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胞湄洲島拜媽祖:從「瘋狂行為」到成常客
臺胞湄洲島拜媽祖:從「瘋狂行為」到成常客 2012年11月02日 14:5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天下媽祖源於湄洲,莆田湄洲島升級新玩法!免門票看夜景!
莆田是媽祖的故鄉!湄洲島是媽祖祖廟所在地!媽祖姓林名默,少小聰慧,識風斷雨,因救海難,遭遇不幸,村民感恩,建廟奉祀!從第一座神女廟開啟拜媽祖的習俗!作為媽祖信仰的載體,提升旅遊體驗,弘揚媽祖文化,從2020年8月1日起,停收湄洲島島內媽祖文化園、媽祖平安裡、鵝尾神化石等3個景點門票。
-
去年20萬臺胞跨海赴湄洲島拜媽祖 弘揚媽祖文化
中新社莆田1月12日電 (記者 龍敏)跨越海峽來到「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旅遊、觀光、朝聖、考察的臺胞持續增加。據莆田市官方12日透露,2016年,來到莆田的臺胞逾20萬人次,其中朝拜媽祖的達19萬多人次。莆田是中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臺胞主要祖籍地。
-
湄洲島:構建兩岸同胞幸福家園
4月23日,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正式恢復接待國內低風險地區遊客。隨著到湄洲島旅遊的遊客逐漸增多,臺商鄭雅萍經營的湄洲島馬蹄鐵餐飲吧也逐漸恢復了往日人氣。媽祖信仰在臺灣有著深厚的影響。如今,每年來到湄洲島謁祖進香的臺胞超過30萬人次。
-
「乘風破浪」播撒媽祖文化種子
隨著鼓聲的響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祭典正式開始,莆田市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告訴記者,人類非物質遺產媽祖祭奠既厚重又大氣,連接起海內外華人華僑、國際友人之間的情誼,他們通過媽祖祭奠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了解到我們在保護文化傳承方面所做的多年的努力。
-
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
(聚焦海峽論壇)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中新社福建湄洲島9月18日電 (林春茵 林群華)晨誦媽祖,夜聽俚歌,梳媽祖頭,嘗媽祖糕……17日,兩百餘名臺商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展開以媽祖信俗為主題的研習之旅。
-
篳路藍縷 湄洲島開新篇
素有「南國蓬萊」美稱的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3億多媽祖敬仰者的朝聖地。同時,這裡還有得天獨厚的濱海風光,融碧海、金沙、綠林、海巖、奇石、廟宇於一體,是難得的旅遊度假勝地。
-
到湄洲島朝拜媽祖的臺胞累計達150多萬人次
新華網福州8月30日電(記者許雪毅)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的消息,媽祖成為連接兩岸民眾的彩虹橋,迄今為止,到湄洲島朝拜媽祖的臺胞累計達150多萬人次。 據了解,今年以來,湄洲媽祖祖廟已接待臺胞及境外媽祖信眾950多個團組共6.53萬人次。
-
「媽祖故裡」湄洲島之變:古老信俗和智慧島共存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落戶湄洲島,每年舉辦的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春秋媽祖祭典、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等活動,讓湄洲島漸成兩岸信眾心靈原鄉。湄洲祖廟綠意蔥蘢。 林春盛 攝她一一歷數「花樣湄洲」生態之美:木麻黃組成「防風軍團」,紅樹林長成「海岸衛士」,湖石淉從臭水溝變成水清清,環島路寬敞整潔,路邊開滿夾竹桃和扶桑花,「美到可以拍電影」。
-
(十三五回眸)「媽祖故裡」湄洲島之變:古老信俗和智慧島共存
林春盛 攝湄洲島植被從38���到58���林春盛 攝島上淡水湖——湖石淉從臭水溝變成水清清。 林春盛 攝湄洲島累計投資75.44億元人民幣進行鄉村改造。圖為環島路。 林春茵 攝湄洲島沙灘美景。 曾雲英歷數「花樣湄洲」生態之美:木麻黃組成「防風軍團」,紅樹林長成「海岸衛士」,湖石淉從臭水溝變成水清清,環島路寬敞整潔,路邊開滿夾竹桃和扶桑花,「美到可以拍電影」。 「過去的湄洲是個『禿島』,風吹沙子跑,廁所像碉堡。」在湄洲島土生土長的鄉村醫生黃亞棋笑說,現在,島上新建5G無人駕駛示範基地,無人巴士竟然開上了島,「年輕人都跑回來了,臺胞也來開民宿」。
-
來福建湄洲島朝拜媽祖的臺胞累計達148萬人次
