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省衛健委「九問九答」來了!

2020-12-25 澎湃新聞

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

11月9日,海南省疾控中心發布「九問九答」,提醒公眾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情況下還需要戴口罩嗎?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可以摘掉口罩了,但有些特殊行業和場所仍然需要戴口罩。

(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擋空氣和飛沫中的細菌、病毒,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判斷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標準:

1.所處地區的風險等級,如中、高風險地區要戴口罩;

2.看所處的環境,如果處於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或者長時間停留在公共區域,則應佩戴口罩;

3.某些服務行業和特殊職業,如公共運輸工具的司機和乘務員,餐廳、超市、商場服務人員以及幼兒園教師、醫生、養老院服務人員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現咳嗽、咽痛、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要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5.一些場所有特殊規定的,要遵從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口罩應成為每個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議平時隨身攜帶備用口罩,在需要的情況下適時佩戴。

 

(二)佩戴口罩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戴口罩前、摘口罩後,均應做好手衛生。

2.區分口罩正反面,不能兩面戴。

3.不與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緊鼻夾,使口罩與臉頰貼合,避免漏氣。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5.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時不應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應定期更換,不建議清洗或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後使用。

(三)口罩應如何保存和清潔?

1.需重複使用的口罩,使用後懸掛於清潔、乾燥的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2.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內,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並確保其不變形。

3.口罩出現變溼、髒汙或變形等情況後需及時更換。健康人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四)普通公眾如何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公眾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不過分追求高防護級別。

1.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2.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

應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佩戴。

3.有咳嗽或打噴嚏等症狀者。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4.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二、為什麼洗手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手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一)怎樣正確洗手?

洗手是減少手部細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之一,正確洗手是關鍵。

1. 用流動水將雙手淋溼。

2.取適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勻塗抹雙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搓洗雙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對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揉。

第三步,洗指縫。手心相對,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彎曲呈空拳,把手指關節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併攏,放在另一隻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隻手的腕部,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4.用流動水衝洗乾淨雙手。

5.捧起一些水,衝淋水龍頭後,再關閉水龍頭(如果是感應式水龍頭不用做此步驟)。

6.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也可用吹乾機吹乾。

(二)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為了避免疾病經手傳播,應注意正確洗手,洗手頻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以下情況應及時洗手:外出歸來,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接觸過淚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護理患者後,準備食物前,用餐前,上廁所後,接觸公共設施或物品後(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錢幣、快遞等物品),抱孩子、餵孩子食物前,處理嬰兒糞便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時該怎麼辦?

外出不方便洗手時,可選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清潔,將消毒劑塗抹雙手,持續揉搓15秒。特殊情況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使用時用量要足夠,要讓手心、手背、指縫、手腕等處充分溼潤,兩手相互摩擦足夠長的時間,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發之後再停止。

對公眾而言,不建議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為常規的手部清潔手段,只是在戶外等沒有條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時候使用。

三、為什麼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四、室內為什麼要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汙染物的含量。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鐘。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五、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1.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準備好口罩、消毒溼紙巾或可攜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3.在車站、機場、碼頭等要主動配合監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儘量減少滯留時間。

4.乘車期間,保持手衛生,儘量少碰觸扶手等物體,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

5.儘量使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支付方式付費。

6.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結束後,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

(二)前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等。

2.列好購物清單,儘可能減少購物逗留的時間。

3.購物、結帳時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優先選擇非接觸掃碼方式付費。

4.乘坐電梯時,優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應佩戴口罩。

5.回家後立即洗手,做好手衛生。

(三)到農貿市場購物有哪些注意事項?

1.配合體溫檢測。

2.做好個人防護:在低風險地區農貿市場內應隨身攜帶口罩。在人多的攤位購物時,應當佩戴口罩。中高風險地區顧客進入農貿市場應全程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優先使用掃碼付費方式結帳。

3.加強個人衛生:避免用不乾淨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時等部位。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用肘臂遮擋口鼻。離開市場後,及時洗手,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

4.購買冷凍食品時,儘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回家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認真清洗並防止水花飛濺。加工時注意生熟分開,煮熟煮透後再食用。存儲時,最好使用保鮮袋獨立封閉包裝。

(四)到餐廳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儘量減少多人聚餐。

2.儘可能錯峰用餐,避免人員擁擠。

3.用餐前應規範清潔雙手。

4.2人以上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或實行分餐制。

5.儘量通過線上或掃碼等非接觸方式進行點餐和付費。

(五)前往室內娛樂場所應注意什麼?

