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在天津啟動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查文曄、宋瑞、王暉)鳴禮炮、敲鑼鼓、奏樂行祭拜禮……1日,兩岸宮廟負責人、媽祖信眾代表、專家學者等約200人會聚天津天后宮,共同見證「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隆重啟動。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表示,「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是深化兩岸中華文化交流的實際行動。多年來,以媽祖文化為牽引,津臺兩地工商界和文化界的交流合作日益緊密,成果豐碩,為兩岸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希望媽祖文化常青,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更加深厚。
-
媽祖文化兩地觀——兩岸記者走進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內景。至元朝年間,由於當時漕船海難不斷發生,於是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在天津海河三岔河口建天后宮(當時叫天妃宮),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以保佑行船平安,天津媽祖文化逐漸興盛。每有漕運,船工及護航的官員們都要在出海或漕糧到達時,向天后祈福求安。慢慢地,周圍百姓也都藉由媽祖祈福、求子、保平順,於是,天津成為北方傳承媽祖文化的勝地。
-
「兩岸媽祖緣 連結文化情」——天津五尊媽祖駐駕臺灣大甲鎮瀾宮,花車成為萬眾矚目焦點
一路護送媽祖從天津來臺的臺灣宮廟人士,從捧著媽祖娘娘上飛機那一刻起就備受旅客的注意,畢竟媽祖林默女士搭飛機也是比較少見的。出關後,媽祖聖像一行在機場大廳引起騷動,場面相當熱烈。 當晚八點,在大甲鎮瀾宮舉行了媽祖駐駕安座儀式,來自四面八方的臺灣媽祖信眾匯聚一堂,爭相目睹天津天后宮媽祖娘娘的風採,在人煙鼎沸與鞭炮煙火燃放下,大甲儼然成為一座不夜城,格外熱鬧。
-
兩岸宮廟負責人天津迎媽祖 天后宮五尊聖像6月赴臺匯親
中新社天津6月1日電 (記者 楊程晨 張道正)「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6月1日在天津啟幕,來自該市天后宮的五尊媽祖聖像翌日起將赴臺灣多地宮廟匯親。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
【凝結兩岸情緣 共敘媽祖情誼】 瀋陽天后宮與臺中樂成宮聯合舉辦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為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深入挖掘兩岸媽祖文化資源,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海峽兩岸人民情感。2018年9月4日上午,作為瀋陽天后宮重建落成一周年慶典暨首屆瀋陽媽祖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的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瀋陽天后宮成功舉辦。
-
船政天后宮舉辦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福州新聞網12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王曉霞 吳丹紅)16日,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船政天后宮舉行。這是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組成。位於馬尾的船政天后宮是世界唯一木質船政天后宮。16日上午7時6分,「晨拜媽祖·誦經祈福」儀式開始。
-
北方媽祖文化中心——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媽祖廟之一,也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築群,成為天津文化的發祥地和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之語家喻戶曉,反映了天后宮早於天津設衛建城一百多年的事實,揭示出媽祖文化與天津的深厚淵源。作為媽祖第一官廟,天津天后宮的影響力輻射南北,延及內陸省份,它與福建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
-
兩岸的媽祖信仰——漳浦烏石天后宮參訪記
兩岸的媽祖信仰——漳浦烏石天后宮參訪記 2014年08月14日 10:02:35 來源:你好臺灣網
-
「兩岸媽祖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天津舉辦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2020年11月10日,「兩岸媽祖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天津舉辦,標誌著自2020年7月啟動的「兩岸媽祖緣」文創設計大賽取得圓滿成功。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應邀出席活動,並為獲得金獎的參賽者頒獎。冀國強在致辭中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對大賽成功舉辦和獲獎參賽者表示祝賀。他指出,媽祖文化作為橋梁紐帶,始終激勵著兩岸同胞為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懈努力。這次大賽參與群體廣、參賽地域廣、作品水平高,得到了兩岸社會普遍關注。
-
天津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典活動
天津在線訊:(特約記者 李衛國) 4月27日上午,為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華美德,凝聚民族精神,傳播津域民俗。天津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典,有著津味文化的天后誕辰祭拜活動在天后宮正殿月臺隆重舉行。
