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木公園中的標誌性建築是由丹下健三設計的兩座奧運體育場,場館如一個貝殼,是用懸浮鋼繩搭建的。據說以前代代木公園每周日都會迎來大批的表演者和樂隊。後來出於對公共安全的考慮,當地管理部門在20世紀中期停止了這裡的活動。我聽說在這個公園的入口,遊人仍可以看到「非主流」們的聚會,那些染著紅色雞冠頭的青年曾經在這裡表演過。但是當我周六冒著寒風來到公園時,這裡只有幾個青年在練習跳繩,其餘的人們聚集在各個角落吃著帶來的麵包或三明治。
二月裡的東京有時陽光燦爛,有時寒風陣陣。那寒風正巧在我穿起裙子的那天造訪,我只好幻想背包是個溫暖的殼,我可以像蝸牛一樣把身體縮進去。早飯半個麵包的熱量已經消耗殆盡,我顫抖著說:「我們吃點東西吧。」代代木公園裡有幾個掛起醒目招牌的路邊攤,攤主在兇猛的大風裡堅定地一次又一次把颳倒的招牌扶起來。我頗有好感地上前要了一份章魚小丸子。大廚小夥穿著日本傳統服裝,袖子上印著好看的紅藍花朵圖案,那認真的樣子很像正在給評委展示廚藝。烤章魚小丸子的大爺身姿矯健,在小丸子上厚厚地澆了一層沙拉醬又蓋了一層魷魚乾再密密地撒了芥末。我接過分量不輕的章魚「大丸子」,金黃色的丸子們密切地靠在一起,酷似上海生煎包。
代代木公園的攤位是免費提供給流浪漢的,包括基本的廚具,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競爭攤位使用權。但如果他們遭到客人的投訴,那麼就無法在接下來的一年繼續擁有這個機會。敬業的攤主冒著寒風讓我有機會吃到大號的章魚小丸子,我懷著感恩之心咬了一大口。
到周末,代代木公園就成了上班族們的世外桃源。在東京擁擠的商業區,這樣一片綠色的確讓人欣喜,哪怕是冬天積雪還未融化,人們就迫不及待呼朋喚友在大樹下歡天喜地地聚會。鏡頭轉向旁邊,一個流浪漢坐在硬紙板上,猶如一葉獨木舟穩穩地漂在水中,他的鞋子整齊地擺在紙板外,妥當得就像在自家一樣。聚會的人們與流浪漢相隔不過兩三米,但他們卻像彼此都不存在一樣互無幹擾,真是和諧與反差同在,孤獨與狂歡並存的代代木公園啊!
明治神宮與代代木公園僅一步之遙,佔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明治神宮與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氣氛不同於公園的安適休閒,而更添一分隆重。很多儀式比如畢業典禮、成人禮等都在這裡舉行,甚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人們也熱衷於聚集在此處一起迎接新年的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