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公投否決歐盟援助方案 回顧「民主公投」那些年那些事兒

2020-12-12 觀察者網

面對債權國給出的「沒得討價還價」的方案,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決定進行公投,讓希臘人民來決定命運。61%對39%,希臘6月5日否決歐盟援助,齊普拉斯此刻忘記還不完的債務和崩潰邊緣的經濟,豪稱「今天,民主戰勝了恐懼。」「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民主也不能被敲詐,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前進之路。」

然西方媒體哀聲一片,指責希臘的「荒唐鬧劇」。難道公投投錯了麼?別忘了,德國財長朔伊布勒之前提議,「如果希臘政府認為須全民公投,那就請便」,「不啻是獲得民意保障的做法」。下面一組圖文為大家追溯各國歷史上的幾次公投事件。

一、投票判死的蘇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雅典思想家蘇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500人的龐大陪審團是從雅典公民中抽籤產生的,第一輪投票以280票對220票判決蘇格拉底有罪,但蘇格拉底堅持自己無罪有功,一些同情他的陪審員改變主意,第二輪投票以360票對140票判處蘇格拉底死刑。蘇格拉底被處死曾被稱為雅典民主的汙點。

法國畫家雅克·達維特的著名油畫《蘇格拉底之死》

二、威爾遜讚不絕口的史上第一次公投

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阿維尼翁公投被贊人類歷史第一次公投。15.3萬名投票者中,超10萬人支持阿維尼翁市脫離教皇控制併入法國,「獨立公投」概念正式誕生。美國總統威爾遜後以此為藍本,在一戰後提出「民族自決」概念——由民眾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三、得州加入美國公投

美國德克薩斯州原屬於墨西哥,19世紀20年代開始,大量美國移民湧入。1845年,美國宣布假如宣布獨立的德克薩斯願意加入美國的話美國將承認,同年,德克薩斯投票表決同意加入美國。美國欣然接受。16年後,當德克薩斯、田納西和維吉尼亞企圖通過公投脫離聯邦時,美國政府就沒那麼開森和爽快了。

目前支持得州獨立的「德克薩斯民族主義運動」

四、義大利統一公投

1848年,法國拿破崙三世支持在義大利地區舉行公投實現國家統一。背後原因,拿破崙三世非出於對民主的熱愛,而是因為統一後的義大利能夠成為對抗奧地利更強有力的對手,還可以佔領道德高地。

拿破崙三世: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五、迷戀民主公投的希特勒

希特勒十分迷戀全民公投這種高尚神聖的民主形式。1936年,希特勒將國會改選與「恢復民族榮耀及國家主權」的公投一併舉行,選民的投票率高達99%,希特勒的納粹黨獲98.8%的絕對性支持。1938年二戰前夕,希特勒繼續玩弄民粹,以全民公投的方式併吞奧地利,整個「大德意志」的贊成票是99.08%,奧地利高達 99.75%。對此,國際社會毫無反映,唯有英國表達了抗議——僅僅是抗議。

1938年,人群歡呼慶祝併吞奧地利。

六、北愛爾蘭公投

1973年北愛爾蘭舉行公投。從投票結果來看,選擇讓北愛爾蘭繼續作為英國一部分的人佔絕大多數,事實卻是,全北愛爾蘭地區只有58%的人參加了投票。原來,公投遭到當地天主教少數族群的抵制,公投結果也使得北愛局勢越加複雜。事實說明,沒有提前協商、未考慮少數族群利益的公投如比不舉行公投後果更嚴重。

七、加拿大魁北克公投

加拿大魁北克省曾於1980年和1995年分別舉行兩次獨立公投,但均為反對票數量略超過獨立票。如今,加拿大政治家們圍繞魁北克省的獨立問題常年爭吵不休。而魁北克長達40多年的分裂主義曾令該地經濟受損,GDP增速一度出現下滑、大規模居民搬離、企業數量銳減、加元多年間頻頻出現貶值。

