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被困在了澳大利亞

2021-01-11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獲悉,百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近期因為疫情被困在了澳大利亞,這些畫作無法回到其原本到藝術機構。同樣的,澳大利亞的一些最有價值的藝術品也被困在了海外。

這些著名的藝術品成為「人質」已不是第一次了。1939年戰爭爆發時,媒體大亨基思·默多克爵士組織贊助了一次歐洲當代藝術品的「先驅展」,而在展覽期間,這些作品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被澳大利亞的藝術機構收購,成為館藏。當然,這一次,這些作品只是在國外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並未有傳聞要出售。

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館長尼克·米茨維奇(Nick Mitzevich)表示,「我們有來自全球的23家藝術機構的借展作品,包括倫敦泰特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近100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在新冠疫情迫使藝術場所關閉大門前,坎培拉國家藝術館是展覽「馬蒂斯與畢卡索(Matisse&Picasso)」展示的地方。此展覽原計劃至4月13日。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館長尼克·米茲維奇和巴黎畢卡索國家博物館館長洛朗·勒龐

「目前,安全運送這些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們將一直留在我們館中,直到這些借展機構的工作人員可以來到澳大利亞帶走它們為止。」主要公共機構之間的作品交流對於舉辦大型藝術展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同時,將這些作品推向世界各地也是一項複雜而昂貴的工作。米茨維奇說:「我們不只是讓它們坐在卡車後面去。藝術機構需要有快遞員,而這些快遞員其實就是作品的保管員,他們需看管這些作品。」

「如果,你是從倫敦、巴黎或紐約來到澳大利亞,那麼你需要轉機,至少要乘坐兩次飛機。在此期間,你需要在登上第一個航班時做檢查,而轉機時再進行一次檢查。同時,在運輸作品時,溫度和溼度是最大的敵人,因此不可以將運送作品的箱子放在小棚或停機坪之類的地方上。重要的是,保管人員必須在運輸過程中的每時每刻都仔細檢查這些作品。」

展館關閉前,在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作品

如果沒有保管人員的陪伴,這些畫作就不可能去任何地方。現在,由於人們無法自由出行,繪畫也不能了。而這一結果是雙向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目前大約有1200個借出的展品,一些借展到澳大利亞其他地區,而另一些則是去了海外。這些作品也無法回國。米茲維奇表示:「目前,我們館藏作品中,有借展到倫敦的弗朗西斯·培根作品,有借展到德國的莫奈作品《乾草堆》,而莫奈的《睡蓮》借到了昆士蘭美術館,內德·凱利系列作品則借到了凱恩斯。」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展出的馬蒂斯作品《Reclining odalisque》

當然,國家美術館並不孤單。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美術館也已確認其特展「凱斯·哈林/巴斯奎特:穿越線」將仍留在澳大利亞。而由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新南威爾斯美術館則拒絕透露目前是否持有國外的重要作品。

這些著名的藝術品成為「人質」已不是第一次了。甚至,畢卡索和馬蒂斯也不是第一碰到這樣的難題。1939年,魯珀特(Rupert)的父親基思·默多克爵士( Sir Keith Murdoch)通過他的《先驅報》組織贊助了一次歐洲當代藝術品展覽。 該展覽被稱為「法國和英國當代藝術先驅展覽」,由雪梨麥格理畫廊(Sydney's Macquarie Galleries)的聯合創始人,默多克的《先驅報》的藝術評論家巴茲·伯特(Basil Burdett)策劃,展出了217幅作品:包括189幅繪畫作品,16幅紙上作品和12件雕塑。

1939年,媒體大亨基思·默多克爵士舉辦「先驅展」

其中,喬治·布拉克斯的作品有四幅,皮埃爾·博納德的作品六幅,保羅·塞尚作品七幅,亨利·馬蒂斯和文森特·凡高作品各八幅,保羅·高更和畢卡索作品則有九幅。整個展覽的保險金額為20萬英鎊,以今天的貨幣價值計算約為1,790萬美元。這筆錢,相當於現在國家美術館的「馬蒂斯與畢卡索」展中的任意一幅作品。

