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可以說是幾代人童年的回憶了,從86版影視劇開播以來,就成為家喻戶曉的電視劇,深受歡迎。《西遊記》的內容豐富,人物生動有色彩,看過的人都對裡面的情節或者人物印象深刻。可是看過《西遊記》的人數不勝數,能看懂它的人卻不多,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吸引我們,也有很多故事和道理耐人尋味。一般人會看到唐僧師徒四人的歷險路程,卻很少思考在他們身邊出現的配角,其實這個的每個人物都值得我們去探討、去了解。
不管是影視劇版的《西遊記》還是小說原著版的,相信大家看了之後都有很深的感觸。看過的人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唐僧,不過在這之前並不是,而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是書中一個十分厲害的角色,孫悟空的本領都是從他那裡學來的,不過大家可能就好奇了,菩提祖師的師傅會是誰呢?在小說《封神演義》提到,菩提老祖和如來佛祖原本是師兄弟,那麼他們的師傅就是鴻鈞老祖。這樣的說法有很多人相信,不過並不合理,因為這是兩本完全不同的著作,雖然說有些人物相同,但是畢竟不同體系,也就不能將兩者相提並論。
就比如說,中國的玉帝和西方的上帝都是人們心中的神,可是也不能將這兩個人物聯繫到一起。所以在《西遊記》中,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菩提祖師到底是什麼來頭,如來佛祖是佛教的,太上老君是道教,可是他卻精通儒道佛三教。實際上這個菩提祖師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就解釋一下。《西遊記》表面上是一部神話小說,但是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有它的一定代表意義,每個人物的名字也有一定的含義。如來佛祖有十大弟子,其中一個叫須菩提,菩提祖師的名字就來源於此,寓意「皆空」、「解空」,所以他給孫悟空取的名字叫「悟空」,其實是相同道理。
在孫悟空向菩提祖師拜師學藝的過程中,所居之地,所習功課,都帶有道家色彩。然而,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菩提祖師教導弟子的方法和生活方式又明顯地體現著儒家的思想。在這裡提一下菩提祖師的住所,「斜月三星」,這個地方指的是「心」,靈臺、方寸都是指心。那這又是什麼寓意呢,這個意思就是孫悟空心裡的一個老師。再直白一點說,就菩提祖師是不存在的人物,自始至終都是孫悟空的自我感悟,讓心裡頭的老師來教導自己學藝。那麼再說回最初的問題,菩提祖師既然是孫悟空的心頭之師,那他的師傅又是誰。
菩提祖師的老師其實就是孫悟空的父母,也就是天和地。因為孫悟空誕生於一個石頭裡面,吸收天氣的靈氣,孫悟空的父母也就是大自然了,心頭之師也誕生於大自然。菩提祖師的原型實際上也借鑑了達摩祖師的故事,傳說中達摩祖師的曾經來到中原面壁思過,時間長達十年,那在這十年間他怎麼面壁?就是在反省、在感悟,因為心中有老師,在不斷指導他、引領他,最後修得正果。就好像我們看到《西遊記》的結局,他們師徒四人取了真經回來卻發現沒有字,真經沒有字豈不是白跑一趟。其實無字真經才是真經,它指的不是經文,而是路上的經歷。他們在一路上的諸多經歷,才是他們的真經。又或者說真經存在於心裏面,只有心裡的老師才能讓你克服一切困難,通俗一點就是,一切事情盡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