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遊記】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在近幾年的迅猛發展,許多傳統的IT領域已經不能獨善其身了。而在今年的Computex臺北電腦展上,除了吸引傳統DIY領域的廠商參加外,也有不少移動網際網路的企業參加。而筆者這次很榮幸受高通公司的邀請參加這次Computex。
認識陌生的臺北 Computex前方編輯遊記
由於之前沒有去過臺灣地區,因此所有的證件都得從零開始辦。前往臺灣地區需要《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和《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俗稱的入臺證),手續不難,但比較麻煩而且還需要旅行社代辦入臺證。
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機動性,因此這次主力的攝影器材為索尼最新的單電相機a57。同時因為室內複雜的光線環境,還特地準備了外接閃光燈來應對。本文的照片將來自索尼a57單電相機和蘋果iPhone 4S手機,希望通過鏡頭為大家帶來這次寶島之行的所見所聞。
這次的裝備除了有上面說的單電、iPhone和小黑(ThinkPad)筆記本電腦,還準備了一臺小米手機作為備用機,這是因為到達當地後會多購買一張SIM使用。為了解決iPhone那不給力的電池帶來的續航問題,所以也得準備了大容量的移動電源。
對於一些需要經常出差的朋友,筆者推薦一款非常實用的軟體——「飛常準」,它可以對你提供的飛機航班進行實時的信息推送提醒,讓用戶可以了解其實時情況,它有免費版和收費(30元人民幣)的Pro版,筆者使用的是收費的Pro,因此航班信息的實時推送,適合經常坐飛機的朋友,絕對是一款值得購買的軟體。
實時的航班信息推送提醒
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經常通過網絡與同事保持聯繫,所以就需要考慮在當地網絡的問題。中國聯通在臺灣地區有86元的不限流量的日套餐,但從網上查詢後發現,原來下飛機後辦理一張當地的臨時手機卡會更加優惠。
根據提前一天到達的同事反饋,他們使用的當地移動運營商臺灣大哥大的網絡表現並不是很好,並且提醒嘗試一下使用中華電信的網絡。因此筆者也選擇了中華電信的7天無限上網卡。大家可以在機場裡直接購買。
筆者選擇的是售價為500元(新臺幣)的7天無限上網套餐,除了上網服務外,還享受有150元的話費。如果撥打當地的非中華電信用戶,話費是8.4元(新臺幣)每分鐘(接聽免費),不過他們是按秒計算的,即如果通話11秒,那麼只需支付1.54元(新臺幣),並且每次消耗話費後都會有簡訊提示。筆者前兩天已經使用將近一半的話費。這價格雖然不便宜,但這種按秒來計算的方法值得國內三大運營商學習再學習。
一、地鐵交通十分方便
對於像筆者這樣第一次來臺北的人來說,交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筆者坐大巴從桃園機場去到臺北市區,然後轉乘地鐵(臺北一般稱為「捷運」,大概就是便捷運輸意思),便捷的地鐵交通可以滿足一般的需求。這次Computex有兩個場館,分別為位於世貿和南港,他們之間有地鐵和Computex官方提供的免費穿梭巴士往來。因為地鐵還需要步行一段時間,因此花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這次Computex的記者證和往年一樣,可以享受兩天無限次乘坐地鐵,看得出展會主辦方的細心和人性化。因此筆者這次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鐵。
畢竟對於筆者來說臺北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必須有一定的輔助才能滿足日常出行的需求。而筆者這次主次的導航工作就是蘋果iPhone 4S手機上的谷歌地圖,通過當前所在地標記和目標地點搜索,同時在臺北的定位十分精準(原因就不說了),然後使用指南針功能,看看要從哪個出口出去,然後往哪個方向走。幾天的實踐證明實用程度十分高。
臺北的地鐵站裡有免費WiFi服務,而且還提供免費的手機充電,為常用的USB接口,非常貼心
雖然說臺北的地鐵比較發達,但是由於民眾一般都會有汽車或者摩託車(當地稱為「機車」),因此整體地鐵的客流量並不高,下圖中的臺北忠孝新生站為兩條(文山內湖線和新荘線),客流量相比來說會多一點。
下面的圖片為臺北地鐵的忠孝新生站,為兩條地鐵路線的交匯點,因此客流量也比較大。
坐了幾次臺北的地鐵,給筆者的感覺除了速度快外,就是可以通過地鐵來體驗出臺北市民的素質。不管有多少人排隊使用,在地鐵扶手電梯的左側總是會讓出來給有急事的朋友加速步行上去。這讓一向自認為素質不低的筆者慚愧不已。