1939年8月,「先驅展」在阿德萊德的南澳大利亞藝術館開幕,10月,因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沒有空餘的展廳,因此這些作品被搬到了墨爾本市政廳。而之後,到了雪梨時,這些作品受到的侮辱則更大了。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叫停了展示,其表面原因是人們要付費才能觀看這些作品,這違反了美術館的規則,但更合理的解釋或許是美術館的受託人對這些作品的評價不高。最終,這些作品被掛在喬治街David Jones商店的頂層。

據藝術史學家,國家美術館圖書館負責人,《墮落與變態》一書的作者,史蒂文·米勒(Steven Miller)說法,「這些作品是伯德特(Burdett)從80個或90個不同的地方收集來的。」1939年9月戰爭爆發時,將這些作品歸還則變得不可能了。

1939年,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示的一些藝術家作品,包括高更、塞尚等人的作品。

傳言,一旦結束了巡迴展覽,在戰爭的餘下時間裡,這些作品就停滯不前了。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在其1966年的《澳大利亞藝術》一書中寫道,「這些畫作一直被保存在板條箱中,直到1946年才被拿出展出,一半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的地下室裡,另一半在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

實際上,根據米勒(Miller)和查寧(Chanin)的說法,那次事件被稱為「Hush Hush」行動,並不是為了把這些最先進的歐洲藝術品打包、保管(以防發生爆炸),而是美術館希望將它們變為永久收藏。他們在2005年出版的書中寫道:「展廳的牆壁上隨後定期掛有先驅展覽的畫作。這些畫作受到了澳大利亞館藏的精心保護,而畢卡索,布拉克和梵谷的作品則留給了他們命運。」

實際上,展覽中的作品在整個戰爭時期一直在澳大利亞巡迴展出,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5月的朗塞斯頓和霍巴特的展區,並於當年10月在布裡斯班結束。大約有7萬人在旅行時看到了這些作品。期間,許多作品是可出售的。米勒表示:「儘管有藝術機構購買,但當時沒有任何機構購買大型藝術品,儘管在現在看來絕對是值得買的。有些非常重要的作品本來就是真正的大收購。」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作品《Reading》

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確實購買了八幅作品,總價約為2500英鎊,包括一幅在當時被誤認為高更的作品(價格為1500英鎊),後來證明是另一位藝術家查爾斯·卡莫因(Charles Camoin)創作的。「卡莫因是一位公認的藝術家,其價值售價在上千。但如果真的是高更作品,那價值就在數百萬了。」米勒說道。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的故事則令人印象深刻。 儘管它通過Felton Bequest擁有了該國最大的收購基金,但它只購買了兩件作品,菲利克斯·瓦洛東的《歡樂時光》售價108英鎊,凡高的作品《男人的肖像》售價2196英鎊,後者在2007年被美術館宣布為假貨,其價值也從500萬美元降至為零。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展出的馬蒂斯作品《Still life with sleeping woman》

在當時可以買到的作品中,塞尚的《nature painting Sous-Bois (c 1885)》售價為5522英鎊; 博納德的《Prairie Aux Chevaux(1919)》售價552英鎊; 喬治·布拉克的《 La Table De Marbre(1925年)》售價850英鎊; 以及馬克·夏加爾的花朵畫作價格僅為165英鎊。回想起來,當時還是很明智的。在購買他們認為的梵谷和高更的作品時,美術館至少博對了大半。

當然,現在滯留在坎培拉的作品裡,沒有任何作品是可以出售的。並且幾乎可以肯定,沒有任何作品會以低價出售。它們只是在國外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米茨維奇表示:「我將其描述為有點停頓和推遲。展覽將會繼續,只是沒有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