「魁獨」呼籲魁北克獨立

八、公投之國——瑞士

瑞士對公投的喜愛幾乎到了濫用的地步,靠全民投票表決國家的大小事務已經成了瑞士人民的生活方式。據瑞士官方數據,進行一個聯邦級全民公投需要700-800萬瑞郎(相當於4552-5202萬人民幣),而瑞士每年發起3-4次全民投票,從1848年起至今,瑞士已經辦過570多次全國性公投,其次數超過其他國家公投次數的總和。

在如此推崇公投的瑞士卻始終拒絕直選最高政府首腦,而一直由國會每四年進行選舉。期間曾有數次動議倡議由國民直接選舉政府,但都被選民投票否決。2013年又有相同議案提出,卻再次被國民76.3%的高票否決。反對者拒絕的理由是一旦全國大選,候選人就會耗費大筆資金和大量時間在全國做廣泛宣傳,而且還會影響本職工作。

2014年2月9日,瑞士保守黨派人民黨在國內發起了「反對大規模移民」的全民公投,最終該提案以50.3%的微弱多數獲得通過,未來瑞士將對工作和生活在該國的歐盟國民規定人數上限

2014年5月18日,瑞士民眾公投表決全球最優厚最低工資議案。若議案獲得通過,那麼瑞士人的每小時最低工資將達到22瑞士法郎(相當於25美元),或者每月4000瑞士法郎(4470美元)。很多提議支持者表示,這是為讓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不過反對者警告說,這項最低工資建議將推高生產成本,增加青年人的就業困難。投票結果顯示,76%的選民投下了反對票,以壓倒性的否決告終。

