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導,聯合國近日通過多國表決通過一項決議,以美國為首的40個國家共同提議,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半島撤出,結果,以63:17的結果慘敗,俄羅斯必須立即、無條件地從這裡撤軍,且停止全部武器運送行動,可以說,這樣的一則新聞再次將東歐地區小小的半島搬到了國際舞臺上,瞬間成為全球焦點。我們知道,當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還沒有現在這麼惡劣,後期突然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克裡米亞半島,它正好位於烏克蘭南部、俄羅斯西端,那麼,美國發起這樣的提議又是因為什麼目的,我國在此次投票中的態度是什麼?
01.長達數百年的半島紛爭
實際上,克裡米亞過去一直是四戰之地,土耳其、沙俄為其爭奪了上百年,隨著歷史的發展,這裡再一次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紛爭的最大導火索,由於克裡米亞與黑海、亞速海相鄰,在地理位置上極具戰略性意義,若是俄羅斯能掌握控制權,將可以直接扼守南下黑海的交通要道。但問題是,早在1954年,蘇聯為了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特地將這塊土地劃分到當時的烏克蘭手中,令所有人沒能想到的是,蘇聯在1991年轟然解體,烏俄分家,克裡米亞的歸屬就成了問題。
即使兩國在1997年籤訂條約,俄羅斯吃了暗虧,默許烏克蘭對克裡米亞的直轄,但由於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部分都是俄羅斯人,長期以來呼籲回歸俄羅斯懷抱的聲音就不曾停息,再加上先前烏克蘭被迫銷毀全部核武器實力大減,俄羅斯便找到機會試圖廢除籤訂的「克裡米亞屬於烏克蘭」法案,就這樣,俄羅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派兵進入半島,開始實施掌控。到2014年,以俄羅斯人居多的半島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為了強化對克裡米亞的軍事佔領,俄軍先後部署大量帶有核武器的戰機、飛彈、精英部隊等。
02.立即、無條件撤出克裡米亞,中方亮明態度
實際上,從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裡米亞半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眾多西方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公決,強調這塊土地歸屬權應當在烏克蘭手中,俄羅斯必須撤軍。只是,2020年的這場公決,不再是簡單的投票和歸屬問題,而是代表著在近期以來美國一方日益囂張,試圖將俄羅斯拉入戰火的邪惡的手段,在原本可以和平解決的情況下,川普一方開始煽風點火,激起兩國紛爭。
在此次聯合國大會的投票過程中,對於克裡米亞最新決議,俄羅斯遭63國圍攻,一一投下贊成票,近62國棄權,唯獨17國反對,最終,俄羅斯需要立即、完全且無條件地從這裡撤走。在過去,我國一向投出的都是棄權票,但今年卻一反常態,投下反對票,這也就是說,我國已經亮明態度,從忍耐演變成對俄羅斯的聲援,儘管這一票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但也足以讓世界看到,我們堅決反對以美為首北約對俄羅斯「霸凌」的舉動。
03.俄羅斯到底輸了還是贏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大會此次通過的決議,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可政治意味濃烈,它清晰地展示出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針對性,他們試圖將自己的意願凌駕於聯合國之上,堅持認定克裡米亞就是歸屬於烏克蘭,俄羅斯是通過「戰爭」形式「佔領」的,不僅需要將軍隊撤離,還要暫停武器運送行動。有不少人認為,即使俄羅斯成功拿到這塊領土,也會徹底激怒烏克蘭,令其真正站在自己對立面,同時還要繼續面臨西方的聯合壓制,得不償失。但對於發出的撤軍命令,北極熊真的會遵從?一切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