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酒店的設計發展方向,是個經久不衰的題目。從酒店業的興起到品牌的擴張,奢華酒店在世界任何經濟背景情況下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俗話說,市場需求決定產品,只要這世間存在著對奢華品牌的擁躉者,這個市場就永遠不會消失,而奢華酒店的設計也將不斷變化升級 。
二戰後的經濟復甦喚起人們對奢華——那種超越平凡生活的夢幻感覺的嚮往。回想當年二戰後經濟復甦的美國,酒店大王康拉德·希爾頓費勁千辛萬苦巨資收購了當時堪為酒店奇觀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當時華爾道夫這座47層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佔據了公園大道的整個街區,不僅引發了無數時尚雜誌專欄對它進行拍攝和數以百計的報刊文章對它進行報導,而且吸引了上千富甲名流參觀拜訪。它的一流服務使無數名人政客、帝王教皇嘆為觀止。康拉德曾經說「這是國王般的待遇,它創造了歷史,它製造了新聞,它賺到了除錢之外幾乎所有東西。」從此,奢華酒店成為了一種精神的象徵。經過康拉德•希爾頓打造的華爾道夫算最早的奢華酒店品牌,也是老牌奢華酒店的典型代表。
華爾道夫的品牌和設計指南,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品牌的標誌性特徵,尤其是通過建築和室內細節的刻畫,來達到「一貫秉承的優雅風格和極致完美」。每個華爾道夫酒店的設計都強調最好的地點、最好的設計、最好的材料、最先進的技術…… 而且無一例外都會有來自於古典建築的經典比例、華麗的大樓梯、精雕細琢的天花板、優美的歐式嵌線及鑲板、工藝考究的石質或木質鑲嵌地板。
北京華爾道夫酒店
華爾道夫品牌堅信奢華存在於細節,所以各種建造元素,比如各具特色的格柵圖案都是從當地的文化精煉提取。從天花板到裝飾屏風,從地毯圖案到枕頭的刺繡,這些裝飾性的元素都運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從欄杆到五金,標識牌到電梯門,從手工打造的家具到沙發的面料材質,到整個酒店的配色選擇,華爾道夫可謂將細節的鑽研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紐約華爾道夫酒店
從酒店大堂前下客處大門的設計到大堂內傳承著華爾道夫品牌文化具有象徵意義的大鐘,每個公共空間的理念界定都有著詳盡的描述。為了彰顯品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強調上流社會的風雅,華爾道夫酒店一定會有價值連城的藝術收藏和定製的藝術品來為酒店的迷人氛圍錦上添花。所以打造一個華爾道夫酒店的工作量是一般品牌五星級酒店的2-3倍,也對由各種顧問公司組成的龐大設計團隊有著苛刻的要求。但是每個華爾道夫所創造的效果也是驚為天人。名人政客、明星富翁都理所當然地聚集在這裡。
在世界經濟發展到高峰的時候,各種奢華品牌的崛起也風起雲湧達到巔峰階段。歐美的麗思卡爾頓、四季、費爾蒙、聖瑞吉、亞洲的半島、文華東方、安縵、塔吉,都開始著重打造各自的品牌和特色。更不用說各種文化遺產般的奢華精品酒店,從舊時的古堡王宮到貴族府邸,各種小型的奢華精品酒店滿足了人們渴望品嘗名酒純釀的欲望。與此同時,因為對回歸自然的追求,各種奢華度假村的設計強調選用自然材料,並從當地文化汲取靈感,提煉裝飾元素,在圖案色彩藝術品的運用上採用原汁原味的手段,但在創造舒適度方面運用先進的技術,同時注意生態環保,並協助當地社區,反饋社會,這也是各大奢華品牌極力提倡的口號。
東京半島酒店
這些老牌的豪華酒店如同宮殿般的宏偉氣派、富麗堂皇,不僅有著公認的奢華外表,同時也提供了一流的服務,讓客人從感官到心靈,都得到舊時王公貴族般的待遇。
世界經濟的增長讓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對奢華品牌的追捧不再是單純對空間高大、飾面材料高貴罕見的追求,奢華的概念也不再是簡單的豪華氣派,而是隨著不同人群的不同行為方式和個性化要求派生出不同風格的奢華。如今,各種對奢華的定義:野奢、輕奢、簡奢……都從字面上在「奢華」之前加了個定語,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得到生存和發展。
上個世紀70年代的酒店業品牌泰鬥伊安·史瑞格(Ian Schrager)響應時勢,以一系列革命性理念顛覆了傳統豪華酒店的形象。不同於老牌奢華酒店將客房分成六個區域(玄關、浴室、更衣間、睡眠、起居、工作),他所描述的客房是「伸手可及」的方便;不同於老牌奢華酒店的「地標性」,他開出來的很多酒店的地理位置都很一般。對於這一點,老爺子居然有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
