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2020-12-25 中華網文化頻道

唐代是古代樂舞最豐富的一個時期,詩人白居易的詩寫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在唐代數不清的樂舞作品中, 《霓裳羽衣》始終居於榜首。唐代後, 《霓裳羽衣》流傳影響不斷,即使在現當代中國的舞臺上,以《霓裳羽衣》為名的音樂舞蹈作品仍然時有出現。 《霓裳羽衣》能夠成為盛唐樂舞的代表作,這是與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中西樂舞交流分不開的, 《霓裳羽衣》是「胡樂」與「華樂」的合璧。 《霓裳羽衣》流傳影響久遠,其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除了「胡樂」與「華樂」相結合而產生的演藝效果及影響外,這部樂舞所表現的藝術境界,以及樂舞最終凝結的歷史內涵,是促使它穿越時空,讓後人銘記的內在原因。

創作與表演

《霓裳羽衣》於開元年間( 713年—741年)創作,它的始作俑者是唐明皇李隆基。 《霓裳羽衣》在正史、別史、雜錄、詩詞中皆有記載。綜合歷史材料來看, 《霓裳羽衣》是西涼節度使進獻的《婆羅門曲》與本土道教樂曲相結合的作品。在一些詩歌和註解中,還提到因唐明皇登望一座叫女幾山(又名花果山)的仙山,發願求仙,回來後遂命名樂舞為《霓裳羽衣》 。天寶四年( 745年)在冊封楊貴妃的儀式上,演奏了《霓裳羽衣》 ,而後楊貴妃舞《霓裳》被時人譽為「可掩前古」之不可超越,從此, 《霓裳羽衣》便聲譽鵲起。

五代王建墓浮雕擊齊鼓樂伎(成都永陵博物館藏)

唐代詩人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原詩及詩注,記載了《霓裳羽衣》的表演,全曲三十六段,表演沿用了唐代大曲的三段體結構:第一部分《散序》是器樂演奏,第二部分《中序》以歌唱為主,第三部分《破》是舞蹈表演。在唐詩中《霓裳羽衣》現身頻率高, 《霓裳》之舞也是詩人炫技文辭的亮點,比如詩云:「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說《霓裳》之舞就像神鳥的飛翔,又如雪花的飄旋,音樂好像引吭的鶴鳴之聲, 《霓裳羽衣》的歌舞營造了如詩如畫的仙境。在盛唐時期, 《霓裳羽衣》由皇家樂舞機構梨園掌教,由楊貴妃和梨園樂伎及宮女組成演出團隊,宮廷演出《霓裳羽衣》有獨舞、雙人舞、群舞、道具舞等形式。唐文宗開成元年( 826年)和唐宣宗時期( 847年—859年) ,宮廷曾用數百位宮女表演《霓裳羽衣》 ,舞者是執幡節,被羽服,連袂歌舞。唐人很看重《霓裳羽衣》 ,以至於《霓裳羽衣》的影響超出了宮廷演藝範圍,在唐文宗時的貢院科舉考試中,《霓裳羽衣》還被列為試題之一。

相關焦點

  • 霓裳造句和解釋_霓裳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霓裳(ní cháng)。神仙的衣裳。相傳神仙以云為裳。《霓裳羽衣曲》的略稱。[鬱達夫《病後寄漢文先生松木君》:「大羅天上詠《霓裳》。」]霓裳參考例句:1、青雲農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 無比絕倫的霓裳羽衣曲,中國古典文化代表作,成為中國舞蹈的明珠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創造的一種宮廷舞蹈,多年來一直被後人模仿,傳播,是中國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現在也成為了中國古典文化,十分受人民的喜愛。它是唐代比較有代表性的舞蹈,其音樂悠揚,服飾華美,舞姿翩翩,宛若仙子。
  • 《霓裳羽衣曲》中國舞蹈的巔峰之作的背後,盛世歌舞,亂世兵戈!
    只有在盛世,人們才有精力和時間來完善和表演舞蹈,才可以走向巔峰!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如《霓裳羽衣曲》是我國古代舞蹈的巔峰之作一樣,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古代一個巔峰盛世,而《霓裳羽衣曲》就是誕生在這個巔峰時期。
  • 快來接令吧!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李白30.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渡桑乾》劉皂 31.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長恨歌》白居易37.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夢天》李賀38.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
  • 連「秦始皇」都忍不住來打卡……
    連「秦始皇」都忍不住來打卡…… 「陛下,我們也有地鐵了!」 站內設計更是亮點十足 每條地鐵都有屬於自己的顏色 每個站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站標 打造「一站一LOGO」文化符號 你可以通過圖案來識別站點名稱