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債權國給出的「沒得討價還價」的方案,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決定進行公投,讓希臘人民來決定命運。61%對39%,希臘6月5日否決歐盟援助,齊普拉斯此刻忘記還不完的債務和崩潰邊緣的經濟,豪稱「今天,民主戰勝了恐懼。」「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民主也不能被敲詐,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前進之路。」
然西方媒體哀聲一片,指責希臘的「荒唐鬧劇」。難道公投投錯了麼?別忘了,德國財長朔伊布勒之前提議,「如果希臘政府認為須全民公投,那就請便」,「不啻是獲得民意保障的做法」。下面一組圖文為大家追溯各國歷史上的幾次公投事件。
一、投票判死的蘇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雅典思想家蘇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500人的龐大陪審團是從雅典公民中抽籤產生的,第一輪投票以280票對220票判決蘇格拉底有罪,但蘇格拉底堅持自己無罪有功,一些同情他的陪審員改變主意,第二輪投票以360票對140票判處蘇格拉底死刑。蘇格拉底被處死曾被稱為雅典民主的汙點。
法國畫家雅克·達維特的著名油畫《蘇格拉底之死》
二、威爾遜讚不絕口的史上第一次公投
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阿維尼翁公投被贊人類歷史第一次公投。15.3萬名投票者中,超10萬人支持阿維尼翁市脫離教皇控制併入法國,「獨立公投」概念正式誕生。美國總統威爾遜後以此為藍本,在一戰後提出「民族自決」概念——由民眾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三、得州加入美國公投
美國德克薩斯州原屬於墨西哥,19世紀20年代開始,大量美國移民湧入。1845年,美國宣布假如宣布獨立的德克薩斯願意加入美國的話美國將承認,同年,德克薩斯投票表決同意加入美國。美國欣然接受。16年後,當德克薩斯、田納西和維吉尼亞企圖通過公投脫離聯邦時,美國政府就沒那麼開森和爽快了。
目前支持得州獨立的「德克薩斯民族主義運動」
四、義大利統一公投
1848年,法國拿破崙三世支持在義大利地區舉行公投實現國家統一。背後原因,拿破崙三世非出於對民主的熱愛,而是因為統一後的義大利能夠成為對抗奧地利更強有力的對手,還可以佔領道德高地。
拿破崙三世: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五、迷戀民主公投的希特勒
希特勒十分迷戀全民公投這種高尚神聖的民主形式。1936年,希特勒將國會改選與「恢復民族榮耀及國家主權」的公投一併舉行,選民的投票率高達99%,希特勒的納粹黨獲98.8%的絕對性支持。1938年二戰前夕,希特勒繼續玩弄民粹,以全民公投的方式併吞奧地利,整個「大德意志」的贊成票是99.08%,奧地利高達 99.75%。對此,國際社會毫無反映,唯有英國表達了抗議——僅僅是抗議。
1938年,人群歡呼慶祝併吞奧地利。
六、北愛爾蘭公投
1973年北愛爾蘭舉行公投。從投票結果來看,選擇讓北愛爾蘭繼續作為英國一部分的人佔絕大多數,事實卻是,全北愛爾蘭地區只有58%的人參加了投票。原來,公投遭到當地天主教少數族群的抵制,公投結果也使得北愛局勢越加複雜。事實說明,沒有提前協商、未考慮少數族群利益的公投如比不舉行公投後果更嚴重。
七、加拿大魁北克公投
加拿大魁北克省曾於1980年和1995年分別舉行兩次獨立公投,但均為反對票數量略超過獨立票。如今,加拿大政治家們圍繞魁北克省的獨立問題常年爭吵不休。而魁北克長達40多年的分裂主義曾令該地經濟受損,GDP增速一度出現下滑、大規模居民搬離、企業數量銳減、加元多年間頻頻出現貶值。
「魁獨」呼籲魁北克獨立
八、公投之國——瑞士
瑞士對公投的喜愛幾乎到了濫用的地步,靠全民投票表決國家的大小事務已經成了瑞士人民的生活方式。據瑞士官方數據,進行一個聯邦級全民公投需要700-800萬瑞郎(相當於4552-5202萬人民幣),而瑞士每年發起3-4次全民投票,從1848年起至今,瑞士已經辦過570多次全國性公投,其次數超過其他國家公投次數的總和。
在如此推崇公投的瑞士卻始終拒絕直選最高政府首腦,而一直由國會每四年進行選舉。期間曾有數次動議倡議由國民直接選舉政府,但都被選民投票否決。2013年又有相同議案提出,卻再次被國民76.3%的高票否決。反對者拒絕的理由是一旦全國大選,候選人就會耗費大筆資金和大量時間在全國做廣泛宣傳,而且還會影響本職工作。
2014年2月9日,瑞士保守黨派人民黨在國內發起了「反對大規模移民」的全民公投,最終該提案以50.3%的微弱多數獲得通過,未來瑞士將對工作和生活在該國的歐盟國民規定人數上限
2014年5月18日,瑞士民眾公投表決全球最優厚最低工資議案。若議案獲得通過,那麼瑞士人的每小時最低工資將達到22瑞士法郎(相當於25美元),或者每月4000瑞士法郎(4470美元)。很多提議支持者表示,這是為讓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不過反對者警告說,這項最低工資建議將推高生產成本,增加青年人的就業困難。投票結果顯示,76%的選民投下了反對票,以壓倒性的否決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