雖然說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為有需要乘客準備的愛心座位,但臺北地鐵的「執行」情況是最好的。
同時地鐵上的座位分別淺藍色和深藍色兩種,淺藍為一般乘客坐的,而深藍色是一些有需要的乘客使用,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老弱病殘人士,不管地鐵內有多擠,深藍的座位依然還是會留給有需要的乘客去坐的。
-----------------------------------------------------------------------------
更多臺北電腦展信息請關注:
2012第32屆臺北國際電腦展
-----------------------------------------------------------------------------
二、臺北之巔——101大廈
在臺北工作這麼多天,終於有機會去了一趟臺北市的標誌性建築物——臺北101大廈,它位於電腦展世貿一館和三館會場的旁邊,步行過去大概也只需要5-10分鐘。
由於這次並沒有帶廣角鏡頭,因此想拍臺北101大廈的全貌還真不容易,還好索尼a57的旋屏設計可以實現超低角度的拍攝。
臺北101大廈低層為商場,當然這商場定位絕對是超級高端,裡面買的都是筆者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奢侈品牌,如LV、Dior、Gucci等等。根據筆者短暫的觀察,裡面的客戶大多數並不是本地人,遊客才是真正的主力消費人群。
臺北101大廈的高層需要購票才能登上,成年人的票價為450元新臺幣,比廣州塔要便宜一些。而現場看到,排隊等電梯上去參觀的多為旅行團(估計價格會有優惠),個人遊客並不多。
101大廈作為臺北市的新地標,在臺北市內很多地方都可以遠眺到,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臺北,可以登上高層俯瞰整個臺北市。
三、體驗臺北的夜市
1、寧夏夜市
相信不少去過臺北的人都會體會過那裡的「夜市文化」,這次首次去了不那麼出名(以筆者有限的見識來判斷)的寧夏個夜市,其實夜市主要的就是吃小吃,各種各樣的小吃。
臺北最出色的就是蚵仔煎,不過這家店的蚵仔煎配的醬汁有點甜,不是我喜歡的口味。
2、士林夜市
臺北最出色的夜市應該是士林夜市了。它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有點像北京王府井的小吃街);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包括有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和一些小遊戲攤位。
這位同事的飛鏢技術還行,最後贏了一個小公仔
其實夜市上的各種小吃都並非臺北所獨有,只是在口味上有所不同,同時臺灣地區盛產水果,因此其品種多樣,價格也很便宜,值得向大家推薦。
四、淡水老街遊記
淡水老街位於新北市(之前稱為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一帶,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公元1858年開港通商,屬於歷史小鎮。淡水老街主營古董藝品店、小吃,且保持舊建築趣旳屋舍。
雖然淡水老街位於新北市,但從臺北市之間有地鐵連接,因此一般遊客想前往還是相當方便的。從臺北車站坐地鐵(捷運淡水線)過去,大概也只有需要40分鐘左右的時間,而且途經士林夜市。
點擊可查看大圖
從地鐵出來就看到了金色水岸,同時也顯示這裡已經不是臺北市了,而北邊的新北市(前身為臺北縣),位於出海口的位置,外面就是南海了。
淡水也是海外傳教士馬偕當年登岸的地方,再加上曾經受到多個國家的侵略,因此當地保留了不少西式的建築。
因為中午就到來了,時間有點早,不過很多商鋪已經開始營業了,購物的人不多,沒有夜市的喧囂,多了幾分清靜。
淡水老街附近有不少景點,其中一個比較近就是紅毛城,剛好遇到有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的小學生介紹紅毛城的歷史故事。
紅毛城旁邊是一所由基督教創辦的真理大學,校園的面積並不算很大。因為建在山上的關係,所以上去路坡度很大。
從淡水老街坐10多分鐘的車就到了漁人碼頭,這裡除了停泊漁船和遊艇外,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遊人都來看海和看這裡的日落。
最後送上一張由索尼a57拍攝的全景照片,記錄這次淡水老街之行,也為這次的臺北之行畫上句號。
點擊查看大圖
總結:老實說臺北的城市化程度遠沒有北京、廣州這些城市高,只是街道乾淨一點,空氣更加清新一點,市民更自覺遵守秩序一點。短短的幾天根本無法對臺北這座城市有深入的了解,只希望本文讓各位初步認識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