁有讀者想要的一切。
  • 《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偷心
    今天,「愛書者說」要帶大家解讀的,是馬克·李維的小說《偷影子的人》。馬克·李維是法國作家,出生於1961年,主要作品有《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來》《伊斯坦堡的假期》《假如這是真的》《你在哪裡》《七日成永恆》《倒懸的地平線》等。
  • 諜戰劇《風箏》中風箏和影子的代號有什麼含義?
    諜戰劇《風箏》是一部經典的諜戰類電視劇,前面已經給大家說了很多關於風箏中的細節,這一篇,就說說劇中兩個代號。這部電視劇中的代號有兩個,一個叫風箏,另一個就是影子。風箏潛伏在軍統高層,用鄭耀先的一句話說,小隱隱於市,中隱隱於野,大隱隱於朝。這也正像是飛在天空中的風箏。
  • 《偷影子的人》: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
    而讓我回憶起一切的,是馬克·李維的小說:《偷影子的人》。故事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而日益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口中不願說出的秘密。
  • 《偷影子的人》: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偷影子的人》是馬克李維的第十部作品,也是他最暢銷的一部作品。小說的內容講的是一個原本很瘦弱的男孩,在班上老受同學們的欺負。一次,他無意中發現了自己具有可以「偷」別人影子的超能力,這種超能力能使他通過影子來窺探他人的心事,從而了解到別人的秘密。
  • 諜戰劇風箏,影子的真實身份是誰?
    《風箏》劇中的鄭耀先是軍統當中的厲害角色,而他的真實身份則是一位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特工,代號就是「風箏」。無獨有偶,在革命聖地延安,也有一位代號是「影子」的國民黨特工,他不在鄭耀先給予老陸的特務名單之上,而如果不是戴笠告訴鄭耀先,就連鄭耀先也是不知道有「影子」的存在。
  • 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追風箏的人》。雖然距離看這本書已經過去了幾年,但初讀它時的震撼和感動還是恍然如昨。《追風箏的人》問世於2003年,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作,是美國2005年排名第三的暢銷書,全球銷量突破4000萬冊。對於書籍這樣感性的東西,數字的證明不免顯得過於生硬。
  • 書評《偷影子的人》:「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愛」像影子一樣...
    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而變得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這奇特的能力不是他刻意追求的,而是他與生俱來的。只要他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重合,他就能獲得別人的影子,那個影子,便會向他述說主人心中不願說出口的秘密。小男孩並不覺得能偷到別人的影子是件好事,反之,他總是為此而煩惱,不斷想擺脫影子的困擾。因為,沒有人相信,他能和影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