室內娛樂場所主要包括電影院、歌舞廳、酒吧、健身房、遊泳館等,不僅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而且空間相對密閉,通風不良,公眾前往這類場所應特別注意做好防護。

1.配合場所實行的限流限量、預約消費、錯峰入場等措施。

2.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有序入場和退場,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擁擠。

4.及時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

(六)工作場所如何做好防護?

1.遵守單位防疫措施和規定。

2.配合做好體溫檢測。

3.不要帶病上班,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要及時向單位報告,並立即到醫院就診。

4.在工作場所中,應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離、開窗通風、少聚集。

5.乘坐電梯時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按鈕。

(七)去醫院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就診者應提前了解就診療程,縮短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2.全程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不觸摸眼、口、鼻。

六、學生上學應遵守哪些防護要求?

1.學生應遵守所在學校的防疫措施和規定。

2.按照學校要求每日監測體溫並上報。

3.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

4.在校期間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鬧、少聚集。

5.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使用體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後,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確洗手。

6.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距離,避免扎堆就餐,減少交談。

7.學生在上、下學途中,儘量做到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最好採取不行、自行車、私家車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校車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合理距離,途中儘量不觸摸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物品。到校後或回家後,要及時洗手。

8.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向學校如實報告,並立即到醫院就診,嚴禁帶病上課。

七、為什麼要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A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過唾液汙染筷子、勺子,進而汙染食物,傳染給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時採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個人使用過的餐具汙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減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餘的飯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裝,減少食物浪費。

3.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簡單有效的衛生防病習慣,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在家庭中如何實施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員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從外形、顏色上加以區別。

2.踐行分餐: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筷公勺來夾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

3.兒童餵養: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要用適當的方式感覺孩子食物的溫度,避免用嘴嘗試孩子食物、與孩子公用餐具等。

4.家長示範:兒童時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父母要為孩子做榜樣,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並堅持下去。

九、開展愛國衛生健康大行動

1.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愛國、愛海南、愛家鄉、愛家庭」愛國衛生健康大行動,加大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營造人人參與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圍。

2.各部門發動職工開展工作環境整潔專項行動,對單位周邊環境進行清髒治亂大掃除,及時清理積存雜物、清除衛生死角及日常垃圾,保持環境衛生、乾淨、整潔。

3.進一步完善街道社區、鄉村的環境衛生保潔制度,特別是要完善老舊小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的衛生保潔制度。

4.充分發揮物業、居(村)委會等的作用,確保有專人負責,定時定點清理垃圾和廢棄物,消除衛生死角。

5.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除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通過「周末衛生日」等活動,號召廣大群眾開展「搬家式」大掃除活動,徹底清除房前屋後衛生死角和垃圾雜物,淨化綠化美化家庭和公共空間,營造乾淨、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