艾迪遜酒店創始人伊安·史瑞格
他秉承「革新和時髦」的信條,透過酒店設計從建築、室內功能和傳統審美基礎這層皮,將現代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帶入酒店,將酒店的公共空間變成城市客廳,將客房變成家外之家的概念(老牌奢華的口號是「比家更好」,但經濟的發展帶來普遍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已經不再乍舌於酒店房間的豪華),為酒店的功能增加了文化和靈魂,運用多種手段使住酒店躍入體驗的層面。對體驗的追求成為人們旅行的出發點,好奇心也將更多的人吸引到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酒店,酒店在過去作為旅人駐足之所的作用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伊安也承認對奢華酒店的重新定義源自於新型的社交媒體和行業價格的透明度。這使得人們很容易以更快的方式接觸到更新的信息和產品,也更容易通過各種渠道交流和比較,這使得酒店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有著創辦夜總會俱樂部背景的伊安也是跨界型人才的先驅,他與各種怪才型的設計師合作創造了各種奢華精品酒店的品牌,其中的大手筆就是萬豪集團旗下的艾迪遜酒店,並成為了新奢華主義的代表作。伊安非常贊成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的話「做就要做人們會有反應的更好的唯一的產品」。不僅僅在酒店設施的配備上,而是通過材質、色彩、肌理、香氛、音樂等各種細節在氛圍上展示細膩的一面,又通過運營手段將體驗式餐飲(多數為米其林大廚)引入酒店,將文化及藝術貫穿酒店的主題,並以不定期舉辦的各種與時尚、攝影、設計、藝術、文化有關的活動增加曝光率和新鮮感,吸引新老客人,將酒店升華成區域熱點,更加具有競爭力。
艾迪遜酒店——新奢華主義的代表作
伊安的跨界對他的酒店概念創意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他把各界人才放在酒店的平臺上肆意發揮,大膽革新。這也顯示出新奢華與老奢華的不同在於一個是敞開的、兼容的、互動的,另一個是封閉的、限制的、私密的。任何一個成功的奢華酒店品牌都明顯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種個性與設定酒店理念的人有關,通過有個性的設計師創造出只與同類人能產生共鳴並得到追捧的特異性。
對千禧一代的重視讓我們重新審視新生代酒店的特質。既然千禧一代將成為酒店客人的主力軍,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有怎樣的特點和需求。這一代人出生在一個不怎麼令人興奮的動蕩年代,經濟環境不穩定,很容易讓人失去安全感。一個人從窮變富,整個過程是幸福的。但是守富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為沒有經過窮的年代,沒有經過創業的辛苦,對於物質的欲望沒有那麼大。而成長環境的舒適和滿足很容易讓人想當然,對貧窮沒有概念,但是有憂慮。成長的年代是網際網路和高科技爆炸的年代,信息過多,好處在於有更多選擇,沒有太多的限制,在思維方式上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開放性社交,對陌生人不太設防,較易與不同地域、國籍、民族的人交往。沒有父輩那樣沉重的負擔,崇尚自由和活力。
歐洲青旅品牌 Generator漢堡分店
綜合上述的特點,為千禧一代打造的各種升級版青年旅舍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逐漸演變為輕奢酒店,同時滿足他們所渴望的社交場合及可選擇的私密性,以及被寵壞了的物質需求。由於這一代人沒有極端的物質渴望,所以對世界的看法也更加溫和具有同情心,對環境和人性的關注使他們更加敏感也更加脆弱。酒店成為他們在家外的避風港,成為他們的社交聚會的理想場所。自媒體的大爆發更加使這種跨界的酒店公共空間成為展現自我、激發靈感和恢復活力的舞臺。只有新奇的概念、娛樂方式、原創的設計感、採用高科技手段帶來的種種便利才會吸引千禧一代。他們對於舒適的家具和管家式服務不屑一顧,而原創性的、設計感十足的酷酷的酒店,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場合,以及各種有創意的、有利於健康的,甚至是與環保搭界的場合才是最時髦最受歡迎的。