(本文編譯自《雪梨先驅報》,作者系藝術評論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尼斯的陽光下—畢卡索、馬蒂斯還有尼釆
    馬蒂斯說過,是他開啟了畢卡索的立體派。         可畢卡索第一幅立體派作品《亞威農少女》誕生的時候,馬蒂斯非常不屑,還揚言要搞垮畢卡索,而畢卡索更是說:        和我相比,馬蒂斯不過是個少婦!        這也許就是所謂文人相輕吧!        文人相輕,習以為常!但文人相惜,實屬不易!
  •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畢卡索油畫等5幅畫失竊
    新華社巴黎5月20日電(記者尚 栩)據法國媒體20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夜間至20日凌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的5幅分別出自畢卡索、馬蒂斯、布拉克、萊熱以及莫迪利亞尼之手的畫作失竊。據警方說,失竊畫作總估價高達5億歐元。  據媒體報導,失竊的5幅畫作中有馬蒂斯的《田園曲》、莫迪利亞尼的《持扇的女人》和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 畢卡索畫作等5幅名畫被盜 估值超1億歐元(圖)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發生名畫失竊案,一名蒙面賊匪19日晚至20日凌晨間,破窗潛進博物館,避過3名保安員,成功盜走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田園曲》等5幅名畫。警方20日封鎖博物館調查,館方表示,工作人員周四早上約6時50分,發現5幅名畫失竊。
  • 現當代藝術欣賞(馬蒂斯與野獸派)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覽,馬蒂斯、馬爾凱、德朗等幾位青年畫家展出的作品,充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強烈色彩,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堆油漆在公眾面前打翻了」。恰巧,他們的作品中間有一件古典風格的雕塑,《吉爾·布拉斯》雜誌的記者路易·沃塞爾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泰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不久,這句話便在《吉爾·布拉斯》雜誌登出,「野獸派」畫家一舉成名。
  • 109幅作品講述困居北非的158天!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開幕
    (觀眾在欣賞美術作品。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新湖南客戶端12月19日(記者彭可心攝影徐行通訊員丁陽亮)今天晚上,《2020 困居北非158天 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以畫家李自健困居北非摩洛哥158天中,所創作的32幅人物素描、77幅油畫作品,以及豐富、真實的旅程圖文,生動地引領觀眾朋友走進畫家筆下一個新的藝術世界。(觀眾在欣賞美術作品。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被困北非的這段日子,大概是我人生中作畫最集中的時候。」
  • 畢卡索畫作拍出1.79億美元 成全球最貴藝術品拍賣
    當晚,創下新紀錄的還包括阿爾伯託·賈科梅蒂的《指示者》(L』homme au doigt)以1.41億美元拍出,榮膺全球雕塑拍賣最高成交價之作品。同時,畢卡索作品也成為該專場的吸金王,他的《女人半身像(戴發網的女人)》由香港買家以6736.5萬美元奪得,位列探花。最終該專場35件作品拍賣總成交額高達7.058億美元,拍品成交率高達97%。
  • 在畢卡索手中,純粹的紙也是華麗的作品
    《坐著的女人》(朵拉),畢卡索,1938年 圖片來源:Succession Picasso/DACS畢卡索與雕塑、畢卡索與攝影、畢卡索與戲劇、畢卡索與陶瓷、畢卡索與馬蒂斯……無論是在畢卡索漫長的藝術生涯中,還是在他1973年91歲去世後,在一個又一個的展覽中,在日復一日的研究中,重新審視這位藝術家的方式難道沒有盡頭嗎?
  • 畢卡索最重要的三幅作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做了大量的研究:世界上哪些最重要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作品仍被私人收藏家所擁有。這幅畢卡索創作早期、玫瑰時期(Rose Period)的作品當時屬於美國著名文化慈善家惠特尼家族(Whitney Family)。我相信它有一天會在拍賣市場上出現,那時將是第一幅在公開市場上售價超過一個億的畫作。
  • 畢卡索經典作品全集,值得收藏
    ——畢卡索 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
  • 畢卡索上億名畫被撕,他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