-
弘揚媽祖文化 構建和諧社會——福鼎點頭媽祖天后宮舉辦特色活動
福鼎點頭媽祖宮,又稱媽祖天后宮,位於寧德市福鼎市點頭鎮海乾路,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建,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宮宇佔地面積50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亭閣、天井、廂廊、主殿等組成。天井內有青石雕龍御道,宮前有兩支青石旌表,上部有石鬥,刻「天后聖母」四字,底座銘文,左為「光緒二年丙子秋吉旦」,右為「五都扆山點頭社公建」。
-
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的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吳丹紅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王曉霞 吳丹紅)作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16日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環節組成。當天,冬雨淅淅瀝瀝,船政天后宮早早迎來了一眾香客,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
兩岸媽祖緣 臺灣七百信眾攜22媽祖神尊回同安省親
來自臺中市大屯樂成宮董事長陳重雄告訴記者:「今年是我們第三次回銀同媽祖廟聯合參香,第一次2011年我們組織了150名信眾來向銀同媽祖參香,去年組織來參香的有12間宮廟13尊媽祖和250名信眾,今年的規模最大,,其中樂成宮轄境有24座廟宇中22尊媽祖神尊回來尋親,隨訪信眾達700餘人隨訪。在這裡我們感覺特別親切,同樣的媽祖緣、同楊的語言、同樣的皮膚,說到底我們就是一家人。
-
第三屆媽祖文化節在汕頭市後溪天后宮隆重舉行
5月4日,汕頭市第三屆媽祖文化節在汕頭市潮陽區後溪天后宮隆重舉行,本次媽祖文化節為歷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臺灣媽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陸炳文到會致詞並參加了相關活動。 媽祖信仰在臺灣傳播非常廣泛,2000多座媽祖廟遍布全島,三分之二的臺灣民眾信仰媽祖,每年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都吸引百萬人次參與。
-
臺灣大甲媽祖分靈將進駐天津天后宮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據新華網報導,臺灣臺中縣大甲鎮瀾宮約500人,將應邀於9月下旬前往天津參加媽祖文化旅遊節,同時恭送大甲媽祖分靈進駐天津天后宮神殿。 擁有近700年歷史的天津天后宮,近年展開修復工程。計劃在今年9月25日修復完成之日,舉辦盛大的媽祖文化旅遊節。臺中大甲鎮瀾宮將恭送一尊大甲媽祖分靈進駐鎮神殿。
-
弘揚媽祖精神 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揭牌
(中國臺灣網 吳曉寒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記者 吳曉寒) 「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天津是一座因海運漕運而興起的城市,所以在天津人們供奉著媽祖,媽祖文化也得以代代相傳。11日上午,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舉行揭牌儀式。
-
圖: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重回大陸謁祖
圖: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重回大陸謁祖 2008年09月05日 1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九月五日中午,臺灣鹿港天后宮進香團的三百多名媽祖信眾由金門分兩批乘船抵達泉州石井對臺客運碼頭,進行為期五天的謁祖進香活動。 這是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一百九十一年後重回大陸謁祖。
-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將組團赴天津朝拜天后宮
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一日電臺北消息:在兩岸宗教參訪熱潮下,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廟董事會應天津市有關部門邀請,將組團於四月十八日赴天津市朝拜中國最古老的天后宮,並參加當地舉辦的文化節慶活動。 據「中央社」今日報導,這趟媽祖文化之旅是北港媽祖首次出遠門到大陸,也是訪問人數最多的一次,預計經香港轉往天津。
-
【世界媽祖】媽祖緣·兩岸情 ——蒼南縣組織媽祖文化團隊赴臺媽祖金身分靈活動
根據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三屆三次會員大會審議通過的2019年以「心靈契合·兩岸和合」精神和工作方針,浙江省溫州市蒼南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積極組織有關媽祖宮廟赴臺灣進行媽祖金身分靈活動。;第三站到達臺中樂成宮,由樂成宮郭松益董事長親手將旱溪媽祖金身分靈給蒼南鳳仙道觀,並且將昨天迎接的松山媽祖、大甲媽祖在樂成宮一起過夜;第四站到達抵達嘉義新港奉天宮,由新港奉天宮何達煌董事長親手把媽祖金身分靈給蒼南韭菜園媽祖宮;第五站到達雲林北港朝天宮,由北港副董事長蔡輔雄親自把媽祖金身分靈給蒼南金山媽祖廟;第六站抵達西螺福興宮,由蒼南金南道觀準備迎接西螺福興宮太平媽祖金身的分靈;第七站到達臺中浩天宮
-
陸豐福山媽祖天后宮
林家搬遷時,將原來祠堂內的媽祖香火牌位引靈帶去,並在霞湖寨另建宮廟奉祀媽祖,這就是現在的福山天后宮。陸豐市城東鎮福山天后宮是陸豐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福山天后宮始建於清代雍正九年,與陸豐建縣的歷史一樣久遠。福山媽祖石雕像位於天后宮的福山上面,整個雕像高達24.99米,雕像由366塊雕刻的石頭堆壘而成,重達2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