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外,對讀書,讀史總是有很高的評價.像是《舊唐書》中唐太宗李世民對魏徵的評價:「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等等。今天,我將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古希臘神話悲劇——外國文學作品《俄狄浦斯王》。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裡,都會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雖然西方的世界信上帝,但是也不例外。有些人永遠相信神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在這部書中,一條神諭,卻成了整個世間最大的不公!
《俄狄浦斯王》是由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說創作的劇本,其故事內容取材於希臘神話傳說中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
俄狄浦斯一出生便被冠上了「殺父娶母」的神諭,於是其生父特拜王就令僕人將其拋到荒郊野外。善良的僕人憐惜這個可憐的孩子,把他送到科林斯國的牧羊人。
成年後的俄狄浦斯誤以為科林斯國王和王后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為了躲避神諭,離開了養父母向特拜國走去,病在途中誤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特拜國老王,也就是他的親生父親拉伊奧斯。
後來俄狄浦斯因為為特拜國人民剷除禍害而被擁立為新王,並且迎娶了前王后,也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伊俄卡斯特。神諭的驗證導致特拜城的一場瘟疫,而瘟疫的解決辦法就是要俄狄浦斯找到殺害前王的兇手。
最終殺父娶母的命運還是落在了自己身上,不知情的俄狄浦斯最終從伊俄卡斯特口中得知殺害老王的兇手就是自己。於是,以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以求懺悔,平息這場瘟疫。
即使俄狄浦斯後來是特拜城中為民除害的新王,為百姓愛戴,也逃不過神諭,命運和上天的安排。最終以一種「克己利民」的方式平息了這一場瘟疫。他是百姓的英雄,是人民英雄,最終卻因一紙神諭造成悲劇,最終草草收場。我們生活中需要像俄狄浦斯這樣的「英雄」,可是具有「俄狄浦斯」精神的這種人,真的能被稱之為英雄嗎?英雄到底是什麼樣的?
長輩可能會說,英雄是當年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為保護我們這片家園的戰士;小一點的孩子們可能會說,英雄是打妖怪保唐僧的孫悟空;孩子大一點,就把美國隊長,鋼鐵俠作為他們心中的英雄。
我們放下這種英雄觀的差異暫且不談,就如今我們稱之為英雄的人,哪一個不是凡人?戰士們在家園保衛戰中不會害怕嗎?當然會,子彈會穿過他們的肉體;孫悟空八十一難中不會害怕嗎?
會的!比他厲害的妖魔鬼怪不知有多少;就算是美國隊長,在實驗之前連入伍都不被允許;鋼鐵俠如果沒有那一套鎧甲,也只是斯塔克公司的老闆罷了。每一個被我們稱之為英雄的人都和我們一樣,都會害怕,因為他們都是凡人。就像俄狄浦斯一樣,怎樣逃,也逃不過神諭。
但是,這些人,他們被稱之為英雄,又和我們不一樣。因為他們心中有堅定的信仰。俄狄浦斯可以任由特拜城瘟疫蔓延而不出來認錯,但是他沒有;戰士們在戰場上只要放下信念理想,就能免受皮肉之苦,但是他沒有;鋼鐵俠不打那一個響指,復聯或許也不會完結。
但是,因為他們心中有理想,這種理想就變成了命定,儘管小的結局是悲劇,但是悲劇完結之後總會迎來曙光,沒有哪一個黎明前不是無盡的黑暗。
在我們共同經歷,共同寫在我們記憶的這次疫情中,被我們稱之為「英雄」最多的一群人,就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真的不是我們口中的英雄,他們只是穿著白色的制服,模仿前人的模樣治病救人罷了。他們真的只是凡人,但是他們心中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他們肩負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東西。我們應該從內心為他們感到驕傲和敬意,而不是簡單地評價一句「他是我們的英雄。」因為你說這句話的分量,永遠比不上他們做出來的成就!
「英雄」這個詞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度娘給這個詞灌輸了很多正能量的價值,比如什麼「勇武過人」、「英雄品質」、「無私忘我」、「為人民的利益奮鬥」等等。但是在我看來,「英雄」,首先,他是一個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能克服人這種生物身上的缺點。這種評價,才是不是偏頗,不帶色彩的。
也就是說,英雄就是凡人,他有可能是你,有可能是我。你能忍住內心的寂寞,在疫情期間不出門,你就是英雄;你為災區捐款,哪怕只是一塊錢,你也是英雄。
因為人身上的缺點仿佛就是俄狄浦斯生命中的神諭,你躲不掉,但是你面對過,克服過,你就是英雄。或許你不是大家的英雄,但是你是你自己的英雄!
喜歡我,就請在下方點個讚唄!歡迎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