相關焦點

  • 希臘公投恐慌:歐美市場「自由落體」
    希臘總理帕潘德裡歐在當地時間周一晚間發表演講時指出,希臘政府將就歐盟新的援助計劃進行全民表決。市場擔憂,若該新的援助計劃被否決,希臘可能很快陷入債務違約。消息傳出,歐元應聲下跌1.3%至1.3579,靠近了近三個星期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挫20個基點至1.82%。
  • 觀察 西媒:歐洲各國遇到危機為何愛搞公投
    這句老話的最新說法是,如果合拍,危機就會解決,如果沒那麼合拍,就要舉行公投。最近幾個月,歐盟面臨的一系列危機有著一個共同點:大多數都以某種形式的公投結束。公投是行使國家主權的一種基本和常用的工具,也是執政精英們無力鞏固權力、推動計劃或需要煙霧彈時的一種逃避方式,而且都隱藏在所謂的民主精神背後。
  • 瑞士就五項提案全民公投 限制歐盟移民遭高票否決
    【澳洲新聞網消息】當地時間9月27日,瑞士就限制歐盟移民、男性產檢和購買新型戰機等5項提案舉行全民投票。結果選民以壓倒性多數否決了廢止瑞士與歐盟人員自由移動協議提案,同時以些微多數贊成政府購買新型戰機取代老舊機型。
  • 全民公投:最直接的民主是否「最靠譜」?
    近期「全民公投」幾乎成了最時尚的名詞,先是6月5日,瑞士舉行了針對給所有瑞士公民和住滿5年外國人按月發放「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全民公投,結果選民以高達78%的反對派否決了這項「人人派糖」提案。緊接著,6月23日,英國舉行了全球矚目的「脫歐」公投,結果脫歐派以51.9%的微弱優勢獲勝,儘管一些英國人發動聯署,要求「二次公投」,但7月10日英國政府明確表態「落子無悔」——全民公投可不能想來就來。 「言必稱希臘羅馬」 一些對全民公投不吝讚美之詞者常常稱讚這種形式為「最徹底、最直接的民主」,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這也是最原始的民主。
  • 瑞士就終結與歐盟國家人員自由流動舉行公投,被壓倒性否決
    瑞士27日公投結果顯示,選民拒絕終止與歐盟進行人員自由流動的協議。 據英國廣播公司27日報導,近62%的瑞士人表示希望保持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自由流動,38%的人表示反對。據悉,瑞士雖不是歐盟成員國,但與歐盟籤署了一系列相互依存的條約,允許瑞士進入歐洲自由貿易區。
  • 公投後的希臘:麻煩才剛開始
    「國際債權人救助希臘的短期經濟成本仍然小於『希臘退歐』所帶來的長期成本,加之當前希臘已經資本管制,瀕臨絕境,因此皮球仍在債權人手裡。」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希臘退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須設立新的機制來開除希臘,而且因為涉及全歐盟,要全體一致通過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無法建章立制。
  • 退出歐元區代價巨大 希臘說「不」後何去何從?
    中新網7月7日電(郭炘蔚) 當地時間7月5日,希臘就債權人提出的救助計劃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選民反對救助計劃,否決了協議草案。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稱,希臘人民做出了「勇敢的選擇」,將票投給了「團結和民主的歐洲」。  專家分析認為,希臘政府手握公投結果這一籌碼,有利於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和強硬的態度,與歐盟方面進行談判。
  • 英首相閨蜜「搞事情」 提議二次脫歐公投 英媒:公投到永遠?
    特雷莎·梅的最新「軟脫歐」方案,核心是英國和歐盟將就貨物自由貿易達成一個「共同規則」。  反對者說,這勢必導致英國繼續受制於歐盟的規則,卻失去了作為一個成員國的發言權。  報導稱,這對於「脫歐派」和「留歐派」都是不能接受的。方案公布後,特雷莎·梅內閣的「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和外交大臣詹森相繼辭職。
  • 魏城:退歐公投引發的思考
    太好了,經濟衰退中受損最大的,一定都是那些精英,那些天天吐沫橫飛,警告退歐危險的,包括小貝,不也都是精英嗎?  在詢問了他對歐洲單一市場的「人員自由流動」原則的看法之後,我單刀直入:「馬丁,你的那篇文章似乎對全民公投有著非常負面的看法,對於英國是否應該離開歐盟這個關係到英國所有公民利益的重大議題,你認為應該由誰來決定?」  馬丁也非常直截了當:「應該由議會來決定,而不應該由全民公投來決定。英國是一個實行議會民主的國家,代議原則是英國民主制度的最基本原則。
  • 來自倫敦的報導:一場公投,兩個英國
    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英國雖被邀請,卻沒有參加。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德法等六個發起國中,也沒有英國。戰後法國德國經濟迅速復甦,海峽這邊的情況卻一直很糟。英國看到了經濟共同體的好處,曾在1961年兩次申請加入,但都被戴高樂否決,法英積怨,戴高樂說英國對歐洲「充滿深藏的惡意」,又抱怨英國更希望與美國結盟。
  • 德蕾莎·梅伊將赴國會演講:二次公投將失信於民