新華網福建莆田5月8日電(記者許雪毅)「五一」黃金周期間,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接待臺灣遊客1萬多人次。迄今為止,來湄洲島朝拜媽祖的臺胞已達148萬人次,湄洲島已成為臺灣同胞赴大陸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自10年前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以來,兩岸「媽祖熱」不斷升溫,來湄洲島朝拜媽祖、旅遊的臺胞呈現四個特點。
-
「媽祖故裡」湄洲島之變
在湄洲島土生土長的鄉村醫生黃亞棋笑說,現在,島上新建5G無人駕駛示範基地,無人巴士竟然開上了島,「年輕人都跑回來了,臺灣人也來了。」 「每年來謁祖進香的臺胞約30萬人次,成為大陸吸引臺胞最多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曾雲英說。
-
16年來赴湄洲島朝拜媽祖臺胞已達130多萬人次
中新社莆田九月二十八日電 (徐向陽)據從湄洲島媽祖廟獲悉,十六年來,到湄洲島朝拜媽祖的臺胞累計達一百三十多萬人次,使湄洲島成了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旅遊、觀光、朝聖最集中的一個景點。
-
兩岸媽祖宮廟首度環湄洲島騎行拜媽祖
中新社福建湄洲島7月13日電 題:兩岸媽祖宮廟首度環湄洲島騎行拜媽祖作者 林群華13日,一場臺灣風情濃鬱的「環島騎行會香拜媽祖」活動之後,來自臺灣雲林縣西螺廣福宮百二莊老大媽會、廈門臺商自行車隊一行35
-
|火車|湄洲島|媽祖|媽祖文化|媽祖文化園|莆田
點擊播放 GIF 0.1M一、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10日(農曆十二月廿九),每日17時以後,入島遊客享免進島門票優惠(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二、進香團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恢復原來出臺的優惠措施;三、遊客可免費參與湄洲媽祖祖廟晨拜媽祖、誦經祈福(農曆每月初一、十五),觀看夜間媽祖平安塔秀(每周五、周六20:00開始)及湖石淉3D水幕秀(每日19:30開始)等。
-
金門縣組織近1700人交流團來莆開展媽祖文化交流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在湄洲島期間,將舉行民俗踩街、媽祖神像安座儀式、敬獻媽祖大典、觀看民俗歌舞劇《祥瑞湄洲》等活動,彼此深化交流、增進認同、拓展情誼。同時,莆田市政府、湄洲島管委會與金門縣政府共植「兩岸同願林」,寄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心同願的美好象徵;湄洲島與金門縣旅遊行業籤訂旅遊合作框架協議,深化「產品互推、客源互送」旅遊合作,促進兩地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
媽祖「牽線」 1700多名金門鄉親參訪莆田湄洲島
新華社福州4月12日電(記者吳劍鋒)11日,金門縣縣長楊鎮浯帶領1700多名金門鄉親造訪福建莆田湄洲島,參與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儘管活動當天陰雨連綿,前來的金門民眾卻熱情不減,將天后宮擠得水洩不通。伴隨著鑼鼓聲,當地多座宮廟帶來媽祖神像進行民俗踩街活動和神像安座儀式。「媽祖是兩岸共同的信仰,過去祖先渡海,將這一信仰帶到臺灣和東南亞等地,現在輪到我們回祖廟進香。兩岸民間信仰交流永遠不會中斷。」作為領隊之一的林志明說,媽祖信仰遍布臺灣,與湄洲等地類似,每年農曆三月臺灣大甲鎮瀾宮等宮廟都會開展媽祖繞境活動,期間成千上萬信眾跟隨朝拜,熱鬧非凡。
-
臺胞祭媽祖 兩岸同根生
筆者5次赴臺,工作之餘參觀了不少宮廟,深切地感受到臺灣同胞信奉媽祖祭拜媽祖,就是信奉臺灣的根在大陸,海峽兩岸人同根神同源媽祖見證兩岸情緣。 媽祖雖神化,但確有其人。媽祖,原名林默娘,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曆3月23出生於蒲田湄洲島。宋朝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林默娘在湄洲島「羽化升天」。
-
媽祖節發源湄洲島,海民都來朝聖媽祖,舉行各種民間活動
媽祖節的概述:1、概述媽祖節,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別是媽祖的誕生日和忌日。每到這兩日,數以萬計的海民都來朝聖媽祖。目前節期有拜媽祖、媽祖文化研討、工藝品展銷活動。人們可觀賞富有特色的民間歌舞,品嘗閩菜。
-
晨拜 媽祖 儀式恢復通告……
《晨拜媽祖,誦經祈福》儀式恢復通告尊敬的香客、遊客朋友們:湄洲媽祖祖廟「晨拜媽祖,誦經祈福」儀式將於6月15日起恢復舉行,請各位媽祖信眾相互轉告,媽祖保佑!時間:上午6:36分地址:湄洲媽祖祖廟西軸線天后宮(正殿)「晨拜媽祖,誦經祈福」儀式遵循禮制,神格崇高,內容精巧,充分展現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渾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