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不下三鹿的三元,能管好太子奶?

2021-01-10 中國營銷傳播網
  三元股份吞下三鹿後,連續兩年虧損。今年的三元股份,在中期業績終於扭虧為盈,但是諷刺的是,這並不是主頁牛奶以及奶粉讓三元盈利,而是依靠參股麥當勞分紅實現的盈利。即使現實如此冰冷,在2011年的這個秋天,三元還是勇猛的吞下了李途純的太子奶。  

  我不知道,這背後,是「政府」的命令?還是三元心甘情願的擴張?  

  目前,李途純仍在獄中,他曾豪情萬丈,要打造一個百年企業,「一定要進入世界500強」。2007年,「太子奶」宣稱,其銷售額已由2001年的5000萬元躍升到當年的30億元。在帶領企業快速擴張的激情中,李途純腦袋發昏,對賭失利後,資金鍊不充裕的李途純對政府伸過來的援助之手沒有懷疑,但很快,他不但失去企業,也走進監獄,更家破人亡。  

  2010年7月30日,株洲中院裁定太子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首先站出來,要吞下李途純企業的是文迪波(2009年,株洲當地政府設立高科奶業公司,託管太子奶,株洲市天元區常委文迪波以高科奶業董事長身份入主太子奶;),文迪波藉口拯救太子奶,實際目的是侵吞太子奶集團,據傳他賄賂公安50餘萬,最終成功將李途純關進監獄。但文迪波的野心難以如期落地——獄中的李途純拼死抵抗。另,李途純年邁的舅舅也被逼自殺。李途純在獄中強烈要求更換破產管理人,2011年7月底,文迪波被湖南省紀委雙規。距離李途純出事一年的時間後,始作俑者文迪波也夢斷太子奶。2011年9月28日,歷時14個月的太子奶破產重整有結果了——重整計劃草案獲全部債權組通過,這意味著太子奶將按照重整方案,由新的投資者新華聯——三元股份聯合體接盤。

  太子奶背負著29億元的債務。  

  三元收購三鹿後,直到近期才宣布完成對三鹿的整合重組。三元即使是心甘情願吞併李途純的太子奶,也是心有餘而錢不足。所以三元才通過與新華聯聯手來參與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株洲太子奶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太子奶集團供銷有限公司3個公司100%的股權重整和資產重整,資本金不超過7.2億元。  

  新華聯集團的主要業務領域目前涵蓋化工、礦業、房地產、陶瓷、酒業、金融投資等多個產業,奶業與其主業相差太遠。也因此,新華聯摻和太子奶一事,被普遍認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看中的是太子奶的土地。公開資料顯示,太子奶資產主要包括:土地530342.14平方米、房屋237569.34平方米、機器設備3338臺(套)、商標422個、專利27項。在這些資產中,太子奶擁有的大片土地最為值錢,其總部廠區還位於繁華的株洲高新區,當前地價仍處在不斷上漲狀態,因此新華聯可以將其工業用地轉作其他用途。只是,重病在身,而且依然在監獄的李途純對新華聯的雄心也好,野心也好,恐怕都無可奈何了。對李途純來說,文迪波必須滾蛋,高科奶業和文迪波只要遠離太子奶,他最刻骨的「敵人」倒下了,太子奶被誰牽走,都可以充分考慮。此前,李途純和他的律師王清輝一直抵抗有野心的文迪波和高科奶業,並一直懷疑高科奶業對太子奶的經營能力。  

  由新華聯——三元股份組成的聯合體,目前已經進駐株洲,正著手從高科奶業手中接管太子奶,並繼續生產,按照原定計劃壯大太子奶品牌和市場。作為一個重要的接盤條件,新華聯——三元聯合體承諾將重整後的「太子奶」公司總部保留在株洲。曾經對太子奶虎視眈眈的不止是高科奶業,雀巢、百事可樂,湖南本土的新大新,四川新希望,北大方正,最後卻出乎意料的由新華聯——三元股份聯合體勝出,除了「政府」有這個能力,無他。  

  鄭俊懷、田文華、李途純曾是中國乳業市場的三大巨頭:曾分別是國內液態奶、奶粉、乳酸菌奶製品市場份額的 No.1。在2004年12月,乳業教父鄭俊懷,因被控動用公司資金進行MBO(管理層收購)落馬。2008年9月,三鹿集團前董事長田文華被免職,並於2009年被判處無期徒刑。2010年6月12日,李途純被株洲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從臨湘老家「帶走」。  

