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樓」成中美洲災後重建香餑餑 尋創新破局

2020-12-25 環球網

「『用創新力量解決社會問題』是公益機構和社會企業的重要精神。所謂創新力量不只是代表讓組織可持續發展,也包括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何用創新的方法和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人正在努力著。

對於災後重建,一般慣用的方式是從國外運來建材資源建造房子,讓災民立即擁有居住的地方。然而這些房子真的是災民願意長久居住的地方?我們能不能運用當地材料來修建這些房子?災民擁有這些房子和救災物資就足夠了嗎?這些都是災後重建時我們會忽略的問題。」

中美洲處於熱帶海洋區,時常飽受颶風襲擊。2007年Felix颶風重創尼加拉瓜,摧毀9000棟房子,造成4萬人流離失所。當時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陸續提供物資並且協助災後重建。

Co2Bambu公司標榜運用當地傳統建材——竹子設計當地居民所需要的房屋。相較於木材、水泥、鋼鐵,竹子的建造成本較低,但是卻擁有一樣堅固的強度結構。竹子材質具有彈性,拉伸強度大,透過良好設計能夠有抗震和防風的效果。據統計,有些竹房子甚至能抵禦9級地震。

竹子是易生長的植物,每半年就能收成,並且能夠留根繼續種植利用。相較於木材一次性地砍伐,不會對於當地環境造成破壞。另外比較水泥和鋼鐵的生產過程,生產竹子能夠減少很多碳排放量,甚至可以復育被破壞的森林環境。

竹子運用在建材方面已經不算是走在創新的前端,有公司都在做相同的服務。Co2bambu創新的地方是運用綠建築讓當地災民的生活產生改變,並且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首先是讓居民接受住在竹子所建造的房子,這是關於環保意識的改變。過去居民認為竹房子是傳統老舊的,但是透過創新設計以及環保觀念的提倡,讓居民開始願意居住在竹子建造的房子裡。

再來是建構一個商業模式,讓當地災民能夠參與綠建築經濟其中,分別有生產端、加工端以及建築端。

生產端部分,Co2bambu說服當地農場主人改種竹子,並且用高於市場價格收購竹子吸引更多人種植竹子。但種植者必須遵守協議,必須要用環保的方式種植竹子。

加工端部分,Co2bambu建造工廠,提供50位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其中大部分的工人是來自RAAN這個失業率高達85%的社區,訓練他們如何處理竹子成為建材。

建築端部分,Co2bambu教導當地災民如何建造綠建築,讓更多的竹房子能夠被推廣到尼加拉瓜各地(目前已建造超過百所竹房子)。

Co2bambu把客戶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需要災後重建的災民、金字塔底端的客戶以及中高階層客戶。然後運用政府和國際救援組織經費來提供災民房子,用差別訂價來收取不同階層客戶的費用,讓公司能透過不同手段持續經營。

雖然目前Co2bambu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政府和國際救援組織,但是也吸引不少國際的社會創投基金如LGT Venture Philanthropy、Agora Partnerships等單位的投資。而Co2bambu的社會企業模式被持續關注,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也成為當地NGO委託重建的對象。

為了秉持社會企業家的創新精神,Co2bambu不斷研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來解決問題。目前團隊正在研發水陸兩棲建築,在竹房子底下加上浮筒,在面臨洪水來襲的時候就能免於水災之苦。

最終社會企業還是要回歸解決問題的本質。Co2bambu幫助當地居民滿足住的需求,甚至提供工作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達成環境保護目的。其中成功的關鍵是持續和當地居民溝通對話,了解居民的需求,最終才能讓這個創新模式能持續運作。