輕奢酒店的大堂裡既有零售精緻的生活用品、書籍和藝術衍生品,也有早上作為早餐廳全天都開放的咖啡吧,到晚上搖身一變又成為雞尾酒吧和份量不大但口味精緻的小食,即可滿足對美食的需求,又不用擔心發胖。在現代商業裡創意性工作比例越來越高的今天,更多的智能化生產取代了以前的人力。在這種產業裡任職的新生代都是跨界的高手,只有運用所有刺激他們感官的手段和自由開放的空間才能滿足他們對社交需求的胃口。ACE,Citizen-M,HOXTON,ONE HOTEL,都在慢慢崛起,脫離廉價的青年旅舍階層進軍到更高一級。而升級的青年旅舍如Generator,Freehand,25hours,Hoxton,Mama Shelter都各自發揮,充分利用性價比高的優勢,靈活自如地吸引各類潮人,充分運用多功能的公共空間開展不間斷的活動包括沙龍、集市、課程,有組織的旅行,將社交時刻無限度延長。
PUBLIC ——伊安新推出的輕奢酒店
老謀深算的伊安最近推出了PUBLIC,作為可以支付得起的奢華品牌,比艾迪遜在價格上低了,但是所有的新奢華概念不變,更增加了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人對不同情感狀態或不同社交目的需求的餐飲成分。他的新口號是「Luxury for all」(享受奢華,人人有份)。除了艾迪遜室內設計那種以米色和白色為主調,以燈光增加魅力的手法不變以外,更增加了多媒體演藝中心,吸引各種藝術活動、產品發布、電影發布、小型演出,將公共場所變成多功能的高效空間。
奢華酒店發展到現在已經將大堂完全做成了會客廳,所有的陌生人轉眼可以變成侃侃而談的老相識。空間設計影響人的心理需要及社會行為。物極必反,會不會有一天,人們突然厭倦了所有的喧囂、所有的交往,重新評判自我價值,有朝一日又給酒店帶來震撼的改變呢?當某個奢華品牌還在根據地域特點挖掘文化含義,絞盡腦汁地編造故事,或者是譁眾取寵地用高科技製造噱頭的時候,會不會有一些客人再次將NORMCORE(不趕時髦地追求低調永恆)貼到了額頭上呢?如果輕奢再降一級變成簡奢,是不是可以把「奢」字去掉呢?酒店作為一種生活風格,已不再是一種建築形式和旅行方式。我能預感的是,將來的奢華酒店是百家爭鳴的,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本文作者何萍女士系希爾頓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及蒙古設計及項目總監。在今年2017年4月26-29日上海國際酒店及商業空間工程與設計展上,希爾頓作為Hotel Plus 樣板房品鑑活動的參與企業,首次在行業中實景發布了希爾頓花園酒店樣板房這一新品牌,引起了現場酒店管理公司、投資方、設計師等專業觀眾的熱烈關注。
Hotel Plus 樣板房品鑑活動在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邀請最熱的酒店管理公司、設計公司實景還原酒店及商業空間樣板房。集酒店和商業空間管理理念、智能技術、設計創意、材料運用一體,提供最直觀、獨特的觀展體驗,引領著酒店業發展潮流。
2018年又將迎來哪些行業新風尚,實現個性化、特色化,避免千店一面的現象?
Hotel Plus酒店及商業空間樣板房品鑑已經火熱開啟參與通道,最前沿的設計潮流與投資趨勢等待您的發現。
活動參與敬請聯繫: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田女士
電話:+86 21 33392461
郵箱:spancer.tian@ubmsinoexpo.com
◆ ◆ ◆
上海國際酒店工程設計
與用品博覽會
2018年4月26-29日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龍陽路2345號)
由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重磅打造的商業空間一站式採購平臺——【Hotel Plus酒店及商業空間系列展】是獨樹一幟的酒店及商業空間行業的盛會。在此平臺上,2018上海國際酒店工程設計與用品博覽會應運而生,傳承HOTELEX酒店用品博覽會和HDE上海酒店及商業空間工程與設計展的各項資源,打通酒店與商業空間建設與運營產業鏈,提供全系列解決方案和信息交流與分享的一站式採購平臺。
參展報名敬請聯繫: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範女士
電話:+86 21 3339 2115/2198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杜女士
電話:+86 21 3339 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