  三元團隊的營銷From EMKT.com.cn能力、管理能力,管理起龐大的三鹿,這小魚吃大魚顯然難為了三元,而且大多數員工每天忙著中國國企「必要的工作之外的工作」。在三元手腳忙亂的兩年時間裡,蒙牛、伊利對原來的三鹿市場明爭暗奪,目前已經佔領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三元尚不能掌控三鹿,被三鹿「拖累」,現在又要背上太子奶,三元,你以為你是一匹神馬?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電子郵件:jin_conglin@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三鹿事件2周年】重訪「毒奶粉」事件策源地:奶販奶農仍陷欠款...
    記者曾相繼聯繫了公司多個部門,對方均回應稱「我們正在重組,究竟今後負責什麼也不知道。」但一名曾經負責媒體聯繫的人士表示,公司的生產線還在正常運行,「從2009年3月4日恢復生產以來,河北三元的產量和銷量穩步回升。」  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報顯示,河北三元2009年在全面接收原三鹿集團員工後,先是保穩定保生產,並加強了奶源基地建設。
  • 掙扎十年,三元何往?
    晚歸的人們常常在樓下小超市提溜兩袋三元回家,一頓營養早餐就完成了一半。  更早以前,從皇城根下的胡同小院到五環邊上的居民樓,三元奶箱遍布北京大街小巷。送奶工穿梭其間,為家家戶戶送去鮮奶,一送就是60多年。
  • 三元收購八喜冰淇淋母公司 聚焦低溫奶市場反圍剿
    與此同時,三元還對組織架構進行改革。  在蒙牛、伊利等大舉圍剿下,三元壓力倍增,液態奶以及常溫奶等領域市場份額被嚴重擠壓。目前三元能夠突圍的出路只能是走差異化競爭路線,憑藉在低溫產品領域的領先布局進行突圍。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元併購八喜屬於內部結構調整,把優勢資源整合,統一管理和投資。
  • 三元三季度淨利降44% 資金實力不足以吞下三鹿
    在國內乳業籠罩在三聚氰胺陰影下,三元股份(600429)昨日發布了第三季財報。據該財報顯示,三元第三季淨利潤下降44%。根據三元昨日公布的第三季報顯示,三元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44%至677萬元,營業收入為3.4億元,同比增長11%。而三元今年中期淨利潤同比增長195%,第三季度增速明顯放緩。
  • 財說|八喜、太子奶、北京麥當勞……一手好牌的三元股份為何掉隊了?
    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營業總收入34.04億元,同比下降18.43%;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1.01億元,同比下降155.06%。在中報發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下挫4.81%。三元股份旗下不乏八喜、太子奶等優質資產,還享有北京麥當勞一半的經營利潤。那麼,為何三元股份股價和業績雙雙掉隊?利潤來自哪裡?
  •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大盤點
    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為加入的。  ●9月14日,衛生部部長陳竺帶領有關司局領導及專家飛抵蘭州,針對我省有關三鹿奶粉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展開專題調研。  ●9月15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稱,甘谷、臨洮兩名嬰幼兒死亡,確認與三鹿奶粉有關。
  • 三鹿50年品牌隕落 禍起盲目擴張壓榨奶農(圖)
    記者聽到奶農韓老漢對三鹿作出如此評價,不禁心生詫異。  手頭養著20頭牛的老韓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8月1日前當地原料奶的收購價格(2.5元/公斤)。一頭奶牛每年產奶3噸,能賣7500元(3000公斤/年×2.5元/公斤),按50%的出奶率計算,20頭奶牛產奶總量價值75000元,而20頭牛的養殖成本至少是60000元,如果有一兩頭牛病了就不掙錢了,要是有牛死了,鐵定是賠錢。
  • 三元牛奶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無法獨善其身了
    三元未能獨善 併購三鹿變數加大    本報訊 「沒有涉及三聚氰胺,是三元併購三鹿的最大資本。」民族證券分析師劉曉峰表示。如今,三元股份(600429,股吧)這張最好的牌被突然抽掉了。
  • 12年突圍,靠低價奶年入百億再轉高端,君樂寶撕掉三鹿標籤了嗎?
    當年看到君樂寶亮出這一招時,只能在心裡感慨,「他們真是不走尋常路」。但很快,不到一年時間,君樂寶奶粉就進入了線下渠道,和其他奶粉走的路並沒有什麼區別。王嘉告訴AI財經社,君樂寶奶粉市場起來的很快,因為產品出廠價低,給經銷商、門店留的利潤空間比較大。他觀察到,君樂寶切入奶粉市場,直接擠壓了一大批不知名的三四線雜牌奶粉的空間。
  • 三元奶粉的「後三聚氰胺」時代
