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翟小功
自2018年5月1日起,海南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辦理籤證政策。自此,入境旅遊市場呈溫和增長態勢,但由於仍然保持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入境旅遊難以保持較快持續增長,成為制約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關鍵因素。
為此,在今年海南「兩會」上,海南省人大代表、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省委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孫大海建議,須借鑑國際旅遊免籤通行做法,對59國免籤政策進行優化。
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成障礙
2018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也是海南入境旅遊市場持續火爆的一年。
一年裡,海南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627.3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實現旅遊總收入950.16億元,同比增長14.5%。截至年底共執飛入境航線74條,新開、加密和恢復航線35條,有效保障了入境遊客的增長。
而且,全年入境過夜遊客126.36萬人次,同比增長12.9%。國際旅遊(外匯)收入7.7億美元,同比增長13.1%。
自2018年5月1日至年底,59免籤國接待入境遊客59.55萬人次,同比增長19.4%,佔同期入境過夜遊客總量88.67萬人次的66.4%,但新增33國免籤入境遊客僅為556人。
「目前,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成為入境遊持續增長的最大障礙。」 孫大海表示。
根據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規定,外國遊客須提前24小時通過當地旅行社向海南旅行社提供身份信息和行程安排,再由海南旅行社向公安機關和邊檢機關申報,審核通過後準予邀請接待。
然而,與國際慣例「說走就走」的旅遊免籤相比差距巨大,尤其對自由行、商務遊客等高端人群缺乏吸引力。
「新加坡遊客需花費150新幣通過旅行社辦理免籤申報手續,而直接申請中國籤證僅需90新幣。」 孫大海介紹,開展免籤遊客接待業務的旅行社,一般收取數額不等的費用,且個別收取過高,政策效應大打折扣。
同時,旅行社難以對遊客申報信息驗證真偽,卻須對其負全程監管責任。因此,在國際旅遊日趨快捷便利、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弊端日益凸顯,嚴重製約海南入境遊的持續增長,成為制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關鍵因素。
實現港澳中轉來瓊「自由行」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在首屆進博會上,習總書記要求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
孫大海建議,為進一步提升海南的國際化、便利化水平,由省公安廳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積極向公安部爭取,實現分階段分步驟優化直至取消59國入境免籤旅行社接待模式,穩定並持續開發國際旅遊客源,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海南與港澳同屬華南旅遊板塊,且同處南海「一程多站」旅遊走廊,國際航線密集便利,旅遊資源互補度高,尤其適合赴港澳國際高端商務人士來瓊中轉度假或商務旅行。
為此,孫大海建議省公安廳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制訂詳細工作方案,對接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力爭2019年4月率先實現突破,自2019年5月1日起,率先對由港澳地區中轉來瓊的59國免籤外籍旅客取消旅行社接待模式,實現港澳國際旅客與海南的無縫延伸。
「省公安廳牽頭,統籌出臺完善出入境政策法規善,加強高科技防控安全設施建設。」孫大海說。尤其是,全域電子圍欄和高清視頻監控的逐步建設和生物識別技術等高科技的應用,不斷提高出入境服務和管控能力和水平,爭取實現全島立體化防控體系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建議在此基礎上,孫大海還建議省公安廳作好工作預案,向公安部爭取批准儘快取消入境旅遊免籤旅行社接待模式,使訪瓊國際遊客快捷便利,免籤體驗感舒適感有質的提升。
放寬免籤事由擴大免籤國家
隨著海南自由貿易區(港)的建設,國際旅遊持續增長、跨國企業進駐、對外貿易發展,外籍人員,尤其海南是擁有300多萬海外瓊屬華僑華人。
因此,除來瓊旅遊外,其商務、醫療、探親、留學、工作、公務、中轉等各種需求不斷增長。
孫大海建議,由省公安廳牽頭,以問題為導向,對訪瓊國際人士的需求進行全面調研,梳理總結形成擴大免籤事由事項的報告,上報公安部爭取實質性支持,推動國家批准在取消59國入境旅遊免籤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的同時,對59國來瓊中轉、商務、醫療、探親等外籍人員實施入境免籤。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要求,「及時總結59國外國人入境旅遊免籤政策實施效果,加大出入境安全措施建設,為進一步擴大免籤創造條件」。
孫大海認為,應當成立由省公安廳牽頭的59國免籤政策評估小組,對政策實施效果定期進行全面梳理評估;同時,根據自由貿易區港的建設進程,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著名自貿港的通行做法,就近期實現東協十國免籤,中期實現「一帶一路」國家免籤,遠期實現全球免籤,制訂相應規劃和工作方案,形成時間表和路線圖予以逐步逐項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