    畢卡索也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一生為畫痴狂。他的一生可分為七個時期。一、童年時期1889年,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5年,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進入馬德裡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裡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 獨樹一幟的野獸派畫家——馬蒂斯
    年輕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他在作品中使用了更抽象和更加濃烈的色彩,使世人相信顏色不僅可以描繪物體,更能夠表達感情。簡約粗獷的形體塑造、凝練的色彩運用震驚了藝術界,藝術評論家稱其為「野獸派」。馬蒂斯也由此成為20世紀現代藝術中最受矚目的畫家之一。
  • 畢卡索《阿爾及爾女人》估價1.4億美元上拍,可能創紀錄
    畢卡索總共創作了15幅名為《阿爾及爾女人》的油畫,並從A到O分別為它們進行編號,O版是該系列的最後一幅。  這件作品的估價為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億元),如果成交,該作品有望刷新藝術品拍賣紀錄。
  •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丟失5幅名畫 價值1億歐元(圖)
    失竊畫作中據稱有馬蒂斯的《田園曲》、莫迪利亞尼的《持扇的女人》和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坐落於巴黎16區,其館藏的精美藝術作品展現了法國乃至世界現代藝術走過的百年曆程。
  • 畫家李自健困居北非創作的百餘幅作品在長沙展出
    12月20日,《2020困居北非158天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在湖南省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出畫家李自健因新冠肺炎疫情困居北非摩洛哥的158天中創作的32幅人物素描、77幅油畫作品以及豐富真實的旅程圖文,生動引領觀眾走進畫家筆下一個新的藝術世界,感受畫家受困海外的那段非同尋常的奮鬥歷程。
  • 62幅畢卡索珍貴藝術品金秋「落滬」世博中國館
    主辦方希望這些孩子們也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大師作品,因此,在當天活動現場,主辦方代表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與嘉賓余光中先生一起,特別向星雨兒童康健院的小朋友贈送了「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的門票。畢卡索作為一代藝術大師,其畫作中包含的創造力與藝術性,對現代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將是一個親近大師、感悟大師非凡藝術魅力的絕佳機會。
  •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生平經歷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
    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 62幅畢卡索真跡亮相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新華網上海10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將於18日在上海正式對公眾開放。來自法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62件畢卡索真跡將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逐一開箱亮相。
  • 世界繪畫大師收藏的頂級繪畫大師的作品
    弗洛伊德在2001年的拍賣會上購下這幅柯羅的肖像作品,羅賓斯稱,柯羅這幅畫的收購吸引了相當多的關注,事實上,弗洛伊德早已拜服於柯羅作品中細膩微妙的筆觸和強烈的自然存在。這張名畫的過人之處要求其收藏者弗洛伊德也體現出與作者相媲美的人物形象處理能力,可以說,柯羅啟示了弗洛伊德的成就,這幾乎超過了柯羅畫面的價值。2011年,弗洛伊德去世後,根據他的遺願,這張作品捐贈給了英國國家美術館。
  • 旅美畫家李自健創作百餘幅作品記錄困居北非的158天
    中新網長沙12月20日電(記者 鄧霞)「被困北非的這段日子,大概是我人生中作畫最集中的時候。」中國旅美畫家李自健今年因疫情困居北非摩洛哥158天,期間創作了32幅人物素描、77幅油畫作品,全景展現了摩洛哥的自然風貌、民風民情與人物形象。
  • 《2020困居北非158天 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開幕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記者 李典蔓 通訊員 丁陽亮)12月19日,《2020困居北非158天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在湖南省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覽以著名畫家李自健困居北非摩洛哥158天中,所創作的32幅人物素描、77幅油畫作品,以及豐富、真實的旅程圖文,生動地引領觀眾朋友走進畫家筆下一個新的藝術世界,感受畫家受困海外,一段非同尋常的奮鬥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