    儘管如此,還有一群以三元奶粉為代表的國產奶粉企業,通過對奶源的嚴格把控,希望扭轉國產奶粉的頹勢。  2008年上市之後困難重重  吳松航,是北京三元奶粉事業部的總經理。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席捲了幾乎所有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而當時三元還沒有奶粉產品,在三鹿倒閉之後,三元將其收購開始生產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產奶粉幾乎是一蹶不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完全不信任。
  • 三鹿破產12年,中國的奶製品變好了嗎?
    三鹿事件過去整整12年了,但是誰也不會忘記這個中國奶製品的裡程碑事件。兩會過去也近4個月了,大家應該同樣不會忘記某奶製品企業難看的吃香。會上,一眾企業大佬紛紛亮出提案,比如58同城的姚勁波,建議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網易的丁磊,建議把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
  • 三元盈利竟靠麥當勞 奶品利潤僅百萬
    可以看出,同期相比,光明乳業在費用增加上明顯低於三元股份,其中企業營業成本下降了9%,財務費用下降了14%,其他各項費用的漲幅均大大低於三元股份。雖然同期,三元股份有整合三鹿的必須工作,但其他企業也有危機過後重整市場、開拓渠道的眼前任務,三元股份併購三鹿後各方面費用的大幅度增長讓人感覺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 泰山會大佬傅軍之「不容易」投資:樂視汽車、太子奶全都打水漂了
    傅軍在投資上也是「蒙眼狂奔」之人,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0餘家,可入股樂視汽車、投ofo、團貸網、參股響水米業,狂砸7億元重組太子奶,全都打水漂了。不過,多元化投資中,傅軍也有「不容易」的頭疼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12月12日在其個人微博上寫道:「蒙眼狂奔之人:傅軍」,「看看傅軍的投資,5000萬美元入股樂視汽車,2500萬美元投ofo,投資團貸網等多家P2P平臺,數億元參股黑龍江響水米業,狂砸7億元重組太子奶……可惜,結局無一例外,全部打水漂了。」
  • 奶粉板塊內鬥不止 三元股份經銷商利益受損
    還向媒體反映,河北三元奶粉哪個市場做得好,無論是縣級市場還是鄉鎮市場,唐山三元就立即過來撬市場。   「2018年,河北三元一箱奶粉漲了480~500元。奶粉價格虛高,走高端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與農村市場的消費能力不匹配。要知道,三元奶粉70%的銷量都在基層市場。而唐山三元產品價格低,拿貨價在70元左右。」
  • 三元學生奶 助力健康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12月22日,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實施20年暨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三元食品被授予中國學生飲用奶「學生營養改善貢獻企業」榮譽稱號,三元食品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永傑發表了題為《三元學生奶 助力健康中國》的主題演講。
  • 多次推新品但無疾而終:太子奶王者淪落,乳酸菌市場群雄逐鹿
    洲宏酒業批發部店主就坦言,高橋主要供應便利店、夫妻店等小店,而太子奶的主要銷售渠道為大型超市及電商,核心市場從湖南轉移至河北一帶,「兩三年前我們就沒進太子奶了,根本銷不動。僅臨近春節時,有銷售人員前往超市鋪貨,但銷量跟前幾年沒法比。」 「太子奶算得上最早一批入市的乳酸菌飲品,也是小時候早餐、休閒必備飲品。」
  • 賣牛奶不賺錢的三元股份 到底靠什麼盈利?丨財看見
    2012-2017年,三元股份始終保持著營業收入的增長,但盈利情況卻波動很大。2016年以前,三元股份的主營業務一直是液態奶和固態奶。除2013年外,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一直保持著盈利,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卻一直為負。也就是說,三元股份的主營業務一直處在「不賺錢」的狀態。
  • 回顧三鹿奶粉事件:入獄十二年減刑三次,田文華的後三鹿時代
    根據醫生們對孩子病情的診治,媒體逐漸了解到,這些孩子統一的特性就是喝了三鹿集團出品的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經有關部門確認三鹿配方奶粉裡添加的三聚氰胺,就是導致全國29.6萬嬰兒患腎結石的罪魁禍首。三鹿集團隨之倒閉破產,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被判無期徒刑。
  • 「三鹿」重現江湖
    一個品牌的含金量和美譽度與其是否含有正能量、好印象是密切相關的。三鹿這樣一個企業是因為食品質量出現問題,在老百姓心中,幾乎就是「假冒偽劣產品」、「食品不安全」的代名詞,老百姓第一聯想都是不好的,這個品牌幾乎無價值,要讓消費者真正淡忘這一點,恐怕要付出幾代人、幾十年的代價。
  • 三元牛奶今起暫停部分送奶服務 部分奶站兩天一送貨
    本報訊(實習記者 殷呈悅)昨日,新浪微博上流傳著幾張APEC期間三元奶站放假並暫停送奶的圖文,引發熱議,有消費者猶豫是否要到超市買奶「囤貨」。  今天上午,記者聯繫三元及遞工作人員得知,受放假與限行政策的雙重影響,良鄉、趙公口、石景山等送奶點及順義、延慶等大部分郊區將全部暫停放假期間的送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