來源: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海南省疾控中心

相關焦點

  • 個人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假期延長能起重要作用嗎?山東衛健委解答
    1月2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有關情況。發布會上,省衛健委相關責任人就民眾關心的如何做好疫情自我防護?假期延期能否對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一、春節假期走親訪友,但目前有的外來新朋好友卻被通知居家隔離,能解釋一下原因嗎?
  • 【沙公提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不鬆懈!
    【沙公提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不鬆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仍要堅持預防為主做好個人防護 常態化防控下預防新冠大家需要注意什麼?秋冬季正是呼道感染疾病高發期,加之國外疫情進入第二波增長期,疫情防控切不可有絲毫鬆懈。目前我國正處於常態化防控階段,對於個人來說,不僅要做好秋冬季易感疾病的防控,同時對新冠肺炎的防護措施也要時刻記在心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一線黨旗飄】省衛健委黨組: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
    【一線黨旗飄】省衛健委黨組: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金羊網  作者:譚錚 豐西西  2020-02-01 不忘初心
  • 個人防護要注意這些
    個人該如何防護?針對當前國際航班開放,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近期我省疫情防控工作重點是什麼,還是請咱們的楊副主任來給大伙兒介紹一下。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閩紅目前,我們的工作重點還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主動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這個總體防控策略。當然這個策略是要隨時跟著疫情和防控風險的不同,做因時因勢適時調整的。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
    粵衛醫函〔2020〕122號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教育局,各普通高校:  目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各地醫療機構基本恢復醫療服務,亟待輸血救治患者劇增,臨床用血需求增大。因疫情、天氣等因素影響,我省街頭無償獻血量大幅度減少,面臨缺血的困境,各地血液供應形勢日趨嚴峻。
  • 新冠肺炎防控常態化下,外出購物該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呢?
    新冠肺炎防控常態化下,外出購物該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呢?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冠肺炎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
  • 貴州省衛健委:加強「七大能力」建設 應對疫情反彈
    在貴州,從今年八月份開始,當地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已經暗自「陡然升溫」。貴州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貴州正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持續加強「七大能力」建設,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絡,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細節入手 織密疫情預防網絡近日,貴州迎來開學潮。
  • 太原市衛健委全力以赴防控疫情!12320熱線24小時在線服務
    太原市衛健委全力以赴防控疫情! 市衛健委在六城區的街道(社區)居民大院內,設置了520塊健康教育專欄,內容涉及如何預防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如何正確洗手,如何正確戴口罩,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等方面的科普知識,有利於提高群眾自我管理意識和個人防護能力,面對疫情時做到不恐慌、不傳謠、科學防護。
  •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前往公共場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雙重壓力。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前往公共場所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做到健康出行,有效抵禦疾病風險。
  • 大同市衛健委:會及時公開疫情防控信息
    市衛健委提醒市民,面對疫情,最需要冷靜與理性。我市會及時公開疫情防控信息,請市民不信謠、不傳謠,抵制謠言、科學應對。  據了解,面對疫情,公眾對防疫相關的信息高度敏感,對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雖說謠言可以「止於智者」,但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不少人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導致了謠言傳播,也加劇了由於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焦慮恐慌心理。
  • 海外華人如何做好防護?國家衛健委給出一個二維碼
    原標題:海外華人如何做好防護?國家衛健委給出一個二維碼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精準防控科學管理,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工作情況。當前,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在海外工作和學習的華人怎麼做好日常防護,減少感染的風險?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給出三點建議:第一,做好個人防護;第二,建議減少非必要的出行;第三,要關注健康科普知識,做好體溫監測。
  • 赤峰市衛健委、赤峰市疾控中心提醒——今年冬季疫情防控將迎來又...
    赤峰市衛健委、赤峰市疾控中心提醒——今年冬季疫情防控將迎來又一次大考,切莫放鬆警惕!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一、機場、車站、鐵路、賓館、酒店、大型超市、醫療機構等大型公共場所要強化掃健康碼、測體溫、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信息登記和健康追蹤等管控措施。要統一使用健康碼,落實「一碼通行」要求,不再另行掃碼。應設置自動測溫門,額溫槍必須經過校準,防止誤差。
  • 事關疫情防控,市衛健委最新問答!
    例如,天津和上海疫情,首發病例均為從事境外物品裝卸和搬運等人員,由物傳染人;山東疫情是由於收治境外輸入病例的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導致;新疆和內蒙古疫情源頭尚未查明。這幾起疫情給我們的啟示,疫情防控時刻不能放鬆,需重點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和物品的檢測與消毒,強化院內感染防控,嚴防輸入。 4. 冬春季,個人需要做好哪些防護呢?
  • 泰安市衛健委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郭健通訊員劉巖1月15日上午,泰安市衛健委副主任徐學森,醫政醫管科科長王夢遠一行,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岱嶽區衛健局醫政科科長李藝,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苗玉斌陪同,醫院副院長劉振偉、張宏、劉樹群及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迎接檢查。
  • 如何進一步做好四川餐飲業常態化疫情防控?這6點要注意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5日訊(記者 李丹)1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商務廳獲悉,針對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為防止疫情反彈,阻斷傳播途徑,省商務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我省餐飲業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各市(州)商務主管部門從六個方面抓好本地餐飲業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 丹陽市衛健委發布重要提醒!
    丹陽市衛健委發布重要提醒!為認真落實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各項措施,切實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丹返丹人員的健康管理,現向廣大市民提醒如下:一、請廣大市民關注四川、內蒙古和黑龍江省發布的地區風險等級劃分,凡來自四川省成都市中風險地區(目前為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郫都區唐昌鎮永安村8組,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郫都區郫筒街道菠蘿社區中鐵奧維爾二期、三期);內蒙古中高風險地區(目前為滿洲裡市東山街道
  • 中秋國慶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能旅遊嗎?國家衛健委回應
    全球疫情短期內能控制嗎?中秋國慶「雙節」疫情防控如何應對?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在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局部暴發風險始終存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已連續4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和疑似病例報告。
  • 疫情防控丨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
    疫情持續 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可以摘掉口罩了,但有些特殊行業和場所仍然需要戴口罩。(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
  • 渭南市衛健委檢查指導渭南師範學院富平校區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日,渭南市衛健委負責人到渭南師範學院富平校區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檢查組先後深入渭南師範學院富平校區教室、黨員活動室、教師休息室、文體中心、校醫院、學生宿舍、餐廳等地,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物資儲備等情況,對存在的問題現場予以反饋。
  • 【秋冬季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值得收藏
    疫情持續 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可以摘掉口罩了,但有些特殊行業和場所仍然需要戴口罩。(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