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172天後,他們等來了和想像中不一樣的跨省遊。
欄目 | 文旅商業故事
領域 | 旅業現象
親子遊沒了
當下旅行社正上演著三種劇情:艱難營生,裁員倒閉,轉做國內遊。
李麗嘉在上海南京西路一家Mall裡的旅行社門店工作,她記得每年暑期前一兩個月,就會有眾多消費者過來諮詢假期親子旅行路線,「那時候多好呀,但我已經半年沒有對人介紹過我們的產品行程了。「
跨省遊恢復了,但李麗嘉工作的線下門店生意並未就此好轉,「現在就怕老闆抗不住,每天看著Mall裡其他門店都熱熱鬧鬧,自己門市前冷冷清清,宣傳路線冊也越積越多,真的有心理落差。「
總結原因,李麗嘉認為疫情和政策對人們的出行意願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昨天有一個帶著7歲孩子的母親對我們的西安遊學路線很感興趣,但是後來她撥通了老師的電話,諮詢了學校政策後,還是遺憾地決定放棄。「
目前,全國多地大、中、小院校均已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在校學生在暑假期間「原地待命」,原則上不得出省;大批企事業單位,部分私企同樣要求員工不得出省;部分省市地區依舊要求不受限的北京、湖北居民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報告。
這讓準備全面復工復產的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面臨文旅部政策之外的「無形鐐銬「,」暑期本是親子遊的旺季,但疫情期間這部分人群沒有了,旅行社攬客也少了很大一部分客源。「
疫情期間,李麗嘉一個月工資就2480 元,基本上是市裡的最低工資。下午6點從門市下班,她就踏上去兼職的路,再到晚上 12 點下班。
「沒有辦法,要生活呀,和很多旅行社同事一樣,我們只能在餐廳做兼職,端盤子,打雜。「李麗嘉對於生活的現狀頗為無奈。
「很多人說我愛這個行業,我要和它共存亡,我覺得自己沒有這麼高的覺悟,我只是覺得這個時候還能出點力那就為公司出點力。「
搶生意的多了
疫情期間,不乏做出境的旅行社轉型做周邊、國內,「幹了這麼多年的旅遊就像自己的小孩,無論做什麼,總希望它能活下去。「一位廣州的旅行社合伙人如是總結道。
文旅部宣布恢復跨省遊的當晚,在北京一家上市出境旅遊公司任職產品總監的張萱穎被留下繼續參加「跨省遊工作會議「,在這場會議中,她看到了不少以往專攻出境業務的同行身影。
「旅遊行業裡存在鄙視鏈,做出境的看不起做國內的,而周邊遊是最底層,但現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張萱穎說。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由於國內遊門檻、毛利潤低,又不存在語言障礙,加上90/千禧一代更偏愛自由行,國內遊從業人員參差不齊,「吹牛皮」的人多,疫情前並不受張萱穎所工作的旅行社重視。
現在,螞蟻也是肉,生死存亡之夏,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放棄國內遊這塊市場,跨省遊的恢復至少給了閒在家的旅遊人再次觸摸行業的機會。
張萱穎一絲不苟地記錄下文旅部傳達的「精神「,第二天一早回到公司再精神抖擻地召集本部門同事重新上線那些早就準備好的國內旅遊路線,」政策是7月14日下達,但所有同行的產品肯定在之前早就準備好了。「
「這個時候,比的就是手快。「張萱穎說。
跨省遊就像是一張大網,串聯起了那些還在行業邊緣掙扎的旅遊人。
張萱穎坦承,「公司以前專攻出境和入境兩塊市場,國內遊只是錦上添花,現在扎進國內跨省遊時卻發現曲線救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例如,最讓張萱穎頭疼的是,國內遊產品價格設計上過於透明,由於產品相對好複製,價格競爭也很大,客群對價格頗為敏感,「同樣的產品你賣貴20塊錢,這個客人就不是你的了。「張萱穎說。
目前,已經有1000多家旅行社在攜程上線省內、國內遊產品,首批數千條跨省跟團遊、自由行產品上線,隨著各地政策的發布,跨省遊產品將繼續呈爆發式增長。
看上去,一場爭搶暑期遊客的大戰一觸即發。
「未來不排除會有新一輪的價格戰。「張萱穎憂心忡忡。
復甦路漫漫
跨省遊開放這個刺激性消息對景點及旅遊板塊的利好只有一天。
昨日開盤,景點及旅遊板塊隨大盤一起大跌,騰邦國際跌停,麗江股份跌超9%,凱撒旅遊、中國中免、長白山、曲江文旅、桂林旅遊、西藏旅遊等紛紛走弱。
事實上,雖然文旅部這條《通知》振奮人心,但還需地方政府配合。
《通知》明確指出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此前,旅界多次報導,各地防控舉措不一,存在過度限制異地人員等情況。
截至7月16日,國內只有上海、四川、貴州、江西、山東、青海、湖南七地響應文旅部通知,宣布重啟跨省(區、市)團隊遊,而其餘各省市尚無明確反饋。
與此同時,各地也對旅行社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按照文旅部「誰組織、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如果一個旅遊團發生病情,那將是這個旅行社無法承受的滅頂之災。
拋開上述的一些限制,根據過往的經驗,旅遊業想要恢復正常秩序,並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旅行社方面,疫情期間很多旅行社都進行了裁員,加上長期歇業等,幾天前就有旅遊從業者向旅界表示:「如果旅行社突然全面發團,我們可能連導遊都配不齊。」
此外,復工初期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遊客積極性,因為擔心疫情、加上錢包癟了,部分旅行社這兩日的收客並不高,甚至有旅行社被曝出,復工後算上人工水電每天的虧損比停業時還要多。
「前期估計遊客不會太多,需要2-3周的時間來讓市場恢復信心。」有旅行社從業者認為。
但即便如此,更多的旅遊行業從業者,在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時,還是感到十分欣慰:雖然前路不易,可好歹是能行動起來了。
您如何看待跨省遊恢復後的從業者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