    德蕾莎·梅伊將赴國會演講:二次公投將失信於民 2018年12月17日 11:2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報導稱,德蕾莎·梅伊的脫歐協議在當前英國國會正面臨困境,再加之歐盟方面不願輕易讓步,使得愈來愈多的英國政府官員要求進行二次公投,以此擺脫「脫歐」僵局。  但德蕾莎·梅伊及其內閣成員已排除二次公投的可能性,並表示二次公投會使當前英國國內的深刻分歧再度惡化,也將背叛那些在2016年支持脫歐的選民。
  • 從英國脫歐公投看現代西方民主的雙重結構性困局
    英國這場脫歐公投的劇情反覆轉折。2016 年6月23日的英國脫歐公投,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無疑具有深遠影響:據當天出來的投票結果顯示,總票數33578016,投票率為72. 2%,51. 89% 的人同意脫歐,48. 11%的人不同意。公投結果出來後,英鎊兌美元匯價創下了1985年以來的新低。
  • 歐盟動硬!希臘服軟?
    新華社發  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7日晚向希臘下通牒,要求後者必須在12日之前提交新的救助方案,以換取與歐元集團展開救助談判。如果屆時雙方仍無法達成協議,希臘可能面臨退出歐元區的嚴重後果。  希臘政府消息人士稱,希臘財長察卡洛託斯正在和他的團隊制訂希臘的改革措施清單,準備10日上午之前提交債權人,以便獲得進一步救助。
  • 愛沙尼亞議員提議該國公投加入俄羅斯?原來是場「民主鬧劇」
    美國國會山的騷亂事件,讓世人見識到,原來號稱「最發達」「最完善」的民主國家和民主機制,在運行時也會出現嚴重的BUG。 愛沙尼亞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是反俄先鋒國家。為何國內驚現第五縱隊,竟主動要求重新回歸俄羅斯聯邦? 原來,這只是一場鬧劇。改革黨議員將「婚姻公投修正案」和「公投加入俄羅斯」這兩個議案打包提交議會,目的是為了抗議婚姻公投法案的荒誕不經。
  • 義大利脫歐公投時間確定 意脫歐對中國和歐元區的影響
    義大利公投甚至被花旗認為是今年歐洲政壇的最大風險點,殺傷力或超過英國退歐公投。據彭博社消息,摩根大通駐倫敦經濟學家Marco Protopapa也在近日指出:一旦公投結果為否決政治改革法案,則預示著一個極高政治不確定性新階段的到來,義大利政壇將失去一個重要的中間派領導人,正在風行的民粹運動也有加劇風險。
  • 希臘B計劃:我們還有中國和俄羅斯
    這個協議使希臘成為俄羅斯TurkStream管道項目的南部重要樞紐,從而與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運營的NordStream管道競爭。這條管道還能讓俄羅斯天然氣繞過烏克蘭直接運往歐洲,從而削弱烏克蘭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此外TurkStream管道還能進一步向東延伸到伊朗,甚至達到正在經歷內戰的敘利亞。  基於上述利益考量。俄羅斯很可能從希臘公投「否決」的結果中牟利。
  • 西班牙加泰獨立公投 中央政府逮捕多名加泰高官
    獨立公投遭抗議西班牙多個城市9月30日爆發示威遊行,抗議加泰隆尼亞自治區10月1日舉行獨立公投。這次公投被西班牙憲法法院裁定為非法。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和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巴塞隆納的遊行規模最大。現年69歲的反公投人士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說,他和妻子來這裡是為了「擊碎那些分裂分子的謊言」。莫拉萊斯說:「我們不希望分裂。有人說,你是加泰隆尼亞人,就不能是西班牙人,我們受夠了這樣的謊言。那些支持獨立的政客是在歪曲法律,好讓國家四分五裂。」西班牙外交大臣阿方索·達斯蒂斯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加泰隆尼亞公投是「反民主」的,與歐盟的目標和主張「背道而馳」。
  • 英國脫歐公投開票讀秒 歐洲一體化「夢斷」?
    對於歐盟而言,此次公投意味著什麼?公投結果是否會引發連鎖效應?上證報記者近日邀請Merrion資產管理集團首席經濟學家AlanMcQuaid、外匯交易商Chapdelaine的董事總經理DouglasBorthwick、復旦大學全球投資與貿易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袁堂軍以及富達國際高級主權分析師DierkBrandenburg,共同探討公投日及歐盟與世界經濟的未來。
  • 《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第二次公投有合法性
    東方IC 資料在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中,52%的英國人支持脫歐,48%選擇留歐。公投結果也令英國留歐派「不服」。已有數百萬英國人籤署請願書要求舉行第二次公投。儘管新任首相德蕾莎·梅伊一再強調不會舉行第二次公投,留歐派依舊十分頑強。比如以《自私的基因》聞名於世的英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皇家科學院院士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 日本舉行公投想廢除大阪市?大阪市民投票否決
    原標題:日本舉行公投想廢除大阪市?大阪市民投票否決   日本大阪市民11月1日就是否支持「廢除大阪市而併入大阪都」的「大阪都構想」進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