相關焦點

  • 災後重建政策「落地開花」
    從北京到四川——  本報記者 周前進  加快災區城鄉居民住房恢復重建,保證受災群眾在今年底前住進新房。加快地震災區學校恢復建設,確保今年底95%以上的學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學習。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漢旺大鐘還停在2∶28,但災後重建一刻也沒停。
  • 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開工率100%
    1月15日,記者從九寨溝縣重建辦獲悉,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開工率達100%,這標誌著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全面進入新階段。其中,以九寨溝管理局為實施主體的29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以九寨溝縣為實施主體的114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
  • 臺灣社區災後重建給大陸的啟示
    臺灣社區災後重建給大陸的啟示 2016-01-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劉選國 近日,筆者有幸赴臺考察9·21大地震災後重建社區——南投縣埔裡鎮桃米裡。結合本人多年參與救災及重建項目的經歷,我感覺大陸公益組織在災後重建方面與臺灣差距很大,臺灣立足於災後社區重建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 九寨溝災後重建的「三個特殊實踐」
    災後重建啟動兩周年,以九寨溝縣作為實施主體的111個項目,累計完工101個,累計完成投資27.27億元,重建規劃內項目累計完工率和實際投資完成率均超過90%,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9月27日以來,九寨溝景區恢復對外開放,甲勿池、甘海子、神仙池等景區同步對外開放,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5萬餘人次,旅遊支柱產業逐步復甦。
  • 九寨溝災後重建基本完工
    111個重建項目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中成)截至11月8日,以九寨溝縣為實施主體的111個重建項目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基本完成重建任務。
  • ...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阿壩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10月26日,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 都江堰市情及災後重建介紹
    在災後重建過程中,面臨十萬居民住板房、十萬家庭建住房、十萬大軍搞建設、千棟危房需拆除、千個項目在施工等異常艱巨複雜的重建任務,都江堰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海及全國人民的傾情援助和關心支持下,按照胡錦濤總書記作出的「都江堰災後重建要走在全省前列」的指示精神,圍繞「把都江堰建設成為災後重建的樣板和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範
  • 「四大行動」支持九寨溝災後重建
    「四大行動」支持九寨溝災後重建       統籌實施緊缺專業人才援助、專家智力諮詢服務、博士服務團支持、旅遊人才引進培養
  • 災後北港島恢復重建忙
    修防潮堤、蓋新房子、建漁排……災後北港島恢復重建忙  本報海口9月12日訊(記者許春媚特約記者梁崇平)防潮堤邊挖掘機揮舞手臂清理碎石、倒塌房屋邊拖拉機運來沙石、東邊海面上剛剛修復的漁排上餵魚忙……今天上午,記者登上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北港島,看到這裡處處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大風災後島上的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呈現出一種勃勃生機。
  • 林頭鎮按下災後重建加速鍵
    連日來,林頭鎮把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四啟動一建設」工作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全鎮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擰成一股繩,按下災後重建加速鍵,盡最大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鎮中心衛生院組成應急隊伍,開展災後疫情評估、飲用水監測、傳染病防控、宣傳教育、心理諮詢等,並全力配合做好消殺作業技術指導工作,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恢復生產刻不容緩由鎮農辦牽頭,組織保險公司及時對受災受損農作物進行核災理賠,組建一支農業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及時開展搶栽、補種,確保秋糧豐收。
  • 讓家園重現美麗——鶴峯縣災後重建見聞
    今年自進入主汛期以來,該縣連續6次遭受暴雨襲擊,其中,6月18日至6月20日、7月18日至7月20日分別遭受了2次特大暴雨襲擊,累計最大降水量達1267.8毫米,出現在燕子鎮清湖村。面對多年未遇的災情,鶴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緊急動員、迅速行動,軍民同心、日夜奮戰,全縣黨員幹部帶領廣大群眾緊急投身到災後重建的工作中。
  • 武平巖前鎮幹部「結對」幫扶災後重建
    核心提示:自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以來,該鎮幹部共幫助重建戶協調和解決子女學費減免、宅基地審批、低保申請、異地重建、因重建引起的鄰裡糾紛、重建資金拼盤、就業等方面的120多個實際問題。閩西新聞網訊(通訊員 鍾茂富 吳安娜)「重建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我可以幫你們做些什麼?」8月15日,武平縣巖前鎮幹部陳耀華來到靈巖村受災戶練景平家,詢問他們災後重建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事項。
  • 茂縣成立災後重建社會服務中心
    茂縣成立災後重建社會服務中心       本報訊(記者 吳浩)12月20日,由四川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成都市慈善總會、共青團阿壩州委、共青團茂縣縣委聯合成立的「茂縣災後重建社會服務中心」在茂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掛牌成立。
  • 一省幫一重災縣 災後重建八年規劃啟動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將堅持「一省幫一重災縣」的方式,儘快確定各省對口支援地區,儘快啟動災後重建規劃工作。當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唐凱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也表示,按照國務院部署,災後重建規劃用8年時間:前三年完成災民住房、基礎設施等重建,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將災區建設恢復到震前水平;後5年時間是逐步完善和提高災區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災後重建工作中負責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三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 【災後重建】四川日報頭條聚焦九寨災後重建:震後浴火重生 九寨綠色崛起
    災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我省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爭分奪秒開展搜救,千方百計搶救傷員,妥善安置轉移群眾,抗震救災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修復山川,重建家園,升級產業……進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和全球著名景區,九寨溝何時「補妝」歸來,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
  • 孫瑞彬在平山縣調研指導災後重建工作
    7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瑞彬到平山縣察看災情,看望受災群眾,指導災後重建。孫瑞彬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考察時關於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特別是趙克志書記、張慶偉省長關於災後安置重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把開展災後重建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協調聯動、密切配合,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好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儘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四川36條政策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減徵7成個人所得稅。適用於因地震災害造成重大損失,且來源於受災地區所得的個人。  三問:想在災區投資,如何獲得優惠?  金融政策:小額貸款公司準入門檻降低至5000萬元  差異化信貸政策。啟動災後恢復重建授信審批「綠色通道」,在審批流程、授信額度等方面採取更優惠的信貸政策。
  • 青海玉樹雜多縣災後重建勝利收官
    青海玉樹雜多縣災後重建勝利收官8) "← →"翻頁 9月23日,素有「瀾滄江源頭第一縣」、「中國蟲草第一縣」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舉行災後重建勝利收官慶祝大會
  • 湖北鄂州:「不忘初心、重建家園」專項行動推動災後重建落地生根
    鄂州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災後重建主戰場作為「兩學一做」實踐課堂和重要考場,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重要思想落實到災後重建、生產自救、移民安置和經濟發展、精準扶貧、生態建設等具體工作中,開展「不忘初心、重建家園」專項行動,通過「幫、促、保、助」,實現大災大幹、大災大建、大災大變,勠力同心奪取抗災救災全面勝利。
  • 四川茂縣吹響「6.24」災後恢復重建集結號
    「從這兒開挖,再挖深點兒……」3月12日,隨著機器的一陣陣轟鳴聲,在阿壩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災後重建集中安置點,來往的貨車、大小不一的挖掘機打破了這片土地的寧靜,這是茂縣「6.24」疊溪鎮新磨村災後恢復重建隨著冰凍期的結束復工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